首页 理论教育 录音新闻的采访方法

录音新闻的采访方法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录音新闻的采访方法录音新闻的采访,离不开“录音”这一环节。这可以说是录音新闻采访中很重要的几步。所谓典型音响,就是无法替代的音响,是能够充分说明新闻内容和新闻意义的音响。只知道“录讲话”,忽略了其他同样很有新闻价值的音响。未找到最佳录音位置,录出来的音响效果不好。

第二节 录音新闻的采访方法

录音新闻的采访,离不开“录音”这一环节。那么,在录音新闻的采访中,有什么方法呢?这里略谈一二。

一、到达新闻现场要做的事情

一般说,广播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马上要做三件事情:一是观察现场,尽快确定典型的现场音响;二是了解事实经过;三是寻找,尽快确定要采访的相关新闻当事人。

这可以说是录音新闻采访中很重要的几步。也就是说,广播新闻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要眼观、耳听——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马上要知道现场的情况,知道事实情况,知道该采访的人是谁,要录的音响在哪里。一旦确定下来,就要想方设法完成。比如说,要采访的人正在发言,那么记者就要想办法在他发言结束后能够马上找到他,如果他拒绝接受采访,记者要想办法怎样才能够接近他,实现对他的采访。

同时,一定要想办法录到该采录的音响,这也很重要,因为有的音响很可能转瞬即逝,所以,要反应迅速,行动敏捷。

所谓典型音响,就是无法替代的音响,是能够充分说明新闻内容和新闻意义的音响。这样的音响,录到或没录到,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例如报道一场火灾,当记者到达火灾现场后,大火早已扑灭,而且消防人员也早已离开,这时,即使找到当时起火的目击者,谈了救火过程,也不如及时赶到,录到救火车的鸣笛声、救火现场的紧张呼喊声和指挥员的现场指挥声等等来得真切。

二、做好录音采访

广播记者采访不同于报纸记者,没有录到的音响是“编”不出来的。那么,如何录到想录到的内容?一是现场抓录所需的音响,二是通过提问录到所需的内容。

一般说,广播记者提问一怕问不到点上——对方不好回答;二怕问半天,对方只是“嗯”、“啊”一个字——这样的录音根本没法用;三怕提问“犯傻”——问了不该问的问题让自己尴尬。所以,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是完成采访的重要环节。这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

通常情况下,记者的提问不外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漏斗式”,另一种是“倒漏斗式”。前者是从“开放式的问题”开始,后者是从“闭合式的问题”直接进入主题。很多老记者的体会是,专题性访谈多采用前者,而新闻事件的采访多采用后者。但也要看具体的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根据经验,在采访前,记者要对提问有所准备和设计,提问要具体,要有针对性,避免肤浅和空洞。肤浅、空洞的提问会使被访者失去回答的兴趣,或者感到不好回答。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问好第一个问题。这往往是引起被访者兴趣的关键。

其次,用“表示同感”的方法引起下文。通常情况下,表示同感是以“感”代“问”的好方法——因为,采用“刨根问底”的方法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第三,避免“诱导式”提问。如“你回到家乡,一定很高兴吧”,“你受伤了,一定很疼吧”等等。

最后,要善于倾听,善于抓住细节。

三、新记者在采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只盯着“嘴”。只知道“录讲话”,忽略了其他同样很有新闻价值的音响。

(2)缺乏预见性,导致该录的内容没有录到。新闻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报道奥运会开幕式,结果主持人“宣布开幕”的音响没有录到,那岂不是有缺憾?

(3)不管有用没用,录了一大堆,给后期的剪裁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仅就一般新闻而言)。我们说,一个好的记者应该知道话筒伸向什么地方,同时,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开话筒,什么时候该关话筒。

(4)容易忽视一些“小环节”(其实未必小)。如被采访人的确切职务,甚至未将姓名(把字写错,广播人容易忽略这一点)、单位名称以及一些重要数据核准。

(5)未找到最佳录音位置,录出来的音响效果不好。有的记者在录音时完全凭感觉,以为能听清或能听到声音,于是开机录音,结果或因距离远而使主要音响听不清,次要音响反而超过主要音响,或因距离太近,造成音响失真——录音出现“扑、扑”的喷话筒声。

根据经验,采录人的讲话声音时,话筒的距离应当距讲话人(嘴) 20—30公分左右。有的记者嫌累,不愿举着话筒,而把话筒放在桌子上,这样的录音距离,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6)采访时抢话,给后期剪裁造成困难。有的年轻记者,在采访时习惯于抢话——在对方还没有讲完时,就急于提下一个问题,结果使双方的话有所重叠。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剪裁时,叠在一起的声音,即使是再先进的编辑机也无法分开。假如前面录的话想保留,后面的内容不要,或者后面的话想保留,前面的内容不要,那么,这个关节点上出现声音重叠的问题就很麻烦。

(7)提问浮浅或空洞,让对方不好回答。新记者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你感觉如何?或者是按照自己的“想当然”进行诱导,如“你一定很痛苦吧”,“你一定很难过吧”,“你一定很幸运吧”之类,这样的提问显得有些草率,缺乏设计和针对性,所以应尽量减少。

(8)不敢出声。不知道该问什么,所以采访时信马由缰,任凭对方东拉西扯,自己却不吭一声。

著名作家蒋子龙以敏锐的目光,通过看电视直播,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记者的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总结归类,如:诱导型、咄咄逼人型、拷问型、哪壶不开提哪壶型、没话搭拉话型、应付差事型、软磨硬泡型、死缠烂打型,等等。[2]虽说蒋子龙非职业记者,但他所指出的问题,是记者尤其是广播电视记者中比较常见的。比如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夺得团体冠军后,某记者上前采访领队(高健)和总教练(黄玉斌):“刚才,比赛还没结束,就看见你们击掌,是不是已经在提前庆祝了?”二人听了赶紧澄清说:“没有、没有,我们二人赛前有约定,不到最后一刻不庆祝。刚才是在为某个动作做成功了而击掌。”这个问题问得恐怕就不高明。

这说明,记者在采访时的提问是需要用心思考的,记者的现场采访本领是需要多加磨炼的。有关采访技巧问题,可以参看本书第七章第四节“广播访谈的采访方法与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