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广播音响蒙太奇的定义及构思
所谓蒙太奇构思,就是在音响报道中,借用电影艺术中“镜头与镜头连接”的表现手法,将一个个精心选择的音响,按照一定的外在或内在联系连接起来,使之分别产生连贯、断续、对比、重复、隐喻、象征等效果。
蒙太奇构思的作用主要是:在音响报道中有意识地运用蒙太奇构思,可以省略掉一些烦琐的叙述和交代(语言),使内容在看似“跳跃”的连接中出现神奇的连接效果,使音响报道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增强。
应该指出,我们研究的蒙太奇问题,是从电影的剪辑技法中受到启发的。大家知道,电影的构成实际上就是画面的组接,或者说是镜头的组接。用电影的专业术语讲就是“蒙太奇”(Montage)。前苏联早期电影导演普多夫金(Pudovkin)曾经有句名言:“蒙太奇就是连接。”
在电影中,不同的画面(或声音与画面)组接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电影中有关蒙太奇的一个最著名、也最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前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曾经将一个毫无表情的演员特写镜头分成三段,分别与一碗汤、一个嬉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相接。结果,他发现观众从这三组镜头中看到了三种表情,分别是饥饿、喜悦和忧伤。这个实验后来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并成为后来电影产生“蒙太奇”构思的最有力注脚。
那么广播呢?由于广播没有画面,只有声音一种传播媒介,因此,广播说到底是声音与声音的连接。但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不同声音的连接同样也能产生出“蒙太奇”效果。像前面列举过的《离家百年,钟回故里》,当结尾处那震撼人心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此时听众所听到的,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钟声本身所固有的内涵。那钟声中,有对和平的企盼,对友谊的企盼……有太多太多的内涵。这实际上就是广播“蒙太奇”的魅力和力量。
这里必须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反复强调“蒙太奇”是一种“构思方法”。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蒙太奇是创作构思范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来看看电影。倘若到《电影词典》中查找“蒙太奇”这一词条的话,我们会发现,“蒙太奇”不在“剪辑技巧”部分,而是在“创作构思”之中。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电影的构思,首先是构思镜头如何组接,而镜头组接就是蒙太奇。因此,作为一名导演,他的创作构思说到底就是在考虑镜头的组接。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经说过,蒙太奇就是专指“从画面的联系中创造出画面本身并没有的意义”的一种构思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说,广播中的音响蒙太奇也应该属于创作范畴的问题。
那么,广播音响报道中的蒙太奇都有哪些呢?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大类。请看图5-1:
图5-1
一、叙述蒙太奇
广播音响报道中的叙述蒙太奇,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或时间顺序,把不同的声音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连贯或间断的效果。具体来讲,叙述蒙太奇主要有以下两种。请看图5-2:
图5-2
1.连贯蒙太奇
所谓蒙太奇连贯效果,就是前后两种声音组合之后,给听众一个前后动作连贯的完整信息。这是音响报道中最常见的连接。
当然,如果我们要将连贯式蒙太奇再进行细分的话,还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四种:
(1)阐述式连贯蒙太奇——后面连接的音响是前面人的阐述。像刚才我们介绍的中央台新闻节目中那种只报职务、姓名,省略“说”的引入方式,就是标准的“阐述式”连接。
当然,这种方式还可以演变或引申为:“感慨式”、“歌唱式”等很多种。
播音员:红星西进的成功经验和战略眼光,使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李寿生十分感慨。
【音响】我觉得红星的实践,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开拓者、创新者,而且呢,走出了一条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对于整个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红星西进之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1999年)
这可以说也是“阐述式”中的一种。
(2)听看式连贯蒙太奇(动作式)——后面的音响是前面那个人听到、看到的,是前面那个人动作的结果。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他来到了海边——音响:大海和海鸥声”,“他走进了村庄——音响:鸡鸣狗吠声”。例如:
播音员:会议准时在上午9点开始。9点48分,省教育厅厅长郑德涛正在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抬头一看,会场竟然有几个人睡着了:
【音响】这后边的同志还有睡觉的,我说你如果觉得这个会不重要,你们就可以出去,不用在这浪费时间,因为省政府召开这个会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感兴趣,可以自便!
——《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酣然入睡》(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这是一篇批评性的录音新闻,后面的音响虽未说是谁看到了,但显然是讲话人与他看到的情况有关。再比如:
播音员:于是,在和新中国一起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这里的人们睁开了面向山外的眼睛。
【音响】(电视里传出1999年国庆转播的音响)
——《废墟上崛起的中国科技——之五:广电篇》(中央台,1999年)
这段音响的组合用得很巧。从表面上看,它所反映的是我国实行“村村通”工程之后,电视进入偏僻山村,山村农民看到电视时的情景。但它不是直接说看电视,也不说通过电视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而是说“睁开了面向山外的眼睛”,这个连接很有韵味。
(3)疑问回答式连贯蒙太奇——前面提出疑问,后面的音响是对前面疑问的回答。例如:
播音员:面对重重困难,红星何去何从?
【音响】“不管多困难,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红星西进之后》
这篇专稿反映的是青岛红星化工集团通过采取西进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东西部优势互补的国企脱困之路。其中这一段音响组合,反映的就是总经理姜志光对困难的有力回答。
(4)点题展开式连贯蒙太奇——前面点出话题,后面的音响是对前面问题的展开。如:
播音员:很难想象,中国的卫星研制者竟是从参观天文馆入手开始了他们建筑天梯的科研工作。然而令外国同行吃惊的是,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水平竟是如此之高。
【音响】这颗卫星水平很高,第一,前面四个国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苏联、日本、法国,我们的水平要比他们高。我们是第五位,我们的重量173公斤,超过他们四个卫星的总和,比他们加在一起重。……
——《废墟上崛起的中国科技——之一:东方巨响震寰宇——“两弹一星”成功纪实》
以上我们介绍了连贯蒙太奇的几个基本连接方法,可见,当大家了解到音响报道中存在“蒙太奇”这个神奇的东西之后就会知道,哪些连接是必要的,是好的;哪些连接是多余的,或者是不必要的。比如,下面这样的连接就可以少用或不用。
村委会主任究竟和大家讲了些什么呢?请听一段录音:
【音响】村办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农业总产值超亿元——双亿元!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4500元!村里的老百姓都入了医疗保险,老头老太太有养老金,小学生上学免费。
——《令人生厌的“双亿元村”》
这个例子中,“请听一段录音”这样的话就完全可以省略。还有,诸如“他是这样说的”,“他是那样说的”,“他告诉我们说”等等,都可以省略。
2.断续蒙太奇
所谓蒙太奇断续效果,就是打断本来可能是连贯的音响,在其中加进一些内容,这个加进去的内容,对前后的音响或补充,或引导,或点睛,通过这种断和续的衔接,把最想告诉听众的东西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浓缩精华、提炼主题的效果。
例如:新闻特写《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播出)。
播音员:请听特写《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采制:中央台李涛。
记者:3月4号下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全国政协礼堂,和民盟、民进的全国政协委员亲切见面,共商国是。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第一个发言,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关注。
【音响】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政府要善于把农民中的这种潜力调动起来,使他们发挥出来。
记者:胡锦涛听得很认真,不时地做记录,他在讲话中对此做了回应:
【音响】我也注意到,刚才厉以宁老师就谈到了我们新农村建设,强调的就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我们政府呢,应该是做引导者,做服务者,在这方面更加发挥作用。
记者: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只有依靠更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音响】作为一个领导人,你有没有能耐,就是看你能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就是你能不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得好,把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记者:胡锦涛强调,要牢固地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
【音响】现在这句话好像是不是讲得少了?我觉得我们确实还是要牢固树立这个观点。要深刻认识,脱离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大力发展人民民主,要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
记者:胡锦涛要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决策,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音响】凡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千方百计地去加以促成;凡是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尤其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这篇新闻特写中,作者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了摘要,其中,使用了“进一步提出”、“强调”、“要求”等词汇,如果分别来看,都是“点题展开式”连接,而从整体上看,这是对胡总书记的话(音响)做了“断续式蒙太奇”连接。这样的蒙太奇构思,精炼了讲话内容,使音响短小精悍,主题更加突出。
再比如:录音评论《绝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浙江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播出)。
播音员:原董存瑞生前所在师副政委程团久当年是师政治部宣传干事,在攻打隆化的战斗中,他正好在董存瑞所在的六连,程团久回忆道:
【音响】对董存瑞这个连攻打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全部情况,我都知道,我看他呀,一个手把这个炸药包托起来了,他就把导火索拉了!就冲着我们喊:连长!——冲啊!——我都愣了!连长喊了一声:董存瑞——!这一声喊得是撕心裂肺啊!
播音员:程老忍不住要质问那些恶搞的人:
【音响】你们享受的这几十年的和平时代,享受这么美好的生活,这是哪来的?你们现在享受的,是以前他们牺牲的成果!你们好意思这么享受他们牺牲的成果吗?
这里,两段本来很可能是紧紧相连的话中,作者加入了一句提示性的话——忍不住要质问那些恶搞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语气的加重,使这篇录音评论增添了批评的力量。
下面再来谈谈表现蒙太奇。如果说,前面的叙述蒙太奇大家尚可以做到“无师自通”的话,那么,下面的“表现蒙太奇”要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也能用得很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如果我们有一些“表现蒙太奇”的知识,就能增加音响运用的目的性,也会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表现蒙太奇
广播音响报道中的表现蒙太奇,是根据不同音响的内在联系,通过声音与声音之间的连接与变化,造成单个音响本身所无法产生的概念与寓意,使听众产生联想。
表现蒙太奇一般可细分为并列平行式、交叉对比式、重复式、隐喻象征式等。如图5-3:
图5-3
1.并列蒙太奇
所谓并列蒙太奇,就是将几个音响组合在一起——虽然它们的排列依旧是有先有后(出声是有序的),但这些音响之间的关系却是并列的,或者说给听众的感觉是并列的。“并列蒙太奇”又可以称为“平行蒙太奇”。
这种并列的或平行的音响,往往会产生出一种很有气势的效果,或者是给人一种“大家都持这种观点”的效果。例如:
【片花】(音乐起,压混)
各位听众,我是中央台记者张建峰,我和中央台驻重庆记者邓和春在丰都为您报道。
各位听众,这里是重庆奉节白帝城,我是记者聂巧,我和中央台记者吴西伟正在这里为您做现场报道。
我是中央台记者吴善阳,我现在是在上海市青山区为您报道这里的三峡移民情况。
各位听众,我是中央台记者刘战,我现在是在重庆巫山县小三峡的峡口向您报道。
各位听众,我是湖北台、中央台、海峡台三台联合直播记者冯艳。
各位听众,我是海峡台记者柳林南。
(音乐止)
——现场直播《超越梦想——三峡导流明渠截流二期工程》
这是很多大型报道中常常使用的片花的形式,这种并列组合,显示了一种大型报道的气势。再比如:
【音响】田世国是让我从内心里很感动吧,能这么平静和乐观。
【音响】我儿子看了以后也很激动:妈妈,你将来需要什么,我都献给你!
【音响】对孩子也是个教育,对老人吧也是一种欣慰。
——《爱心编织的谎言》
这是在反映大家对一件事物表示同感时常用到的一种音响组合方式。音响之间,不用再加任何语言,显得简洁而有力。
在录音评论《高校扩张,隐忧凸显》(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7年4月10日播出)中,有一段并列使用的音响,采用的是“我是记者××,我现在在××”这样的表述方式,表现的是几路记者分赴吉林、山东、广东和四川等地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形。采用并列音响,作为评论的论证方式,比较新颖。
2.交叉对比蒙太奇
蒙太奇对比连接效果,就是前后出现的音响构成一种强烈的不同或是强烈的反差,以此给听众一个对比强烈的印象。还是前面见过的一个例子:
【音响】田世国:如果换完肾以后比较顺利,后期排异比较低,效果好,就不让她知道,永远的是个秘密吧,她以为是哪个尸体移植下来的。
【音响】母亲:你说奇迹吧?眼看就要死的人了,这命一下子活过来,你说这个心情用言语怎么个表达法?我还得感谢那个给我捐肾的那个(尸体),我说的,你活着,你干坏事不干坏事我不知道,你死了以后,对我做的那么大的贡献,我说我感谢你啊!
——《爱心编织的谎言》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对比蒙太奇”连接。两段音响显然录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但正是这样的连接,对比效果才出乎意料地强烈。
再比如,录音新闻《耗水大户“水疗城”竞相出现在缺水边城乌鲁木齐》,是从两段看似无关的现场报道开始的:
现场报道1:
(记者在现场)
记者: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记者赵萌,我现在是在乌鲁木齐市国际友好图书城。
【现场音响】欢迎大家参加由乌鲁木齐市水务局主办的“我为节水出点子”现场颁奖活动。
乌鲁木齐市水务局局长王魁庆在活动现场呼吁:
【出现场音响】乌鲁木齐市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城市,节约用水是我市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目标是:2008年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全国的节水城市。
(紧接)现场报道2:
(记者在现场)
记者:各位听众,我是记者乌拉木,您现在听到的是金海湾水疗餐饮广场开业仪式。
【出现场音响】我宣布,金海湾水疗餐饮广场剪彩仪式正式开始。今天前来参加庆典的市委领导有,市委副书记……
在一篇新闻中,出现两个“现场报道”,这本身就是创新。而且,两个现场报道紧密相连,产生的对比是那么的鲜明。听众能够清楚地听出:一个是在节水,另一个是在浪费水。可贵的是,两个现场报道(两段音响)之间,没有任何停顿和过渡性语言,直接“切换”。但是,此时听众的思维在迅速的跳跃中产生联想,不仅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差,而且一褒一贬,尽在其中。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牧民甲: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我们家夏天搬到冬营盘,冬营盘的草一到秋天特别高,小孩走到里边有时还看不见。草就长得那么好。
牧民乙:看到家乡一片荒凉,心里很难受,我们当牧民的,羊没什么吃的草。以前我们这个地方不是这个样子,现在完了。
这是录音述评《苏尼特——不应消逝的草原》(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开头的两段音响。显然,这两段音响所描绘的景色截然相反,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对比蒙太奇在评论性文体中的应用。
3.重复蒙太奇
所谓蒙太奇重复连接,就是同一种音响在一个报道中多次出现,构成一种强调。如果用得好的话,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像前面提到的录音专稿《爱心编织的谎言》中,有两句话就出现了两次:
第一句:【音响】田世国是让我从内心里很感动吧。
第二句:【音响】把母亲救过来,只要母亲活着,就是完整的一家人!
这两句话再出现时是在篇尾,第一句话使用时多了一句话,而第二句则用于结束全篇。特别是第二句话,说得非常质朴,当它第二次出现的时候,确实是让人震撼!
重复蒙太奇的特点是,当同一音响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听众的感受会深于第一次。这就是重复式蒙太奇所产生的特有效果,是重复蒙太奇所特有的力量。例如:
【音响】田世国:……真正家的意义,是母亲的存在。
播音员:真正家的意义,是母亲的存在……
——《爱心编织的谎言》
【录音】我们是护城河,要护北京之城!(压混)
播音员:“我们是护城河,要护北京之城!我们是泰山峰,要做北京之亭……”
——《北京,请下达命令!》
这两个例子中,手法相同,播音员同样饱含深情的重复,无不加深了前面那句话的分量。
再比如专题报道《生死16秒》中,兰州空军某部英雄飞行员李剑英,在飞机撞上飞鸟之后的生死16秒中,看到下面是村庄,毅然放弃跳伞,最后为了保护群众壮烈牺牲。在飞机撞鸟后发动机熄火,飞机即将坠毁的最后16秒中,他共对地面指挥员说了三句话(均是对讲机里传出的声音)。第一句是:飞机撞鸟,调整跳伞——调整跳伞,意思就是不马上跳伞,而是要避开村庄。他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保护地面的无辜百姓。当他已经避开村庄,可以跳伞时,对讲机里却传出了他的第二句话:准备收起落架,实施迫降——这时,他是想凭借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把受伤的战鹰完整地飞回来,他不愿意国家的财产遭受损失。在他最后触地前的一瞬,对讲机中传来了他42年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收起落架,迫降。当作品最后讲到飞机迫降时意外撞上一道堤坝,飞机起火爆炸,英雄李剑英不幸光荣牺牲时,又连续出现了他人生最后的这三句话。此时,这三句话的再次出现,仿佛英雄再生,让人震撼不已,感动不已!这就是“重复蒙太奇”的力量。
再来看录音特写《周小燕与〈长城谣〉》(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05年6月19日播出):
播音员: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的17位曾经获得国际声乐大奖、现活跃在国内外歌剧舞台的拔尖学生,今天晚上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了一台“周小燕优秀学生音乐会”,音乐会上,周小燕和她的学生再次选择了抗战歌曲《长城谣》。周小燕的一生与《长城谣》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她几度演唱这首歌曲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她那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1937年,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武汉街头,简易舞台上,一位年轻姑娘深情地唱着:
【音响】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周小燕40年代唱片《长城谣》,以下压混)
播音员:“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歌声悲愤苍凉,如泣如诉。这位姑娘就是周小燕,那年她20岁不到,正从她求学的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回家过暑假。抗日战争爆发了,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周小燕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她和妹妹们帮助母亲为抗敌将士缝制棉衣,去医院护理伤病员,参加武汉合唱团,用她那独特的歌喉,在街头、在学校、在医院演唱抗日歌曲,《长城谣》、《歌八百壮士》、《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等抗日名曲,都是由她首唱的。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长城上,身穿黑底红花旗袍的周小燕,以78岁的高龄,再次放歌《长城谣》。
【实况音响】(周小燕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播音员:“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歌声中,周小燕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为了抗日,献出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无数的先烈为了保卫国家,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她的眼眶湿润了。其实,那一天,她的丈夫、著名电影导演张俊祥已经病在床上起不来,为了这次演出,周小燕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一早就从上海出发赶到北京,演出完当夜又赶回上海。今天,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周年,周小燕回忆起当时在长城上的感受时,仍不能平静。
【音响】周小燕:那次在长城上,情绪是很激动的,因为我想到我首唱的时候,中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心情是什么呢,就是怕做亡国奴,怕失去自己的祖国。再在长城上唱的时候,我们中国是什么情况,世界瞩目的中国,一个强盛的中国。这一天,这些烈士们没有看到,我的弟弟没有看到,我的父母也没有看到,我看到了。所以,那时我很激动的。
播音员:6月18号,88岁的周小燕,再次登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这是一场她的一些名扬海内外的学生,为庆贺她从教65周年而举办的音乐会。周小燕又选择了《长城谣》。
【实况音响】周小燕:我首唱时只有19岁,现在我是向90进军了。要听当年的音色没有了,但是当年的爱国激情还是有的。(热烈掌声)
【音响】周小燕领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紧接合唱)……(压混)
播音员:伴着激动的泪水,周小燕诚挚地说:“抗战胜利60年了应该再唱一唱《长城谣》,这回不是唱声音,而是要唱精神”。舞台上的周小燕精神矍铄,激情飞扬,她用一个又一个音符和音阶,在“母亲—祖国”这条旋律线上放声歌唱。
【音响】(掌声)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音响报道(新闻特写),作品中的音响运用比较巧妙,它不仅使用了最新录到的实况音响,还使用了很珍贵的音响资料(过时音响)——正是这些资料音响的使用,增添了这篇报道的亮色。大家可以看到,报道中,周小燕演唱的《长城谣》共出现了三次,作者所运用的就是“重复蒙太奇”的构思方法。我们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三次歌声,相同的歌词,相同的旋律,却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前两次演唱音响后,播音员都重复了一遍歌词,给人的感受也很震撼!这就是“重复蒙太奇”的魅力。当然,这篇作品如果能在报道的一开头就出音响(不要怕重复,可以与后面使用的稍有些区别即可),使作品的“皮”薄一些,让音响“先声夺人”,让新闻音响的“冲击力”更强一些,那就更好了。
再如,新闻专题《永远歌唱祖国——追忆人民艺术家王莘》(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天津人民广播电台2007年10月20日播出),其中就使用了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歌唱祖国》,在这首歌曲的映衬下,作品从不同角度追忆了《歌唱祖国》诞生前后的经历,用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一位以“歌唱祖国,歌唱人民”为己任的人民音乐家的形象。其中,多次出现的歌曲《歌唱祖国》,其使用手法与《周小燕与〈长城谣〉》有异曲同工之妙。
4.隐喻象征蒙太奇
隐喻象征蒙太奇是音响使用中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连接,也是最能够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效果的连接。它或者发人深思,或者激动人心,听众往往能够从音响的连接中,体会到更为丰富和更为深刻的含义。
广播中的隐喻象征蒙太奇常使用两种手法:
(1)不直说——让音响间有种含蓄的意味
例如,前面列举的“山区农民睁开了面向山外的眼睛”,然后连接一段电视国庆活动的音响,这一连接,不是直说“实现了村村通”,而是含蓄地说“睁开了面向山外的眼睛”,因此这就不仅是个一般的叙述蒙太奇了。
运用同样的手法,在录音新闻《耗水大户“水疗城”竞相出现在缺水边城乌鲁木齐》中,作者是这样结尾的:
记者:一边是城市用水紧缺,社会各界献计献策建设节水型社会;另一边耗水量巨大的豪华洗浴城纷纷上马。面对记者的疑问,前来参加金海湾水疗餐饮广场开业典礼的乌鲁木齐市政府官员不置可否。
【录音音响】这个我……我说不好,我说不上这个。
这里,记者运用隐喻象征蒙太奇手法结尾,不是直说,但其态度不言而喻,而且语言简洁,有力,发人深省。
在《“造林”还是“造字”》(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湖北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12月9日播出)中,有这样一段音响连接:
谈到这几年造字的经验,郧西县林业局的干部们很是得意,他们特别向记者说明,郧西的造字声势已经影响到了与郧西乡邻的陕西6个县。
【音响】
干部甲:对陕西有震动、有促进。
干部乙:我们这个郧西呢和陕西6个县交界,他们看到这个声势以后呢,就你追我赶,湖北人了不起嘛!(笑)哼哼……
(音响止)
这段音响连接,后面两个干部的讲话用的是并列手法,但整个连接却很有深意。透过干部讲话时那种得意的表情,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对于用“造字”(书写大标语)来代替“造林”这种明显的浮夸造假行为,居然还会有人(干部)洋洋得意!可见,“造字”的现象出在下面,根源却在“上面”!记者虽未加评价,但批评与讽喻之意隐含其中。
(2)让音响在连接中产生新意
比如《爱心编织的谎言》最后“烛光里的妈妈”的歌声,《离家百年,钟回故里》最后钟声响起所产生的象征意义,等等,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了。
在音响使用中,也有两种或多种蒙太奇手法兼而有之的。比如《强大了的中国是你的朋友》(详见第十章第二节)中,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就出现了两次。当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的时候,就既是重复蒙太奇,也是象征蒙太奇。
……我们想要告诉世界的是:强大了的中国是你的朋友!
【音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声扬起)
除了叙述和表现,音响还具有过渡、转换和衬托等作用,因此还常被用来进行情节的过渡(比如用“片花”来承前启后)、空间与场景的变换以及情绪的衬托等。
以上,我们将音响报道中可能出现或使用的蒙太奇问题,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归纳。其实,在广播实践中,很多老记者都会很自然地用到一些有特殊效果的音响连接,虽然他们不一定会想到蒙太奇理论。如果我们新一代的广播记者能够从现在开始学习蒙太奇,掌握蒙太奇,那么就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音响报道,去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艺术地构思广播音响的连接与运用,这样,今后广播音响报道中音响的使用必定会更理性,更有艺术性,更有感染力,更有震撼力,而中国广播的音响报道也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这里,我们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在广播实践中,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绚丽的广播蒙太奇火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