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字阅读功在电子图书
如果从1999年电子图书国际财团在日本率先开展电子图书实验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已有10年历史。如果从2000年专家预言电子图书将颠覆日本出版业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已有9年历史。如果从2002年日本开始统计电子图书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已有8年历史。如果从被日本人称为“电子图书元年”的2004年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仅有6年的历史。
然而,时间虽短,但电子图书的发展却在不断加速,销售额100%、150%甚至200%地增长。从陌生到认同、再从认同到喜爱的读者与日俱增。为此,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围绕电子图书的发行、使用和保存,于2008年至2009年展开了全国性的调查。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出版内容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在日本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007年,有关电子图书的新闻层出不穷,日本图书馆界为之躁动不安。2007年11月,东京都千代田区立图书馆开始提供电子图书租借服务。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纪伊国屋书店与OCLC在其学术系列电子图书服务Net Library上搭载和书(日本式装订的书)内容的业务在各大学图书馆开展。某些专业图书馆把著作权保护期未满的日语电子图书通过互联网提供给读者,等等。
另一方面,像“魔法i蓝度”等通过互联网提供便携式服务,发表的便携式小说被以年轻人为主的读者广泛接受,在网络上下载次数多的便携式小说反过来被出版成纸介质单行本图书。据大牌图书交易公司调查,2007年、2008年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几名,其“雏形”几乎都是便携式小说。
据每日新闻社“第61次读书舆论调查”显示,在实际阅读便携式小说的15岁女性中,“使用手机阅读”的占51%,“直接阅读纸介质图书”的占49%,前者多于后者。
据每日新闻社和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共同进行的“第54次学校读书调查”显示,“使用手机阅读”,小学生为5%,初中生为8%,高中生为33%。与此相对,“使用出版的书本阅读”,小学生为10%,中学生为28%,高中生为13%。十分明显的是,与“使用出版的书本阅读”相比,高中生“使用手机阅读”要多得多。
据日本印象R& D社出版的《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8》显示,截至2008 年3月,面向PC的电子图书和便携式电子图书,除了电子图书销售平台之间的重复销售以外,达到15万种。面向PC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72亿日元,便携式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283亿日元,合计为355亿日元。日本印象R& D社进行这项调查始于2002年。2002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0亿日元,2003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8亿日元,2004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45亿日元,2005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94亿日元,2006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82亿日元,2007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355亿日元。另据该社的初步统计,2008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600多亿日元,2009年第一季度电子图书销售超过200亿日元。电子图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已经不言而喻。
因此,从总体上把握电子图书的发行、使用和保存状况,对日本图书馆界而言势在必行。
本次调查的方法是邮寄、回收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有日本图书出版协会会员出版社、日本出版流通对策协议会会员出版社、国立国会图书馆员工以及电子图书公司等。
调查结果
(一)出版社系列电子图书的出版状况
本次调查对日本图书出版协会会员出版社以及出版流通对策协议会会员出版社邮寄的问卷调查表,名称为《关于日本的电子图书流通、使用、保存的状况以及电子图书意识的调查》。
1.电子图书的出版状况
截至目前,一直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为27.1%,曾经出版过电子图书而现在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为1.2%,一直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为71.8%。可以看出,一直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占压倒性的多数。不妨认为,电子图书的出版状况与出版社擅长的图书出版领域关系不大,但与出版社的出版规模有关系。也就是说,年出版新书品种多的出版社,几乎都要出版电子图书。
2.电子图书的出版成绩
正在出版电子图书或以前出版过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制作电子图书提供的媒体中,“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占63.9%,“面向PC”的占40.3%,“面向手机”的占31.9%,“面向ΣBOOK、LIBRIé等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占19.4%,“面向游戏机(DS、PSP)、iPod”的占9.7%,“其他”占12.5%。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在联机系列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中呈上升趋势。
3.提供电子图书的初始年代
关于出版社提供电子图书的初始年代,提供“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大多是在“1997年以前”,而在“2006年以后”开始提供的出版社比较少。“开始面向手机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1998年至2003年”或“2008年以后”。“开始面向电子图书专用终端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2004年至2005年”,之后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没有。“开始面向游戏机、iPod等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2006年以后”。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电子图书阅读终端正在从传统的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或电子图书专用终端,向手机、游戏机、iPod等转移。另外,“开始面向PC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2006年以后”,而“1998年至2003年”和“2004年至2005年”开始提供的出版社几乎一样多。
4.2007年1月至12月追加提供品种数
2007年1月至12月,出版社追加提供的电子图书品种数,“面向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平均为32.5种,“面向手机”的平均为26.1种。
5.目前正在提供的电子图书品种数
2009年,出版社正在提供的电子图书品种数,“面向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最多,平均为324.4种;其次是“面向手机”的,平均为189种;然后是“面向PC”的,平均为170.4种。
这就是说,现在与纸介质图书出版不同,联机系列电子图书在提供品种数上超过便携式系列电子图书。
6.出版社最关注的电子图书媒体
出版社最关注的电子图书媒体,第一是“CD-ROM、DVD-ROM等便携式电子出版物”,第二是“PC”,第三是“手机”。
7.主要内容领域
除了“其他”之外,出版社提供电子图书内容领域,最多的是“非虚构文学作品”,其次是“虚构文学作品”、“连环漫画”和“写真集”等。
8.内容的原来形态与内容的电子化
出版社提供电子图书内容,一般要改变内容的原来形态。在“面向手机”和“面向游戏机、iPod”中,大多使用“为出版制作的电算组版/DTP数据”。在“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和“PC”中,最多的是“从纸媒体的数字化”。从以上各种媒体来看,与内容原来的形态已经不同了。
9.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格式
出版社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格式,最多的是“PDF格式”,其次是“文本格式”、“HTML格式”、“XMDF格式”、“BOOK格式”、“连环漫画冲浪格式”、“FLASH格式”、“便携书房格式”等。
在出版社使用媒体中排名第一的“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和“PC”中,“PDF格式”使用比例最高。在“面向手机”和“电子图书专用终端”中,“XMDF格式”使用比例最高。由此可知,采用的媒体不同,格式也就不同。
10.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保护方法
在出版社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保护方法中,最多的是“复制的限制式禁止的设置”,其次是“使用方法、使用期限的限定”等。许多出版社“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按照百分比计算,有10%的出版社没有采取内容保护的任何措施。
11.内容的有偿与无偿
有关出版社电子图书内容的提供,“有偿提供CD-ROM、DVD-ROM”的占94%,“有偿提供面向PC”的占88.9%。这就是说,有偿提供的出版社占压倒性的多数。
12.预测可以作为商务模式的电子图书
目前,预测可以作为商务模式的电子图书,出版社比较谨慎,回答最多的是“希望围绕CD-ROM、DVD-ROM积极展开”和“希望围绕面向PC积极展开”。对于“其他”,回答的则是“静观”、“不清楚”和“感到怀疑”等。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或“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回答中,回答“静观”的比例大于回答“希望积极展开”的比例。相反,在“面向PC”和“面向便携式电话”的回答中,回答“希望积极展开”的比例大于回答“静观”的比例。由此可见,出版社“目前”和“未来”追求的商务模式是有差别的。
13.对电子图书关注的状况
还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占被调查出版社的64.5%,由此可见出版社对进入电子图书领域持谨慎态度。
14.参与提供部分图书的电子检索、浏览服务的状况
关于参加图书原文检索的情况,回答“没有参加”的最多。回答“参加”的也不少———有参加日本亚马逊网络书店“从中看检索”的,有参加古克雷公司“图书检索”的,也有参加其他检索服务的。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比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参加比例要高。
15.电子图书的普及和对纸媒体的影响
随着电子图书的普及,纸媒体图书会不会卖不动呢?有10.2%的出版社认为,“卖不动是必然趋势”。有37.6%的出版社回答,“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以上两者的比例加起来为47.8%,差不多占了一半。此外,有33.7%的出版社回答“不怎么考虑这个问题”,还有9.8%的出版社回答“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两者的比例加起来为43.5%。
(二)非出版社系列提供电子图书内容的状况
在日本,提供电子图书内容的,不仅仅限于出版社,还有其他非出版社系列的平台。比如,进行计算机调查的“魔法i蓝度”运营的“魔法图书馆”,一直在无偿提供内容。
1.魔法i蓝度
魔法i蓝度无偿提供服务的范围很广,从网页制作到面向手机、面向PC提供内容。凭借这些服务,可以提供布告牌、彩色监视器和由以便携式小说诞生为契机的(具有小说执笔功能的)BOOK。
2.魔法图书馆
在魔法图书馆,可以阅读凭借魔法i蓝度服务制作的便携式小说作品。目前,读者阅读最多的,有可以了解便携式小说情况的“便携式小说排行榜”,有探讨便携式小说的“BOOK阅读”,有可以点评谈论关于热门话题作品的各种“布告牌”,还有可以推介自己作品的“我的便携式小说宣传板”等。
魔法图书馆现有100万种便携式小说,这成为登录BOOK的ID数量的根据。登录“BOOK阅读”,可以检索的作品约10万种。
在魔法图书馆里,加载的便携式小说的“版”和“品种数”的概念变得复杂。这是因为,作品在作者本人的网页上公开,作者既可随时创作作品,又可随时修改作品。在实际运作中,有的作者全部完成再公开作品;有的作者写出一章(节)就公开一章(节);有的作者公开一部作品,接着又在这部作品后面增加故事情节或创作续篇;还有的作者是在边创作边公开的过程中,突然中止了创作。
3.魔法图书馆Plus
2006年10月,作为综合便携式电子图书平台,魔法图书馆Plus成立。它以纸介质图书中的口袋式小说为中心,开展小说、连环漫画的电子图书信息配送。这种配送是有偿的,分每月收费315日元和525日元两种。据调查,同时使用魔法图书馆和魔法图书馆Plus的用户还不多。
这种非出版社系列提供的电子图书内容的登台亮相,象征着数字时代新的内容流通方式的形成。不过,这给电子图书的统计带来了麻烦。尤其是魔法图书馆的便携式小说,还不能进入电子图书的统计范畴。
(三)硬件装置与电子图书的流通
1.手机
电子图书流通依赖的主要媒体,有手机、PC和其他信息终端等。
在日本,关于面向手机的内容配送,有在手机行业得到公认的“公式网站”。遵循手机行业制定的规则,公式网站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内容流通方式和收费方式,以面向手机提供电子图书内容为主。DoCo Mo、KDDI、SoftBank、WILLCOM、EMOBILE等5家公司从事这项业务,都得到了日本总务省的认可。另据业内人士介绍,截至2009年3月底,类似的电子图书公式网站,实际已超过了600个。
2.PC
关于面向PC的电子图书网站,还没有准确的数量统计。出版新闻社出版的《出版年鉴》和印象R& D社出版的《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8》,仅仅收录了主要的电子图书销售网站的数量和其销售电子图书的品种数,但更多的电子图书网站的数量和其销售电子图书的品种数并没有收录和统计,而后者也是值得关注的。作为阅读电子图书的方式,以前主要是“下载型阅读”,现在已不单单是这种阅读方式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上网逐渐普遍,不用下载内容,以随时随地、长时间在线为提前的“非下载型阅读”(有时间限制和阅读许可)的电子图书阅读方式出现了。在内容(信息)配送一方的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书架,将购入的电子图书归类摆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ID/口令(通行字)存取。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下载,也不需要使用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以防止不正当的内容复制了。
3.阅读专用终端
可以认为,日本过去引进的阅读专用终端没有一种是成功的。即使在被称为“电子图书元年”的2004年,就连顺应电子图书普及潮流,向电子图书提供内容的出版社也期待的ΣBook、LIBRIé,不得不宣告“寿终正寝”。2007年11月,美国亚马逊网络书店推出了Kindle阅读器。有别于传统的阅读专用终端,Kindle阅读器不以PC为中介,直接就可以下载所需要的图书内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在投入市场销售之初,Kindle阅读器提供的电子图书为9万种,经过1年多时间,增加到19.5万种。《纽约时报》介绍的畅销书,90%出自其中。然而,Kindle阅读器在日本正式销售的时间至今还没有确定。
4.其他信息终端
这里所谓的其他信息终端,指的是像iPhone一样小巧的电话机或DS、PSP等携带型游戏机。使用这些不属于阅读专用终端的泛用型机器,可以阅读电子图书。而积极向这些泛用型机器提供电子图书内容的,是一些大牌连环漫画出版社。
(四)不断增加的电子图书的使用
1.个人使用
在《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8》中,提到“以使用便携式电子图书的11岁以上的个人”为对象,进行了关于“便携式电子图书”的调查。这次调查的时间为2008年6月至7月,使用率调查抽样11632人,使用者实际状况调查抽样1172人。
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便携式电子图书的认知度达到91.9%,便携式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达到29.6%(2007年调查时的使用率为21.7%),有偿内容的购入率达到7.9%(2007年调查时的购入率为3.9%),由此可知有偿内容的购入比率呈上升趋势。在使用率方面,10岁的女性占5%,20岁的女性占40%强。在有偿内容的购入率方面,30岁左右的女性最多。购读的电子图书种类,“连环漫画、漫画”为75.8%,“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非虚构作品等原文系列读物”为41%。
2.机构使用
在机构使用电子图书方面,2007年11月,东京都千代田区立图书馆开始提供电子图书租借服务;同样是在这一年的11月,纪伊国屋书店与OCLC在其学术系列电子图书服务Netlibrary上搭载和书内容的业务在各大学图书馆开展。
3.国立国会图书馆员工使用
以国立国会图书馆员工为对象开展的“关于电子图书使用现状以及员工使用意识的问卷调查”显示,回答“有时在业务之外使用电子图书”的约34%,回答“使用PC”的为80.8%。在使用电子图书种类中,回答“非虚构作品”和“学术书”的比较多。
(五)电子图书的保存必要与保存对策
1.仅仅保存印刷的纸介质资料不完整
现在,仅仅保存印刷的纸介质资料,不足以展现时代的全貌。今天的图书馆,不但要保存印刷的纸介质资料,而且还需要收集和保存庞大的电子资料。
2.CD-ROM等携带式系列电子出版物的保存
伴随着作为纸媒体出版物附属物的、以软磁盘、CD-ROM等电子媒体为主的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的增加,《国立国会图书馆法》在2000年10月做了部分修改。根据修改后的样书缴纳制度,除了所有的传统纸媒体出版物要收集和保存以外,凡是在日本国内发行的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也要收集和保存。
3.电子图书的保存现状
本次调查难以把握电子图书的整体保存状况。在对出版社的问卷调查中,回答“外部保存”的为69.4%,回答“内部保存”的为26.4%。由此可知近七成为外部保存。与图书馆情报学的资料保存概念相异,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毁损,确保其安全性,是保存电子图书的核心观念。
另外,像魔法i蓝度的保存观念是,“作品何时完全消失,是否保存,这些判断由作家来做出”。有的内容供应商还回答“不对内容进行保存”。
4.电子图书保存的必要性和对出版社的担忧
电子媒体如果不能进行拉网式的收集和保存,比纸媒体资料更容易散逸和丢失。现在,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者对长期保存电子图书的关注度很低。图书馆员工尽管明白保存电子图书的重要性,但又不能采取有效措施。
PC或阅读专用终端等媒体也各有差异。仅仅是PC,数据格式就没有统一。为了长期保存,必须解决不同媒体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
总之,为了有效收集并长期保存电子图书,应当从完善法律、健全体制做起。
电子图书之于日本出版和日本人的意义
1996年,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为2.69万亿日元,达到巅峰状态。2008年,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仅在2万亿日元左右。与前者相比,后者下滑的趋势非常明显。而电子图书逆势而上,2009年可能达到1000亿日元,2010年可能达到1500亿日元,这对持续低迷的日本出版业应当是福音。
在土地面积狭小的日本列岛,居住着近1.3亿人,已到了“一棵树也不能砍”的临界点。日本人时时设想在东京湾修建一座相当于50多座埃及金字塔的巨型人工金字塔,全方位解决自身的衣食住行。在这座智能化的金字塔上,一切都要服从“绿色环保”的理念,包括阅读在内。所以,无论是现在的日本还是将来的日本,数字阅读或后数字阅读都将成为日本人阅读的主流。
(孟斯咏 韦锦官 编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