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回中宫”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年秦始皇西巡时,是从今天的泾源县境内经过的。另外,《汉书》也记载,“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险阻,萧关在其北”,其地理方位正好与《史记》的记载吻合。
主持人:今天故事的开始,我要给您讲一段与秦始皇有关的历史。在秦国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为了炫耀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便离开都城咸阳,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外出巡游。他去的是国土的西部,隆重的车仗和庞大的车队从咸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好不威风。途中,秦始皇曾在回中宫休整过几天。对于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过,后来的史料将秦始皇西巡经过的这段道路称为“回中道”。对于前面提到的回中宫,《史记》、《汉书》等史料都曾经提及过,然而关于回中宫的具体情况,史料记载却语焉不详,尤其是它所在的位置,一直是困扰史学界的一个谜。但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回中宫就在今天宁夏的泾源县。
我们再把镜头对准20世纪80年代的泾源县。当时,在离县城东北约2公里外的水沟,也叫果家山的地方,附近农民犁地耕种时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材料。其中包括瓦当、板瓦、筒瓦、排水管道,另外还发现了灰陶罐、铁灯、铁釜等古代生活用品,以及“秦半两”“五铢”等秦代钱币。
丁全生(泾源县文管所所长):当时挖了宽2米、深2米的1号坑、2号坑、3号坑,挖出来了大量的五铢钱、秦半两,还有铁釜、下水管道。
后来,当地文物工作者曾对这些文物进行了搜集整理。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像“秦半两”“五铢”等这样的珍贵文物都已经流失了。
主持人:果家山遗址面积大约有30万平方米,我们从现场看到,由于年代久远和缺乏保护,当年挖掘出文物的地方已经看不出任何遗迹遗址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农田。但是只要留意,仍然能从果家山遗址捡到一些陶器、瓷器的小残片。那么,在这偏远的西北一角,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呢?这些文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会不会和我们前面提到的秦始皇行宫——回中宫有关系呢?
这是在果家山发现的一面夔纹大瓦当。它采用高浮雕刻饰,线条遒劲流畅,阴阳分明,既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又充满厚重的神秘气氛。在古代,一般建筑使用的瓦当只有10多公分长,而这面瓦当却有40多公分长、30公分宽。如果说果家山遗址仅仅是一般建筑的遗址,那么,又怎么会使用如此硕大、繁复的瓦当呢?这个瓦当的发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钟侃(宁夏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根据所掌握资料,大瓦当只在秦皇陵北2号遗址发现有一件,陕西兴平市(西安市西)的侯陵秦宫殿遗址也发现了一个与这个夔纹瓦当花纹尺寸一样的瓦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年秦始皇西巡时,是从今天的泾源县境内经过的。另外,《汉书》也记载,“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险阻,萧关在其北”,其地理方位正好与《史记》的记载吻合。
钟侃(宁夏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所以这样的话,果家山就是秦遗址。再加上史料记载,完全可以定为回中宫遗址。
主持人:而果家山秦始皇行宫遗址占地面积足有30万平方米,我们由此不难推断回中宫当年是多么的雄伟宏大。那么,如此宏大的宫殿是怎样湮没在历史烟云里的呢?
匈奴原本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秦代之前,中原的北方边患就是匈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也就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入。到了汉代,匈奴仍是北方边患。公元前166年,即汉文帝14年,为了掠夺农业地区的人口和牲畜,14万匈奴兵大举南下,一把火烧掉了回中宫。
钟侃(宁夏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汉武帝在公元前107年到公元前95年,四次到回中宫,说明当时虽然被烧毁,后来又很快被修复,另外也说明回中宫在当时的地位很重要。
主持人: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只能从凭吊遗址中触摸回中宫的气息,从残砖断瓦里推测那段凝固的历史。回中宫还有没有希望再次回到我们的视线里来?未被发掘的遗址下面有没有丰富的文物呢?
钟侃(宁夏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被焚烧之前(回中宫)是什么样子,现在不好说,估计遗址地下埋藏比较丰富。因为它不是使用过程中遭到抛弃,而是遭匈奴突袭后被焚烧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东西会保存得相当多,所用的建筑材料会保存得很多。
主持人:消失了几千年的回中宫似乎又穿越时空回到了我们身边。那么,它的发现又有什么价值呢?
钟侃(宁夏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它不是一般的宫殿,而是行宫,有很重要的地位,用于政治军事目的。陇山以西发现秦始皇行宫是第一次。从有限的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秦代国力的强盛,这为研究当时秦国对西北地区的开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播出日期:2006年9月28日
编导:梁艳春
摄像、编辑:李 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