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政治多极化
“极”的含义
“极”,主要指在全球或地区中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吸引力和作用力,对全球地区事务能有效发挥协调功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心,即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不能简单地把“极”等同于霸权中心。在两极格局中,“极”专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可以和霸权中心相提并论。而现在我们讲的世界格局从两极转向多极,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显然不是说霸权中心从两个向多个发展。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着反对霸权主义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本身就是一个与霸权主义相对立的概念。作为国家对外战略,中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主张多极化,其根本目的也是要建立一种反对霸权主义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美国妄图构建单极世界,对它而言,极就是霸权中心。由此可见,单极化的极和多极化的极在内涵上存在很大区别。单极化的极,即霸权中心,谋求的是对地区和全球事务的控制力和支配力,并通过这种控制和支配为本国利益服务。而多极化的极,是强调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强调多个力量中心的相互制约,以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对“极”的界定不能只用一个模式。多极化趋势中,既有美国这样具有全球和国际意义的强大中心,以及势力不如美国的次强中心,也有类似南亚印度、中东以色列等地区中心;既有美国这样能从经济、政治、军事乃至文化诸方面对全球事务产生全面影响的强大中心,也有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能从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国际事务发挥作用的中心;既有民族国家,也有联合国和欧盟、东盟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或地区组织。由于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极的大小中心都不会固定不变。随着实力的升降,原有的强大的全球中心可能衰退,降为次强中心,乃至地区中心;而次强中心也可能上升为强大中心,地区中心经过长期发展可能上升为全球中心。
早在1990年3月,邓小平就指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并且认为中国将是多极格局中的一极。冷战结束后,党的十四大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6]邓小平和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多极化趋势的问题,是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格局发展的一个科学的总体判断,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大思路。
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了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进入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目前,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过渡期尚未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是建立在经济多极化基础上、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未来世界不可能由美国一家独霸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仍然处于优势位置,但国家实力占世界的比重比起二战后已经下降了很多。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症候。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的GDP增长率已降到0.3%,经济濒临衰退的边缘。“9·11”事件最终使美国经济陷于衰退。许多专家认为,即使美国经济在未来几年不出现衰退,其总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不会再有大的增加;而且,美国的实力与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相比,也是力所难及,由于美国在国际上四处插手,它的力量配置比过去更加分散。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美国著名战略家都认为,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最多只能再维持25年。同时,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将力不从心。
自由女神像
虽然美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实力不均衡不等于没有牵制力,当前美俄关系的改善并没有消除两国战略结构上的深层矛盾和对抗,加之俄罗斯同中国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抗衡美国的大国组合,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美国的行动。美国弱化和分化第三世界、维持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做法,加剧了第三世界的动荡,使得南方国家的处境更加困难,激起了它们强烈的不满与反抗。还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既重视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又警惕和反感可能出现的所谓“美国化”,也更加重视本国的国家安全,反对单极世界的主张。
在此背景下,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和建立以它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的图谋难以成为现实。可以说,目前这种“一超多强”,“一超”凌驾于“多强”之上的局面,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暂时现象。
其他国际力量中心逐渐成长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深层原因,还在于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冷战时期,美苏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主,归根到底是因为两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他国家与它们之间的经济实力悬殊过大。在此背景下,美苏称霸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各大战略力量的经济实力已逐渐趋向平衡,其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
1990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7]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综合起来看,多极力量主要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以及目前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
虽然日本的经济实力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但无论如何,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日本经济仍将走在世界的前列。与此同时,日本正加速走向政治大国,其国际影响力会不断扩大。
欧盟的经济在过去数年中并未出现美国式的泡沫,经济、金融形势都较为稳定。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认为,欧盟经济目前有陷于衰退的危险。随着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加深,它的综合实力还会进一步增长,未来欧盟将可能成为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极。欧盟、日本力图摆脱美国控制,寻求独立定位的倾向日益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内形势不稳,金融危机严重、生产停滞、经济滑坡,大国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但它毕竟拥有良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军事上,它仍然是唯一能够和美国相抗衡的核大国。普京政府上台后,俄罗斯社会趋向稳定,经济开始恢复和增长,2000年的增长率达到了8.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至2010年,俄经济可维持5%—6%的年均增长率。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8年相差13倍缩小到1999年的9倍。2001年,在世界经济愁云密布、国际政治跌宕起伏的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以7.4%的增长速度保持了稳健前行的态势,GDP总量超过96000亿元人民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发展并不仅仅表现为大国之间的力量消长变化,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他们的团结合作也是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既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也有对付美国霸权主义扩张的意图。比如中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都把美国排除在外。这些都是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障碍因素。同时,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难以再维持一枝独秀的局面。21世纪不可能是美国的世纪,而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处、合作与竞争的多极化世纪。
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格局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主要表现,不仅与刚刚结束的两极格局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多极均势格局相比也具有时代进步意义。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是美、欧、日、俄、中等国际力量相互制衡、没有哪种力量能够控制世界的多极化;是摒弃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权益和谋求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是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极化。
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格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他们的团结合作也是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江泽民对此十分看重。他说:“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8]
世界的多样性呼唤多极格局
当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上千个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这种多样性决定了世界不可能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宗教信仰、一种价值观念、一个发展模式和一种社会制度来主导和统治,决定了世界的发展应是多样的。世界的多极化而不是单极化恰恰符合世界多样性的客观规律。
在未来构成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不仅有单一国家行为主体,也有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盟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重要的国际组织;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不仅主权国家在多极化发展中充当主角,日益壮大的非政府组织(NGO)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多极化的发展必须以多样性为基础,而多样性的特征又为多极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发展往往表现出两种趋势并存的复杂情况,“一超”与“多强”、“单极”与“多极”、合作与冲突、对话与对抗同时存在,有时斗争非常激烈,但多极化的总趋势没有改变。面对多极化的日益发展,妄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美国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也好,世纪之交的科索沃战争也罢,都是单极与多极深刻矛盾的反映。“9·11”事件既是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的侵害,也是对人类的犯罪,国际社会有义务有责任团结一致,共同携手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这一人类的公害。所以,美国所发动的旨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恐怖组织的军事战争,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9·11”事件后,美国“一超”的地位增强了。但是,这并不表明世界多数国家认同美国的单极世界主张,更不意味着美国能够凭借反恐实现其霸权野心。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承认,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坚持非此即彼的“布什教条”,即任何国家如果不支持美国,就是支持“恐怖主义”,令欧洲盟国十分不安,更加剧了普通伊斯兰教民众的反美反西方情绪。所以,美国在反恐联盟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单极格局的建立。大国关系的改善和合作的加强,不仅不意味着他们将听命于美国,反而说明多极化潮流不可抗拒。
多极化曲折发展
从长远看,美国的单极世界之路是行不通的,多极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既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客观趋势,也需要世界各国合力推动才能实现。不仅是大国和大国集团,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同样担负着这一历史重任。
由于两极格局终结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没有爆发战争,除苏联解体外,其他力量之间的对比没有发生急剧变化,这就决定了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通过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绘制政治地图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并不太平,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地区事务和国际事务主导权的斗争依然激烈,各大力量都在增强实力,以使自己在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或按自己的愿望建立新格局。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与其他主要国际力量相比仍占有较大优势,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使“单极”与“多极”的较量与斗争日益激烈。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领导人一再宣称“要领导全世界”,谋求建立属于美国的单极世界和所谓的“新型霸权”。美国这种霸权的膨胀首先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增长的基础之上的。自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增长,GDP占世界总值的比例也从23%升至近30%。美国的军事开支约占全球总军事开支的60%。美国的国防信息技术开支占全球总额的80%左右。目前美国对任何对手或敌对联盟所具有的军事优势不仅会保持下去,而且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年中进一步扩大。美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大肆推行全球霸权战略,企图长久地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布什上台后,更加强调军事利益优先,主要通过加速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和增强军备,推行“布什主义”的单边政策。美国强化单极世界的行径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构成了严重威胁,多极和单极的斗争,将是一个反复较量的长期过程。
决定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当今世界,国际格局中形成相对均衡的多个力量中心是多极化格局的标志。这样的“力量中心”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实力;二是具有较强的运用国家实力的意志和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多极格局的实现有赖于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变化与发展,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当前多极化趋势中,“一超多强”的结构,还将维持一个较长时期。建立在各大战略力量对比均衡结构基础上的多极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历史上的国际格局转换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实现的,在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基础上构筑的新的格局和国际秩序具有残留因素较少、时间较短的特点。但是,两极格局是在相对和平的条件下瓦解的,由于原有的力量结构和平衡机制被打破,而新的力量结构和平衡机制尚未建立,这就决定了冷战后新格局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几大战略力量才有可能实现与美国的相对均衡。
【注释】
[1]参见《全球化与政治》,〔德〕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王学东、柴方国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216页。
[2]参见《全球化与政治》,〔德〕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王学东、柴方国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90页。
[3]《什么是全球化?》,〔德〕乌尔利希·贝克著,祖尔卡姆出版社,1997年版。
[4]参见《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著,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基金处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5]《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6]参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8]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5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1995年11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