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
时至今日,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西方媒体大肆宣扬、炒作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五花八门,包含了政治、经济、能源、环境、安全等领域。美国《外交》季刊杂志曾刊登过一篇题为《世界,要不要怕中国》的文章,从多种角度论述了中国对世界的威胁。其实,世界根本不用怕中国,中国的和平发展政策不会对世界构成任何威胁。对比,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有人怕中国发达,主要怕两点,一是怕中国强大起来会称霸,另一点是怕中国发展起来同他们竞争。”1999年12月,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接受日本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他说:“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正像一个人是否会伤害别人,并不在于他个子大小,身体强弱,而要看他的品德和为人”,“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极少数敌视中国的人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束缚中国的手脚,不许中国发展。中国要发展,就说会威胁别人。这究竟是‘中国威胁论’,还是‘威胁中国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过去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今天发愤图强,靠自己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决不威胁别人,也决不能再受别人的威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国际格局多极化的今天,中国把促进和平与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主张:各国在政治上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协商,淡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要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该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不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该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外交实践中,中国尽量兼顾本国和他国的共同利益,坚持不干涉内政,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重申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消除“中国威胁论”。中国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南亚核竞赛、科索沃危机、“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朝鲜半岛核问题等重大国际事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其坦诚、负责、务实、灵活与开放的外交风格,向世界展现出爱好和平、坚持原则和仗义执言的大国风范。
2004年11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会议开始前,胡锦涛主席等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身着智利传统民族服饰“查曼托”在智利总统府内院集体合影留念。
(资料来源:新华网)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其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它最初被成功用于处理中国与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如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继而扩展到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60年代,中国与法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运用它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冷战结束后,中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与一切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家间关系。邓小平认为,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甚至可以消除国际争端中的一些热点或爆发点。他举例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两国关系中爆发性的问题。一旦通过和平共处的办法解决了台湾问题,这个热点也就消失了。这对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稳定是一件好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是一个合理、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如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为众多国家和国际文件所接受和遵循,成为处理国际关系最好的方式。正如1984年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所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中国要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间,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独立富强与民生幸福成为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仍然是其首要的国家利益。因此,中国外交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内发展提供最有利的外部条件,即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环境,以及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当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中国的发展将会改变整个国际格局,其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也将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和认可。中国的影响之所以如此深广,因其发展由四大支柱所支撑,即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及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模式。这四大支柱相辅相成,是中国日益充实的“硬实力”与不断扩展的“软实力”的有机结合。因此,中国对自己的和平发展道路满怀信心并能够长期坚持。
互利共赢战略
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际互动,使得各国利益更加相互关联。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只有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中国十分强调合作中互利共赢,但在具体实践中情况要复杂得多,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矛盾甚至冲突。世界的资源、能源、资金、市场是有限的,而各国在发展中的需求日益增大,对这些方面的竞争也在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并竭尽全力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强调必须顾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确保不同国家共同受益,实现双赢和共赢。事实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客观上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由各自的国家利益所决定。有合作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产生摩擦,有摩擦就需要妥协,关键是合作要有诚意,竞争要守规矩,摩擦不要导致对抗,妥协要注意适度,这样才符合彼此利益,求得共赢。在国家交往中,只容许自己永远当赢家,既不现实,也不合理。中国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但也要尊重别国利益,坚决反对损人利己的行为,努力寻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或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获益。
实施互利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新华社)
中国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
(资料来源:新华社)
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首先是开拓思路,进一步扩大互利共赢战略的内涵,努力把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关系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这一战略能够有效兼顾中国自身发展与外界的正当关系,努力缩小南北差距,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国际经贸摩擦,稳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为此,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经济外交,包括能源外交、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合作、服务贸易与区域合作等。具体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合作多元化,保障所需原材料、能源的稳定供给;二是加强国际磋商和协调,争取更多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实现一些政治诉求;三是着眼于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形势,积极扩大和深化与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保持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稳步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是将自身视为世界发展的一部分,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无论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关系,还是从外汇储备、部分企业的实力看,都具备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条件。
“走出去”战略下的中国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8期)
从国际条件分析:一是世界经济强劲复苏,亚洲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多边贸易谈判达成框架协议,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为中国获取外部资源、加速经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跨国直接投资明显回升,各国投资环境普遍改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更多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及研发环节从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对中国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内条件分析:经过长期的“引进来”,中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前列,在竞争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掌握了一些世界领先技术,对外投资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另外,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需要的企业。联想、海尔等一些企业已经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并在国际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外交条件分析:中国通过外交途径积极推动区域经济自由化和多边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逐步推进;上海合作组织从以政治和安全为基础扩展到多边经济、科技与文化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促进亚太经济圈国家共同繁荣;积极参与多边经济机制活动和国际规则制定,等等。此外,中国驻外使领馆大力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国内良好的政治经济形势,宣传“中国机遇论”与“和合”传统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员来华参观旅游或进行经贸文化交流,并在协助中国企业开拓国外劳务市场、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美的首家境外工厂在越南投产
(资料来源:金羊网)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表现在对外关系方面就是互利共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条件;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同时心怀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把中国的利益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有机联系在一起。
和谐世界理念
链接阅读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资料来源:新华网)
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对加强联合国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主张。
胡锦涛指出,新的世纪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前景。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重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胡锦涛最后强调,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
胡锦涛讲话结束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今“和谐世界”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题词。其内容包括:遵循联合国宪章,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四种精神;政治上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顺应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上致力于均衡、普惠、共赢的全球化,坚持自由贸易原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文化上致力于求同存异与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大力弘扬中华和谐文化,反对文明冲突;安全上致力于相互信任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环保上致力于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世界地球日,善待地球
(资料来源:新华网)
在“和谐世界”的理念下,中国主张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实现国际间、民族间和平共处的重要前提。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只有彼此尊重、求同存异,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共处、“和而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制度不应成为相互疏远、仇视、冲突的理由,而应成为相互增益与完善的推动力。世界上各种文明完全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中国还努力倡导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安全观。中国认为,要确保一国的主权平等,必须首先确保其安全。安全必须是各国的普遍安全。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享有平等的安全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的基础上。如果只是一部分国家安全甚至绝对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甚至绝对不安全,这个世界肯定不会安宁。在传统观念里,缔结军事联盟、加强军备是保障安全最有力的手段,其后果必然是加剧军备竞赛,强化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造成国际局势动荡,同时也影响到该国的发展。新安全观主张建立国际间的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以此作为保障国际安全的主要途径。其中,互信是前提。只有在国际关系中实现互信,不同的国家才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真诚合作。
中国一贯倡导“和为贵”,坚持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强调“和则多利,斗则俱伤”,“多交友、少树敌”,甚或“只交友、不树敌”。同时,中国提倡“和而不同”。中国主张,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中国寻求各种力量和谐并存,在国内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各种力量和谐并存。
中国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代表了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发展。在推行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过程中,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中国的发展以不损害当前国际秩序为前提,走的是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不为挑战其他大国,而是为了寻求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理念,这一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外交上的运用,将引导中国实现稳定和繁荣,并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