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媒体与战争报道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由科索沃危机引发,而科索沃危机则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一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在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
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表示,这个方案80%的内容不能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陷入僵局后,谈判曾一度中止。3月15日谈判恢复,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把成千上万吨炸药倾泻在“南联盟”的时候,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在进行着。自从“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以来,西方各媒体也开足马力,集中大批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不断就空袭“南联盟”的战事进行大量的报道。在扩大发行量和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不断为“北约”的空袭行动造势,发起了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宣传战。在这场宣传战中,越来越多的西方民众站到了“北约”的一方,支持这场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战争。
其实,在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就抛出了所谓的塞族人屠杀阿族人的“万人坑”事件,他们用计算机模拟出“万人坑”,然后在新闻中宣传,把“南联盟”塞族描绘成了魔鬼一般。这些镜头经由电视播放,引起世界舆论的一片哗然,而在“北约”民众的眼里,政府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其后连续78天的空袭也成为了正义之举。美国国务院说多达10万人的阿族人在科索沃被屠杀,但在此后3年内2000具尸体也没有找到,后来甚至发现那些媒体报道已被杀害的阿族人依旧安然无恙地活着。最终,阿族科索沃最高法院不得不承认“科索沃没有发生种族灭绝”。这一所谓的种族灭绝的指控,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说,“完全是一种媒体将敌人妖魔化的程序”。实际上,西方媒体已经抛弃了他们一直标榜的客观、公正、独立的新闻观,成为西方政治家造势的工具,成为其战争机器的一部分。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虽然是“北约”东扩和“冷战”后俄罗斯国力日渐衰落的一个必然产物,但西方媒体的报道却是加速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科索沃战事的报道中,西方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结成了“统一战线”。有利于西方的消息就报道,不利于西方的消息就全面封杀。尽管在战争之初,反对这场战争的人为数不少,但在西方各大媒体上很少听到反战的声音,这部分人的声音被忽略了;即使有人发出反战的声音,也会被立即纠正过来。
“北约”的军事行动开始后,华盛顿、伦敦和巴黎都有新闻发布会,但最活跃的还是布鲁塞尔的“北约”新闻处。平时,“北约”新闻处只是在部长理事会前后才举行记者招待会。战争打响后,例行吹风会开始是每天一次,4月底起增加到每天两次,有时甚至是每天三次。“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欧盟最高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在记者招待会上经常露面,首席发言人谢伊则每天向200多名记者侃侃而谈。“北约”的轰炸使谢伊一举成名,他能言善辩,在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面对任何刁钻的问题,都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由于在战争爆发前,许多记者就已经退出了“南联盟”,所以“北约”新闻处的吹风会就成了许多西方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在这个时候,西方媒体在所谓的“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面前失去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求新闻客观真实的精神,变得集体失声。
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西方各主流媒体一直同“北约”盟军司令部、各参战国国防部以及“北约”发言人谢伊的口径保持高度一致。比如,对死于“北约”轰炸的“南联盟”平民,各媒体开始都重复“北约”“误炸”的说法,后来又追随谢伊说是“附带损害”,最后干脆都说“‘北约’轰炸的都是军事目标”。又比如,多数媒体开始还使用“科索沃战争”的提法,后来都跟着“北约”改称“空中战斗”。正如法国《世界报》记者罗伯尔特·费斯克所说,对科索沃的报道,“从一开始,我们绝大多数记者同行就扮演了‘北约’每天吹风会的传声筒的角色”。他在《世界报》外交月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科索沃战争的谎言”的文章中,嘲笑那些派驻“北约”总部的同行“安静得如同一只绵羊”。
虽然“北约”在制定打击目标时就把“南联盟”的国家电视台和电视发射塔包括在内,虽然南联盟在整个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自己的“喉舌”,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把科索沃的真实情况向外传播。一位名叫萨瓦杰奇的修道士通过修道院开设的网站,以电子邮件和实时交谈等方式,向外传播科索沃地区的真实情况,甚至包括巡航导弹攻击的情况。他的“报道”甚至被一些广播电台使用。在萨瓦杰奇的网站上,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心声:反对霸权、要求正义;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互联网使得萨瓦杰奇这个身处中世纪建筑中的修道士,也可以运用手中的键盘向世界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1999年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被毁,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全世界都被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媒体迅速全面地报道了这一事件,强烈谴责了“北约”的野蛮行径。但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西方媒体却反应冷淡。事件发生次日,西方主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BBC等仅简单报道了中国大使馆被炸的消息,并且异口同声地说是“误炸”,随之还配发了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的8次误炸的背景资料。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
(资料来源:http://www.milsky.cn/html/junshipingshu/20070119/734.html)
“北约”的行为激怒了中国民众。当中国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时,西方媒体似乎找到了一个转移公众视线的借口。西方媒体一方面对中国使馆被炸以及中国同行的惨死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却对中国民众的抗议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西方媒体反复宣传在抗议活动中中国民众的个别过激行为,宣传美国驻华使馆人员有多少天被困馆内,几乎成为人质。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至此,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落下帷幕。综观科索沃战争,由于“冷战”思维,美国媒体同政府一样反感、敌视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联盟。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媒体几乎没有报道南斯拉夫人民遭受的战争之苦以及“北约”发动战争给南斯拉夫联盟造成的巨大破坏,失去了媒体最起码的传播真实信息的功能。不仅如此,美国媒体还越位唱和、美化政府的战争行为,完全成为美国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18日,布什向萨达姆下达了48小时离开伊拉克的最后期限。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各家媒体、各路记者紧盯着可能成为新闻点的目标,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抢发战争爆发的第一条新闻。聚集在卡塔尔多哈美军中央司令部新闻大厅的各国记者,期待着美军新闻发言人能在第一时间发布美伊开战的新闻。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疲惫不堪地在大厅里苦苦等候,而当战争打响时,新闻发言人却没有出现。
19日晚9时35分,随着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战争爆发。随着战争的爆发,各国媒体也迅即跟进,通过现场直播、连续报道等方式组织起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报道,为公众认识和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发展态势、最终结果及其对中东和世界局势的影响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全方位、多角度“现场直播”的战争。
这场战争也是一场新闻战和宣传战,几十个国家的数百家媒体、数千名记者在伊拉克前线,在伊约(约旦)、伊科(科威特)、伊土(土耳其)边界,在卡塔尔多哈美军中央司令部,在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上,在欧美大后方的新闻发布地,纷纷摆开架势。许多报纸的发行量、电台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和网站的点击率直线上升,有的甚至增加几十倍。
准备投入战斗的驻伊美军
(资料来源:http://mil.news.sina.com.cn/2007-08-28/1021461704.html)
在这场激烈的新闻争夺战中,抢得第一的是新华社。新华社中东总分社播发了第一条快讯,是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从巴格达发出的,题为“巴格达响起爆炸声,美国对伊拉克开战”。10秒钟后,路透社才报道说“巴格达有爆炸声”,随后,美联社和法新社也相继开始报道。各种媒体迅速组织起自己的战争报道,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各显神通。有的电视台和网站快速进行现场直播,有的报纸赶出号外,有的报纸则增加专刊、特刊,千方百计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最新的报道。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进行现场直播的一些电视台,有的把摄像机固定在巴格达市内一些楼房顶上24小时实录战争场景;有的在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上和英国空军基地安置摄像机随时拍摄联军战机出击场面;有的派出摄像记者随军采访,并通过卫星及时传回现场画面。对于伊拉克战争报道,电视媒体完全采取现场直播方式,全程跟进战争进程,即时提供战争进行中的画面,使得观众能直面战争。通过电视画面,人们能亲眼目睹巴格达街头燃烧的房舍、熊熊的火光和遍地的瓦砾;亲耳听到呼啸而过的导弹轰响、受伤儿童的痛苦呻吟和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能切身感受战争给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所带来的恐惧、悲伤和灾难。
战争爆发后,一些在伊拉克没有电视记者的媒体则是以实时切入现场电视画面的方法报道现场新闻,这同样是一种直播方式,也能收到一定的现场直播效果。为了及时、全面地报道前线情况,在直播过程中,许多电视台还在画面中开出两个或多个窗口,由主持人与前线或身处新闻发生地的记者交流,随时报道最新情况。有时则随时插入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的实况。当没有重大新闻时,就播放CNN等媒体提供的巴格达街头实况的画面。
对这次战争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早就作了充分准备。在布什下达的最后期限到来之际,有关频道的制播人员已经处于待命状态。新华社播发第一条新闻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4套(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节目组的主持人就向电视观众传播了战争已经打响的消息;10时41分40秒切出巴格达遭受空袭的现场画面,并同步播映“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发出爆炸声”的字幕;同时,同声传译员开始转播CNN的报道;44分35秒,正式推出《关注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由此,该频道拉开了全程跟进、连续报道的序幕。中央1套(综合频道)新闻节目也赶在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10时45分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战斗开始了”之前,于10时43分时中断了正常播出,推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并且连续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直播报道。中央9套(英语频道)也随之开始直播报道。这种迅速、实时的报道方式深受中国老百姓的欢迎。由此,中央4套节目的收视率比平时一下提高了24倍。
各家电视媒体关于伊拉克战争全程跟进的连续报道,不仅在时间上有所突破(持续时间长),更重要的是在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消息、评论、访谈各种形式穿插使用,影像、图片、文字应有尽有,前线、后方最新消息随时切入。通过不间断的连续报道,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伊拉克战争的全过程。从攻打巴士拉、乌姆盖斯尔,到攻占巴格达,再到围攻摩苏尔和基尔库克,一直到美军进入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这其间双方经历的大小战斗、遭遇的攻守进退、战场内的军事争夺、战场外的外交斗争、伊拉克百姓的反战呐喊、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声援……这些在各种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上都有报道和反映。
伊拉克战争涉及许多军事、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外交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组织专家学者撰稿、参加演播室的现场评论,成为这次战争报道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式。许多媒体都聘请了一批军事分析专家、国际问题专家、资深学者、教授等参与报道评论。这些专家、学者在演播室里可以和主持人交流,回答主持人的提问,也可以即时回答网络和电视观众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根据电视画面播放的战争现场情况随时做出评析和解释,使观众对战争形势和国际局势的发展有更加准确、全面、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中央电视台聘请的一批军事分析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每天在演播室里,对战争形势新颖独到的分析和鞭辟入里的评论,不但使人们深入了解了战争的当前态势和发展趋势,而且体会到了专家在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伊拉克战争期间,香港凤凰卫视前线女记者闾丘露薇在大弹坑旁。
(资料来源:http://news.sohu.com/92/31/news208553192.shtml)
在战争打响之前,考虑到记者的生命安全,许多国家要求自己的记者撤出伊拉克,到周边一些国家如约旦、土耳其、科威特等进行外围采访。但还是有200多名记者留在了伊拉克。这些记者有的坚守在巴格达,随时报道巴格达遭受炮火袭击的情况;有的则跟随部队进行随军采访,从战场发回报道。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先后有13名记者在报道中丧生,为新闻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在战争爆发后许多人都往外撤的时候,联系了一辆出租车,找了一位当时在安曼的伊拉克女孩做向导,和摄影记者蔡晓江在北京时间3月23日从约旦边境出发,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跋涉,于24日下午3时30分抵达巴格达,成为战争打响后第一个进入巴格达的中国记者。当她头发蓬乱、满脸疲惫地出现在镜头前向观众发回第一条出自巴格达的报道时,人们对她的敬业精神无不心怀敬意。
水均益在伊拉克进行实地采访
(资料来源:http://news3.xinhuanet.com/photo/2003-04/12/content_828821.htm)
这场战争的起因有着复杂的背景,交战双方各执一词,世界各国对战争的理解和认识也都存在着许多微妙的差别。阿拉伯国家大都反对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俄、法、德等国也反对美英绕开联合国,使用武力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我国政府的立场很明确,主张在联合国决议的框架内,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反对用武力攻打一个主权国家,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由于基本立场和观点的不同,导致一些媒体受所属国家政府立场的影响,在战争报道中会或明或暗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倾向,影响报道的客观性。有些媒体甚至完全成为政府的宣传工具,不惜用掩盖事实、避重就轻的方法报道新闻。例如,为了回避世界各国的反战情绪,美国一些媒体在报道世界各地大规模导致严重冲突的反战游行时,尽量采用少报道或只作简单报道的方式,有的镜头则干脆一闪而过。如美国FOXNews在报道伦敦70万人的反战游行时,只使用了几个图像质量不高的镜头。再如,CNN在刚刚播放完萨达姆的演讲后,便立即请记者出来比较两次萨达姆演讲的图像,暗指萨达姆可能已经死亡,同时宣传讲话者可能是替身,或是事前录制的讲话等等。美国媒体在报道空袭事件时总是强调,袭击的目标是总统府和军事设施,炸死的是军人;而伊拉克则总是公布被炸的民用设施和炸死、炸伤平民的情况。
虽然许多媒体都强调用事实说话,力求使自己的报道能真实、客观、公正,但由于交战双方出于战争考虑有意控制一些信息,或有意传播一些信息,使人们真假难辨,甚至出现了许多虚假新闻。例如关于萨达姆的生死问题,战争爆发的第一天,美国就宣布萨达姆等伊拉克高级官员是首轮空袭的目标,并说萨达姆被炸伤抬走,包括副总统拉马丹在内的三名伊拉克最高领导人被炸死。后来,联军又宣布,伊拉克军队的第51师包括师长在内有8000人投降。然而几天后,拉马丹和第51师师长却在电视上发表讲话,萨达姆本人也出现在伊拉克高层领导人的会议上,并且到街头接见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客观报道就显得非常重要。
阿拉伯电视台播出的萨达姆在巴格达的画面
(资料来源:http://news.rednet.cn/c/zt/294/)
中国媒体的报道始终在体现和宣传中央既定的方针和原则,“要和平,反对战争”成为新闻报道的主基调。自始至终,中国媒体都是围绕着这一基调组织报道,开展宣传。比如,中国政府的声明里强调要防止“人道主义的灾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片头便选用了一个在空袭中受到惊吓的哭泣的小男孩,而且每次播出时都出现这样一段字幕:“这一刻,他们告别亲人;这一刻,他们远离家乡;这一刻,他们走上街头;这一刻,他们举起刀枪。这一刻,战争开始了!停止吧,放下手中刀枪;停止吧,还它和平景象;停止吧,回到自己家乡;停止吧,回到亲人身旁。”媒体报道战争,促使人们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媒体也是和平的使者,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