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息报道角度的创新

消息报道角度的创新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消息报道角度的创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从事消息报道也一样,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平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因此,新闻报道,必须研究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并且步步紧扣宣传的节拍。

第四节 消息报道角度的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说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它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我们从事消息报道也一样,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平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一、创新消息报道角度

要寻找新颖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报道角度

现在我们的很多新闻都是围绕领导在转,围绕部门在转,尤其是某些县级电视新闻,几乎是领导包场,不少报道成了工作总结,成了部门的“黑板报”。对人民群众企盼什么、关心什么、呼吁什么,报道得甚少,领导不满意,群众不满意,自己也觉得对不起观众。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但如果变领导视角、部门视角、工作视角为平民视角,从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方面提炼主题,就更能吸引观众,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例如:

郧县县政府办公室给两家新闻单位发了一条350字的新闻通稿,反映在县某主要领导重视下,县政府从财政中挤出30万元建立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上学。这虽然是一条好消息,但由于从领导角度报道,又缺少生动的细节,可读性较差。郧县台记者拿到通稿后并不就此满足,经过深入采访,挖出了30万元助学基金背后的一段新闻故事:郧县梅铺一位身患癌症的贫困母亲,为了省下钱让儿子上大学,不愿花钱医治,在儿子考上大学后走上了绝路。县领导在下乡调研中了解到这件事,联系到全县还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被高校录取后因经济拮据而面临辍学,尽管郧县财力十分有限,县政府还是下决心建立助学基金。记者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入笔,以《揪心事引出30万助学基金》为题,采访报道了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消息,既树立了政府形象,又反映了群众呼声。

这条消息是从群众角度入手写,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平民视角,由于突出了新闻价值,领导与群众都满意。

再比如,在我们的建设中,技术革新成果层出不穷,报道这方面的累累硕果,是新闻的一个常见的题材。如何突破那种老一套的、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给人以新意,就需要花一番工夫选择新的角度。《解放军报》以《坦克进城路面无损 交通干警同声赞扬》为题报道了履带挂胶这一技术革新成果。如果按照“老一套”的写法,这篇报道就可能写成:七四一○厂最近试制成功履带挂胶,这是该厂的一项技术革新成果。接着交代一下履带挂胶的性能和作用如何,它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克服了哪些困难等等。这样的写法,要是写得好,写得通俗易懂、清楚明了,自然也不失为一种报道形式。问题是这样的写法在报纸上似乎已司空见惯,不免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解放军报》记者在写这篇消息时,却是独辟蹊径,另选角度,从一辆坦克夜晚开进南京城,驶过闹市区新街口写起。由于坦克履带曾经使路面造成损坏,按照交通部门规定,坦克是不准进入市区的,因此,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吸引住了。然后,作者才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坦克履带挂胶这项技术革新成果的由来及其性能。结尾又和导语相呼应:经过南京市公路管理站的同志和交通警察对路面的检查,证明履带挂胶性能良好。报道一项科研成果,不但不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写得这样生动形象、引人入胜、颇有新意,这与作者选取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角度是有密切关系的。

由此可见,抓住了群众普遍关心的东西,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寻找角度,提炼主题,新闻报道才能出奇制胜,多姿多彩。

2.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环境保护是一个老主题,我们常做这类报道,很多报道一开始就说某地或某企业污染环境严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或严重后果,没有新意,没有深刻性。下面来看这样一条环境污染的报道,题目是《智广人为何难圆军旅梦》,请看它的开头:

昨天,是乐清市今年最后一批新兵启程的日子,至此四百多名青年如愿穿上军装。然而对于这个市的柳市镇智广村的村民来说,却意味着他们做了十几年的军旅梦再一次破灭了。

为什么呢?作品作了客观的介绍:乐清市柳市镇智广村拥有400多户人家,却办了铜业冶炼等各类小厂120多家,由于只注重经济效益,缺乏环保意识,村内尘烟、废气、噪音污染严重,患呼吸道疾病、肺病、肝病的人特别多,许多青年因患此类疾病一个个都在征兵体检的关口被刷下来。记者就是从“为何难圆军旅梦”这个现象切入,层层深入,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了环境保护的至关重要。它警示世人: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否则终究会遭到惩罚而自食其果。虽然它揭示的主题并不新鲜,却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就是因其角度独特新颖,起着深化主题、活化内容的功效,给人以新鲜感,给人以深思。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篇报道——《猪要吃素为哪般》,报道也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向以吃泔水为主的猪罢食了!”“病因”是猪食太荤,加些粗食、蔬菜猪才肯吃。作者透过这个现象,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某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吃喝风。仅对这个地方的宾馆、饭店、餐厅粗略计算,每天倒掉的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就有650吨。这个惊人的数字对广大干部群众都有警示作用。这个看似很平常的新闻,因为角度选得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3.从指导工作最需要什么稿件去选择报道角度

党的新闻宣传,一个阶段、一个时期都是围绕某一项中心工作,或某一项大的任务展开的。因此,新闻报道,必须研究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并且步步紧扣宣传的节拍。要有节奏、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最需要什么,先宣传什么,后宣传什么,哪些宣传了,哪些还没有宣传,该怎样去宣传,这都要我们认真分析,认真研究,认真琢磨。然后,从“独家新闻”的角度去写。请看《四川日报》2013年3月22日的报道:

垫底市县党政班子及成员一年内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2012年度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出炉,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数持续上升。

●调查采用分县随机抽样的方法,置信度为95%。

●共拨出25.3万个电话,完成有效样本36200个,访问成功率为14.3%,高于一般民意调查成功率。

●调查访问对象为城乡居民,85.8%的受访者对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有信心。

本报讯(记者陈松) 记者3月21日从省纪委、省监察厅获悉,2012年度四川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出炉。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2012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数为82.99,较去年上半年提高0.24,较2011年提高1.28,呈持续上升趋势。本次社会评价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市(州)、最后三名的县(市、区)被取消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一年内评优评先资格。

去年11月到12月,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对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2012年度抓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民意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分县随机抽样的方法,置信度为95%。调查访问对象为当地城乡居民,共拨出25.3万个电话,完成有效样本36200个,访问成功率为14.3%,高于一般民意调查成功率。调查结果既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又反映出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实际成效的期盼。

调查显示,85.8%的受访者对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有信心。受访者认为当前最需要从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预防措施、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方面着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为全面加强社会评价结果的运用,我省将各市(州)、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及排名印送各市(州)党政主要领导,将分项评价结果及排名情况印送当地党委、政府和纪委;同时将本次社会评价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市(州)、最后三名的县(市、区)被取消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一年内评优评先资格。

据悉,对综合评价结果低于平均分值、排名靠后、群众反映问题较多较突出的市(州)、县(市、区),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函告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二、创新消息报道角度的方法

选择报道角度有一个方法问题,只有掌握有效方法,才能从一般的事物中提炼出与众不同的角度。

1.从同中求异

由于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要重复报道一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免报道的“千人一面”,就要善抓特点。古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描写百花齐放盛景的很多,但诗人却以独特的角度,描绘了一枝出墙的红杏,精妙的一笔,与众不同,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红杏之多。2004年7月20日,昆山市一位怀有龙凤胎的产妇,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生产时,因为严重失血,生命垂危,急需要输入大量新鲜血液,血从哪儿来?昆山市红十字会血站启动了一场紧急援救行动,一条求助字幕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后,引来上百市民深夜赶到血站无偿献血,从而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国内上百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事件,但大多只是就医院和血站发生的事写事。有一位记者却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抓住了许多新闻背后的事实:主人公夫妇是一对外地来的建设者;在上百位志愿献血者中有一位年龄最长的妇女与她的女儿同来献血;有一对夫妇撇下年幼的儿子一个人睡在家里,驾摩托车赶来献血……正是有了不同于其他记者的角度和思路,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采用。

2.从一般中找特殊

许多事物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本身没有新闻价值,但在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新闻价值,甚至会产生很大的新闻价值。比如说下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在通常情况下构不成新闻,但在持续久旱不雨这样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淅淅沥沥下了一场春雨,消除了特大旱情,滋润了禾苗,复苏了万物,于是这场春雨便构成了新闻。我们只有把日常生活、日常工作中某些平凡的事,放在特殊条件下去分析、去认识,才能发现它特殊的一面,从中看到它的新闻价值,从而确定从什么角度去宣传报道。

3.从正常中找异常

一般说来正常发生的事没什么新闻价值,但如果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那么这种正常下的异常情况,很可能就是一条新闻,甚至是一条比较有价值的新闻。例如,去年某县某一工程项目建设得正顺利,却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又恢复了建设。为什么停了下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得知,是因为工程双方存在严重腐败行为。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看似正常但又异常的情况,去确定报道的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

再看下面的从正常中找异常的报道例子:

成都“可爱交警”为病人找车位 电话成热线

网友发帖表扬在华西附二院门口执勤的交警,该交警预约车位电话开通10个月每月要接500多个。

近日,一个关于成都交警的帖子在多个网络论坛转载并被顶了起来:一位普通而且朴实的大个子交警,因为在川大华西附二院门口帮助病人家属解决停车问题而受到网友追捧。昨天,记者“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位交警,发现华西附二院目前的交通难题确实让人头痛,交警正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可爱交警”

到病房询问交通需求 发放停车图和预约停车单

网友“花儿2009”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今年七月,我在华西附二院看病。早晨10点过,一个交警在产房门口礼貌地询问我们是否有交通方面困难需要帮助,并给我们发了一份停车导向图和预约停车单。在今后的几天里,我们双方家人都在他的帮助下,方便地停好了车。”

“花儿2009”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在我们看病的那个附二院,开车、停车、挂号、交费、取药,甚至上厕所都要排很长的班,何况作为行动不方便的我们孕妇了。”“花儿2009”说,她带孩子去医院做儿保的时候,又看见了那位交警在医院门口指挥交通,“不是说我得了他的帮助就觉得这个交警不错,而是我平时路过这里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大个子警察确实非常辛苦地在这里为病人寻求方便。”

这个帖子很快被其他网站转载,并另外取了个题目《看下这个可爱的交警!》。网友们纷纷跟帖称赞,这个帖子很快在各个论坛被顶了起来,而且被设为精华帖。

小灵通成热线

平均每月接500个电话 求助信息写满3个笔记本

这个交警是谁?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华西附二院门口,找到了“花儿2009”所说的交警。原来,他是交警一分局一大队02警务区警长刘春阳,今年33岁,身高1.81米。

其实,昨天本该刘春阳休假,但由于队友全部停休了,他不得不紧急归队。而他1岁多的女儿正发高烧,昨天一大早他抱着女儿到医院买了药,由于时间紧张,他甚至不敢让女儿输液,然后匆匆赶回分局执勤。

记者找到他的时候,刘春阳正忙着接一个电话:市民张女士要到医院看病,担心不好停车,她打电话给刘春阳,希望预约车位。

从去年11月开始,刘春阳的小灵通028-81296863就成了求助热线。这个小灵通漆面已经斑驳,“每天至少要记录四五个预约车位的电话,节假日更多。”刘春阳说,“需要提前一天的停车预约,我就记下来,每个月有120到150条记录。临时预约电话就没记录,每个月有300到400件。”据他粗略计算,10个月来,每个月他和同事提供直接帮助的热线电话,至少有500多个。

在刘春阳的警摩里,记者发现了3个已经破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求助信息,以预约车位为主。时间、天气、病人姓名、病情、车牌号,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以后,大家到华西附二院看病,如果不好停车,仍然可以给我打电话028-81296863。我会尽量安排的。”刘春阳笑着说。

车位空前紧张

每天早上7点钟上岗 确保医院门口不会堵塞

他为啥要到病房里询问交通需求呢?华西附二院门口的交通状况究竟有多紧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刘春阳说,以前,他们在医院门口设置了危重病人车辆应急停靠区,但自从人民南路开始施工后,应急停车位无法实行了。“华西附二院每天的人流量有3万人,车流量为2500到3000辆,其中2000辆有停车需求。”刘春阳看着正在施工的人民南路说,华西附二院门口的主道和辅道都成了工地,停车问题前所未有的艰难。

“医院附近的零三招待所停车场有250个车位,金陵横街有45个车位,林荫街有15个车位。‘华西美庐’大楼地下停车场约有300个车位,现在可用的车位总共不到800个,还有很大的缺口呢!”刘春阳对此很有些头疼,“压力大啊!”

现在,他们每天要安排一名交警提前到早上7点钟上岗,清理路面乱停放车辆,以保证交通早高峰时医院门口不发生堵塞。同时,民警们一看到有准备停车的车辆,就要立即主动上前进行引导。“一旦有车乱停放,很快就会造成交通堵塞。”他说,希望能通过本报提醒前往华西附二院的驾车市民,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尽量将车停放到周边停车场,即使是紧急情况,也一定要按照交警指挥停放。(2009年9月14日《华西都市报》)

4.从偶然中找必然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因果相关的,两者相互依存。一方面,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偶然性也依赖于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因此,对某些事物的偶然现象,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而要找出它们与必然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司法审判的消息一般程序性较强,且有固定的套路,报道很难出彩。但《法警背起生病被告》这条新闻,却跳出了窠臼,使人感觉别开生面。记者在现场捕捉到了一个动态画面:北京西城法院正式开庭时,一位法警背着一名戴着手铐行走不便的被告出庭。这一新闻现象是在瞬间发生的,然而记者的笔触没有停留在瞬间现象的偶然,而是通过了解与此有关的我国司法界的一系列变化,从更高层次上体现出我国司法制度对人权和人格的尊重,有必然的过程就有偶然现象的发生。

5.从比较中找亮点

比较,是对比事物优劣、好坏的一种手段。大和小、高和矮、长和短、好和坏都是比较而言的。新闻报道中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于增强新闻敏感、识别新闻价值,显得非常重要。这些年,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报道很多,但大多都落于俗套,如某某村党支部重视组织建设,建立了多少制度,发展了多少新党员;如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过去人均收入好多,现在增加了好多。但是,在这类题材报道中,也不乏上乘之作,如山西电视台记者采访的《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结果不同》,记者的原意是要反映南浦村重视党支部建设,但它没有老调重弹,而是采用了从比较中找亮点的办法。报道是这样说的:在同一个山沟里,有两个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山村,一个叫南浦,一个叫南原,两个村天时地利基本相同,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一边是繁荣兴旺,一边是衰败不堪。记者通过现实生活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最本质的东西:坚持党的领导,村庄就会日益繁荣;放弃党的领导,村庄将日趋衰败。

6.从逆向去思维

新闻作品多数是顺向思维,即从正面观察事实,顺向谋篇布局。但如果变换一下角度,效果就不一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报道,如某某市某个集贸市场占道情况严重,过往行人、过往车辆怨声不绝。后来市长一出面一天便解决了问题。又如某某市车站、码头服务态度恶劣,过往旅客苦不堪言。后来市长一过问,三天解决问题。诸如此类关于领导干部倾听群众呼声,改进工作作风的报道不在少数。为什么我们不作个逆向思考呢?你反过来想一想,那就变成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了——“事事惊动市长怎么得了?”“那些职能部门在干什么呢?”这样一反过来思考,报道主题一下子变了,这就比一般的表扬深了一层,它令人深思:光靠一两个领导改变作风还不行,还要设法使全体干部都动起来,特别是那些职能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这才是治本之道。这就叫“换质”思考、“褒贬易位”思考。

在平常的采访报道中,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一般的浮光掠影的报道,也不要老是跟着别人跑。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当正面思考作不出文章来的时候,不妨来个“逆向思考”,说不定你会发现很有新意的大新闻。

三、创新报道角度注意的问题

创新消息类报道角度,是与一般报道角度比较而言的,在选择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突出一个“新”字。新是新闻的特征,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新闻是以事实新为主要基础的,离开了新就难以构成新闻。新闻要新,选择的报道角度也要突出新。只有新的报道角度,才能突出新闻新。因此,对于一些经常而又反复宣传的工作、反复宣传的主题,就更要研究新的角度。

二是要注重一个“引”字。新闻报道的职能之一,是对工作的引导。因此,在选择报道角度上,要考虑主题的需要,要考虑对工作的引导和启示作用。如果离开引导作用,一味去追求“新、奇、特”的角度,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是禁忌一个“偏”字。选择好的报道视角都应该从新闻的基本事实出发,切忌离开最基本的新闻事实,搞人为的“贴金”,甚至依“气候”选择角度。有的工作明明是过去做的,但一个时期上级强调某一精神,硬把过去的工作实事贴上某一精神标签去宣传。选择报道视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禁止乱贴标签,禁止“移花接木”。

同一个素材,有的记者觉得它是新闻,有的记者则不以为然;同一个新闻事实,有的记者能选择很好的角度进行报道,有的记者则选不出好的角度,写出的稿件没有新意,角度平常,这与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采访作风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取好的报道角度,报道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一些记者参加了两年一度的乡村“诗歌节”,回来后大多写成了“开幕式”的报道。而成都商报记者却挖掘“诗歌节”背后的素材——

德阳:农民写诗《我的老婆很黑》抒写幸福生活

核心提示

他们是农民

他们更是诗人

罗江县鄢家镇长堰村有一群响当当的农民诗人。种地,是他们的生活所需;写诗,是他们的价值所在。一位农民诗人说:“罗江农民爱写诗,这就是一种幸福!”

罗江农民诗人创作的诗歌题材大都来源于乡村生产、生活,每一首诗歌都质朴清新,带着浓浓的田野气息。

昨日上午,罗江县白马关景区五丁谷广场,2013年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熊焱等10名“四川省首届十大青年诗人”获表彰。

罗江诗歌节

各地知名诗人汇聚一起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昨日上午10时许,罗江县白马关景区五丁谷广场,5岁的李雨轩等3名小朋友用轻快稚嫩的童声,开启了2013年中国·罗江诗歌节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汇聚一起,在春暖花开的日子,以诗会友。诗歌节主会场的外围,也被闻讯赶来的群众挤满。有的甚至在对面的山坡上欣赏诗歌节演出。

“雪花早已经开过,在腊月二十六之前\桃花还没有开,杏花还没开\当我踏进家门之时\母亲脸上那朵花开了\开在她深深的皱纹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农民诗人杨俊富的作品《在桃花开放之前回家》引来阵阵叫好声。台下云峰诗社的农民诗人代表更是激动不已。

据悉,继成功举办2006、2008中国罗江诗歌节后,中国作协诗刊社、四川省作协星星诗刊社和罗江县于2010年诗歌节期间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评选活动。本届诗歌节前,四川省作协和星星诗刊社举办了“四川省首届十大青年诗人”评选。来自四川省内的优秀诗人,创作的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获得组委会专家评审的一致认同,熊焱等10名诗人荣获“四川省首届十大青年诗人”表彰。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0年,属于典型的新生代诗人。

“诗歌来源于生活,幸福生活必须有诗歌。”组委会负责人在颁奖仪式上坦言,现在的诗人越来越少,年轻的诗人更少。

诗人杨俊富

一边种地打工一边写诗

46岁的农民诗人杨俊富出生于罗江县鄢家镇,家境的贫困使他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他干过建筑工、装卸工。

这位外表粗犷的四川汉子,却有着细腻的内心。每次农闲外出打工,他总要带上文学书籍。杨俊富从小喜欢文学,回家务农后也没有改变他对文学的爱好,每隔两三天就到镇上的文化站借换书籍。

“平时务农、打工没时间,晚上回家又很累,我就早些起来看书写诗。”杨俊富口中的早些,实际是每天凌晨五点,而且这样的早起他坚持了20多年。

他有个习惯,在枕头下放个本子,灵感一来翻身起来拿起笔趴在床上就写。“我的诗都是趴着写出来的。”杨俊富笑着说。

“刚开始写诗的时候,老婆反对,说我不务正业。”说起当诗人的经历,杨俊富还特意提起老婆谢行蓉。家里忙的时候,杨俊富埋头写诗,没少被老婆骂。为此,杨俊富空闲时尽量帮老婆干家务,才获得老婆理解,“从反对到默认,然后到支持”。

杨俊富平日创作的诗歌题材大都来源于乡村生产、生活。他近期写了一首诗歌《我的老婆很黑》,谢行蓉看后有些不高兴。谢行蓉说:“他把我写黑了,简直是丑化形象。”杨俊富向妻子解释,在中国文化中,黑色代表稳重、深沉、坚毅等意蕴。“老婆是我的最爱。”杨俊富说,诗歌中用“黑”这一意象,表现出妻子的质朴纯真,以及自己对妻子深沉的情感。“其实我深爱着老婆。”妻子听他这样说,才理解了他。

如今的杨俊富已陆续在各种刊物杂志上发表了300多首诗歌,其创作的《以心换心》《高垭岭的故事》《秋冬瓜卖橘》等被拍成了电视剧。

和村里其他诗人一样,他的优秀作品被书法行家写出来装裱后,挂在了小镇上的一些农家乐里。

写诗抓灵感

放下农活 拿起纸笔就写

罗江县鄢家镇长堰村有一群响当当的农民诗人。新中国成立前,当地文人周嘉禾邀众文友成立“云峰诗社”,开鄢家尚诗之风。现仍在鄢家生活的龙敦仁,以其歌曲《走四川》夺得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成为云峰诗社新一代掌门人。

曾文田、钟长乐原是乡村教师,退休以后加入了云峰诗社,如今都已年过八旬,却诗兴不减。他们说,从没有见过这么幸福的乡村生活,从没有过这样的写作热情。

“我们是农民,我们更是诗人……我们像栽秧一样爬格子/我们像爬格子一样栽秧……”这首龙敦仁的诗歌,反映了罗江县农民对诗歌的热爱。“无论有多忙,无论在干什么农活,只要来了创作灵感,我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返回家中拿出纸和笔开始写诗。”一位罗江的农民诗人笑着说,“有时难免会挨老婆一顿骂,不过灵感比什么都重要”。

农田栽种、赶集或者打工闲暇之余,都会有感而发进行创作。“生活水平没达到一定程度,思想感情没达到一定境界,是写不出诗的。”农民诗人们感言。就这样,一首首质朴、清新、带着田野气息的诗歌出炉。因为有这么一群具有实力和热爱诗歌的作者,鄢家“农民诗歌会”“云峰诗社”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记者王明平)

链接

罗江诗歌节

从2006年开始,两年一届的诗歌节,已成为罗江诗人的节日,今年是第四届。龙敦仁介绍,云峰诗社以长堰村农民为主,目前诗社有社员40余人,他们已自编过5本诗集,收集农民诗歌近千首。龙敦仁说,此次诗歌节共有70位作者提供作品,其中80%出自鄢家本土诗人。在农村的一个乡镇,单从作者身份来看,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学生、镇上的工作人员,还有普通农民。从诗作形式看,有古诗词、现代诗、散文诗,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油诗”。(2013年3月20日《成都商报》)

用百姓语言描绘全面小康愿景

省委宣讲团“走基层”宣讲活动走进内江

本报讯(记者 张明海 周海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们农民来说有哪些好处?”3月12日11时,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村委会广场,村民刘光成向宣讲团成员发问。宣讲团成员结合正子村实际,从产业发展、收入增长、医疗教育等方面一一阐述,赢得在场100多名村民的热烈掌声。

3月6日至14日,省委宣讲团“走基层”宣讲分团在内江举行10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与近千名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互动。

几天来,由省委政法委巡视员贾月成、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淑华和大学生“村官”高波组成的宣讲分团行程数百公里,深入内江市街道、乡村、企业,对十八大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宣讲。为让群众对十八大精神真知、真懂、真信、真用,宣讲团成员提前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宣讲中尽量采用百姓的语言、身边的实例,生动地描绘出将要迎来的小康生活。

“农村教育如何办”“什么时候才能不担心食品安全”……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宣讲团成员结合十八大报告一一进行解读。“讲身边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理解十八大精神,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刘光成说。(2013年3月22日《四川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