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深度报道的特征与分类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所谓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运用多维思考,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
深度报道通过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深度报道不仅仅是一种新闻文体,更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和旨趣。一篇深度报道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等。
一、深度报道的特征
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十二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深度报道通常从表层走向里层,从事件走向认知,从事件本身走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深度报道要对新闻事件的曲折性、复杂性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可以提供权威的分析解释,启发受众智慧,引导受众思考;深度报道需要对新闻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力量进行整合,全方位、多侧面进行报道。
(一)深度报道的深刻性
与常规报道相比,深度报道最重要的特征是反映新闻事实的深刻性,这种深刻性来源于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从而逼近深层真实,最大限度地还原事件真相,用透视的眼光探究事物背后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深度报道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然要对真实进行深层追问,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新闻真实。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程中谈到报道的层次时,提出了三层报道的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所谓深度报道,正是在第二和第三层报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无论在深度、高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扩展了事物的真实。可以说,这三种层面都没有失实,但第一种真实层面与第三种真实层面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种层面是简单、平面的真实,第三种层面是立体的、接近全息的真实,这就是简单信息型新闻与深度报道之间的差距所在。
深度报道需要研究报道对象发展的全过程,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个环节的新情况、新经验提出问题,给予及时报道。在矛盾的客观事物中找出一些重大、尖锐的变化,用辩证法观点审视,把报道做深、做透。深度报道对一些不断发展的客观事物要及时报道各个环节中间各种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方案,做到有始有终、有头有尾。让读者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望。
深度报道能给人的思想和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其力量就在于深层的真实。因为在深层的真实当中,事物现象的多样性、矛盾的复杂性、影响的广泛性、意义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各种信息在逻辑上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受众既看到了事物的现象,又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而且理解了事物的意义,从而很容易产生共鸣。
(二)深度报道的过程性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就是抓住客观事物本质的过程,从表象到具体、从理性认识到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深度报道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深入分析了解,深入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一直到事物本质的全过程都要认真地观察,不能停留在表象上,对采访到的材料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伪存真,步步深入。客观事物是相当复杂的,不能被一些表皮现象所蒙蔽。所以我们的报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写本质,真正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发生过程中的本质。
深度报道出现以前,西方新闻居主流地位的新闻报道理念是客观报道。受客观报道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西方的深度报道注意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新闻事实,特别强调不能用发议论来代替解释。而在中国,叙事、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都已被整合到了各种类型的深度报道写作中,深度报道中时时流露出记者的倾向和观点,兼有纪实色彩、理论色彩、散文色彩、思辨色彩,呈现出本体的美轮美奂。
现在的深度报道越来越注意讲好故事,力求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和细节冲突化,真实、亲切、生动,令人兴味盎然。所以深度报道只有发挥其开放性与蓄容性的优势,将语言文字的逻辑性、阐释性、说明性和抒情性相结合,才能实现完美有效的信息传播。
(三)深度报道的解释性和分析性
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因此,深度报道重视用事实本身所蕴涵的意义来解释,即通过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意义。
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也就是那个被过多地滥用的词语“有深度的报道”。解释,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西方记者注意通过万事万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去完成解释任务。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可以说是这种解释方式的生动描述:“今天在北京有一只蝴蝶扇动空气,可能改变下个月在纽约的风暴。”一个新闻事实的背后,有着深远的背景可以挖掘。的确,以一个更大的背景为参照,我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就会更加接近本质。
二、深度报道的种类
深度报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常见的有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传记性报道;一类是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常见的有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式报道。
(一)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
1.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因篇幅长、分量重而受到广泛关注。
新闻是新近或者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对于一般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的报道对象显而易见,新闻记者只需要做一般的调查了解,然后进行记录就可以了。调查性报道则不然。调查性报道的对象是“新闻背后的新闻”,而且这种新闻并不是一目了然、清晰可见的,这种新闻或者由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被采访对象极力掩盖,或者由于客观原因“养在深闺人未识”。需要记者进行艰苦、系统的调查采访,才能把事实真相揭示给新闻受众。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方式,优秀的调查性报道可以使一个媒体或者栏目声名鹊起,《华盛顿邮报》如此,《南方周末》如此,央视《新闻调查》也是如此;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调查性报道就是一块能量巨大的磁石,它吸引着调查记者踏破铁鞋、百转千回。由于调查性报道主要是针对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展开的报道,而且这些行为或者问题被有意无意地遮蔽和掩盖,所以这一类报道的采写过程比较艰难,费时、费力、花费巨大,有时候调查记者甚至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例如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对湖北省郧西县采访,在经过这个县的店子镇太平寨时猛然发现公路旁边陡峭的高山上躺着几个巨大的白色水泥字:封禁治理。这时候,摆在记者面前的只是一种表象,通过调查采访,记者了解到了许多内幕,比如为了造这几个字,2000多名劳力每天从早上6点半开始干一直要干到下午7点才能收工。四个字仅材料就花去了两万多元。不仅在一个镇,整个陨西县都在造字,全县造的300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大字近100个,耗资几十万元和大量人力。比如个别乡镇为了造字不惜毁坏原有的林地等。这些内幕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被当地官员有意掩盖。比如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就受到了“特别关照”。当地领导表面客气实际强硬地要“请”记者到乡政府“做客”。还提出把录音放给他们听一听,看农民有没有“说错话”。当地农民小声提醒记者“别让乡长把录音收了去了”。为了避免麻烦、保护农民,记者赶快找借口溜出门去,没想到当地干部穷追不舍,记者被一直追到了汉江边,幸亏一艘小渡船及时带记者过了岸,记者才躲过“一劫”。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调查性报道的揭示性。它要把新闻事件不为人所知尤其是被个人或者集团有意掩盖的部分暴露出来,让受众不仅感受到新闻事件的浅层真实,还要了解新闻的深层真实。
调查性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报道,由于它题材的特殊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所以调查记者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要通过一套科学系统的新闻采访方法来完成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之所以能够产生轰动性的效果,并不是靠虚张声势来吓人,而是通过客观的、详细而公正的调查来体现其威力。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与写作都非常强调科学性,它有一套科学的力法。
调查记者通过科学的采访方法采制的新闻报道更加可信。例如美国有一个记者为了反映纽约市男女之间的心态,曾经一连几个星期混在纽约“百老汇”的人流里,偷听别人的谈话。他记下了174次谈话的片断,其中妇女之间交谈涉及异性的占44%,而男人之间的谈话涉及异性的只占8%,根据这组数据,他写了一篇调查性报道。由于这篇报道是通过数据分析出来的,因此就十分可信。
调查性报道的调查是一场漫长艰辛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费城问讯报》记者毕辛格、彼德尔和图尔斯基花了3年时间,先后采访200多人后,连续6天在《费城问讯报》头版刊载调查性报道《法院的失序》,以数万字的篇幅揭露了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各级法院的严重失序,深刻指出最大的症结在于当地的法官选任制度,它为党派政治毒化司法系统和阻碍相关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从目前国内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看,很难有一家新闻媒体能够让三名记者在3年时间里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而仅仅去做一篇调查性报道,尽管这篇调查性报道会产生轰动性效应。
当然,并不是每一篇调查性报道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但是和绝大多数报道形式相比,调查性报道要花费更多时间。《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认为,做调查性报道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因为做调查性报道,是要耗时耗力的,要有一流的人才储备。正是因为调查性报道的这一特点,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栏目组提出,《新闻调查》的最高目标就是一个月有一期有影响力的调查性报道。如果实现不了,就争取两个月一期或者一个季度一期。
既然调查性报道是一种费力、费时、花费巨大、有时候记者要面临巨大风险的报道,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记者对它趋之若鹜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调查性报道会产生轰动效应。另外,新闻记者完成调查性报道后戴在脖子上的光环也是吸引着无数记者献身于调查性报道的原因之一。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经历了22个月的艰苦调查后,终于揭开了“水门事件”的黑幕,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立刻成为了美国的英雄,成为了帮助美国渡过噩梦时代的功臣,而关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也永远载入了史册,成为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在美国新闻史中,有许多记者就是依靠调查性报道而获得了普利策奖。例如,安德森因为揭露尼克松政府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期间的欺骗行为而获得1972年普利策奖。格林领导《新闻日报》的一个特别调查组挖出了几则重要报道,包括一则有关尼克松在佛罗里达州的社会关系的报道。沃尔付由于在《生活》杂志揭发有组织的犯罪而获得普利策奖。
2.解释性报道
中国媒体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在提供新闻事实的同时,在利用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解释新闻事实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以及深层意义。解释性报道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是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等内容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解释性报道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解释性报道适用的题材主要包括:政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方针、政策及举措,政治、军事、经济等突发重大事件及趋势变化,重要的科技成果,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解释性报道是以解释为目的,而不是以简单地报道新闻为目的。解释性报道和包含有解释因素的报道不是一个概念,前者的主要任务是解释新闻,而后者除了包含有解释因素外,往往还有其他更主要的任务。解释性报道重在解释,不仅要报道,更要解释。传媒的深层影响,体现在新闻事件关键信息的提供,更体现在对事件原因、意义、影响的解析,对现场隐含信息的分析,对更大措施的价值与影响的阐释上。它对复杂的事件进行整理和解释。它是一种追究动机的报道,解释集体或个人行动的原因。
解释性报道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进行相关解释。解释本身可以包括很多方式,比如说理、议论、引经据典都属于解释。但是,成功的解释性报道并不采用诸如说理、引论等解释方式,它主要依靠背景材料进行解释。
解释性报道写作时要全面掌握相关的事实材料: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各方面对新闻事实所持的不同观点,了解新闻事实未来的走向与结局,采访与该新闻报道内容相关的人士。
解释性报道在需要解释之处加以解释: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条件,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新闻事实对社会与生活的影响,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深层意义,读者感到困惑的其他地方。解释性报道应采用让事实说话的方式,即用另外一些事实来解释新闻事实。解释性报道不能写成主观性很强的新闻评论或政论。作者可以通过相关事实,比如数据、资料或权威人士的话来解释事实。解释性报道仍然属于新闻报道范畴,而不是新闻评论的范畴。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和行话来做解释,把解释性报道写成专业论文。
3.传记性报道
传记性报道,又称深度人物报道,是通过对新闻事实作开掘和铺陈,以最大限度展示人物系列活动乃至整个人生的一种深度报道。传记性报道不是孤立地写人,要因人及事,或因事及人,客观地描写人物的成长背景;传记性报道要捕捉独特的细节加以细致描写,形象地勾勒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这一个”。传记性报道要充分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充分表现人生的困惑、人性的冲突、生命的纠结。
传记性有别于人物通讯的差别在于人物通讯是以推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模范人物而对其进行思想面貌或生活道路的报道,而传记性报道不依赖政治性,更加求新、求深、求真。传记性报道与人物特写也有所不同。传记性报道更强调客观性、现场感和全程性,其硬度也远胜于普通的人物特写。传记性报道亦不同于人物专访。传记性报道进行专访的对象不仅仅是公众关心的新闻人物,且除了访问外,传记性报道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其他文本样式。同样的,我们也容易区别人物素描和传记性报道。
传记性报道从景别上可分为大全景式和小全景式的报道。大全景式要求完整而深刻,小全景式则是针对人物的某个范畴进行展现并由此折射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人物性质上可分为明星报道、揭露报道和平民报道。传记性报道可以用历史散文般的语言讲述人的经历,也可以用正面与侧面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还可以用背景与现实的对比来展示人物的变化,更用采访现场实录来反映人物的生活状态。
(二)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1.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就某一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报道。在报道时一定要注意报道的时新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显著性、悬念性等特点。连续报道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每一篇后续报道都对前一篇报道在内容上给予补充;每篇报道之间都有内在一致性;每篇报道都留有余地,不能在事实没有定论时妄下结论;每篇报道都相对独立,说清楚某方面或某个时段内的新闻事实。
连续报道往往因其连续性、故事性、悬念性,赢得读者的特殊“关照”。连续报道能够吸引读者,首要因素就是选题好。题材选择确定后,还要把握好报道的节奏,综合运用多种新闻手段,沿着时间的脉络进行精雕细琢,才能真实圆满地还原事件的整个过程,使读者有一个清晰完整、从感性接触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越是贴近生活、贴近民生、挖掘深入的连续报道,越能引导读者进行精深阅读、引发联想、产生共鸣,进而进行深入思考。连续性、可持续性,是连续报道题材选择的普遍规律。一开头就能看到结尾的新闻事件,必然无法成为连续报道的题材。连续报道的题材在情节的展开上是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各项要素在报道之初不求充分展开、不求完全明朗,这样才能有内容可挖、有新闻点可寻。这就需要记者要善于静观其变,关键时刻及时介入、因势利导,逐渐将事态的本质显现出来。
在节奏上,应具备合理的时效性。连续报道同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宜拉得过长,如果事态进展太慢,旷日持久,结局遥遥无期,这样的连续报道很容易让读者疲劳,使人厌烦,最后烟灭火熄,读者的兴趣必然难以长久维持。每篇报道的间隔时间最好在一两天之内,每一次报道都是对事件又一次的“刷新”,反映事件的最新变化,从而传递出最新鲜的信息。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倾注全力、密切关注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并不断以发生的最新事实为基础素材,以“闪电战”的速度作出充分而翔实的报道。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新闻资源,更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
在效应上,应具备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连续报道主要目的不是一般性质的就事论事,大多数都是直接指向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通过生活的实况现象,反映出一种精神内涵,从而起到影响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最终实现以小见大的反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系列报道
所谓系列报道,是指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系列报道是同主题、多侧面、多层次的报道。它跟连续报道的最大不同是,连续报道面对的是同一新闻事件,系列报道面对的是多侧面事实,打造的是同一主题。
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又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所以,不管是轻松好看的“软新闻”还是严肃题材的“硬新闻”,都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加之系列报道形式多样、气势恢弘、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所以,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所推崇,也为观众所喜爱,逐渐成为一些电视台的当家品牌。
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条:一是主题集中。报道围绕同一主题来展开,不能分散,不能跑题。二是内容广博。多侧面、多角度围绕同一主题反映各方面的情况,内容博而不散,信息量较大。三是主题深刻。系列报道的题材都是重大的非事件新闻,适合做成深度报道。
系列报道主题确定后,组成报道组,大家一起作策划,包括系列报道共搞多少篇,每一篇是什么内容,大体上可起什么题目,采访目标是什么,分工由谁来完成,等等,都要策划到位。按策划分到篇目的记者,出发采访前要对自己的篇目做出设计,包括叫什么题目,怎样开头、结尾,每个段落层次的内容,采录哪些人物的谈话,谈话录音和其他音响放在哪一段,等等,设计得越细致越好。如果展开采访后,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不一致,当然要按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系列报道写作时要尽可能做到微观切入、宏观展开,就是由一个点的情况写起,逐步过渡到整体情况,包括体现整体情况的数据、整体面貌的描写等,都要写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有点有面,写得立体、厚重,有思想,有亮点。
3.组合式报道
组合式报道,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组合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问题,或通过从多报道对象的相互比较,说明问题和道理。
组合式报道为同一事件或问题做出多样式的报道,可以同时有消息、专稿、评论、访谈、资料等。组合报道集事件调查、人物访谈、言论、现场特写、图片报道等各种形式于一体,表现形式丰富;在组合报道中,既有事件,又有人物,还有言论、图片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