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深度报道策划及操作
在媒介的实际运作中,选题策划是一个“谋篇布局”的大文章。特别是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离不开灵活而高效的媒介机制运作,这就是组织策划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往往可以衡量一家媒体的实力和水准,所以任何媒介都会十分重视,通常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建立起快速反应和创意策划机制。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宏观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见的,另一类是突发的不可预见的。第一类是多数,一般都提前研究,制订报道计划,调集记者组成前方报道组,后方由一位领导牵头,发稿中心具体组织有关编辑室落实。总体来看,经过研究、策划组织、落实,可预见性重大事件的战役性报道都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类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一旦有重大消息,一方面根据其他新闻来源组织报道,另一方面要立即跟踪采访。
一、深度报道策划
深度报道的内容和价值,决定了它需要有一整套有别于常规报道的操作套路:从内容上看,一篇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一个新闻作品的新闻题材、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能够推陈出新,而且对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有细化和深化的要求;从形式上看,深度报道通常是一种版块式的新闻组合(独立深度报道和组合深度报道只是在组合的方式上有差异),它一般都围绕一个事件、问题的核心展开,关键是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相关资料链接则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所谓策划,就是指以既定目标为起点,根据有关信息的分析,制定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以求目标的实现;它还包括对实施结果的评估,以备今后策划作参考等意义。策划一般由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评估等因素构成。
(一)深度报道的价值定位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选题策划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一般来说,深度报道除了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几个特点。
1.事实的独特性
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个性独特、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其吸引“眼球”的兴趣就越是浓厚。尽管这可以在逻辑上被归类,但它不是对过去事件在平面上的重复,必有其量的积累的显著性,特别是超越常规的突进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或问题可能改变某些地域、人群的处境,留下事物发展的新纪录。
2.关注者范围广
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共同兴趣。它的受众不以地区衡量,而以国家乃至全球的尺度来衡量。
3.对未来的影响力
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外,还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复性宣示
所谓重复性宣示,是指最新报道中的重要内容或部分内容是对过去报道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疏忽所致,而是故意所为,意在明确宣示一种意图,其新闻眼不在事实的最初发生,而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被延续这一时间点上,因为这个时间点的社会背景是新的。
(二)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
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又有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维方式问题。
1.“视点”的发现
“视点的”发现即新闻源的发现和寻找。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新闻源,可以从以下途径考虑:
第一类是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人心,是记者们的遭遇战,如伊拉克战争报道、自然和社会灾难、政变等。
第二类是历史性事件的开始或终结。它有里程碑意义,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如香港回归、修改宪法。
第三类是例行的重大会议或活动。这类会议或活动,通常依据多数原则或国际准则决定政治、经济、社会大事,程序性强,如国内的“两会”、国际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重大庆典等。
第四类是被舆论炒热的社会“焦点”。其原因和结果往往扑朔迷离,引起受众广泛注目。如政治明星的绯闻、各种“非人道”事件。
第五类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命运故事、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等,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如果记者潜得下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亮点”,并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第六类是综合反映目前一系列相关事实,形成综述、系列报道、述评性报道,如巴以冲突、西部大开发等。
“视点”的发现,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敏感和洞察力,特别是对具有重大发掘价值的题材的鉴别力。总体上看,“视点”的最终形成,是由题材的质量、记者思想的穿透力、受众的关注度三者合力凝聚而成的。
2.“视点”的定位
根据记者的经验,“视点”的策划定位主要有以下一些思维方式。
消息延伸展开视点。深度报道的选题多数是媒体报道过的,确切说是从消息中延伸而来。在日常报道中,由于时间、体裁所限,一般的消息报道做得不深、不透,甚至只是一语带过,这就为深度报道留下了二度开掘、组合的空间。
新闻捆绑凝聚视点。深度报道的本意在于延伸人们对某一问题、事件的多重认知,因而围绕某个问题、事实作多点、多侧面报道,便能拓展人们的感悟和认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新一代深度报道要摆脱“深”而不“新”的尴尬,以记者分头“抢”新闻,然后在某一主题下构成版块式的新闻组合,是一个办法。其模式是:主要版块是受众喜爱的最新消息的集纳,构成对一个个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叙述和记录,体现新闻的本意,至于言论、访谈、相关事件链接、背景资料等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形成主要版块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重大题材预设视点。策划本身就有主题预设的含义。对于一些预先可知的重大事件,如奥运会、三峡发电等,这些事件是有大致日程安排的,记者就可以在“视点”到来之前,提早收集材料、进行采访,形成一整套报道预案。以《北京晚报》“每日视点”为例,国庆50周年报道,“每日视点”提前9个月就动手了,一组老照片、一个“寻找开国大典历史瞬间的人”的倡议,引起北京人的热烈响应,热线电话铃声不断,热心读者亲自送来照片,一个新颖别致的创意把50周年国庆的喜悦与激动早早就播撒进读者的心。读者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也使整个报道不断被新的事件和活动引向深入。
再度发掘创新视点。现代传媒竞争激烈,要寻求“独家新闻”已是奢望。而新闻理论又表明,二度开掘新闻源,从而形成独家视点和思考则同样可以体现“独家新闻”。一个成熟的栏目应该建构自己独特的反映世界的视角,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闻中的新闻。《杭州日报》推出的专事深度报道的视点新闻版曾再度挖掘嘉兴本地新闻,发表《怎么,猪也要吃兴奋剂?》,反映的是当地有一个地方40余人发生食物中毒现象,经公安部门侦查,是因为吃了米粉后中毒的。当地媒体也作了报道,但仅此而已,原因没有深究,似有难言之隐。《杭州日报》记者了解到,原来这种米粉掺了一种叫“瘦肉精”的兴奋剂,这是不法分子添加在猪饲料里的。记者觉得这是关系到百姓菜篮子的大事,马上前往嘉兴采访,公安部门证实了这个事情,同时得知,这种饲料是萧山某厂生产的。于是记者又到萧山暗访,弄清基本事实后,又走访了有关专家,清楚了“瘦肉精”是怎么一回事,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这篇围绕“瘦肉精”为中心的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浙江媒体的新一轮热炒。
逆向思维生成视点。媒体跟紧“热点”,符合人的正常心理,但“跟紧”不是盲目爆炒,仍必须抱着审视、冷静、客观的心态去分析沉潜其中的意义。所以新闻界提倡“热新闻”之中要“冷思考”,才可能避免因短期行为,而失去新闻的本真。以伊拉克战争报道为例,媒介对事件的“随动”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热情而迷失判断的方向,以致受众在海量的信息和媒介的失真报道前无所适从,这就客观上会造成媒介公信力的下降。深度报道的本质也告诉人们,唯有从正、反两方面告知实况,并有足够的理性和智力判断事态走向,这样的“视点”才可能是深刻的,才会引起受众的更深入的思考。
二、深度报道的具体操作
中国新闻传播从正面报道向舆论意识的觉醒,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意识到报道意识转变的同时,新闻报道方式也悄悄地在革故鼎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新闻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新闻纪实性深度报道节目《焦点访谈》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宗旨,一开播就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随后,央视又适时创办《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大做“深度”文章,以满足受众需求。目睹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火爆”,报界再也无法保持安静,纷纷“创新刊”“加厚报纸”。一些以“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等深度报道为标题的报纸一夜间如雨后春笋,并就此在中国传媒的土壤里扎稳了脚跟。那么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操作呢?下面我们就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对深度报道的具体操作进行探讨。
(一)选题的确定
选题的确定是一篇报道的立足之本,从中也最可看出报纸本身的立场。《南方都市报》目前确定选题的一个指导思想是:一切以新闻价值为据。而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是:能否推动法治的建设、政治的文明、道德的彰显、社会的进步。对时政题材尤其是带有创新和争议性的政府举措、时政人物非常重视。比如《南方都市报》对深圳各区人大代表选举中“新鲜事”的报道。从《候选人张贴海报竞选》《直击南山麻岭直选延期事件》到《独立候选人当选区人大代表》《“非选民”当选区人大代表》《选民上书罢免新当选代表》,系列报道就“深圳选举风云”的发生、发展、争议、意义作了充分的展示,努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进程。而关于《吉林榆树千余官员带薪下海》《江西安义“放逐干部”回归之后》的报道,则对现行干部培训机制、官员下海的隐忧等作了深切思考。温州市原副市长吴敏一辞官下海,就事件本身《南方都市报》充分剖析,对人物思想则配发“对话”给予展示。《安徽试点粮改》则属农村题材,因其对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可能起到的革命性变化,《南方都市报》同样花大力气调查呈现。
社会新闻方面,《南方都市报》更关注事件背后的意义。如《九旬老人死刑风波》,老人为何杀人、如何杀人成为次报道重点,《南方都市报》对九旬老人被判死刑引发的风波更感兴趣,对人性与法律条文的冲突、对法律本身的反思更加着力。再比如四川达县《校园系列强奸案背后的隐报瞒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刻意淡化强奸案的情节、强奸犯的描写,而是质问当事校方出于维护学校声誉而谎报不报的恶劣行径。《专家杀妻偿命还是免死》,探讨的是情与法之间的难题及对死刑制度本身的反思;而《死囚临刑被许与家人合影》,《南方都市报》关注的则是法律的人性化尝试。
同样,以新闻价值为据,作为地方性报纸,《南方都市报》在选题上也早已突破地方局限,而放眼全国。《南方都市报》《湖南洪灾五合垸四溃堤》的深度报道,是想借这个个案拷问目前防洪抗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南京“卖”长江二桥》,是想探讨国有资产经营方式,也因为长江大桥、二桥等重大基建项目一度是国民感情、自信心倾注的焦点,它的“东家”更替所引起的人们的复杂心态,颇多玩味。《海南高考移民遭封堵》,是因为恰逢高考季节,而海南一刀切的做法,用“一种不公平去限制另一种不公平”,既反映了存在多年的高考移民现象及其中的制度成因,更想借此反思地方行政举措对“少数人”造成的伤害。至于《黄河水荒》《民勤移民》《长江全流域禁渔期的渔民》等,更是不折不扣的全国大题目。
至于新闻的贴近性,《南方都市报》是这样对待的,如《安徽试点粮改》,它看上去与当下都市人的生活相距甚远,然而,第一,“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热点问题,任何有责任感的都市人都会关注;第二,就其长远的影响来看,它必将影响到所有国人的生活。所以,《南方都市报》仍然热切关注。当然,即便是深度报道,有些题材仍是可以具备一定服务性的,如“非典”时期,由于这件“天大的事”,《南方都市报》就配合时势,借力报道,在动态消息每日播发的同时,推出追踪第一例“非典”病人的《寻找黄杏初》,探究“非典”时期人们非理性心态的《“非典”时期的打狗风波》等报道。结合广东省省情,则推出《各省对“疫区”广东旅客的强制隔离措施探讨》《“非典”让广东交通业蚀晒本》等深度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编的理念
选题一经确定,接下来就是采访与写作。除了最根本的“真实性”要求外,《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的文风目前已基本形成,那就是客观、平实、理性。
所谓客观,是指坚决戒绝记者任何的主观臆测、主观评价,一切让新闻事实本身说话。这一点可以从《孙志刚之死》的写作上得到最好例证。《孙志刚之死》通篇只陈述了两个事实: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发出了两个疑问: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所有的事例都有据为证,所有的说法都自有出处,而隐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真相,记者因为调查程度所限,并没有给出结论。但是,这已足够。记者陈述已知的事实,没有一句关于孙志刚被谁打死的主观臆测,没有一句指证谁是凶手的断言,事实证明,它规避了失实的风险,无懈可击,然而力量不减。
在采访中,《南方都市报》记者尽可能全面地接触到当事各方,尤其是要让处于对立面的两方都有说话的机会,而不是偏听一面之词。这一点,在《南方都市报》的批评报道中已作为一条铁的原则得到确立。如《技校生告赢公安局》,涉嫌猥亵的当事男生否认公安指证,当事女生坚持认为受到男生侮辱,而公安局对案件本身的看法及败诉后的反映,都得到了完整充分的表达,是非曲直,读者自有公断。
即便是一些无关大碍的专家说法,《南方都市报》也要求必须有两人以上观点,以免成为独断。在一些争议性事件的解析上,正反两方的观点更是缺一不可。
至于场景、细节的呈现,也要求客观真实,避免因小差错而引起人们对整篇报道的疑虑。如普通雨天,绝不为渲染气氛而升格为倾盆大雨,如被人打了几拳,绝不滥用狂殴暴打等词汇。《孙志刚之死》一文中曾谈到,孙志刚的伤痕只可能是穿着厚厚的衣服或被人用其他物件垫着打伤后留下的。由于其死亡时间在3月下旬,按照人们印象中广州的天气,孙志刚断无可能穿着厚厚的衣服,但《南方都市报》还是有意查找引证了那几天的气象资料,均在17~25℃之间,这在保证文章客观的同时,更成为孙志刚非正常死亡的铁证,且隐含着没有发出声音的质问。
平实则是《南方都市报》对深度报道文字上的要求,要求记者的感情不带倾向,或尽可能地不外露。同样以《孙志刚之死》为例,该篇报道文字洗练干净。以开头为例:孙志刚,男,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通篇白描,几乎没有一句形容词,但由于叙述流畅,逻辑清晰,绝无阻碍之感,而情感的震撼力却异常强大。
应该说,《孙志刚之死》报道的成功,固然与披露的事件本身内容有关,但与该文客观、平实的写作风格所导致的效果亦不可分。与客观、平实所类似的,冷静、克制、内敛等等,都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所提倡的风格,因为事实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而记者要完成的,只是将事实不添枝加叶、不涂脂抹粉的还原。当然,平实不意味着平淡,而是指一种意在言外的韵味。《孙志刚之死》的收尾,“现在孙的家人有点后悔供孙志刚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就不会了……’”也是陈述句,但孙志刚家人的哀婉悲痛却跃然纸上而绵延悠长。
当然,除了这三种基本的品质外,深度报道对谋篇布局、起承转合、切入角度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题材的不同,对文章开头的经营也应格外重视。有开门见山的,如《黄河水荒》开篇引用黄河水利委员会一官员的话“黄河今年枯水已成定局,而且是个特枯年”,直接切进主题,简洁明了;有悬疑式的,如《吴敏一辞官下海》开头,“吴敏一是谁?”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物本身的好奇及关注;有将文章最尖锐矛盾提至最前,制造紧张气氛的,如《九旬老人死刑风波》起始,说“老人今年88岁,眼下看来,他能否等到自己的90寿辰还是个问题”。当然,在处理一些相对“硬”的题材时,《南方都市报》更倾向于在开头出现一些可感的人物、一些具体的事件。如《吉林榆树千余官员带薪下海》《安徽试点粮改》等报道,都从具体的下海官员及受益农户为切入口,从而再引出大的事件和背景。在具体的结构上,有渐次推进“堆积情感”的,如《新疆地震灾情故事》;有倒叙回溯层层剥笋的,如《孙志刚之死》;也有迂回曲折参差多态的,如《长江全流域禁渔期的渔民》。时序、地点转移、主题归并等等,因题材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安排方法,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把事情讲清楚、讲透彻,然后便是对可读性等方面的要求。至于结尾,盖棺定论也罢,余音绕梁也罢,各有各的精彩。
深度报道的具体操作,《南方都市报》基本上采用大稿的形式,绝少拆分,以求文气的贯通及连续的阅读享受。在标题的制作上,与常规新闻的直接明了、新闻要素基本交代等要求不同,多为通讯标题,不忌讳出现虚词,如《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个收容站的黑色致富路》《追问佛山镇长高薪制》等。当然,此处标题的虚并非绝对的虚,它首先要担负的还是揭示报道主体新闻事实的作用。
(三)运作的流程
目前,《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小组编辑、记者为13人,担负月均发15~16篇深度报道的任务。小组实行编辑负责制。选题由编辑搜集及记者报题两方面构成,获通过后记者外出采访,途中与编辑保持联系,通报采访进度及写作想法,编辑反馈意见,至成稿后再提出修改意见。赶时效的可能两至三天就完稿见报,独家或相对静态的五至七天完成,一些特殊题材,如《长江全流域禁渔期的渔民》等,则采编周期长达半月以上。还有如《黄河水荒》等报道,由于需要分头踩点,则两名记者配合采访写作。一般一篇报道须打磨多次,二稿、三稿为常见。
在版面安排上,《南方都市报》将“深度”版安排得相当靠前,在封面、时评、重点(即其他报纸的封二要闻版)之后,置于本地新闻之前,由此可见重视程度。而且,刊发时间基本固定,周一至周五间基本可保证三至四篇。这样的安排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想强势地推出和塑造一个“深度”的品牌;二是固定一个阵地,能让深度报道的记者、编辑尽快成熟起来;三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受众短时间内强烈地感受到报纸在报道方面的变化、新闻理念的转型,使报纸“主流大报”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