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6】 中国大陆在统一这个问题上是否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换个角度追问
有时候,新闻发布会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记者都会事先做一些“课前预习”,但有时候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精心准备的问题被别人捷足先问了,可发言人又没给出你认为具体、清晰的答案。
要想挖掘深度的新闻信息,却又不能重复提问时,记者该怎么办呢?下面这组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2000年3月,在朱镕基记者招待会上,朱总理已经就台湾问题做出了详尽的回答,并表示不愿意再次回答关于台湾的问题,但此时,仍然有记者继续追问。
【联合报记者】中国大陆最近强调台湾的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而台湾地区新的“总统”将在三天之后选出,如果这个新的“总统”在他未来的一任或者两任的任期,也就是四年到八年的任期里面,他拒绝就这个中国统一的问题进行两岸的谈判,他选择维持现状,这样是否会导致两岸出现战争的结果?中国大陆在这个统一的问题上是否会制定一个时间表?还有三天就是选举,在这三天之内中国大陆是否会采取一些军事演习例如导弹试射的行动?
【朱镕基】关于台湾问题,我认为我刚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没有必要再回答假设的问题。至于是不是会举行军事演习,请你等着瞧,不要着急,只有两天了。
【法新社记者】我是法新社的记者,我想问一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但是很抱歉,我这个问题还是想牵扯到台湾,所以我向您表示道歉,但是您刚才讲了中国不会针对台湾的分裂势力和外部的干涉势力来放弃使用武力,那么您这个是不是也包括到了美国,因为现在中国不断地批评美国。说美国也影响到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而且据中国的《解放军报》发表的社论也像您说的,美国打算把台湾作为不会下沉的“航空母舰”,那么台湾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比如说影响到中美间有关世贸组织问题的谈判。
【朱镕基】到目前为止,除了我把克林顿总统的讲话改了两个字以外,我没有提到美国。我现在不想把台湾问题和美国联系起来,更不想把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的其他问题联系起来。对不起,我只能说到这。
在这场发布会上,虽然总理多次表明不愿意再谈台湾问题,但法新社的记者仍然“穷追猛打”,不过他没有直接针对台湾问题,而是绕了一个弯,转换了一下角度,通过对中美关系的发问又间接地提到台湾问题,但由于这是一个事关“中美关系”的问题,总理只好作答。
作为记者,稿件里最重要的信息就来源于提问,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转换问题的角度就很受用。当然,如果实在绕不开,也不要慌张,而是要尽快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别人的提问与受访者的回答,并从中结合自己已掌握的情况,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线索,等待时机提出问题。
案例来源:
《朱总理记者招待会全文》,新浪财经纵横,2003年3月16日,http://finance.sina.com.cn/news/2000-03-16/23634.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