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你有钱有名,那你还想要什么呢

你有钱有名,那你还想要什么呢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你有钱有名,那你还想要什么呢?——挑衅不是贬义词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赢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备受瞩目。“挑衅”,在传统注解里,往往被归结到贬义词中。这样的“挑衅”更容易拉近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距离。此外,这样的“挑衅”还能抓住受众眼球。钱和名是马云被公众熟知的关键词,此外他还想得到什么,当然是个比重复炒作他的钱和名更具吸引力的话题。

【案例21】 你有钱有名,那你还想要什么呢?——挑衅不是贬义词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赢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备受瞩目。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和成功之道早已被媒体广泛报道。如果你得到专访马云的机会,如何才能不嚼别人嚼过的馍,问出新意,抓住观众的胃口呢?2010年,马云在美国接受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专访的案例,就是很好的启示。

img4

【查理·罗斯】你有钱有名,那你还想要什么呢?

【马云】我的余生将致力于鼓励和支持创业者。我想让他们重回学校充电。我原本打算做老师,但是却做起了生意,一做就是15年。我觉得我在学校学到的大多数东西都是错的。很多商学院都教学生赚钱和经营之道,但我要告诉人们,如果你想开公司,你必须先有价值观,即懂得如何为人们服务,如何帮助人们,这是关键。想想如何帮助人们,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么钱自然会来。这就是我们为何能在中国成功,也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阿里巴巴是这样做生意的,我认为21世纪,其他的公司都应该这样。

“挑衅”,在传统注解里,往往被归结到贬义词中。挑衅受访者,仿佛与“要尊重受访者”的教义相悖。但在采访中,随机应变,适宜的挑衅,会让你出奇制胜。

“那你还想要什么呢?”查理·罗斯这个具有挑衅意味的问题并未让马云觉得突兀,反而被他接招打开话匣子,索性借这个机会向公众传达自己的理想,阐释价值观。这样的“挑衅”更容易拉近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距离。

此外,这样的“挑衅”还能抓住受众眼球。马云的创业经历、传奇故事、成功之道已经被无数媒体聚焦,在眼球经济、碎片阅读的时代,大多数人不再愿意花时间去重复阅读已知的事实。钱和名是马云被公众熟知的关键词,此外他还想得到什么,当然是个比重复炒作他的钱和名更具吸引力的话题。

案例来源:

《马云:超越微软和沃尔玛是阿里的使命》,新浪网,2010年10月3日,http://tech.sina.com.cn/i/2010-10-03/09044716418.shtml。

(插图由刘佳怡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