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发生代言风波的时候,会不会更困难

年发生代言风波的时候,会不会更困难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2008年发生代言风波的时候,会不会更困难?——用对比降低问题的敏感度2011年12月,重庆电视台新财经频道《品牌面对面》栏目对重庆佳仙味精厂副总经理进行专访,重点讨论企业品牌的塑造。但在事前沟通的时候,对方多次提出,希望避免这个话题,特别是在年底要冲销量的时候,更不希望再揭伤疤。

【案例58】 2008年发生代言风波的时候,会不会更困难?——用对比降低问题的敏感度

2011年12月,重庆电视台新财经频道《品牌面对面》栏目对重庆佳仙味精厂副总经理进行专访,重点讨论企业品牌的塑造。事前记者了解到,在2008年,佳仙公司为给新推出的火锅底料产品做宣传,特邀请了重庆本土艺人“周二毛”为其代言。然而,广告一经播出,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市民直指“广告低俗、不堪忍受”,广告播出不到1个月便停播,代言人也面向公众道歉。从节目角度出发,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公关,维护品牌美誉度,肯定是最大的看点之一。但在事前沟通的时候,对方多次提出,希望避免这个话题,特别是在年底要冲销量的时候,更不希望再揭伤疤。怎么办?栏目主持、编导商量后,决定将采访提纲改为如下:

【问题1】说到佳仙味精,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佳仙、味道鲜”这句广告词了。你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这句广告词吗?

【问题2】为什么一直坚持使用这句话,没想过创新一下吗?

【问题3】我听说即便是在连续亏损200多万元的时候,公司还是坚持在电视上进行广告宣传,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减少成本支出吗?

而到了采访正式录制的时候,当第三个问题回答完后,主持顺着“亏损”、“遇到困难”这个话题,继续问道:

【主持】那段时间是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吗?

【被访者】(思考,5秒)

【主持】2008年代言风波的时候,会不会更困难?

【被访者】其实那个时候……

【主持】广告播出不久就停播了,这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采访成功人士,很考验记者对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有的人爱说爱侃,有的人却沉默寡言,特别在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上,多数被访者会第一时间保持中立的态度,给出的回答也是冠冕堂皇、隔靴搔痒。此时,我们不妨采用迂回的方式,先提出一个轻量级的问题降低提问的敏感度,待被访者情绪放松、话匣子打开后,再把它与采访主题做比较,这时候,被访者很可能因为情绪的惯性作用,对所谈论的问题做出生动的回答。

这个案例带来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方面,对方事先明确表示不愿意提及的问题,如果记者单刀直入地“硬碰硬”,不仅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还容易造成被访者的抵触、反感,影响接下来的采访;另一方面,在采访过后我们发现,即便是这种“不愿意提及”的问题,其实在对方心中,也许早就有成熟的答案,只要方式方法得当,我们就可以获取到最想要的答案。

案例来源:

编著者粟栗原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