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业第一天放这么多鞭炮,你怎么看啊

开业第一天放这么多鞭炮,你怎么看啊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要提别人听不懂的问题大连广播电视台《城市直通车》栏目组采访某商场开业后鞭炮扰民的事情。那您对这个事儿怎么看啊,开业第一天放这么多鞭炮,您怎么看啊?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误会?问题本身过于开放是关键,“您怎么看啊”这样的问题,本来就会令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或者“这些鞭炮声音这么大,会不会影响您啊?”

【案例100】 开业第一天放这么多鞭炮,你怎么看啊?——不要提别人听不懂的问题

大连广播电视台《城市直通车》栏目组采访某商场开业后鞭炮扰民的事情。由于记者所提的问题让居民误会了,所以就产生了令人捧腹的效果。

【记者】那您对这个事儿怎么看啊,开业第一天放这么多鞭炮,您怎么看啊?

【居民】我就是爬窗户看。

答非所问,被访者完全没明白记者的意思。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误会?问题本身过于开放是关键,“您怎么看啊”这样的问题,本来就会令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如果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时,还有些紧张甚至茫然不知所措,那就很容易造成误解。所以,如果时间允许,记者可以和采访对象事先做一些交流,或者引导对方回答问题,比如“放鞭炮那会您在做什么了”、“鞭炮放了多久”、“吵不吵”;如果时间不允许,那么也应该问得更具体、更直白一些,让采访对象明白你的意思。比如“开业第一天放这么多鞭炮,影响到您的生活了吗?”或者“这些鞭炮声音这么大,会不会影响您啊?”

有些时候,新闻采访是一件讲究“短、平、快”的事情。很多时候没有时间让记者做精心的准备,但正是这个原因,才能真正体现记者的功力。作为现场采访来说,迅速地将自己跟受访者拉近距离,让受访者清楚明白地知道记者所提出的问题,特别是让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人(比如老人,听力有障碍的人)明白记者所提出的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受访者如果完全理解记者的意图,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案例来源:

《城市直通车》,大连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