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业产业资本及其地位
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资本的定义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把资本理解为一种能够使价值增值,能够给人们创造财富的物、货币、知识以及具有资本特征的产权、名誉、公关、社交等各类无形资产的总称。
如前所述,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报业走向产业化、集团化是必然的趋势。报业产业资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一方面,报业产业进入自由发展的“大众化报纸”阶段以后,报纸成为一种盈利巨大的产品。为了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财力雄厚的财团借助自己的经济实力,通过兼并报纸实行产业扩张,达到行业垄断。而一些财力不足的报纸,有的由于受当时普遍性经济衰退的影响和自身资金、设备、技术等条件限制,在激烈的现代报业竞争中难以支撑,不得不宣告破产,接受兼并;有的为了维持生存,自愿寻求联合发展之路,以便借助报团的资金影响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媒介产业的发展和媒介市场的扩大,许多投资机构对传媒业十分关注,有些投资者已把眼光从网站转向了传媒市场,使得进入传媒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以各地主流报纸投资创办子报为例:1994年11月,《华西都市报》试刊时,仅用了100万元投资便打开了一片报业市场;1998年7月20日,《北京晨报》创刊,启动资金是1500万元;到了2001年1月,《京华时报》创刊,投资方已经需要注入5000万元资金了;而同在2001年,《经济观察报》创刊时,投资方用了8500万元来启动。再以上海报纸新版《青年报》和《东方早报》为例,它们都以48版示人,日报有了周报的厚度,并以低价策略进入和稳固市场。《青年报》2004年的征订广告是订半年报纸赠送价值100元的礼品,订一年报纸赠送价值200元的礼品,而其零售价是每份5角,也就是说其赠送的礼品比订报费还要高。将收入和支出做对比,不难发现,没有庞大的资本支持,报纸已很难进入上海市场,即使进入市场也难以运转下去。
因此,调整报业格局,合理配置报业资本与资源,促进报业更新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