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剧文出版社
在刘念渠、吴青编著的《在人民的舞台上》封面和封底,分别印有剧影春秋社和诗剧文出版社的出版标记。此书是剧影春秋社编辑的“剧影丛书”之一,由诗剧文出版社“刊行”,编者与刊行者均把自己的“形象”标之于书,实在是有点在“抢地盘”。此类在一书印有两种出版标记的版本,确实较为少见,从珍贵程度讲,肯定比无出版标记或只有一个出版标记的要珍贵。其实,在此书的版权页上,还印有两个图案,一个是花束,另一个是印在“有版权”处的小图案;在封面下方还有“剧影丛书”的小图案。反正,图案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也无形中“冲淡”了“正宗标记”的版权归属份量。
影剧春秋社的出版标记,呈椭圆形,像是个“C”字母,在圆的左侧有一匹扬起右蹄的马。这图案与影剧有何关联,无法解读。诗剧文出版社的出版标记,印在封底,一只报晓的雄鸡在扬头高啼,下印“诗剧文”三字。
诗剧文出版社的出版标记影剧春秋社的出版标记
《在人民的舞台上》封面和版权页
向》和《现实主义的演技》。这份刊物与剧影春秋社的代表人魏照风,据说是林则徐的曾外孙,毕业于辅仁大学,留学日本,是中国著名的话剧艺术活动家和话剧史家。与于伶一起主持过北平新球剧社的日常工作。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的主任。上世纪50年代末,他与赵铭彝、柏彬等教授在上戏率先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中国话剧史教研室。
至于剧影春秋社与诗剧文出版社之间是何关系,难解。到目前为止,诗剧文出版社留存在世的版本好像只有《在人民的舞台上》一种。
有关“剧影春秋社”,从此书的版权页上仅知它的地址:上海乍浦路昆山路共和里第44号。剧影春秋社的“代表人”是魏照风。其他信息所知不多,仅知剧影春秋社于1948年8月1日在上海创刊了《剧影春秋》,魏照风和沙坪主编,到12月便停刊,总共只出了四期。笔者曾在书友处翻阅过这四份刊物,在一至四期上,均有《在人民的舞台上》编著者之一的刘念渠写的文章,文章题目分别是:《党员的艺术》、《现代的中国话剧演员》、《现阶段演技的诸倾十日谈社1945年11月出版的杰克·伦敦等著、许天虹等译、海岑编的《虹之尾》,属“十日谈集丛选辑”之一,可惜到目前为止笔者仅见这一种。从此书版权页看不出十日谈社在何处,只知它的发行者是马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