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10种表现
高校学报是由高校主办的以宣传本校的科研、教育教学等内容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这是高校学报与一般期刊相区别的不同点。它构成了学报的存在基础。因此,学报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学校的具体条件,如学校规模、师资水平、科研风气等,另一方面取决于学报编辑工作的优劣。编辑的业务能力、主体意识是学报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学报加入以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网和光盘版为代表的数据库而进行电子出版的情况下,学报编辑如何发挥主体意识及其在新时期的种种表现等问题,是所有学报编辑所关心的话题。本文对此做了一些探讨,概括为以下10种表现。
1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10种表现
1.1 主导意识
学报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党和国家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报上任何文章必须坚持大方向正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报编辑要处理好舆论导向与学术研究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坚持主旋律与贯彻双百方针的相互关系,多做一些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公开发表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凡涉及重大历史、政治题材,宗教、民族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应该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发表;凡涉及军事及保密等内容的文章,应请有关权威机构鉴定确认没有泄密后发表。同时,在编辑校对时应特别慎重,千万不能因此而出现差错。
1.2 创新意识
学报的内容必须在他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由学报的性质决定的。创新是学报工作的生命线。学报的价值在于学报的学术价值,这是毫无疑问的。学报编辑要有探索未来的勇气,要有冲破传统框框的魄力。要求编辑在选题、审稿中刻意选择那些有新理论、新观点、新题材、新视角、新方法的文章,摒弃那些打着新招牌,将别人作品东拼西凑的稿件和貌似新颖,将旧观点乔装打扮的文稿;决不让无新意的平庸之作占有一席之地,使高校学报成为新见解、新发明、新成果首次公布于世的重要阵地。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高人一筹,从而实现特色与创新的统一。
1.3 窗口意识
高校学报立足于高校,是教育辅助的重要阵地;高校学报应该整体上反映本校的科研、教育教学实力。因此,学报编辑要把帮助和培养本校作者,规范和提高他们的文章作为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之一。本校的教师在学报上发表论文的比例更大一些,周期更短一些。许多青年拔尖人才就是由于在学报上发表论文而得到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的。高校学报与作者的整合互补亦是高报学报的优势之一。
1.4 精品意识
精品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精品意识也就是质量效益意识,它贯穿于编辑过程的始终。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学报是传播最新科研成果的信息载体,学术性是其主要特点。因此,编辑要拓宽稿源,为精品奠定物质基础。二要努力提高编校质量。编校达到高标准,做到精审、精编、精校、精印,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1.5 速度和效益意识
由于学术文章的价值在于文章内容的新颖性及创造性,因此,学报的时效性较强。出版速度和效率对学报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报编辑可利用网络,通过检索关键词等,快速浏览一定时期已发表的与待审论文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尤其是查找论文列举的参考文献,以初步判断、比较待审论文的新颖性与学术性,有效识别一稿多投与重复性研究。同时,可初步选择与待审论文研究方向相近的审稿专家。对初选审稿专家再进行人名检索,查看其近年的论文发表情况及研究方向变更情况。选聘专业对口、学术造诣深的学者为审稿专家。可通过E-mail发约稿、录稿及改稿通知等稿件处理信息,也可利用期刊网的“网上投稿中心”获得更多的稿源和选择优秀文稿,从而提高编审工作效率和出版速度。
1.6 规范意识
对于上网的学报,规范的排版和精确的分类非常重要。学报编辑应熟悉论文的排版规范和标准。对论文的分类,论文的结构和组成,参考文献的格式,甚至是字号位置等一点都不能马虎。因此,学报编辑应该熟悉科技期刊的编排标准和光盘版的编排标准,做到心中了然。学报的规范排版是学报交流和国际接轨的前提条件。
1.7 版权意识
学报上网以后对参考文献的检索变得非常方便。如万方科技期刊网将全文和参考文献进行链接,读者只需点击论文末的参考文献,数据库即开始检索并显示该参考文献。条件是该数据库已收录该文献。同时,读者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搞清楚文章的引用率等数据。打个比方是裁缝制衣——将材料进行精心的裁剪,还是珍珠项链——将材料分成若干块串联,还是混合饲料——将材料打碎后混合而成,读者心中如小葱拌豆腐——明明白白,更不用说抄袭之作。因此,学报编辑一定要查清参考文献和相关引文,对选题有一个比较纵深的了解,对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论文坚决不用。对作者申明不编入文摘和数据库的稿件作必要的处理。拒绝刊登引用他人著述未注明出处的稿件。
1.8 策划和主持意识
学报编辑的策划和主持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组稿。好文稿是办好学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提高学报质量的基础。所以,学报编辑要有针对性地制订选题计划,主动和作者探讨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课题,有目的地进行组稿工作。
2)上网。学报上网以后,学报不再是一个静止的期刊,而是一个可以及时更新的在线刊物。学报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介绍自己的刊物,发布自己的新闻,还可以编辑自己的子刊物,设置自己的论坛和信箱,也可以将要发表的文章加入论坛,让读者讨论。通过对站点的主持,突出学报的形象,形成自己的风格,以提高学报的点击率,弘扬自己的学术观点。
1.9 公关意识
编辑的劳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编辑部人员有限,分工比较笼统。学报编辑应该是一个杂家。尤其是公共关系,更是学报编辑的必修课。学报编辑必须要有一定的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如要处理好与新闻出版局、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印刷厂、邮局等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作者、读者、上网数据库相关人员等的关系,甚至是学校各系、各科室的关系。沟通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取得他们的支持,力求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工作环境。
1.10 读者意识
学报作为期刊当然是办给读者看的。学报编辑应想方设法为读者服务,增加学报的发行面和发行量,这是毫无疑问的。学报编辑要深入细致地研究读者的精神需要、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接受方式、欣赏水平、阅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刊的特点,制定选题计划,设置特色专栏,形成独特风格。同时还要广泛与读者联系,做到有问必答、有稿必答,并形成制度;在每期定稿前要分析读者的需求,在学报发行后要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学报的综合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应该指出的是,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是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它们在编辑活动中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贯穿于编辑出版过程的始终,影响和引导着编辑主体的工作实践。
2 结束语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交叉渗透越来越普遍。电脑的普及与电子出版使学报选题、组稿与审稿实时化和一体化。使编辑、排版与校对实时化与一体化。上网以后,对学报的评价达到了科学计量的水平,每天每月每年的点击率一目了然。学报的学术价值高、排版规范,点击率就高,反之就低。从而为编辑部的编辑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对编辑工作带来了压力。为搞好学报工作,更好地体现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学报编辑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政治理论修养。学报编辑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体系,应努力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复杂问题,以避免学报政治性和政策性失误。
2)专业知识修养。学报编辑应具备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是语言文字能力和编辑学专业知识,二是自然科学知识,三是社会科学知识。从事编辑工作理应具有语言文字能力和编辑学专业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也是必修课。因为只有有了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做到既专又博,在选题和审稿过程中捕捉到闪光的观点和新颖的论点,才能发现稿件中的问题并改错。
3)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报编辑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对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编辑校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二是要以文取稿,不要以人取稿;三是广交朋友,虚心向专家、学者及领导请教,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教学、科研的最新动态,扩大视野。
4)学术实践修养。学报编辑应学有所长,对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有所研究,尤其是对编辑学和教育学知识有所研究;勤于动笔,经常撰写论文,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的编辑,以锻炼自己的眼光,正确无误地进行识别和纠错。此外,熟练电脑和网络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搞好学报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仁彪.论期刊管理编务的网络化[J].中国出版,2000(11):41~42
[2]朱承斌.从引文看我国著作权保护状况[J].中国出版,2000(10):46~47
[3]赵详.科技期刊精品战略的实施[J].青岛大学学报,1999(4):75~77
[4]任海生.论高校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0(4):88~89
[5]俞亚山,唐映经.电子出版对学报发行的辅助作用和对编辑行为的影响[A].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学论文集(六)[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1~1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