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交际中沉默的运用
东西方文化在交际中对沉默的运用、评估和解释方式是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例如在美国主流社会中,谈话是一种积极的、一般会受到赞赏的行为(Kim,1999)。如Pearce和Cronen(1980)所言,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便倾向于依赖谈话和修辞来发现和表达真理。此外,古希腊人似乎还有一种反感沉默的倾向,因为沉默会使人感到尴尬与难堪(Giles等,1992)。沉默往往被误解为缺乏兴趣、不愿沟通、敌意的象征、拒绝、难以与人相处、焦虑或害羞、或缺乏语言表达能力(Giles,1992,219)。在西方文化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都愿意进行的互动交流量;因此,越是愿意进行交谈和非语言表达的人,越有可能获得积极的人际关系(Kim,1999)。研究表明,多数美国人认为谈话是一种重要而愉快的活动(例如Giles等,1992)。并非只有美国人不愿意沉默。犹太(Tannen,1985)、意大利(Sander,1985)和阿拉伯(Samovar和Porter,2001)文化也强调与朋友和家人互动,在这些文化中往往很少有人在交谈中沉默。高加索美国人倾向于使用谈话增强亲和力、逗趣和填补令人压抑的沉默(Giles,1992)。换句话说,西方人认为沉默具有消极意味(Newman,1982)。
相反,东方文化并不像美国主流社会文化那样,把谈话的数量和频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kim,1999年)。东方文化传统中,似乎维护社会群体和谐比个人内心思想和负面情感的表达更具价值(Barnlund,1989)。在强调社会团体内部互相依赖与和谐的东方文化中,争吵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会导致愤怒和非理性行为;于是这些对争吵的负面印象会严重抑制人们争吵的欲望并增强对语言交流的回避(kim,1999年)。此外,东方人认为有些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多话的人往往被认为爱炫耀自己或者不真诚(Kim,1999)。东方文化鼓励谨行慎言,因此话语通常是不那么重要的(Bond,1993)。中国谚语告诫人们:“祸从口出”,“多说多错”。
在日本,沉默的价值来自于对自我的概念建构过程。自我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Lebra,1987)。内在的自我与真实相联系,并被象征性地放置于心腹之间,而外在自我与面子、唇齿话语以及欺骗、伪装和假象等等相联系(Lebra,1987)。沉默表达内在的真实(Ting-Tooney,1994)。日语中的“haragei”(无言的交流),韩语词组“noonchi”(Kim等,1998)以及汉语中的“mochi”(默契)抓住了东方人崇尚非语言交流的本质。东方文化认为避免交流是个人对社会环境的敏感,和对他人评估的较高意识(Sharkey&Singelis,1995)。对社会环境的敏感,可以被看作是种积极的性格特征,有助于个人适应社会系统(Sharkey&Singelis,1995),而不是把沉默看作不愿沟通,敌意的象征,或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东方人认为沉默是个人能够自我控制的证据和愿意维持关系和谐的表现。例如中国人强调自持自律,避免行为乖张,希望互相留面子,维持冲突双方的和谐,沉默便是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方式(chen,2002)。如Lebra(1987)所说,对于日本人,交际能力意味着能够传递和捕捉微妙的,没有说出来的信息。对沉默和交谈评估的不同,影响着人们处理冲突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