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产党的话语平台与全能政治文化的融合

共产党的话语平台与全能政治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共产党的话语平台与全能政治文化的融合——在大后方的《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虽然创刊于武汉,但其真正发挥作用和成为一张全国性大报却是在重庆。《新华日报》都满腔热情地宣传报道,忠实地反映后方机关团体和爱国同胞慷慨解囊、支援抗战大业的义举。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话语平台与全能政治文化的融合——在大后方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虽然创刊于武汉,但其真正发挥作用和成为一张全国性大报却是在重庆。《新华日报》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和象征,它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唯一一张合法性政治报纸,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在战时首都的多元化政治文化格局中,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华日报》的报道顺应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它虽然是共产党的话语平台,但其绝大多数精力都是放在宣传抗战、为抗战鼓劲呐喊上面,在某些方面也讲求与国民政府政治文化的契合,而这种契合是以一致对外、共御外侮为支点的。

一、对抗战的主题式对外宣教

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新华日报》自创刊伊始就明确了要以宣传抗战、服务抗战为己任,作一切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的报道者和记载者,作日寇暴行迫害的同胞的呼吁者和描述者,作后方民众支持、参加抗战的鼓励者和倡导者。在对外的宣教活动中,《新华日报》始终贯彻了这一思想,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了主题式的宣传。

(一)揭露日寇的残暴罪行,唤起民众敌忾之心

《新华日报》揭露日军暴行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日寇狂轰滥炸、残暴屠杀、摧残中国文教事业、迫害华侨和少数民族、残杀俘虏、“三光”政策等都经常有所报道,还特别注意抓住日寇的典型暴行和重大事件予以连续报道,以激起民众对日寇的痛恨。如该报对日寇狂轰滥炸的报道,1938年有184篇,1939年有171篇,1941年有108篇,1942年有88篇。特别是经济发达、人烟稠密的地区,日军轰炸越频繁,报道也更多,对警醒国人、动员抗战、影响国际社会有着强烈的宣传效果。[24]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对百团大战的报道足有100多篇,内容包括战果报道、战局分析、大战意义、后方慰劳、国际反响等。百团大战的胜利及《新华日报》的及时报道,有力反击了日军及汪伪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大大提高了中共的威望,扩大了抗战影响。《新华日报》“不仅表扬新四军英勇抗战的事实,而且表扬一切抗日军队的英勇抗战的事实”。[25]为了全民族的最高利益,《新华日报》对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成绩及其战况都给予了及时全面的报道。如对1939年12月桂南会战中的昆仑关大捷、1941年4月上高会战的胜利等都进行了详细报道。1944年6月至8月的衡阳保卫战关系重大、战况惨烈、时间较长,《新华日报》对其报道多达70余篇,并发表了《向衡阳守军致敬》的社论。[26]

(二)把握战争形势,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指明战争方向

1940年夏秋,中国抗战进入艰难阶段:日寇空袭加剧,无数房屋被毁,死伤人数与日俱增,大后方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面对饥饿和死亡,陪都重庆也陷入悲观失望之中。为了鼓励抗日军民克服困难,增强必胜信心,《新华日报》接连发表文章,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连续发表多篇呼吁战胜困难的社论,如《在困难面前站起来》[27]、《消灭悲观失望情绪》[28]等,其基本主题都是鼓励人民振作起来,克服困难,坚持抗战到底。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社会上便流传起许多幻想,认为英美参战是中国的希望,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等等。周恩来认为必须澄清这些错误的看法,他在《新华日报》发表《太平洋战争与世界战局》的长文,批评速胜论观点,具体分析了要战胜日本还存在许多方面的困难,指出太平洋战争是持久的,反侵略国家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不会是速胜;太平洋沿岸各国家、各民族必须团结一致,互信互助,牺牲一切,坚持到最后,才能最终获胜。[29]

(三)鼓励民众支持抗战

《新华日报》发表了大量标题醒目、文字生动、感染力强的社论、短评和通讯报道,激励人们参军参战支援前方。如:“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我们要取得抗战的胜利,必须使全体人民负担抗战的责任,使这个战争不仅由军队去进行,而且是由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来进行。”《新华日报》号召:“万万千千的青年形成一道铁的洪流,向着总的目标——抗战到底,完成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前进!”并指出:“救国家、救民族,是现代中国青年最光荣的任务。”“我们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运用整个民族的物力与人力、整个民族的组织和精神来与之决斗。”[30]在这些言论的鼓舞下,许多青年参军参战,奔赴抗日前线。

动员和反映各界积极捐募、义卖捐金等支援活动,是《新华日报》倡导和鼓励后方民众关心前线、支持抗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大型捐金活动的报道有:1938年的“七·七献金”活动;1939年3月的“自动献金竞赛活动”;1941年2月“陪都出钱劳军竞赛”;1941年认购战时公债,元旦义卖献金,春节献金,等等。《新华日报》都满腔热情地宣传报道,忠实地反映后方机关团体和爱国同胞慷慨解囊、支援抗战大业的义举。[31]

二、《新华日报》的国际问题报道

《新华日报》在重庆报道国际新闻的渠道有限,一是采用苏联塔斯社从世界各地发回的电讯稿;二是通过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地的朋友寄回的剪报或通讯,翻译后作为该报消息发稿;三是翻译选用各国共产党的报刊资料和各国报刊上有利于中国抗日的消息;四是物色一些驻外的通讯员;五是对一些国际朋友如斯特朗、史沫特莱的采访。此外,《新华日报》还直接订购了一切可能订购的国外进步报刊,保证了《新华日报》拥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消息来源。[32]

《新华日报》的国际问题报道集中在以下几个主题。

(一)大力赞扬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热情支持

1938年形成了世界援华的热潮。2月10日《新华日报》发表专论《祝国际反侵略大会》,文章指出:“这是全世界民众的一个国际大团结,是全世界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争取民主、保障和平的千万民众所团结起来的国际大运动。……明天这个大会就是全世界民众一心并力保障世界和平、维持人类正义的一幕壮剧。我们希望他:发动全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人士,募集大量的金钱物品来援助中国与西班牙的反侵略战争。”[33]

《新华日报》对苏联红十字会捐款33万元医药费、派遣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来华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进行了报道,还转载了苏联各报刊对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在内的中国军队英勇事迹进行赞扬的文章。

《新华日报》还以一定的篇幅报道了英国工人拒运日货并捐款支援中国抗战的义举。也及时报道了美国工人对中国政治上、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援,如美国共产党佛特代表纽约两万工人和中产阶级团体会员,请《新华日报》社长转电致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表示加强援助中国抗战,并召集各界人士集会,向中国抗战捐款。

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新华日报》大力赞扬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深入和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抨击法西斯罪行,倡议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德、意、日正式形成了军事同盟。为了揭露法西斯轴心国称霸世界、灭亡自由人民的阴谋,《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正义的怒吼》,并在1939年12月11日报道了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发出的告全国军民书,表示中国将与美英苏共同作战,完成打败侵略者的壮举,同时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激昂演说和陪都外交团体发表的反侵略宣言。12月12日,《新华日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太平洋战争宣言》,该宣言指出:“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进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进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战线,已经最后明朗化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应该继续过去五年的光荣战争,坚决地站在反法西斯国家方面,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为最后打倒日本法西斯而斗争。”[34]

在抨击法西斯罪行的同时,《新华日报》还大力呼吁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2年中苏英美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宣言,《新华日报》在1月4日的社论中指出:“美英中等26国政府代表,在美京发表共同宣言,签订团结公约……这是反侵略的空前大团结。”“正如美国国务卿赫尔所说,‘共同宣言,为有史以来代表六大洲大部分人口,二十六个自由国家,携手一致发挥其最大联合力量,争取共同的目标与意志之第一次’。从此,反法西斯的国家统一战线,已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强大的形成、扩大与巩固起来,这是反侵略各国战胜轴心国的重要条件,为反侵略者的胜利奠定了一个坚固的基础,有着伟大的实际的国际意义。”[35]

(三)把意识形态斗争融入国际报道,在报道国际问题时巧妙宣中共主张

《新华日报》在采用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哈瓦斯社新闻稿时都改成综合性报道,突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内涵,通过选取对中国抗战有利和倾向于中共的稿件来突出宣传效果,重视对中共领导与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伊文斯等来华记者、作家、援华专业人士的报道。《新华日报》曾接连刊发《保卫新缅》、《星洲陷落与战争发展前途》、《太平洋战争与动员人力》等社论和观察员评论,在批评英美消极抵抗情绪的同时,采取以外喻内的方法,借以宣传中共的国内主张,指出“广泛动员人员参战,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6]1942年2月,在苏联红军建军二十四周年时,还掀起了一次宣传苏联的热潮,《新华日报》以刊发慰问文告的方式指出:“抗战五年来,苏联一直是我们最忠诚的友人……我们真是患难与共祸福相连的挚友。”并刊发毛泽东撰写的《庆祝苏联红军廿四周年》的社论,称赞“苏联是国际和平最巩固的堡垒……苏联的强大存在与我抗战胜利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新华日报》的“国际述评”专栏也颇受中国军政界和知识界的欢迎,尤其是乔冠华和夏衍的评述文章,对传播中共对国际上重大问题的看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乔冠华的《共产国际的解散》和《墨索里尼的垮台》等,都是传颂一时的名篇。[37]

三、对外国文化的翻译和介绍

《新华日报》不仅在对外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一个方面军”的作用,而且非常注意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并利用其第四版副刊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化。

(一)对苏联文化的主题宣传与介绍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的机关报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文化特别关注,在其第四版副刊上发表了大量介绍苏联文化的文章。戈宝权的《介绍四部苏联影片》、《社会主义的大艺术家——高尔基》、《美国各报对〈马门教授〉的评价》,国民政府要人孙科写的《庆贺苏联革命二十一周年纪念》,许力原的《高尔基笔下的列宁——〈和列宁相处的日子〉读后感》等作品,对苏联的民族、国家、社会、文化等方面作了介绍。其中孙科写的《庆贺苏联革命二十一周年纪念》发表于1938年11月4日的《新华日报》上,文章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述了苏联在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的斗争及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作者指出:“在21年以前的俄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革命运动,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革命政权。”[38]经过21年的奋斗,苏联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变成了电气化、机械化的强盛国家,从专制残暴的国家变成了民主自由的国家,从沙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变成了扶助弱小民族、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这篇纪念文章旨在激励中国人民学习苏联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取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取得建设发达的、民主自由的国家的伟大胜利。[39]

(二)对法西斯主义及其反动文化的批判

1938年11月14日《新华日报》刊载了美国驻德国大使威廉·都德著的、蓝钢节译的报告文学《德国反犹暴行目击记》。威廉·都德说,他并不想解释这些毁灭人性、违反文化、骇人听闻的事件,只是想真实地记录在德国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不加渲染的原始记录告诉了世人法西斯的恐怖实在是人类的污点。文章描述了在德国,在法西斯的统治下,所有犹太人都被歧视、侮辱和殴打,每天都有大批犹太人被法西斯军警抓捕、监禁、杀戮,文章以客观的叙述和真实的描写,以第三者的口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在《新华日报》第四版上,这样的揭露文章还有很多,这些文章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他民族苦难深重的一面,从而激发起抗日军民驱逐暴日、解放自己的勇气和决心。[40]

(三)对其他外国文化的专题性介绍

如1938年12月20日《新华日报》就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世界语的介绍文章。这些文章有:端木蕻良的《世界语和文学》、荆有麟的《关于柴门霍夫》、胡愈之的《纪念国际语理论家柴门霍夫》、铭之的《世界语的认识》、亦人的《抗战一年来的中国世界语运动》、萧红的《我之读世界语》等。《世界语和文学》一文详细论述了世界语和文学的关系。文章指出,文学是最民族的,也是最国际的,匈牙利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有助于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相互交流,称世界语为语言中的太阳。柴门霍夫为了证明世界语在文学上的适用性和优越性,亲自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及果戈理、席勒、安徒生、狄更斯、托尔斯泰、歌德等世界文学大师的作品。端木蕻良认为,世界语对于弱小的民族尤其有价值,它是弱小民族的武器,它可以把弱小民族的非弱小的声音输送到世界。匈牙利的报纸常用世界语发表中国的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也曾被译成世界语在荷兰的《先锋》报上发表。同时,通过世界语可以帮助弱小民族了解世界文学,中国从世界语翻译过来的作品就有几十种。另外还有几篇文章也介绍了柴门霍夫的生平、创造世界语的价值、世界语的特征、世界语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等等。[41]

总之,《新华日报》的文艺副刊办得丰富多彩,其译介和宣传的中外文学作品受到各个阶层的欢迎和支持。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中国文坛的眼界,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并把中国文化建设逐步纳入到了世界文化的体系之中,对抗战文化建设、战时民主民生建设、民权维护、反对专制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既顺应了中国从争取民族独立到民主建国的社会发展趋势,又推动和引领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