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的“顶级”报刊《邸钞》
我国明朝以前的报纸,大多为朝廷和地方沟通信息而设,种类很少,且统一以《邸报》或《邸钞》(钞字同抄),没有明确报头,有的甚至没有出版的月份日期。
《邸报》、《邸钞》的发行一直延续至清朝,主要限于公布刊载一些谕旨、奏章,具体工作由军机处主持,各省则在京城设立驻京“提塘官”负责抄写传送。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下阁后,谕旨及奏折则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题本则发于六科,由六科传抄。”
《邸报》、《邸钞》最初只在统治机构内部发行,主要阅读对象为各级官吏,或一些与官府有密切关系的绅士、幕僚等。明末清初,朝廷默许民间报房编辑发行《京报》,其内容主要来源于《邸报》、《邸钞》并加以翻印。早期的《京报》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是《邸报》、《邸钞》的翻版而已。
令人惊喜的是,笔者日前从北方一位藏友处,淘得一份清光绪年间发行的《邸钞》,这份《邸钞》,印刷工整,面幅狭小(长为23.5厘米,宽仅8厘米),纸张薄脆,流传至今,极为罕见(图7)。
这份《邸钞》封面为黄皮红字,印有“邸钞”字样,下方印有一小一大两个开怀大笑的僧人刻像,因手头缺乏相关资料,一时难知其详。封面署有发行报房名号,为“聚兴报房”。经查资料得知,晚清时期北京的民间报房已达十数家之多,“聚兴”报房为其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图7 清光绪年间发行的《邸钞》
《邸钞》内容简略,刊有圣旨、朱笔各二道,上谕一则,多为文官武将任免事项。其中,圣旨一为:“固庆孟保盛贵凯明阿俱着来京当差,果勒铭阿着赏给副都统衔,作为科布多参赞大臣,乐斌着作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海朴着调补驻藏大臣,讷勒亨额着赏给副都统作为驻藏帮办大臣,都广着赏给副都统衔,作为伊犁领队大臣,俱着驰骋前往,钦此”。另一道圣旨为:“户部颜料库郎中着阿勒经阿补授,员外郎着志魁补授,钦此”。二道朱笔分别为:“监试着阿克当阿去,钦此”和“考试八旗文童监马步射着绵岫吉伦太去,钦此”。上谕一则为:“怡良等奏,官绅士民捐修城垣,请分别奖励一折,着吏部议奏,此项工程免其造册报销,钦此”。
史载,我国自唐朝起设安西都护府和北亭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自元代起,正式将西藏收归中央政权,设立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全国宗教事务。可见,伊犁、西藏一直为我国的属地,并在清朝得到了加强。此《邸钞》刊发的若干官吏任命,当可为其又一佐证。
而在集报人眼里,《邸钞》的发现,至少印证了自明末清初,半官方半民办的《京报》得以上下认同并出刊以来,并非完全取代了《邸报》、《邸钞》而独行,相反,《邸报》、《邸钞》与《京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延伸着中国原始传统报刊发行的历史。
2009年3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