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年前的《申报》
在一般人的眼里,报纸是最容易得到(几乎到处都有)、最容易失去(看完即扔或当废纸卖掉)、最难保存(容易发黄发脆)的易碎品。但在集报爱好者的心目中,报纸作为一种历史资料,亦是心仪的收藏品。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寻寻觅觅近10年悉心收藏的6000余种集报品种中,就有一份122年前出版的《申报》,它是笔者至今集报中发行时间最早的一张老报纸,堪称“集报之最”(图30)。
图30 光绪八年发行的《申报》
这张122年前出版的《申报》,是在笔者正式加入业余集报行列不久,从四川乐山市一位报友手中转让得来的。这位报友因急需为孩子筹集上大学资金,忍痛割爱,出售了一批老报纸。笔者选中的这张《申报》,转让价为115元,带有一附张(即增版)。
这张《申报》,发行于光绪八年十月初六日(1882年11月1日),用宣纸单面印刷,为第3489号。其时在上海零售每张计钱十文,外埠则照远近酌加寄费。整张《申报》长为110厘米,宽为60厘米左右,展开后,犹如一幅画卷。右上角《申报》两字十分醒目,载明北京、天津、南京、武昌、安庆、苏州、扬州、杭州、宁波、福州、香港等外埠售报处。8版文字系用活字版排印,采用传统的竖排形式,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其编排体例,先载论说告白;次载新闻,包括本埠新闻、外埠新闻、香港新报、译录西报等,附张不取钱文,长38厘米,宽60厘米左右,刊载了光绪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京报》第249号全录;报纸和附张末为各类广告及货物价格表,内容从“拍卖”、“股票”、“增彩大票”,到“旧书出售”、“衣庄减价”及“药房广告”,五花八门,无所不有。通览整张《申报》,所载的新闻,文字虽简短,且没有标点符号,但内容丰富,言之有物,落字有据。微微泛黄的新闻纸张,按规则排列的小洞眼,密密麻麻的繁体汉字,字里行间,似乎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这张百年老报纸走过的漫漫岁月(图31)。
《申报》为上海办得最早的一份报纸,由英国人美查等筹资1600两银创办,于同治壬申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正式创刊,初为双日刊,自第5号起改为日刊。早期的《申报》,而今除国家图书馆藏有外,民间已极少露面。美查于1889年收回本利银10万两回国后,《申报》改由华洋合股公司经营。从1906年后,《申报》由原报馆买办席子眉之弟席子佩接办。1912年,前清秀才史量才以12万银两购进申报馆,锐意改善经营,将《申报》办得十分兴旺,一时声名鹊起,史量才遂成上海滩闻人。在江南市镇街巷、水乡阡陌,从清末到民国(《申报》于1949年停办)的几十年间,人们几乎把《申报》当作报纸的同义词,一度把所有的报纸都称作“申报纸”,可见《申报》实为早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图31 第3489号《申报》附张
早期《申报》在新闻报道方面有很多创举,最有名的是报纸创刊不久,便追踪报道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屈打成招冤案,全文刊出了杨乃武在狱中写的申述状,要求将此案“彻底研鞫,使水落石出”。这一轰动朝野、历时三年有余的案件始得真相大白,浙省自巡抚以下审办官均受到处分不等。
收藏《申报》这样的老报纸,读史鉴赏,相得益彰,个中滋味真是非亲自体验而不能感悟矣。
2004年4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