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创意产业集聚区在中国的演化
自创意经济波及中国后,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受到了中国各大城市的普遍重视,各地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个城市因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与优势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会有不同的侧重。从这些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规律看,基本上都包括企业自发形成模式和政府规划模式,也不乏政府政策引导形成的集聚,还有些集聚区是在拥有丰富创意资源的专业院校(多为艺术类院校)周围聚集。
1.集聚规模
从中国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聚规模看,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已经形成了较多的成熟规范的集聚区,集聚效果比较明显,如北京、上海等;第二类,已经形成了一些集聚区,但是集聚效果不明显或有待观察,如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第三类,由于创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集聚区建设有待进行,集聚效果有待观察。
2.集聚政策
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支持政策上看,北京市出台了明确的集聚区政策法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北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原则、条件与程序,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北京市还设立了针对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分三年投入5亿元用于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在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上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具体运作上,形成了“三个不变”、“五个变化”的开发运作机制。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利益关系,即房屋产权人,开发商和通过招商引进的创意产业人群,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三个层次的共同努力。“三个不变”即指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这“三个不变”,带来了“五个变化”,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管理模式、企业形态和企业文化等都发生变化,成为适应城市功能转型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3.集聚区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以下几种模式。
(1)校企运作型
这种运作模式是建立在院校品牌之上的一种延伸服务,即通过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背景,通过整合资源对老厂房进行统一改造的模式。
(2)依托老厂房老建筑改造型
工业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为这些老仓库和老大楼注入新产业元素,使得这些工业老建筑所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诠释和延伸,为各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3)依托传统布局型
依靠传统的布局,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基地,也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途径之—。
(4)全新创造型
旧厂房、旧仓库或传统社区为创意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却不是必要条件。全新打造的创意园区,在各城市中也比比皆是,如上海的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游戏软件、动漫制作等为主要产业导向,并建立相关的中介、展示及版权交易平台。这些新的创意集聚区,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提升了周边社区的文化品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