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场”的力量

“场”的力量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勒温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一条新的思路。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在管理学、决策学、教育学、传播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经过讨论,在“场”的氛围、群体动力下形成的共识更能深入人心,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每个参加者形成意见与被说服的过程。

“场”的力量——关于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我们都知道磁力场的存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你、我、他的周围,也存在着一个“场”,这个场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有关,是看不见却可以感觉得到的。有社会群体存在的地方就有场存在。

由于这个场的存在,当我们与西装革履的同伴走在寂静的宾馆走廊里时,我们不会大声喧哗;我们不会在同伴们都在谈论时尚品牌的时候坚持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好处;我们也不会在有同伴沮丧的时候与他人大谈某同事的婚礼如何热闹……好像这是出于礼貌,其实不然,是你所在的群体、你所在的氛围在约束你。

可见,这个场与社会群体如影随形。它既有长期存在的,也有偶然形成的。同磁力场的作用一样,这个场的力量不可小觑,无论我们参与其中的时间长短,它都自始至终地、或显或隐地影响着我们的态度、行为甚至感觉。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Lewin)是群体动力论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者。他曾参与了一项研究计划,目的在于通过传播改变人们对食物的某些习惯。

二战期间,物资紧张,政府希望鼓励家庭主妇们烹调食用牛、羊、猪的内脏,勒温就此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参加实验的家庭主妇们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听取一名营养学家的讲演,营养学家描述了如何把不受欢迎的肉类制作成美味佳肴;第二组接受一种讨论式的授课,讨论的内容与营养学家的讲演内容一样,在讨论的结束时,实验组织者要求家庭主妇们举手表明她们对烹调动物内脏的态度。过了几个星期后,实验组织者又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烹调食用了动物内脏的人在第一组只有3%,但在第二组却占到了32%。两个小组的巨大差异,表明了讨论的力量,也显示了在讨论中结成的“场”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

关于场的理论也是由勒温最先提出的。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取决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据此,勒温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

B=f(P·E)

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表示他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群体动力论(GroupDynam-ics)。勒温认为,个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能量系统,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而所谓“群体动力”是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这些现象就是群体动力现象,如群体决策、舆论的形成、集体侵犯行为等,针对这些现象开展的实验研究就是群体动力学形成的基础。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舆论氛围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

勒温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一条新的思路。

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勒温的场论又被美国军方派上新的用场。

一开始,美国政府和军方对如何让被俘的“基地”恐怖组织的成员吐露真言一筹莫展。那可是个个极端忠诚于信仰、顽固透顶的恐怖分子,酷刑拷打、美色诱骗的威逼利诱法仅仅被他们看做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励志行为。最后,美方无计可施,请来了传播学家、心理学家,学者们开出了一帖药方,美军方遵计而行——将“基地”成员单个隔离囚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将意志薄弱者囚禁在一起,最后,这些顽固分子开始开口说话了……其实这其中的奥妙无他,惟场也。场即群体、氛围,隔离囚禁就是隔断了原来的信仰氛围的场,再选择搭配囚禁,又形成新的群体、新的氛围,形成了信仰动摇变动的新场。

如何形成场,形成讨论的氛围是重要的一种方式,另外,在人际交流、讲演、广告宣传等活动中,注意主要角色的穿着打扮、场景设置,也是重要一环,比如严肃的话题就应该搭配合适的穿着和场景,活泼的话题在活泼的氛围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个人来讲,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讲出合适的话,那你就能够把握住当下的“场”。

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在管理学、决策学、教育学、传播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管理决策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解决某一类问题,就可以召集相关成员,以座谈会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这种方式获得的意见或者认知,比起单向性、自上而下的公告、命令的方式更有效。因为经过讨论,在“场”的氛围、群体动力下形成的共识更能深入人心,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每个参加者形成意见与被说服的过程。

当然,企业或者群体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影响组织内部群体的话题和氛围,来达到一定的目标、解决要解决的问题。在政治实践中,民主集中的制度本质上也含有群体动力的魅力,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集中,比起无民主的专制或者无集中的民主,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育领域,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应用更为广泛,比起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来,讨论式的、参与性的学习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成果更能持久。例如,对于早恋、性知识等青春期教育的问题,召开小型班会,民主讨论,使各种观点都得到表达,最后得出结论,以正面榜样引导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深入而正确地认识问题,明晓道理。古话说,理不辩不明,就是这个道理。

范明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