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科学研究由归纳和演绎这两个逻辑推理过程构成。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是对经验事实的概括,演绎则是对一般性原理的应用。
(一)归纳与演绎
1.归纳
归纳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现象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或一般属性,由此建立理论来说明观察到的各种具体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归纳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在调查研究中,归纳是以观察到的大量调查事实为依据,然后概括出现象的共性,得出理论结论的过程。
归纳的原理是,如果对某类事物中的许多对象进行观察时发现,所有这些被观察的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那么就可以推论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也都具有这种属性。
归纳是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它根据许多反复出现的、具有共同特征的事例而得出结论,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许多时候,这种结论也能反映出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归纳的局限在于它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的,如果在以后的调查中又出现了反例,就会完全推翻原来的结论。归纳的另一局限是它很难建立起—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概括的理论,可以说,归纳的主要作用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发现一般原理。
2.演绎
演绎是从一般理论或普遍法则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然后将它们应用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并在应用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如果观察到的事例与理论相符,则证实原有的理论正确;如果不相符,则要对理论作出修改或补充。演绎是从理性认识再返回到感性认识的,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普遍到特殊。
演绎的主要作用是将一般理论或普遍法则应用到具体的现象上,以便说明和解释具体现象。但演绎的局限在于一般理论和大前提有可能是错的,那么由它推导出的结论也可能是错的,这样的结论不可能有效地解释具体现象。此外,由单纯的演绎也不可能发现一般理论中的错误。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常常将演绎与观察相结合,通过观察到的事例来发现理论是否和观察结果相矛盾。在研究中,如果推理是严格按照逻辑法则,那么,出现这种矛盾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前提是错的,二是调查结果是错的。如果经过严密的调查设计和组织而排除了第二个原因,那么就说明原有的普遍结论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但演绎与观察相结合的目的,并不限于否定或证实原有的理论,而是在检验理论的基础上,再由大量观察作出新的归纳,得出新的理论认识,这就进入了又一个归纳过程。
3.归纳和演绎的应用
辩证逻辑从人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出发,把认识看做是在实践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并正确把握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从而把两者的统一作为辩证逻辑的一种基本方法。
归纳与演绎通常被看做各自独立的推理形式和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各自所运用的范围内是有效的。但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都有其不足之处,这是由归纳与演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哲学和逻辑史上,曾出现过把归纳与演绎互相割裂和对立甚至互相否定的倾向。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把归纳与演绎辩证地统一起来。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是二者相互联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归纳和演绎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①归纳的作用。归纳可以客观地描述事物的状况,可以为理论建设提供事实依据,可以检验原有的理论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人们从一些新的事实或偶然发现中得到启发,由此产生新的思想或概念,从而推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演绎的作用是以一般原理或理论假说来指导科学研究。一项研究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就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研究人员对于要观察哪些现象,要收集哪些资料、从何入手调查,要调查哪些对象等,就会心中无数。②由抽象的理论推导出具体的现象。理论一般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它要通过演绎才能运用到具体的现象上。此外,通过演绎推理还可以预测出一些未知的现象,使我们获得新的知识。③在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演绎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论证或反驳某一理论。所以,尽管科学是依靠归纳法和实验观察才得到飞速发展的,但它仍然离不开演绎。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或称“试错法”,它由演绎和归纳两种推理构成,克服了单纯演绎或单纯归纳的局限性。假设演绎法是从问题出发,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尝试性的假说或理论解释,由这一理论假说推论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根据这些研究假设,科学研究就要通过合理的研究程序,制定科学的、系统的观察方案和方法,进而通过大量的实证观察获取数据和信息。如果观察到的数据和信息与事先的假设矛盾,就认为最初的理论是错误的,就需要修改原来的理论,进而提出新的理论假说,由这一新的假说再推论出新的研究假设,进行新的实证观察。科学研究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进行的。它始终是处于演绎与归纳的无限循环之中,这一循环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其中各个相互联系的步骤就称为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由以下几个步骤或阶段组成:
1.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
这一阶段首先是确定研究的课题和研究所依据的理论,然后通过对理论的演绎提出研究假设或研究设想。
2.制定研究方案
这一阶段是将研究课题具体化,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3.实证观察
即采用最恰当的方法去收集事实资料和数据。
4.整理和分析资料
即对观察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归纳,获取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并检验研究假设。
5.得出研究结论
即通过分析和综合得出对所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
科学研究一般是从问题出发,是为了解答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但是对问题的解答可能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即使观察数据不能否定事先假定的理论,通过科学研究也得出了研究结论,它们的正确性也只是暂时性的,还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和检验,并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新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理论认识,逐渐认识问题的本来面目。因此,科学研究是个循环往复、无休止的过程。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只是科学研究中最一般性、共同性的程序和步骤。但对于具体的各项研究来说,并不一定与这个基本过程完全一致,也不一定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些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它们致力于探讨和澄清一些理论概念,这种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收集大量的实证信息;有些研究只是想要描述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样子,往往直接进行实证观察,收集数据资料,而并不需要提出研究假设和检验研究假设;还有些研究不直接去调查,而是利用别人提供的统计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概括。各种具体的科学研究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式上是不同的,因而它们的具体程序也会有所不同。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可以作为具体研究的操作指导,它可以使研究者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或基本程序,了解自己的研究在整个科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程序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分类方式。这两种类型的研究虽然都基本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但由于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性质和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在具体的研究程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1.定量研究的程序
定量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构化观察法或实验法进行,它们的程序与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比较相近。其中,问卷调查法是媒介调查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将以问卷调查法为例来阐述定量研究的一般程序。问卷调查法的具体步骤以及各步骤要解决的任务和要点如图1—1所示,它是对问卷调查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特征的概括,而一项具体的调查采用的步骤也可以有所不同。
问卷调查的重点和难点是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假设;确定调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制定抽样方案;资料的统计分析与结果解释。这些关键的步骤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展开来阐述。
定量研究的另外两种方法,即结构化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主要步骤与问卷调查法的主要步骤非常相似,它们都需要事先经过严密的组织和设计,按照既定的研究构架进行;都需要事先确定调查指标和调查项目,因此需要精心地设计调研方案和调查、观察、实验用来收集数据的调查表格。不同之处在于问卷调查法需要大量的调查员去接触被调查对象,调查的进行需要被调查对象的合作和参与,而结构化观察法虽然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观察员,但一般不需要被观察对象的参与,有时甚至是在被观察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法一般是为了验证因果关系而组织实施的,其理论构架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所以研究设计工作是实验法的核心,一般要采用随机化技术进行实验设计。
图1—1 定量研究的程序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构架、调查表格、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这几个步骤是密切相关的。调查表格是根据研究构架设计的,资料收集是根据调查表格进行的,资料分析针对的是调查表格中收集的数据资料,而资料的分析结果验证的正是研究构架。定量研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的精心准备与设计,如果准备阶段所进行的工作不够充分、彻底,有可能导致整个研究的失败。
2.定性研究的程序
定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无结构观察、个案研究、深层访谈、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主要目的是从传播现象或传播过程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虽然也需要经过准备才能实施调查,但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不需要事先提出理论设想和建立研究假设,定性研究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现场调查是否有效。定性研究的主要步骤以及各步骤要解决的任务和要点如图1—2所示。
图1—2 定性研究的程序
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的程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准备阶段较短,调查阶段较长。由于定性研究不需要作精心的理论准备和严密的设计,它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就集中在选择调查对象方面。定性研究通常是对少数对象做深入的研究,所选择的调查对象应具有特定的意义,或者是具有代表性,或者是具有特殊性、方便性或可行性。
(2)在调查阶段中要经历一个由观察(访问)—发现—再观察(访问)—再发现……的循环过程。定性研究一般从最基本的点着手进行观察或访问,由最初的观察或访问发现一些问题,得到一些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又指导观察者(访问者)进一步深入观察(访问),以获取新的材料,得出更深入的认识。
(3)由于在观察(访问)中要根据进展过程进行更深入的观察(访问),而每次具体的观察(访问)过程都不完全相同,这个过程难以标准化,因此,观察或访问中研究者的主观因素起着较大的作用,资料的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4)定性研究获得的资料主要是一些无法统计汇总的定性资料,如观察、访问记录、档案、会议记录和文件等。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使用,研究者要发挥个人的洞察力和想像力,从中发掘出重要信息。此外,在分析中往往会结合研究者的主观体验和感性认识。所以,资料分析的科学性也比定量研究差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