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文字载体的演变中“阅读”电子书籍的未来
刘军喜
自从2007年11月17日亚马逊推出Kindle阅读器以来,对它显示能力可堪媲美真书的赞誉之词到处可见。从一块显示屏上,几乎可以感觉到纸的纹理与油墨的微凸。当阅读体验可以等同于纸质书时,电子书对于一个经常阅读又经常旅行的人的诱惑变得无法抗拒(1)——你以前能想象背着一套《世界通史》到处走吗?而内存告诉你,里面至少还能装下几十部《鲁迅全集》。
尽管以高科技支撑的电子书未来的前景广阔,但是传统实体书并没有因电子书的出现而显得暗淡。正如《新闻周刊》记者史蒂文·李维发表的封面故事《阅读的未来》中指出,几个世纪以来,最适合人们阅读的载体早已确定,那便是你可以捧在手中、放在眼前、歪倒在床上慢慢细看的书。
电子书能否在未来的某一天取代人类沿用数千年的传统实体书还是个未知数,但是纵观文字史,我国书籍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字载体的产生及演变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文字载体的探索,新文字载体的发明往往是适应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考察文字载体演变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新的文字载体产生后,旧的载体通常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新、旧载体往往会持续并用一个时期。电子书能否在书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掀起阅读的二次革命?纸质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是否要退出历史的舞台?或许,我们现在正处于新旧载体交融的历史时期。
书籍的出版离不开文字及载体,因此要探究我国书业的历史传承,需要从文字载体的演变中去把握脉络。迄今为止,文字载体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纸发明以前的时代、纸发明以后的时代、电子媒介出现以后的时代。(2)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书籍的发展、演进以及对当时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纸前时代
在发明纸以前,我国主要使用陶器、动物甲骨、青铜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文字载体。尽管刻在甲骨、青铜器、石头上的文字能不能称之为书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但从商代中后期开始使用的简牍和缣帛,已公认属于书籍的形制。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文中说得更明确:“著于竹帛谓之书。”中国的书籍至此才有了雏形。(3)
文字载体产生、演进的动力来自人类文化传播的需要以及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控制的诉求。在阶级社会产生前,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信息的传播相对匮乏,口语传播、结绳木刻、图画符号等简单的信息传播、记录形式已经能够满足信息匮乏条件下信息传递的要求。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了发展,信息传递比原始社会时期要求更迫切。对于上层统治阶级来说,没有比较完善的一套符号系统以及使用便利的载体作为记录、传输信息的工具,就很难成功地组织大规模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活动。而适应社会控制、文化传播需要而产生的文字及其载体却反过来促进了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
纸前时期的文字载体,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纸前时期的书籍,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书籍的产生及应用的相对普及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出现了阅读的氛围,这种基于视觉感知和逻辑思维的阅读从根本上削弱了口语文化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阅读使人得以进入一个观察不到的、抽象的知识世界,它在不能阅读和能够阅读的人之间产生了分化。(4)这个时期,由于文字载体的匮乏,只有统治阶级以及贵族阶级才能有机会阅读书籍以及运用书写工具进行写作,这部分人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巨大的政治和宗教的权力。当一群人拥有一般大众所不能获得的机密时,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足为奇。可以说,书写系统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系统,而知识的垄断又客观上巩固了这个系统,加快了阶级的分化,促进社会控制的实现。
二、纸的时代
纸的发明和普及是文字载体的重大革命。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对纸的解释,最早的纸是作为丝帛的副产品,用丝质纤维制造的。蚕丝原料昂贵,所以这种纸的产量很有限,只能供宫廷内使用。纸的原料和技术的根本突破,是在公元2世纪初的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和有关工匠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完成了造纸原料的开拓和技术的创新。蔡伦的造纸方法,使造纸原料的来源扩大了,纸的成本降低了,因而很快地被推广开来。纸的普及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洪家贫,伐薪卖之,以给纸笔,故不能早涉艺文,常乏纸,所写皆反复有字,人少能读之。”可见当时用纸质书籍已开始普及到贫寒之家。(5)
纸的产生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书写工具的面貌。经过千年的探索,人类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文字载体,与简牍、缣帛等文字载体相比较,纸有着独立、轻便、价廉、容量大、易储存等优越性。这些优秀的特质使得纸质书籍已经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书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书籍的发展,使得纸质书籍能够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一直延续、流传到我们现代读者的面前。纸质书籍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随着封建社会文化的发达,交流的频繁,人们对于充当着最重要信息载体的书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单靠手工抄写书本,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促使人们寻求提高书籍产量的方法。经过人们长时期的实践摸索,雕版印刷术顺应时代的需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彻底改变了舞台的面貌。印刷术的产生为纸质书籍的飞跃插上了翅膀,标志着我国书籍进入了印本时代;印刷术成为了书籍生产的重要方法,它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正如纸的发明一样,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又一个重大的贡献,影响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套版印刷术、彩色短版印刷术的相继出现,使传统书籍生产向现代书籍印刷迈出了坚实而非凡的一步。
印刷书籍的出现不仅加速了文化的传播,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个时期,普通老百姓也能接触到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他们通过对书籍的理解和解读并通过官吏的选拔制度得以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寒门也能通过努力成为士族,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出现了松动。而书籍的印刷形式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内容的方式,它不仅给人们新的思考内容,而且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印刷书籍所具有的序列逻辑的特征以及一成不变的线性特点——一句一句排列的序列性,它的分段等导致跟排版结构非常相似的意识结构。通过印刷书籍,人们的意识结构被重新塑造,以便跟传播结构相匹配,我们可能发现我们已经成为我们所制造的东西。(6)
三、“后纸时代”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文字载体及书籍演变史上的一次革命。电子媒介承载着包括文字在内的更丰富的内容,它既可承载文字,也可承载声音、图像,它有传统媒介根本不能想象的功能,即可以记录和再现人们现实生活的一切活动。与电子媒介的发展相适应,电子出版物应运而生,而且被认为是继中国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和德国的古腾堡首创铅字印刷术后出版领域中的一次最大的革命。(7)
电子书籍的问世及不断的技术升级,为我们提供了革命性的阅读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电子书设备都未能免于电池寿命、屏幕大小以及阅读舒适度三个问题的困扰。另外,据《今日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网络上阅读免费电子书越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就越可能成为实体书的购买者。此外,从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信息,以这个标准来评价书籍,拥有着合适的重量与厚度,并且手感良好的材料来做信息的表现载体,显然要比存储在一块记忆卡中的信息表现方式更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和满足感。
通过对比,电子书尽管有其优势和前景,然而传统实体书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势。两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存,客观上来说这个局面的出现顺应了新旧媒介持续并用的规律。考察文字载体演变史,我们会发现一种新载体出现后,往往不会马上取代旧载体,而是新、旧载体持续并用一个时期。在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上,曾经有过缣帛与简牍并用,纸与简牍、缣帛并用,如今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一方面是因为新载体本身,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在使用中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观念,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8)
书籍的历史也是人类传播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书籍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书籍发展的脉络,通过把脉,使我们更好地去思考过去,理解现在,感受未来。书籍传承的不只是思想和文明,它从更深刻的层次上改变了社会基础和人的思维方式。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我们还能怎么改变,要看未来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书籍。
【注释】
(1)参见鲁伊:《阅读革命》,《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8期。
(2)参见孙顺华:《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及其规律》,东方论坛,2004年6月。
(3)参见http://i.cn.yahoo.com/lesley_0916/blog/p_90/
(4)参见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参见孙顺华:《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及其规律》,东方论坛,2004年6月。
(6)参见〔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参见孙顺华:《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及其规律》,东方论坛,2004年6月。
(8)参见孙顺华:《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及其规律》,东方论坛,2004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