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模式研究成 倍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其传播过程比广播复杂得多,这也使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复杂得多。因此视觉系统的主导作用,使得我们需要认真看待电视新闻播音员可视语言的表达。形象思维,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是一种人的本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成 倍

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其传播过程比广播复杂得多,这也使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复杂得多。所谓可视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来说的,是指受众通过视觉器官感受到的创作主体表达情感的信息编码系统。我们都知道,在语言学理论中,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编码系统,它有很多的形式,对其的研究关键在于这种编码系统的特点所反映出来的这个人群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因此,我们解读电视新闻播音的可视语言,需要了解其在传播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它的表达特点。这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取有效的编码法则,使其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发挥正确的作用。

一、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可视语言包括两个编码系统,一个是画面语言,还有一个是字幕语言。每一个编码系统都有它的编码法则和语法规范,都产生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播音员可操控的这一部分编码系统,即在画面语言中口播图像的这一部分。

我们知道,电视和广播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觉器官参与到了传播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觉和听觉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由于可视语言的直观、具体,观众可能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因此视觉系统的主导作用,使得我们需要认真看待电视新闻播音员可视语言的表达。

1.可视语言的传递信息作用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在日常交流中,可视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不可忽视。最典型的是手语。聋哑人无法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只能通过可视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在一些语境中,可视语言甚至可以取代有声语言,或者说能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含义、不便表达的含义。比如,我们经常可以注意到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音时,有一个起幅动作:一个微微的抬头动作,视线从偏离镜头的地方转移到镜头中来,然后开始说话。这个动作所表达的含义,可以取代“我们的新闻节目现在开始”这句话,播音员的动作完成了从片头到新闻节目主体内容的转场。同样,在导语结束,伴随着“请看报道”,还有一个落幅动作:播音员微微低头,把视线从镜头转移到监视器的方向,意思是“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新闻小片”。这样的表达使创作主体和受众处于同一个心理环境中,加强了受众的参与感,使他们觉得更加贴近创作主体,从而使创作主体获得了亲和力。

2.可视语言的交流情感作用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够让人感受到温馨,感受到友好。这就是可视语言交流情感作用的具体体现。情感交流是传播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功能。人的情感表现,都会使我们的生理系统产生相应的反应,心理和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所有的情感主因,无疑地都是发自生理的。”所以,电视新闻播音员常常要通过生理系统的外部反应,即面部表情或者体态语来表达他的心理动态,这在情感交流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播音员在开始播音时,一句“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伴随着由衷的微笑,可以让人感受到播音员的亲切、友善和平易近人;在播送政府公告时,严肃的表情可以让人感受到庄重和肃穆。这些通过视觉系统来感知的心理信息,是有声语言所不能体现的。

3.可视语言的美学作用

可视语言的美学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形象思维上。形象思维,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是一种人的本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受众对视觉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原始的加工和情感判断,在此间寻找相同或者类似。这就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所提出的“人心受本性的驱遣,喜爱一致性”的理论。这种相近的情感共鸣,会使人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想象性的类概念”,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受众的形象思维,把这种原始的情感分析上升到典型人物的塑造上。电视新闻播音员所传递的视觉形象并不只是单纯的个人形象自然属性的体现,还要塑造其所代言的媒体、节目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中国新闻》的播音员所塑造的视觉形象并不属于播音员本身,而是整个节目的形象:大方、端庄、国际化。

二、可视语言的表现形式

播音员可以通过可视语言与受众表情达意,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外貌

外貌主要是指面部静态形象,包括脸部和五官。不同的脸型及五官传递的信息均有所差异。例如,我们常说的眼睛,形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在构造人的面部形象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反映人的生理变化。古代医书中详细列有眼睛大小、深露、高下、偏正、肿陷、眨眼的动作所对应的身体状况。很多时候,中医大夫不用病人叙述症状,通过观察眼睛,就能找到病因。

电视新闻主播在口播过程中,面部形象往往是画面的主体,所以对眼睛的造型不可小视,因为眼睛所传递出来的主客观信息都较为集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如“眉清目秀”、“眉开眼笑”之类的有关眉眼描述的词汇,它们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基本都是积极的。因此,我们知道眼睛和人的内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表情达意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2.体型

美国纽约的大学教授谢尔顿和英国伦敦圣汤玛斯医院的教授泰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用统计方法认为人的体型和人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他们认为,高大型的身材有进取心,喜欢冒险,擅长体育运动;矮小型聪明活泼,能说会道,善于思考,反应敏锐;肥胖型乐观旷达,心地善良,人际关系好;瘦长型反应敏捷,勤于思考,聪明能干等等。这些对于性格特点的描述,虽然是一种统计分析,但是大致能反映出大众审美对于人的体型判断的价值取向。

有关人的体型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有生理基础的。比如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的物质交换以及新陈代谢和体型是有关系的,高大型的人,物质交换反应时间较长,所以相对就会比矮小型的人要迟钝。所以常有人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虽表述粗糙,但也不是毫无道理可言。

基于此,我们在塑造电视新闻主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其体型扬长避短,有的放矢。

3.服饰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足以见到服饰在塑造个人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衣服不仅仅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有时还能上升到精神需要的层面。服饰文化的进化反映了人类文明演变的过程。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及美学特点往往是可以通过服饰的选择和搭配来体现的。例如,你穿的衣服是艳丽的还是朴素的?你喜欢亮丽的色彩,还是暗淡的色彩?你是不是喜欢首饰?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需求特征。

一个喜欢穿白色的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性格单纯、有教养、较为清高;而喜欢淡红或紫红色系的人,则热情活泼、追求向上;喜欢黑灰色系的,庄重自信,有文化修养,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因此,电视新闻主播可视语言的表达训练可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4.表情

表情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社会学家们把态度看做是行为的趋势,是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态,而表情就是态度的外化反映。表情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眼睛、嘴、面部肌肉的密切配合。对于电视新闻主播来说,要善于通过表情的变化来表现内心的变化。人们常用“喜怒哀乐”来概括人的情绪,其实这里面所蕴含的表情还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研究表情和人的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表明了表情的作用:没有声音照样可以传递情感,甚至可以表现得更为恰如其分。

5.肢体语言

心理学的研究数据表明,一般情况下,人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剩下的83%是用视觉获得的。有心理专家总结出一个公式:准确表达信息=7%语言+38%声音+55%表情、动作。虽然我们无从去考证这个公式的科学性,但是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体态语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了上面我们提及的表情以外,肢体语言也是体态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捕捉他内心的细微变化,比如脚尖轻拍地板可能是由于内心焦躁不安;手臂交叉可能是一定程度的警觉等等。

学习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的表达,要注意观察、学习和总结能传递人的思想感情的肢体语言。一个熟练的电视播音员是有能力驾驭这无声的语言的,并且能准确地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

三、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训练法初探

之所以说初探,是因为在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这一块,还没有成型的、系统的教学法研究,所以尝试将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做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可视语言训练这一环节,要做到“三个原则,四个方法”。

原则一:防止技术化倾向。

技术化倾向是电视新闻播音初学者经常犯的毛病。技术化倾向最典型的表达特征就是模式化的表现。模式化的笑容、模式化的手势,以不变应万变,说什么都一个样,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熟练工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能遇到学生提出“我的手应该放在哪里”这样叫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只要是在正确的创作道路指引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播音可视语言表达和有声语言表达一样,不是一种技术动作,而是人的内心情感变化的自然外露。把握住这一点,一切问题就都好解决了,手放在哪里不重要,想放在哪里都可以,关键在于心在哪里,心有没有和要创作的内容融为一体,只要心融入到内容中去,那么人就会忽略某个生理部位的具体动作;相反,如果只注重局部的表达,对整体情绪的驾驭就会缺失。就好比在人际传播中,我们很少去顾及手放哪里,眼睛看哪里一样,这是同样的道理。

原则二:防止演艺化倾向。

近年来,一些地方台的新闻播音员尝试“创新和突破”,试图用表演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屏幕形象。有的高举“娱乐化”的旗帜,高唱要用快乐的方式来解读新闻;有的要追求“成熟稳重”,成天板着个面孔,端着个架子,手中永远拿着个什么东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有的为了表现所谓的“亲和力”,有事没事都摇头晃脑,保持那特别的“亲切笑容”;甚至还有的扮演出“舞台明星”的架势,准备打造出一个“偶像派”的新闻主播。

这一切都违背了新闻节目的本质属性。作为新闻播音员,我们的职责是传播新闻事实,同时把我们的主观倾向通过“内在语”和可视语言表达出来。这里所指的主观倾向,一定是要符合舆论导向的、符合新闻传播目的的。而表演式的播报,往往会使播音员走入“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

原则三:防止过分强调个性。

“个性”是近两年来比较时髦的词汇。什么都讲究个性,什么都讲究与众不同,到底个性是好是坏呢?应该提倡个性么?

我们发现在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一种“逆反现象”,凡是固有的形式,都想去挑战,都想去打破。殊不知,这长期以来形成的播讲方式,自有它存在的道理,随意用所谓的“个性”去改变它,往往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我们不反对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对新闻的解读也不尽相同,视角也有着些许差异。但是个性一定是要在共性的阈限里得以发挥的,换句话说,是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人们观看新闻节目的初衷,是想在短时间里尽快地获取信息,所以一切创作形式都要以此为核心。我们发现近年来的新闻节目改版确实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从画面语言的丰富上,符号系统的充实上,乃至内容的拓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作为台前的新闻播音员,就更要认真领悟里面的“玄机”了。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一幕。播音员在镜头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泪水凝聚的是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情感。在灾区现场,我们的新闻记者、主持人,顾不上自己的安危,更不用说所谓的“个性”了,他们心中想到的就是尽快地把现场的细节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全国的观众。而这种职业精神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个性”。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防止过分追求个性,而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明确了这几个教学原则以后,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具体实用的教学方法。以下四种方法是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供各位参考:

方法一:聚精会神法。

所谓聚精会神法,就是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这是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训练的基础。初学电视播音的同学经常容易走神,思想上有很多杂念,周遭环境中有些许的干扰,都会使他们分神。特别是他们主观性的干扰因素,比如说不自信,担心自己播不好,担心自己的图像不被人接受等等,都会使他们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聚精会神法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静态训练阶段,要求学生看镜头纵深处,通过和镜头中人物倒影的交流,找与受众视线交流的感觉,然后心中默默说话“观众朋友您好,今天我要跟你说……”一定注意,此时要保证绝对的安静,授课教师从监视器里可以感知学生是否走神,如有走神要及时提醒。当第一个阶段的教学成果基本巩固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动态训练阶段了。此时要求学生开口说话,只让他们想内容,不让他们想与内容表达没有关联的细枝末节。强调一点,镜头前的言行举止都是在为内容表达服务的,举手投足都是为了强化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简单叙述新闻事实开始,强化点对点的线性交流,不论旁边有什么庞杂的信息干扰,都要求学生不能分神,要集中注意力。

方法二:人际交流法。

人际交流法是指借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常用手段来使学生的创作状态松弛、自然下来,只有做到自然,才可能做到自如。比如说,普通人见面打招呼是什么样的状态,他们互相问候时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表现,都可以用在我们的创作中,少许借鉴一下。这种发自内心的最真挚的表达方式是最真实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就是指我们的创作是以生活真实为原型的。

以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为参照来训练可视语言的表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人际交流法作为可视语言的基础教学法,把可视语言作为“基本语段”来讲解,用人际交流的片段来进行训练。例如:跟朋友谈心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可以用来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娓娓道来”的状态,此时眼睛是怎么看的,重心在哪里等等,都可以细心体会;告诉朋友一件新鲜事时的状态是怎样的,人际交流中兴奋感是如何表现的,通过“眉飞色舞”来体会新鲜感的心理状态。

人际交流法的训练重点是真实情感的调动和流露,这是播音员创作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后面的创作道路就能走对了。

方法三:模拟情境法。

模拟情境法是基于前两个基础训练法之上的较为接近实战训练的方法。这个训练法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展开。可视语言表达教学的重点是交流的状态,所以要千方百计让学生跟“观众”交流起来,从面前存在的实际观众到虚拟的观众,逐步地使学生进入到熟练的交流状态中。一般情况下,模拟情境法的训练是从现场报道入手的,因为现场报道比较鲜活,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讲述感和交流的状态,教师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和学生“对话”,辅助他内心找到应答、交流的状态。

比如我们进行了一个春运的报道演练。

教师:“小刘,你现在在哪里?你那边的情况怎样?”

学生:“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我现在是在北京站的售票大厅门前,我们看到站前广场上已经是人头攒动,有不少公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据介绍,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北京铁路局增开了13列临客。”

这么一小段对话,训练的重点有三点:首先是讲述感,要让学生通过和实际对象的交谈,找到讲话的状态,由于有具体对象对话的参照,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在讲述的过程中,视线较为自然,手势动作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强调性。其次是交流感,这里讲的交流感,特别强调交流双方之间的人物关系,需要注意学生可视语言表达和接收反馈的协作。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画面感知到学生眼里有人,知道是在“跟谁说”。最后就是多变性,鼓励学生挖掘新闻事件的细节,并找到与之相关联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产生的肢体生理反应就是我们所要获得的多变的可视语言。

方法四:个性挖掘法。

挖掘新闻播音员的个性,在新闻播音的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个性不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是源于创作主体独到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所引发的具有独立视角的分析和判断;个性也不是作秀,不是为了表现出与众不同而故意“哗众取宠”;个性更不等同于向“共性”和“规则”挑战的“叛逆精神”;凡是不按照规则进行的都属于个性,凡是按规则进行的就是没有个性,这都属于狭隘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

那么究竟怎样来挖掘个性?如何通过可视语言来表达呢?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个性是对共性的个性化解读

个性不是自由表现,想怎样就怎样。“任意性”的表达是有一定阈限的,问题的根源就是在美学的判断标准上,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解读方式。到底什么是“美”的?关键在于它的标准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群的心理诉求或者说心理需求。只有当这种美学标准能够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时,这种标准才可能被认可。

我们挖掘个性就要立足于对事物的分析判断标准之上,而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上的表现。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个性挖掘是不能脱离其新闻属性的,可视语言的表达是为了表现新闻的主题,而不顾新闻事实只想凸显自己个人形象的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

2.可视语言的个性化表达特征

个性化行为是每个人独特的、具有标志性的行为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视语言的个性化表达的训练一定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对一地挖掘创作主体的表达特征。

比如热情大方型的腰腹力量较为强劲,从视觉上看腰杆挺直,挺拔感强,同时面部表情动作较为丰富;而成熟稳重型的,则重心靠后,肢体动作和缓,幅度也不大。

外化的表达特征并不是我们训练的目的,而是一个借以判断的参照标准,最核心的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寻找与新闻内容最匹配的契合点,以能表达新闻事实、传递主观态度为目的。

3.个性化的表达不能表演

个性化的表达应当是自然情感的外露,不能为个性而个性,这样容易误入歧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创作者在刻意打造出某种“艺术形象”,这种刻意就成了表演。演出来的东西总是有虚构的成分,这有悖于新闻事实的客观原则。而且对于播音员来说,艺术创作本身需要展现的是一个“真我”,表达的也是真情实感,因此表演性的表达在新闻播音中是不能接受的。

以上对电视新闻播音的可视语言教学进行了一下粗略的分析和探索,目的就是通过思考这一个环节所涉及的各个要素,来找到人的思维和可视语言中的有机联系和表达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所述内容还有待于更多教学实践的检验。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