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推进新闻业务改革——在亚洲信息与传播(AMIC)第14届年会上的演讲
苏继赏
在中国,各个领域都在贯彻着“以人为本”的准则,这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中新的发展契机。新闻也不例外,我们在按这个准则进行着深刻的新闻改革,这个改革使《新疆经济报》在新疆受到了各族读者的欢迎。
《新疆经济报》名为经济报,实际上它并非单一的经济类报纸,而是一张综合型大报。因为报名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先生题写的,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之父,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所以我们一直将这个报名沿用了下来。
报纸注重宣传性,更需注重可读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多强调宣传性,不太注意可读性;搞市场经济,报纸作为商品要进入市场,就不能忽视报纸的可读性。这曾经是一个难题,阻碍着报纸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提出,为报纸新闻改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报纸要表现什么样的新闻,首先要解决新闻对象的问题,也就是新闻报道主体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报道的重点是典型的人、典型的事、典型的单位,是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精英。虽然并没有硬性规定报纸一定要报道人群中的哪一部分,但那个时代因过分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所以报纸自然而然偏重于人群中的政治精英。精英在人口比例中毕竟是少数,他们的思想能感染、影响普通平民,但他们的思想并不能代替一般群众。一般群众有他们特殊的利益、特殊的需求、特殊的问题,忽略了这些,报纸就不能和广大读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报纸进入市场设置了障碍。
“以人为本”的提出,使我们产生了新的新闻理念。精英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而现在大众都是报纸的报道主体。从精英转向大众,这是新闻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随着这个转变而来的是新闻资源的极大丰富。改革开放这些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光十色,日新月异,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历史的巨变,但是我们不能把如火如荼的生活全部反映到报纸上来。有了“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这个问题一下子豁然明朗了,因为党和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实践,并要在广大群众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在这个问题上,精英与普通群众的区别,就在于精英在实践中有更强的自觉性。因此,我们从“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进而推出“人人有新闻”的观点。对于什么是新闻,我们有自己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并受人们关心的事。”
“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开辟了广阔的新闻空间
在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由落后向富强转型、由“一穷二白”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这个转型也发生在每个中国人的身上,这就为“人人有新闻”的理念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也正是这个新闻理念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新闻空间。从前,我们的记者总找不到新闻,现在他们个个都说“遍地是新闻”。
原来我们在贯彻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个“三贴近”原则时不得要领,报纸内容总不能表现出如火如荼的时代色彩,原因是“精英新闻”局限了我们的新闻视线。现在我们从这个局限中解脱出来,用新的理念观察世界时,我们就和读者拉近了距离。贴近群众是“三贴近”的中心,中心问题解决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迎刃而解了。现在在我们报纸上通过普通人反映社会转型的稿件占了很大的比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譬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当地人的传统,女人是不能摸男人脸的。有一个女孩子勇敢地摆脱传统观念,办了一个美容院。我们报道了这个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也为维吾尔族人民开辟了一个新的行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就业空间。在她的影响下,一个维吾族女大学生开办了一个修脚院。因为这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的新事物,自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多种不同意见。我们还请一些维吾尔族的大学教授就这个新事物发表意见。这两个女性都是普通人,可是她们做出了改变传统观念、开辟就业空间的大事,这就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新闻。而这个新闻的刊出,为少数民族就业空间打开了思路。
新疆米泉市是一个水稻产地,往年稻草都被烧掉,有一个回族农民把稻草收集起来编成草帘,草帘虽然售价不高,但他很勤劳,几年下来,他发了财修起了一个小楼房。他是个普通人,他开辟了新财路,这就是新闻。而所有这些新闻都体现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色彩。树立了“人人有新闻”这个新闻理念后,包括精英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都成了我们的新闻报道主体。报纸就要以这个主体为本,就要为这个主体服务,主体在新闻媒体上显露自己,也是一个国家赋予人民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不仅社会精英应该享受,普通群众也应该享受。新闻工作者树立“人人有新闻”的理念,才能保证实现普通人在新闻媒体上显露自己的权利。当然,“人人有新闻”并不等于人人都要被刊登上报纸,报纸的版面有限,反映在报纸上的是有限的人,但当我们把视线由社会精英转向包括精英在内的普通群众时,报纸就能反映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意见与要求,使报纸表现出最大的群众性。
改变新闻以宏观叙事为主,变为以微观叙事为主
报纸实现“以人为本”,就要树立“人人有新闻”的新闻理念,与这个理念相联系的是要把新闻以宏大叙事为重点逐渐转移到微观叙事方面来。过去,我们新闻叙事的着眼点常在一个地区、一级组织、一个单位、一个实体,在这个宏大叙事中,常表现的是实际工作过程,虽然也有人的活动,但常是引证事实的一个旁例,不占主要地位,只是附属性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新闻记者的叙事方法就要有所转变,要将以宏观叙事为主变为以微观叙述为主,也就是要把以往黏附在地区、组织、单位、实体的新闻视点转移到个人身上,要关心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关心个人的疾苦,关心个人的利益。这在我们报社内部是个不小的变化,关联到记者的采访方法。
当我们以宏大新闻叙事为重点时,记者的采访常规是跑机关,在机关里听人介绍情况,提供新闻线索,从机关里获取相关的材料,甚至连新闻价值判断都根据机关的既定政策。这种采访方法当然非常省事,可使记者少费许多力气,少参加许多活动,省去了许多过程。现在重点转向个体,给新闻记者增加了采访的难度。虽说人人有新闻,但这个新闻并不是外显的,而是寄寓在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深处的,要靠新闻记者去观察、理解、领悟、探索,不仅要走路、动口、动手,而且要运思,这是一个复杂的体力和脑力双运作的过程。再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新闻线索常常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一个记者能在哪个侧面、哪个层面发现个人新闻,这又取决于记者的素质。个人身上的新闻有隐性和显性两种,显性譬如被杀和杀他、被盗和盗他、被奸和奸他,以及车祸、火灾、水灾等社会新闻。这种新闻是彰显的,任何一个记者都可以捕捉得到。至于发生在个人身上的隐性新闻,如观念新闻、意义新闻、情感新闻、道德情操新闻都是隐性新闻,这种新闻全靠新闻记者来挖掘。不仅要挖掘出一个概念,而且要挖掘出能表现这个概念的新闻细节,这就有很大的难度。于是一些记者就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的一个理由是新闻视点的重点转向个人,会使新闻变得零碎起来。的确,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个人。当把个人同历史社会割断联系,仅仅当做个体去表现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就仅仅具有个别意义,不能反映一般,这种新闻自然是零碎新闻,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这是在新闻叙事方法转型时切忌发生的事。我们需要引导记者正确地认识个人。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人不是指类人,而是指个人。既然人和多种社会关系联系着,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透过个人就能表现社会。中国有句谚语:“滴水映太阳。”我们要从个别人反映一般,透过个人的生活去反映社会。这一点新闻和文学还有不同。文学也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但文学的个别是经过了典型化处理,经过了想象力的塑造,只有艺术的真,而没有事实的实。新闻则要求写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就是要通过真实的个人去表现真实的一般,这就要求记者站到社会历史的高度去观察个人。自从我们作了这种转向之后,报纸内容的时代感就大大增强了。
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农民,关心农业,关心农村经济问题,为此减免了农民的许多税收。我们的记者到农村采访,遇到一个青年女子,谈起她和村干部的关系时,她说,从前,因为她是欠税大户,村干部总向她催缴税款,所以她一见村干部来了就到处躲。现在国家减免了税收,她主动和村干部亲近了。记者就此事写了一篇《×××不用躲村干部了》。这就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新闻最怕的是事实重复,我们一再强调,“同不是新闻,异才是新闻”。宏观新闻叙事就很容易同,微观叙事就不容易同,因为个别总具有特殊性,一个个别和另一个个别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也就是透过特殊性反映普遍性。新闻的母题转型,这是共同的,但是具体的个人又有自己的不同转变方式,这就形成了新闻间的异。
新闻关注人的行为,更应关注行为中的情感
我们过去的新闻都注意人的外部行为,行为只是人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但不是人的全部,人还有思想,还有情感。在传统的新闻学中,是没有情感的位置的。在贯彻新闻“以人为本”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创造出情感新闻的新形式,我们开辟出情感世界这个新的新闻天地。从前,新闻表现人,只表现人在外部世界中的行为,而不会去关注行为中的情感,只追求以事动人却忽略了以情感人,所以写出的新闻都有点干巴,缺乏感染力。
我们国家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目标,需要社会全方位动作,新闻媒体更是责无旁贷。建设和谐社会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我”与“他”的关系,要懂得通过利他而实现利己。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常常对“我”与“他”的关系形成一些不良的冲击,使人与人的关系紧张起来。新闻媒体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报道政府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举措和实际效果外,还要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表现人的崇高的道德情操。从前,这个任务被只当做文学艺术的专利,似乎和新闻无缘。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作为和读者天天见面的报纸,更需要把这当做一个重要的课题,要用人情人性中的真善美对读者进行熏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我们的记者写出了许多有美学价值的情感新闻,如《听》写盲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白发》写女儿对母亲的爱,《爱在体验中》写母亲对朋友的爱。在这些情感新闻中,都盈盈地流动着人与人的爱。爱是社会的黏合剂,是和谐社会的精髓。现在,为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宣传人与人之间的爱。
最近几年,市民报像雨后春笋般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市民报纸为了争取读者,争相刊登凶杀、偷盗、绑票、强奸一类的社会新闻,有的为了追求新闻的刺激性,不惜在细节上加以渲染。这些新闻在社会上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思想不健康的人起了指点和教唆作用;也使善良的人产生了对人的疑惧和冷漠情绪,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报纸上的这类新闻对社会的亲和力、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起到腐蚀和消解作用。为了抵消市民报纸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现人的真善美、表现崇高的爱的情感新闻就是很需要提倡的新闻形式。
人们也许会问,通过人的外部行为不是也可以表现人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爱吗?是的,过去我们报道过许多好人好事,也确实表现了人的崇高道德情操,但那毕竟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描述的,不是直接写人的情感的。人的情感世界是无限丰富的,在情感世界有永恒的东西,同样也有时代的厚重投影。感情毕竟隐含在人的内心世界,一部分能流露出来,一部分只含于内。写情感新闻是很困难的,感受他人感情的细微变化已属不易,要用新闻形式表现出来更难,因为表现情感的细节很难捕捉。新闻记者写人的外部行为可以通过采访,而情感则主要靠体验,靠感悟。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鲜明的政治、文化理念,而且需要有丰富的感情,要有大慈大悲关怀人的情怀,有了这种情,才能和他人实现情感联结、情感沟通,才能和他人心心相印。因为情感新闻类似文学,我们特地开辟出一个“新闻文学”版,新闻文学也是表现人的情感的,是情感新闻的扩大,但它也是一个独立的新闻品种。这些新闻品种在读者中都取得了良好反响。当然,人的情感世界毕竟是一个新开辟的空间,还有待于我们认识,有待于我们开发。
新闻不仅表现人,还要积极引导人
要贯彻“以人为本”,新闻媒体不仅要从人的内部和外部世界来表现人,还要积极引导人。我们国家的社会转型是读者最为关心的,因为这个转型关系到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自身的幸福,报纸如果不关心这个最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闻母题,就会背离广大读者,使读者失望。社会转型有些表现在物质世界的表象层面,这是大量的,而且是每个人凭感官都能感受得到的;有些则是表现在意义层面,只有通过价值判断才能确定其转型意义。就是表现在表象层面的也需要提升到意义高度,才能使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启蒙。从媒体来说,启蒙人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读者不只是从媒体上认识世界是什么,而且想知道为什么。读者既要求媒体为他提供信息服务,也需要媒体帮助他增加知识,提高认识。作为一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报纸,尤其不能忽略这一点。因此,我们鼓励记者进入事物的意义世界,写出意义新闻。意义新闻就是有感有识、有叙有议、叙中夹评的新闻。我们创造了《记者感受》、《新闻评议》、《谈论性新闻》等多种形式,我们把这一部分新闻称为主观新闻。因为事物的意义是要记者赋予的,是要记者给予价值判断的。在多高的层次赋予事物以意义,要看记者的认识能力,有的浅尝辄止,有的能深层揭示。当我们提出主观新闻时,有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根据传统观念认为,新闻都是客观的,不能有主观的。其实,主观指的不是凭空捏造新闻事实,而是提升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意义。新闻事实是根据,意义则不能脱离这个根据。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偏差,有些记者因限于自己的水平,出现在稿件中的意义常是空泛的道理,是老生常谈,是套话大话。这类意义新闻就不受读者欢迎,因为它没有新意,不说读者也知道。读者欢迎那些有新意的意义新闻,许多读者都把它剪下来当做资料保存,因为他们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中,看到了它的转型意义,提高了读者对转型的自觉性。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要在这个地区贯彻“以人为本”的新闻原则,就必须组成一支多民族的新闻队伍。《新疆经济报》有汉文版,有维文版。维文版由维文编辑部编辑,维文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全来自维吾尔族。在汉文编辑部也吸收了大量能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在《新疆经济报》的“新闻中心”,少数民族占了60%,其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锡伯族,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她们能用非常熟练的汉语写出质量优良的新闻稿件,她们因为熟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性和社会风俗,经过她们的叙述,就非常真切,特别是本民族细腻的情感,她们领悟得很深。当然,作为一名记者,除了写本民族外,她们也写其他的民族。因为《新疆经济报》拥有这样一批记者,因此能在最大范围内表现出新疆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也正因为此,《新疆经济报》不仅得到了新疆多民族的认同,成为新疆发行量最大的综合型大报,而且也得到了国内外许多读者的爱戴,报纸进入首都北京,并且发行到了中亚五国。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适应这个国情,我们也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以人为本”就是这个新闻学的基本,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总结。这儿有丰富的内容,有广阔的理论空间,我在这里介绍的仅仅是《新疆经济报》的一点探索。
〔苏继赏:《新疆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