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编辑的创意与策划

图书编辑的创意与策划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图书编辑而言,创意与策划无处不在,大到文字产品整体,小到文章一篇。

第三节 图书编辑的创意与策划

编辑,在英语里既是动词,又是名词,指用物质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编辑的古义,是顺其次第,编列简策而成书。编辑二字,即从收集编连简策而来,以后书写材料变化,沿用未改。编辑一词在现代已发展为多义词。一般又指专业性的工作,如出版社的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等;非出版机构中,文献资料的整理,编撰工作通报、专业刊物等,也是编辑的工作。有些编辑工作工程浩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许多国家编纂的大型百科全书、辞书和著作总集等。随着文化活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书籍、报纸、期刊、图画等出版物外,还利用声频、视频、符号、图像等提供知识,传播信息,积累文化,交流思想。因此,编辑工作的内涵扩大了。通常编辑又可分为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及电子出版物编辑等。

本书中所说的图书编辑,主要工作性质是根据出版社策划的选题来编辑图书,一般要求具备以下条件:文字功底好;有创意思维,接受事物快;诚实肯干;熟练掌握电脑和网络;至少对图书某个方面或某个学科(如管理、励志、文史)比较熟悉。

一、基本概念

图书编辑的创意与策划是指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在对图书进行文字版式的编校过程中,从图书市场和读者的需要出发,使原创图书从封面形式到图书内容更加精品化,使外版图书更加本土化的编辑行为。

美国出版人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中提到了Copy Editor,直译为“拷贝编辑”,或译为“文体编辑”,是指在案头对书稿进行事实、拼写、句法、标点、逻辑等方面进行校订的编辑。贝利在书中还提到组稿编辑和规划编辑,这是同一个人,但贝利更喜欢用规划编辑(List-Building Editor)的名称,强调的是有策划地出书,而不是杂乱无章。从Copy Editor 到List-Building Editor,就把普通编辑和策划编辑的区别简明扼要地指出来了。

对于图书编辑而言,创意与策划无处不在,大到文字产品整体,小到文章一篇。没有创意与策划的图书,就如没有西服的绅士,没有长裙的淑女。不仅如此,没有策划甚至可能让绅士变乞丐,让淑女变村姑。策划在日常编辑中,常体现为选题、立意、谋篇布局、画龙点睛。策划就是把|-|,组合成H还是A的技术。[12]

图书编辑的创意与策划的四个要点:

1.编辑应该包括文字和版式,甚至图书的封面也应包括在编辑工作范畴之内。

2.必须适应市场和读者的需要。

3.通过编辑策划要达到内容和形式尽可能的精致、完美。

4.引进版权图书的编辑,是把国外已经出版、广受欢迎甚至一版再版的图书引进后编辑,其主要任务是适应国内的读者需求。因而,应该把内容相关的图书以系列化形式出版,把图书的美术编辑、封面设计等都纳入图书编辑策划里面。

二、图书编辑的主要类型与创意策划

(一)系列丛书编辑的创意策划

1.系列丛书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按照美国出版人贝利的观点,丛书是介于微观出版和宏观出版之间的中间现象。丛书主要有两种类型:敞开型(Open-Ended)、封闭型(Closed)。前者是指题材广阔,可以连续出版型;后者是指围绕一定主题,为一定读者规划出版一组有特色的书,通常一共有几本、十几本,一次出齐,不再继续。丛书的日渐繁多与兴盛,所表现出来的强劲的发展趋势与整个经济发展中强强联合、追求规模效益的趋势相一致。

概括地说,在目前丛书出版中,有四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1)规模大。一般的丛书大多在二三十本至四五十本之间,少的也有十来本。至今,丛书规模最为宏大的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7月开始推出的世纪人文丛书。分为“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开放人文”、“大学经典”五大系列,丛书出齐需要10年,出书1 500种。这套丛书2005年内首批推出了94种,这种规模在世界出版史上是空前的。

(2)内容全面。要么全面覆盖,要么至少以某个专题形式把相关内容囊括无遗,所以带“全”字号的丛书较多。如被称为“现代优生优育护理大全”的《妈妈丛书》,从怀孕准备开始一直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止,包括了所有的育儿内容。

(3)经典传世。尤其在上个世纪末,各出版社都在为20世纪划一个宏大的句号,如《中华传世文选》、《古典文学传世名著》、《图文20世纪中国史》等,都具有相当的分量。

(4)价格高昂。一般的丛书每套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像《中华传世文选》一套3 600元,《古典名著百部》9 800元,而中华书局出版的《古逸丛书三编》一套高达1. 5万元。

2.系列丛书出版的优势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

一方面,丛书出版既是出版社实力的象征,同时也包含了巨大商机和经济利益。一般来讲,只要选题到位,适应了市场需要,丛书出版的规模越大其效益越高;另外,一套丛书数量、品种越多,经济效益也越大。如一套丛书为5本,出版社就有5本的利润,而一套50本的丛书,利润就会相应增加10倍。美国作者与读者出版公司几十年来只出一种丛书:《西方文化漫画集成》,它包括近百种图书,用幽默形式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等题材,如《美国宪法入门》、《武术入门》、《性入门》等等,不仅树立了出版社形象,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新闻出版报》载文称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出版界的一大奇迹”。

另一方面,许多图书选题单独不成篇,分量显得轻,作为单本,卖点模糊。通过一个好的主题将其串起来,形成某一专题性的套书,就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几十本甚至上百种图书中必然参差不齐,有高下之分,通过进入一个整体,可以扬长避短,突出卖点,整体力量的增强可以弥补单个品种的不足。

从图书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丛书的优势有:

其一,一套在手,应有尽有。如一套《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基本上关于西方著名音乐家的知识都有了;一套《妈妈丛书》,至少在孩子上一年级前可以不用再买别的育儿书了。

其二,购买方便,省时省力。丛书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购买整套的丛书省去了一一挑选单本的时间与精力。

其三,作为收藏,美观实用。藏书不仅成为身份、档次的象征,还成为居室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丛书精美的装帧设计最适合家庭书橱摆放收藏。

其四,作为礼品送人,彰显品位。

3.系列丛书出版的劣势

其一,出版丛书需要出版社具有相当的整体实力和综合实力,因为丛书的投入是单本书投入的几倍甚至上百倍。湖北教育出版社邀请学者于光远领衔编写了大型科学技术丛书《进入21世纪的科学技术丛书》,这套包括27个分册的丛书出齐后,仅出版经费就在百万以上。

其二,丛书出版对编辑水平的要求较高,几百万字甚至几千万字的丛书需要编辑具有相当的业务能力和耐心。

其三,丛书的出版对选题策划和宣传策划的要求要高于单本书,单说稿源就是一大问题。

其四,丛书的制作一般周期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而丛书的出版规律要求丛书推出的时间越集中越好。如果出版不及时,跟不上市场发生的变化,丛书一面世便成为明日黄花,就会给出版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系列丛书出版创意策划要领

首先,要看选题的创意策划和图书质量如何,只有高质量的图书再加上高水平的宣传策划才会得到高利润,否则即便投入再多,也往往会亏损。

其次,丛书出版的成本相对较高,由此,在丛书的销售方面,较高的价格成为影响读者购书的第一道障碍。有些丛书,虽然理论上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但在个人图书投资还较为谨慎的中国,可以预见的买方市场不一定能形成图书的实际利润。

最后,图书的效益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质量而非数量。丛书也好,单本书也罢,都是图书内容和质量的外在形式和载体,虽然各有优劣,但是通过恰当的出版创意策划,都大有可为。

(二)精品图书编辑的创意策划

1.精品图书的定义与标准

关于精品图书的定义和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从内容上讲,包括题材、主题、价值、格调等几个方面;从形式上讲,包括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等。两者的关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内容诸方面必须是过得硬的,同时形式上也必须没有差错且有创意;二是内容和形式要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和相映成辉。

2.精品图书出版的多重效应

宣传效应。精品图书的宣传效应比出版社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都更有说服力。它代表了出版社的综合实力,展现了出版社的风采和魅力。

品牌效应。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在出书总数中占据较小的比例,其意义在于为出版社创造品牌。如果系列丛书中有精品图书的“加盟”,那么这个系列便大放光彩。

带动效应。精品图书一经出来,它的编辑、制作人员会受到出版社的表彰和奖励,它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会激发其他编辑、制作人员努力编辑出版精品图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整个出版社的平均工作水平。

经济效益。精品图书具有长久的销售价值和阅读价值,它会不断再版,沉淀为常销图书后,为出版社持续产生经济效益,成为出版社稳定的收入来源。

3.创意策划精品图书的要领

(1)增加在重点精品书上的投入,包括组织最佳编辑制作阵容,加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策划选题和编辑出版过程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就有机会在某几种精品图书上有所突破,使这少数图书成为出版社的“高精尖”产品,成为代表出版社最高水平的产品。

(2)为实现重点突破的目标,可采取项目小组的机制,即打破出版社内部的工作分工,跨部门组成一个精干的特别项目小组,集中精力和时间,专门攻克精品图书的难关,直到图书编辑出版全程运作完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止。

(3)整个精品图书的创意策划中,要注意几个细节:一是书名要起得不同凡响;二是图书内容要厚重而有新意;三是封面设计要独具匠心;四是编辑校对质量要精益求精。

(三)引进版图书编辑的创意策划

1.引进版图书工作的具体内容

引进版权的工作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确定选题、洽谈版税、寻求合作、联络作者、编辑删节、宣传发行等等,都值得一一仔细认真地研讨,以选题为例,因为引进版的命运就从这个环节开始。曾使洛阳纸贵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就是这方面值得学习借鉴的例子。它提示图书的创意策划者,引进版图书做好了,完全可以和其他图书一样做得非常成功。近些年轰动书市的畅销书中,引进版图书占了相当的份额。

2.引进版图书本土化的创意策划

这主要指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对此类图书进行本土化。

引进版图书内容上的本土化:

一是政治上的把关和删节。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对外国读者合适的不一定对国内读者合适,特别是对于以出版时政类图书为主的出版社,这一点尤其重要。

二是剪裁不合国情,对于中国读者没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比如根据欧洲妇女身材设计出来的服装剪裁资料等。

三是进行适度压缩。当内容过于繁琐、注释过细,或者插图太多以使图书页码过多、成本过高而影响到定价、销售时,要考虑到读者阅读时的轻松感和销售量,对引进版图书进行压缩。

引进版图书形式上的本土化:

一是要在书名的译法上多加斟酌。从外文的书名译成中文的书名,弹性是很大的,从直译到意译之间有无数种方式。因为意译是一种再创作,很多时候,各种语言的凝练和诗化是各有所长,难以完全在一个角度和层次上互译。因而,在引进版图书的书名翻译中,外文要好,中文要精,文字功底要扎实,同时要考虑时尚与市场等多重要求。

二是封面的设计要保持原作风格,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本引进版图书。一种方式是保留原版的风格,即在原版封面上直接加上中文书名;另一种方式是重新设计。采用后一种方案要注意几个问题:在封面上选择可以表现异国风情的图案;在色调上要与书的内容一致;一定要在中文书名旁边保留原版书名(英文或者其他文字);风格上既要考虑时尚的异国情调,又要考虑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