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一切权力属于大众
2003年《超级男声》十强赛打出了这样一句口号:“一切权力属于大众。”宣称“超级男声,等您来选”,“投票权神圣不可侵犯,评审意见仅为参考”。自此之后,短信票选、大众评审成为21世纪中国“选秀”节目的一道特殊景观。在2004、2005、2006年的《超级女声》和2007年的《快乐男声》中,短信票选和大众评审均是直接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环节。
不少国外媒体对这一口号进行了政治隐喻意味的解读。这正是魏文彬最为担心的,一档单纯的娱乐节目一旦与政治挂钩,问题就变得复杂了。事实上,这一口号应当首先理解为一种新颖的商业竞争策略。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在其《重启思维》一书中提出了“赋权”理论。他认为在产品和服务都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的未来,竞争将在“赋权”的层面展开:谁能够赋予顾客最多的权力,谁就将是胜利者。彼得斯称,赋权顾客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供给他们充分的信息;毫无保留地、迅速并直接地随时提供你知道的信息;允许他们决定如何使用本公司的资源;给他们选择;让本公司供应的产品及服务可以量体裁衣,以符合他们的个别的需要;让他们觉得对本公司有控制权和所有权。
显然,“让他们觉得对本公司有控制权和所有权”是对顾客心理的一种精准把握与适当满足,因为“宇宙间最强的一股力量便是人类需要有一种主控感”。彼得斯以联邦快递和UPS公司之间的竞争为例说明了“赋权”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两家公司,就是因为他们可靠。我们知道交付的东西一定会送到,而且送得很快。我们也确定这两家公司说什么时候会到,就不会拖延。可靠度是当前竞争的新内容。可是几年前,收费较高的联邦快递却把较便宜的UPS打得很惨——因为联邦快递允许顾客从货物出门一直到送达收件地址全程追踪其下落。
顾客为什么要关心这些?我们相信联邦快递不会有问题。事实上也没有出过差错。可是人这种动物的天性却被忽略了,那就是对知识、信息及主控权永无止境的渴求。[7]
《超级男声》和《超级女声》的“赋权”策略吸引了一批忠诚的观众之外,还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超级忠诚的“粉丝”。海选、复选到决选全程公开的传播模式令观众看到草根变成明星的全过程,观众全程跟踪自己喜爱的选手,体验到亲手缔造偶像的感觉,因此会对偶像倾注极大的热情,在心理上与偶像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亲密关系。忠诚的“粉丝”成为节目最可靠的支持力量和新的内容资源,“粉丝”甚至成为一种经济现象。
2006年底,魏文彬作为“综艺VARIETY 2006年度人物”接受《综艺VARIETY》杂志采访时,从创新的角度谈到了“超女现象”的形成:
有人以为创新就像女孩子化妆一样,今天淡一点明天浓一点,其实这些操作层面的东西不叫创新。我们就举“超女”的例子来讲,大家都去研究“超女”的过程和影响,其实最应该关注的是“超女”的诞生。我们研究创新,研究一个节目的成功,必须从社会历史的高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中国的传媒文化产业到底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今后会有什么样的趋势,有什么发展规律,这是我考虑的重点。要搞清楚湖南电视的创新与成功,离不开这些大背景。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创新的定义是什么,是指新的内容还是新的形式,其实我认为创新的含义很大,要研究社会的脉动和蜕变,研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8]
“超女”诞生的时刻,正是电视受众与电视媒体的关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行进行将颠覆的时刻,一种新的关系呼之欲出。湖南广电率先出手,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颠覆,成为电视受众与电视媒体一种崭新关系的缔造者。“想唱就唱”的节目宗旨让电视受众惊诧惊喜地发现:那个我曾以为遥不可及的舞台,原来我可以想上就上。而短信票选和大众评审环节的设置,则赋予了电视受众从未有过的权力,令受众“受宠若惊”,欣喜若狂:原来,我也有权决定电视。到这个阶段,受众的参与实际上将改变电视的内容,某种意义上,受众同样拥有了“议程设置”的能力,传统的“传受关系”(传播者与受众)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