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时代与传播的民族志研究

新媒体时代与传播的民族志研究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序二 新媒体时代与传播的民族志研究传播领域正面临一场本质上的剧变。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姚玉芹的专著《鄂温克人与电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作者选取了呼伦贝尔草原一个小民族——鄂温克族作为切入点,研究鄂温克牧民接受电视时的态度构成以及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变化的因素。

序二 新媒体时代与传播的民族志研究

传播领域正面临一场本质上的剧变。通过互联网、手机与iPod(苹果电脑公司出产的音频、视频播放设备)等手提式工具、网络BBS和博客(Blog),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等新科技,人们接近、使用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已经对传媒原先在历史上的功能定位造成极大挑战,进一步更对传播领域的未来发展产生根本的影响。

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上,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困惑和迷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它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解读人类传播的价值本质及其在特定社会条件之下的实现方式。在我看来,新生事物虽然在形式上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但其之于人类的基本价值其实大体上是没有多大改变的。正像越剧《红楼梦》中宝玉所唱到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骼清奇非俗流。……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实际上如果善于从一种既有的传播媒介被人们接受、使用并进而成为一种基本生活形态与交往方式的过程进行考察,我们是可以读解出具有超越媒体的技术与介质的普适性的结论的。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姚玉芹的专著《鄂温克人与电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作者选取了呼伦贝尔草原一个小民族——鄂温克族作为切入点,研究鄂温克牧民接受电视时的态度构成以及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变化的因素。我看了以后很受震撼。这种以民族志的方法,以最为质朴和原生态的叙述记录了她深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经年的资料采集和心路历程,令人读来感慨良多。它确是一名追求卓越的传播研究者的心血结晶和时代的陈情表。我没有更多的评论,其实,书中的每一行文字就是最好的评论。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人四十岁以后的面貌就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父母了,如同中国人所谓“文如其人”。要了解一个深刻的传媒研究者,就请读她的文字吧,你会体会到一个时代的脉动、一个民族的变迁、一种媒介的力量,以及一个研究者心灵的颤动和热血的温度……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试图解答问题,这就是今天中国的传播研究者的“宿命”。因为现在中国正面临着人类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革,西方的诸多理论对于现代的中国往往无法解答,包括现代中国的传媒,但也许解答问题的钥匙正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关键是我们要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去尝试着思考和解答,这也许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喻国明于北京太阳园寓所

2009年3月

作者简介: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