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唤起鄂温克人对新型职业和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11]在这种崇尚消费和丰盛的现实中,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引发了人们的物质渴望,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引导人们的消费,电视助长了人们的消费主义精神[12]。“这种消费主义精神伴随着以现金为基础的经济,在乡村创造出一种新的气氛。村民们越发想知道外部世界。满足这种新出现的对消费品的欲望需要新型的职业和生活方式。”[13]
在笔者所调研的鄂温克主体民族居住地的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们主要从事的是畜牧业,经济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家庭拥有的牛羊数量。由于畜牧业生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牧民的收入也是忽高忽低,正如牧民们所言:“家有万贯,带毛不算。”随着消费主义的蔓延,牧民们的消费欲望也在膨胀,对新型消费品的渴求也更加强烈。牧民们越来越意识到,凭借他们的经济地位,这些欲望不可能得到满足。要想过富裕的生活,不能单纯依靠畜牧业,必须有其他职业做补充,以此拓宽收入来源。意识是产生行为的前提,有些牧民正在筹划拓展职业渠道,并表现出某些行为倾向。
图亚是一位非常能干的鄂温克少妇,家里养着很多的牲畜,牛、马、羊俱全。各种机械设备如四轮拖拉机、打草机、搂草机一样都不少,交通工具中不但有摩托车,还有吉普车,而且图亚本人样样都能驾驶,是一位全能的驾驶者。图亚家住在苏木,红砖大瓦房很宽敞,室内铺着瓷砖,家中陈列着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很多都是名牌产品。她说:
现在这个社会,家家都忙着挣钱,再说了,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也什么东西都买不起,小孩们经常要电视上那些吃的、穿的和玩儿的,人家的孩子有,咱们的孩子没有,孩子自己都会觉得低人一等。在牧区,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的标准是看牛羊的数量和草场的大小。现在草原状况不比从前了,草原沙漠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草场面积在减少,载畜量也在下降。要想挣到更多的钱,不能只依靠畜牧业,必须做其他的事情。
我最近有个想法,想加盟连锁店,专门卖女性饰品,利润应该不错。前一段时间我在电视上看见这方面的广告,加盟费要三万元,厂家负责供货,我只要寻找到店面就行了。苏木地方太小,我打算到海拉尔去租房子。如果将来生意做起来,我们就雇人放牧,到南屯买房子,在海拉尔开店[14]。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海拉尔的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
斯仁巴特尔是一位乐观、能干的中年牧民,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挣了钱就什么都会有的”。他说:
今年大旱,草少,上秋我就把家里的牛羊多卖掉一些,估计别的人家也会这么做。牲口少了,需要的劳力就少了,我想把几个老实、能干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小包工队。海拉尔有个亲戚搞工程承包,我们去他那干活,增加点收入。以前个人出去打工老是受欺负,还经常拿不到工资,现在不用担心这个。如果能挣到钱,我就先买一辆车跑运输,在南屯和苏木之间拉客,也装载货物。我儿子一直念叨着换电视,嫌屏幕太小,有富余的钱了,我还打算买两个呢,大人和孩子都能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了。
图亚和斯仁巴特尔想离开草原,到城市去寻求发展机会,从事一种全新的职业,过一种有别于草原的生活。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牧民,他们不想离开草原,也不想继续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而是立足草原,就地掘金,从事一种既熟悉又有挑战的职业。金花便是其中之一,她想在草原做一个自由职业者。金花在内蒙古农学院毕业后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两年前回到乌兰宝力格嘎查。她向笔者咨询过,问笔者她的想法是否可行,她说:“我想学摄影,学会以后买一架一次成像的照相机,在周边嘎查给牧民们照相。现在牧民们条件好了,花钱不那么算计了,婚宴、学子宴,小孩满月、过生日等场合都搞得很热闹,花钱请乐队、摄像、拍照,很讲究气氛。每年夏秋都是婚宴和学子宴最集中的时候,周边嘎查的牧民大部分会在苏木宴请亲朋好友,平日里没时间出门的牧民会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这种场合不但办事的家庭需要照相,别的人也会留影,生意会很好呢。”
斯琴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夏天旅游季节来海拉尔的游客中,自驾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这部分游客喜欢深入草原腹地,体验最原汁原味的草原风情。在距离斯琴家辉苏木1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鄂温克民族的下营地,那里水草丰美,每年的6、7月份,周边嘎查的牧民都会离开定居点,到下营地临时搭建蒙古包,集中放牧。排排的蒙古包,清晨和傍晚牧民们集中挤牛奶的景象构成一道独特的草原风景。“下营地最能体现我们鄂温克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明年夏天,我想在下营地附近扎几个蒙古包作为旅游接待点,再组织一个鄂温克民族服装表演队,提供吃、住、文艺表演一条龙服务。因为辉苏木离海拉尔比较远,一般的游客不会到达这里,即使来辉苏木了,没有当地人接待也不一定能去下营地。海拉尔旅游局有个亲戚,我让他帮忙介绍游客,我这里只负责接待。如果旅游点赚钱,我就买一辆车,拉着父母出去玩玩儿。几年前,我从电视上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头蹬三轮车带着老母全国各地转悠,我挺感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