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剧的投入与产出相对失衡

电视剧的投入与产出相对失衡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电视剧的投入与产出相对失衡电视剧投入是巨额投资,是对电视台的经济实力的一大考验。电视剧的投入与收益和电视台级别呈“倒金字塔”状态分布,和低级别的电视台相比,高级别的电视台由于某种优势,对电视剧的投入和产出通常更大。这种投入产出和电视台级别之间的“倒金字塔”特色十分鲜明。

三、电视剧的投入与产出相对失衡

电视剧投入是巨额投资,是对电视台的经济实力的一大考验。电视剧的投入与收益和电视台级别呈“倒金字塔”状态分布,和低级别的电视台相比,高级别的电视台由于某种优势,对电视剧的投入和产出通常更大(图2.3.2)。2007年,中央台制作和购买电视剧的费用是单个省会台的60多倍,是单个地市台的600多倍;平均每个省台制作和购买电视剧的费用是单个省会台的5倍,是单个地市台的50多倍;平均每个省会台制作和购买电视剧的费用是单个地市台的10倍。再看电视剧广告收益,中央台是单个省会台的50多倍,是单个地市台的近300倍;而平均每个省台是单个省会台的7倍,是单个地市台的40倍;平均每个省会台是单个地市台的5倍。这种投入产出和电视台级别之间的“倒金字塔”特色十分鲜明。

img11

图2.3.2 2007年我国各级电视台电视剧投入、收益与级别的关系

再从各城市电视台来看,尽管同属城市电视台这一群体,但自从媒体产业化之后,由于各台发展战略、经营水平、频道数量、赢利能力、所处地域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差距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差距也在与日俱增,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渐渐形成了阵线较为分明的四大阵营。第一阵营:大投入、大产出的强势集团。巨额投资换来巨额回报;第二阵营:小投入、大产出的优势集团。这些台善于“以小搏大”,小资本换来大效益;第三阵营:大投入、小产出的问题集团。这些台投资固然巨大,收益却不太理想,属于花大钱挣小钱的“有经营问题的台”;第四阵营:小投入、小产出的弱势集团。相对于以上的大投资或大收益,这些台投资小、收益也小,相比之下处于劣势。

以上只是我们从绝对值(投资、收益)之间比较所分析的一个角度,从相对值(电视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电视剧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角度考虑,发现城市电视台的电视剧投资比例是偏高的,和收益比例不成正比60%的电视剧投入仅换回40%的广告收益,平均每个城市电视台全台的节目投入产出比为5.6,而电视剧为3.5,低于整体节目的均值。其中,平均每个省会电视台的电视剧投资占节目总经费的70%,其收益却仅占全台总收益的近40%,节目投入产出比为4.9,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为2.5,全台广告利润率为400%,电视剧广告利润率仅为150%。平均每个地市台的电视剧投资占节目总经费50%多,其收益却仅占全台总收益的40%,节目投入产出比为6.4,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为4.7,全台广告利润率为500%,电视剧广告利润率不足400%。

不仅是城市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所花费的成本和带来的效益也没有形成“水涨船高”的关系,投资回报率还有待提升。平均每个省级电视台电视剧投资占节目总经费的50%,其收益却仅占全台总收益的40%,全台节目投入产出比(广告收入与节目制作购买投入的比值)为4.4,而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为3.6,全台广告利润率是340%,电视剧广告利润率为260%,均低于整体节目的均值。

之所以出现这种投资和收益不平衡、不对称的现象,是因为随着电视剧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剧制作水准的攀升,剧目成本已经成为许多电视台“不能承受之重”。众所周知,电视剧和固定自办栏目很大的不同在于电视剧的风险系数极高,影响收视率的因素太多,制作水准、演员实力、剧本质量、题材类型、档期编排、宣传推广、导演风格、频道定位,乃至政策风险等等,均可能影响到收视率,常常发生巨额投入的电视剧收视低迷、无法收回成本的情况,使得电视剧成为各种节目类型中神秘莫测的“女神”。因此,才会出现电视台为转嫁风险而和制片方约定“以点论价”的购买行为,出现尽管某部电视剧可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其他电视剧持平乃至亏本从而降低电视剧整体收益率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