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可控的异步交流
一份对上海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主要目的是人际交往,使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机短信能“自由自主控制”[25]。
短信人际传播是即时互动与延时互动的统一。即时性是一般人际传播的主要特性,双方在传播中都必须即时地作出反应,短信传播迅速便捷,可以当下对信息进行回复。值得注意的是,短信传播除了具备即时性外,还可以实现延时性的交流,这是由短信交流必须依赖文字符号的特性带来的。
由于借助文字来展开信息交流,短信人际传播中因此就存在着一种文字交流活动中共有的“延时现象”,与人们面对面交谈时的实时信息交流有很大的区别。尽管由于物质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电波来完成短信的发送环节,与传统书信的邮寄过程相比,时间的延迟被缩小了很多,甚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短信本身的文字键入过程是不能减省的,所以非即时的延时现象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始终存在。
传播学认为,人际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传播(two-waycommunication),即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流通是双向互动的。而且,传与受的角色时刻在转换之中,没有明确的界限;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在传、受两个主体间循环流动,并不断增加扩展,借此建立、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这个特点,除了在人们面对面的交谈过程中得到鲜明和全面的体现,在手机短信传播中,也部分类似地遵循双向性原则。虽然无法达到人与人之间绝对即时的信息互动,但短信的人际传播模式依然强调信息流动的双向性,信息反馈虽不如面对面交流中迅捷,但短信人际传播过程的维持就是建立在双向互动基础上的,只不过它给传播主体更大空间的选择性——使交流双方可以控制信息传递的节奏。对信息发送者而言,可以适当延长信息编辑的时间,使之合理完善;对接收者而言,是立即回复对方的短信,还是延时回复,全看短信主体的个人意愿和需要。
短信即时互动与延时互动的统一,集中体现了短信人际传播可控制的异步交流特性。异步交流是指由于短信交流不是面对面地进行,因此并不总需要及时回馈。这样使传播双方有了足够的选择空间和思考时间。这种间接性类似于书信,但是和书信也有不同。书信的间接性是由其物理特点决定的,是一种被动的间接,必然会导致低效率;而短信的间接性是交流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的,因此是一种主动的间接。当然,这种间接仅仅为不及时回馈提供了一种可能而非必然。也就是说,当对方发来一条短信时,接受者可以即刻应答,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后再应答,甚至可以根本不予应答,这就使得短信主体有更大的主动性来控制人际交流过程。
综上所述,基于手机媒介的技术特性,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具备了其他人际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一些特质;或者说,与其他人际方式相比,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一些特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便是以上所总结出的“移动性”、“去现场性”、“私密性”和“可控制的异步交流”。短信人际传播具备的这些特点,我们从一份来自《新周刊》的调查中也可略见端倪。
2002年,《新周刊》委托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作了一项有关手机短信使用行为的调查[26]。其中的一个部分,是调查了人们使用短信时对其传播特点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更倾向于认可短信的哪些特点。分别涉及到短信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亲切”,“更自由”,“更隐蔽”,“更神秘、好玩”,“更有安全感”,“自主控制性更强”,“更有礼貌”,“更方便”,“更有个性”等方面(如图2-1、表2-1)。除却经济因素(“更省钱”占73.9%),三地居民更加认可的短信息的特点,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更方便(占71.1%),更自由(占64.7%),自主控制性更强(占36.3%),更神秘、好玩(占31.5%)。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四大特质在调查中再一次得到体现。
图2-1 三个城市被访者对短信息特点的认同度
超过70%的居民认为手机短信使用起来“更方便”,这正是短信人际传播“移动性”的突出体现。使用者随身携带手机,随时随地用短信开展交流。另外,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短信有“更自由”的优势,这正是短信人际传播“去现场性”的体现。使用者打破传统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情境化特征,自由再造交流双方的传播情境。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短信“自主控制性更强”、“更神秘、好玩”,这也是短信人际传播“可控制的异步交流”和“私密性”两大特质的体现。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做直观的显示:
表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