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短信人际交往的优势与劣势
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
短信使人们相互间的交流更为频繁,人际关系也较之以前更为自然和融洽。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尽管长时间不能见面,但利用这样一个方便简捷的通信工具,一两句问候、一两个小笑话,就把相互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一)短信人际交往的优势
1.沟通的便利性和持续性
相对于现实面对面交流,短信人际传播使人际交往的空间大大拓展。手机短信让我们在任意的时空状态下实现完全自由自主的信息互动,这无疑是一场人际关系的革命。短信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在拇指按动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另外,短信的方式比现实的人际交流更能带来持续联系的感受。一条信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人们也可以无声、偷偷回复,而并不影响他同时做其他的事。短信使用者常常用短信来联络,通过短信进行的经常性的人际交流,使他们感觉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更紧密。
与网络上的交友不同的是,手机短信形成的社会网络更接近现实人际网络。因为手机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不受技术的限制,更能保证其“社会性”的鲜活和有效。
2.沟通的私密性
首先,短信静默无声的表达方式,避免了声音对他人的干扰,能够防止在公共场合交流时引起他人不悦,使人们不用顾忌言词失当招致旁人反感;其次,无声传播使双方避免了信息泄露;再次,手机屏幕较小,短信内容只能被使用者看到,隐蔽性很强;最后,短信情境的私密性使人际沟通变得较少约束,人性中情感交流的本能和个性得以张扬。
3.沟通的非即时性
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异步交流的特性,体现在接收与回复的不同步,这就使得沟通双方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必即刻作出应答,从而享有更高的选择性,可以自主地决定回复与否;同时也能够通过编写短信来控制构造和呈现自己的方式,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更能体现自由感的交流方式。
4.沟通的去现场性
一般的人际沟通是面对面进行交流,双方都可以感知对方的声音、表情、动作。但短信沟通不同,双方都无法感知对方的现场反应,无从知晓对方的声音、表情、动作,这种沟通脱离了限定的场域,对双方而言都更为轻松自在。
5.沟通的有效性
首先,视觉符号的延时性“在场”,绕开了电话占线时的拥塞,保证了信息的更高到达率,除非出现网络故障,对方总会收到发送的短信;其次,与网络交往相比,短信交往一般都是在有了一定的了解、确定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手机短信能够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短信化”,其人际交往价值就来源于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一般而言,短信交友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再去认识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这种形式,迅速建立起一个基于信任的朋友圈。由于短信交往双方通常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因此相互之间具有较高的诚信度。可见,通过短信建立起的朋友圈,是以诚信为基础,这样的人脉网都是由彼此认识、熟识的人组成,在沟通上更加真实、有效。
(二)短信人际交往的劣势
手机短信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它可以便利、间接地传递信息,推进人际沟通。但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现实人际交往方式相比,手机短信还有不利于人际沟通的不足之处,即不合理的一面。
1.沟通时间上的延迟和浪费
“一件事如果打电话,总有许多客套、寒暄,人们无意中要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一位受访者如是说。
短信交往在沟通上的延迟和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手机短信回复的人为延迟性异步交流,二是手机短信在沟通效率上由于纯文本书写带来时间的浪费。
首先,短信交往具有回复的延迟性。手机短信作为人际沟通的工具,看似具有时间上的瞬时性,因为从发送短信到对方手机收到短信,从理论上讲是即时的,但却时有延迟的现象。这是由短信人际传播可选择的异步交流特性带来的。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短信人为的延迟性,既是它的优势所在,又是它的劣势,在不同情境、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呈现不同的面向。据访谈资料显示,几乎每一个短信用户都曾经延迟回复,也就是虽然收到短信,但不马上回复,造成一种尚未收到或尚未看到的假象,事后再决定是否回复和怎样回复。这样一来,技术上的瞬时性就被人为地改变了。调查中,产生延迟回复的现象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情况:收到令人不适的短信,例如由于情感上的纠葛造成双方不快的短信;不方便立即回复的短信,也许此时收信者正在忙碌,无暇立即回复;需要认真考虑作答的短信,此类短信沟通往往具备极大的延迟性。
同时,时间上的劣势还表现在手机短信作为人际沟通手段的低效率性上,花在编写和输入短信上的时间已经远大于利用电话等其他媒体进行沟通所需要的时间。通常编写一条30个字左右的短信需要近两分钟的时间,写满一条70个字的短信则需要四分钟左右,而这些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如果用语音来传递,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一般人日常说话的平均速度是每秒5个字,70个字原则上不会超过15秒。一般说来,如果计算语句间的思考停顿,假如70字超过30秒,则处于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或某种明显情绪化语境中)。可见,本来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却需要几倍的时间来编短信,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沟通上低效率。
2.沟通效果上的多义和模糊
短信人际交往在沟通效果上的多义和模糊,与中国人的国民性格紧密相关。正因为中国人民族性格中讲究辩证思维,什么事都要一分为二,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联系地看待问题,所以才为对短信沟通中传递的讯息进行多种理解提供了可能。另外,短信的纯文本符号特征也使人们在收发短信时,可以对讯息进行模糊化处理。另外,根据布卢默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则,“在行动和互动中,人们能够依据其对情境的诠释为基础,而修正或改变意义与象征符号”[3]。人类交往是理解和定义的过程,而手机短信纯文本符号无法使用非语言线索的不足,妨碍了人们对情境的把握和理解,从而无法理解和修正符号的意义,也就影响了沟通的正确和有效性。
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人们需要同时观察交谈对象的表情和语气来判断谈话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朋友之间的“不好意思,麻烦你”这句普通的话,是真挚的感谢还是敷衍的说辞,就需要语言之外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诸如身势、表情、语调、语气等等,而这些是在短信中无法表达的。
手机短信是一种非面对面的间接的沟通方式,沟通双方只能凭借文字来传达信息,当然还可以附带一些用数字、符号等拼接起来的简单的短信语用符号,但这些毕竟缺乏感情色彩,甚至引起理解的偏差,其原因就在于缺乏非语言符号的语境容易引发歧义。在汉语中,说话者的语气、语调、断句的不同,会对谈话内容造成很大影响。就这一点而言,在短信交流中造成意义的误读尚可以理解。更有甚者,有些人专门利用手机短信这种不清晰的语言特征可能为对方带来的多重理解,有意在短信表达中制造模糊和暧昧,或玩笑,或故意试探,将真实意图隐藏在文字背后,表达情感似乎也多了一层保护,从而在短信交往过程中进退自如,同时也丧失了现实交往方式中传情达意的认真和严肃,陷入某种游戏化的模糊情境。
实例5-3
(受访者:张小姐,25岁,北京某杂志社编辑)
笔 者:和男朋友用短信交流,有没有造成误解,或者让你生气的情况?
张小姐:我耐性还好吧?可有时候真受不了,(短信)发过去之后石沉大海,也不知道他收到没有,迟迟不回也不知道他啥意思,有时候第二天才回,问他怎么到现在才回,他说在火车上,信号不好,或者在地铁里,要不就在开会或者关机了、睡着了,手机没带……谁知道到底咋回事?!还不如直接电话拨过去呢!可是又怕真的打扰他,比如他在开会。真有点什么事的时候,等短信的滋味真不好受,不知道他在琢磨着怎么回复还是咋了,时间越长越叫人瞎琢磨。
笔 者:那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打电话过去呢?
张小姐:有时候即使在外地呢,我短他(发短信给他)之后他会直接打电话给我回复。可能男女不一样吧,他不知道省钱,嫌发短信太费事费时间……也是,他比我忙,我闲着没事就给他发,呵呵,他可能没工夫奉陪吧。有时候他也知道不及时回不好,就写个“哦”,“忙呢”,“再说”,“:)”这类的短信回我,真够短的,看着叫人生气,呵呵,也许是误会吧,可有时候是真的生气了,啥态度啊!他得给我当面解释,急了就打电话过去。
笔 者:因为短信而造成误会,也是你始料未及的吧?
张小姐:的确(指短信文字有时候会造成误会),有一次我看电视上放的豪猪,真逗,觉得他的发型跟豪猪似的,就给他发了个短信说‘你这豪猪!’哈哈,开玩笑的呀,可他半天没理我,到晚饭点儿上,给我回了个“滚”,我觉得不大对头,因为他不喜欢别人说他胖嘛,豪猪是不胖,可是他可能在意“猪”呢,哈哈,给他打电话,发现他还真生气了!要当面或电话里都肯定不会这样。
3.沟通过程中的浅陋和情感泛化
现实中面对面人际交往是“一对一”的方式,传递的信息内容具有相当高的指向性,信息在双方的表达和即时回馈间流动,针对性很强。而手机短信能够进行转发和群发,在建构人际关系网络过程中,利用这些方式进行沟通则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浅陋,其实质是对现实关系的简化,在表达情感方面,尤其呈现泛化趋势。这种症候,在批量复制的问候类短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网下载和大批量地转发祝福问候类短信,是当今用短信构建人际关系的一大特色。所有的被访者均表示,曾经发过这样的短信给亲人和朋友。面对大批量复制的问候,人们常常若有所失。不费思量就随手发出的短信,使传情达意沦为肤浅的形式。尤其是节日到来之际,人们可能不止一次的收到一些流传甚广的祝福语,此时,传统人际间的问候被简单化。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本来挺好的祝福信息,源源不断地收到,就变得俗不可耐了。二是给人以敷衍的感觉,使人觉得对方诚意不够。与其如此,不如诚心诚意表达实际的心意。哪怕一句简单的自编短信,也比抄袭别人一大段短信要来得真切。
实例5-4
(受访者:张小姐,25岁,北京某杂志社编辑)
笔 者:你怎么对待群发的祝福短信?
张小姐:我是比较反对这样的复制祝福的,虽然有的短信编写得非常有趣,或者有意义,但是收到这样的短信或发出这样的短信,都让人有种口是心非的感觉,所以不论什么节日我都不发这样复制而来的短信,即使收到这样的祝福短信我也只好回一句“谢谢,也祝你好运”之类的话。
实例5-5
(受访者:张先生,35岁,天津某广告公司总经理)
笔 者:为什么习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给别人编发祝福短信?
张先生:每回逢年过节的,都得给那帮客户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就是那意思吧,就是让他们记得我,呵呵,有嘛感情真不真的,好玩呗,好玩就记住你了不是?你说肉麻?肉麻就更容易记住了,呵呵……你看电视广告有几个不肉麻的?有人喜欢!
笔 者:除了对客户,对自己亲近的人呢?
张先生:有时候(将那些下载或流行的节日问候短信)顺便群发给哥们儿和老同学,发现效果不好,一般都不回。有个老乡就跟我说,说我没诚心,没创意,越来越俗气,靠……后来想想,还真是,朋友要的是朋友心意,跟朋友不能玩这个。
另外,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必须按照既定的社会角色要求修饰自己的言行,在交谈的言语中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由于中国人国民性格中固有的趋避式冲突和顺从性,他们受制于现实社会规范,从而有一部分被压抑的需求便在短信交往中释放出来。而且,短信人际传播特有的非面对面的情境也大大稀释了这种制约,我们看到大量的传情短信充斥着无聊的玩笑、暧昧的情感和粗俗的乐趣。人际沟通在手机短信里异化为无病呻吟,文字的背后没有沟通的实质——情感信息,有的只是被异化、被扭曲的交流。信息只是陪衬,无聊玩笑、调侃和感情泛化才是最终的目的。
实例5-6
(受访者:李同学,女,23岁,北京某大学硕士在读)
笔 者:收到过类似垃圾的无聊信息吗?你怎么看?
李同学:我挺害怕收到那种无聊笑话和荤段子的,怕我父母和好朋友看见了以为我变了呢。其实那些段子偶尔也有挺有意思的,呵,看看也没什么,淫者见淫么,还在于自己怎么看。不过在大三的时候,有一阵班上男女同学之间互相狂发各种段子,主要是黄的,有的还专门到网上去找,玩腻了还有干脆拿别的同学和老师的事情编排成段子在班上发,恶搞,很多都侵犯隐私了,只有被整的倒霉孩子蒙在鼓里。上课时候都在发。那一段班里风气真浑浊,我都有点怕上课,看着同学一脸坏笑,跟神经病似的,我觉得太无聊了,恶心。
笔 者:你或者身边的朋友被这样整过吗?
李同学:我一妹妹(同班同学)最惨,管理系一男生追她,平均每个课时少说有十几个短信,要是(短信)来得慢了点,她就越来越烦躁,要不然就趴桌子上跟死了似的,短信一震动她就跳起来,经常吓我一跳。还经常要我帮她看那男生的短信,问我啥意思、是不是真的, 哎,都是特肉麻特不实在的话。后来我在管理系那男的班上找到我的小学同学,她(小学同学)说那男生在系里就是一……说得特别难听,而且最可怕的是,她(小学同学)也经常收到和她(同班同学)一样的信息,都是那男的发的。后来我跟她(同班同学)说,她压根不信还,着魔了。我觉得短信也挺害人的,要是在一起或者哪怕打电话都不可能被人蒙成这样。
实例5-7
(受访者:张小姐,25岁,北京某杂志社编辑)
笔 者:你觉得生活里经常使用短信,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张小姐:短信其实无“信”。去年情人节搞了个恶作剧说我死了,发给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对,都是男的……结果人真信,搞得乱七八糟。后来觉得自己挺无聊的。用短信是特好骗人。有次还试过一个,找他借钱,他还真借,马上就打过来,弄得我电话里特尴尬,还说“我知道你这事儿开不了口,才会发短信跟我说”。还有就是经常短信撒谎说自己在忙啊在外地所以不能参加聚会啊,其实在家看电视呢。别人好像也经常这样吧?就这些事吧,我对短信真实性都表示怀疑,因为说谎太容易了,比电话容易多了,语气都不用的,我男友经常说我都神经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