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信交往中的友谊与爱情

短信交往中的友谊与爱情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短信交往中的友谊与爱情用手机发送短消息来谈情说爱渐成时尚,近年来在年轻人之间风靡一时。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出的友谊和爱情,会呈现出亦远亦近的特点,笔者称之为有限度的亲密关系。如此一来,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每一个“当下”形成的交往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决策失误。有调查证实,人们在短信交往中更加看重朋友关系,以此得到在情感或心理方面的满足。

二、短信交往中的友谊与爱情

用手机发送短消息来谈情说爱渐成时尚,近年来在年轻人之间风靡一时。对于手机短信的主要使用人群20-25岁的青年人来说,这个年龄段正处于情感勃发的高峰阶段,恋爱行为十分活跃。据一家权威的民意调查机构统计结果显示,19%的被调查对象曾经以发短信的方式约会过自己中意的情侣;男女间因口角闹得不欢而散之后,又有44%的人用短信息向对方道歉以求重归于好。更有13%的受访者承认,当他们打算结束恋爱关系的时候,也通过短信的方式与对方了断。

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出的友谊和爱情,会呈现出亦远亦近的特点,笔者称之为有限度的亲密关系。为了细腻地呈现这种特点,这里参照黄厚铭[8]提出的物理距离(实体)、互动距离(媒介)、社会距离(关系)、与心理距离(亲疏)这四个概念,借着这些不同距离概念间的辩证关系,来说明在短信中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特性。

物理距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身体距离。互动距离指的是交往方式是否经过媒介,面对面的沟通属于没有互动距离,经过电话、手机媒介的沟通则有互动距离,媒介的多媒体性质越完全,则互动距离就相对地较短,但仍旧无法等同于面对面互动。社会距离指的是人际关系网络的联结。例如,如果两人之间除了互动当下的接触以外,没有其他中介,流言传出去之后,不可能传回来,则社会距离是遥远的;反之,要是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人际关系的联结,且可以轻易地定位出对方的位置,则社会距离是接近的。换言之,越直接、重叠的人际关系网络意味着越短的社会距离,而越间接、分散的人际关系网络则社会距离越远。也就是说,衡量社会距离的标准不只有社会关系的直间接之分,还要考虑关系网络形态的分散或重合。最后,心理距离则是指心理关系的亲密与否,是否可以倾诉心事,以及是否在意对方的感受。但是,这里所谓的心理距离较短,并不等同于一般所谓的感情很好,在通常的意义下,如果说两人之间感情很好,所牵涉的并不只有心理距离而已,还包括了交往的频率等。

依靠短信中介发展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由陌生到接近,从熟悉到喜欢,也呈现不同于现实亲密关系发展的特点。

生活当中对于刚刚认识的朋友,用手机短信来初步交往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沟通是人最普遍存在的基本需要,但在这个充斥着角色扮演、面具满天飞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习惯,也没有时间在陌生人面前进行完全充分的“前台”表演。同时,人们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防备心理也使其倾向于在缔造相互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即交往的主动性。这时候,选择手机短信作为沟通工具,使自己能全身退隐到“幕后”,可以解除一部分面对面交流必须承接的压力,相对轻松自如地控制与对方交流的节奏和内容。手机短信成为一个转接交流信息的缓冲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初识双方进行多回合的试探性交往,逐渐对对方的个性和喜好形成初步的判断轮廓,从而决定是否与之继续交往下去。如此一来,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每一个“当下”形成的交往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决策失误。

另外,即使遇到不顺畅的交流,也不会立即碰触到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体希望通过短信和别人聊天交流时,即使被拒绝也不会丢脸或太难堪,所以主动提出和对方短信交流的要求,就变成一件代价不高、可以尝试的事情,而接受聊天交流的请求也不会有什么风险,因此,一方面人们会比日常更敢于主动邀请他人交流,另一方面也会比较乐于回应他人的邀请。这样个体的心灵更开放,更愿意与他人接触。否则,这种主动提出和对方交流的要求,在现实社会中其实就是搭讪。搭讪这个词是带有负面色彩的,而轻易接受搭讪的人,也往往被视为是随便的。因此,借由手机短信进行初步交往的开端,往往能使日后展开的面对面深入交往更加有效。

换言之,通过短信发展亲密关系,由于存在着物理距离与互动距离,反而带来了个体间亲近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甚至也会因而显得比较放得开,从而提高了拉近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的机会。有调查证实,人们在短信交往中更加看重朋友关系,以此得到在情感或心理方面的满足。根据英国美学家布洛的距离美学的观点,短信这种特有的物理与心理上的距离性使它更易促成想象与美感的发生。可以说,在相当多的尤其是异性之间的短信人际交往中,交流者更可能以开放的、非功利性的态度来对待关系和关系对象,进而因自由交流而得到愉悦感受。

为了克服物理、互动、社会与心理距离,达到相互了解,交往的双方必须互相取得信任,并且这个取得信任的过程具有强烈的交互影响,只有在双方都愿意开放自己时,这个相互探索的过程才可能进行得下去。这一点通过受访者的自述也清楚地显示出来。有位女孩提到,在与一位数面之交的校友进行短信沟通时,她原本的态度非常被动,但一旦投入互动,两个人的话题就越来越多。相对地,一旦有任何一方开始封闭自己,不愿透露自己的信息时,另一方也会失去对这个关系的信任,觉得没有安全感。如果双方都没有表现出挽回的意愿,相互之间的联系就可能戛然而止。

此外,由于交往对象之间的物理、互动距离都是遥远的,所以在决定克服物理或互动距离之前,至少需要借着许多间接的关系来拉近两人的社会距离,乃至于心理距离,甚至会相约见面来跨越物理距离与消除互动距离。也就是说,双方得努力寻找相互之间的共性,如社会距离上的同乡、同校、共同的朋友,或是心理距离上的共同兴趣与价值观。一旦两个人都全心投入这个关系当中,心理的幻想力量会全力投入,以便填补经由手机短信沟通中信息缺乏所遗留下来的空隙。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不仅使文字的使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信息的接受也有了较大的想象空间,语言文字的夸张化也会同时带动双方心理的进一步靠近。因此关系的进展与力度会既快速又强烈。

实例5-11

(受访者:杜先生,30岁,北京某出版社编辑)

笔 者:您在国外那么多年,会经常使用手机短信吗?

杜先生: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经常打电话跟女孩聊天,一般都是大学同学,或者是她的同学、朋友,中国、日本、韩国的都有,发的都是英文短信。有时候我忙到很晚回家,也不知道人家睡了没有,就发短信聊,一般就直接说自己“很寂寞,想和你说话”,或者“特想你,跟你在一起总是特别开心”,人家一般特能理解,觉得你很坦诚,不会像在国内因此对你有什么看法,起码觉得你可能说话比较夸张或者比较随便吧。大家都是年轻人,平时都挺忙的,哪有时间闲扯,能好好说说话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家心里都很向往在自己寂寞的时候身边能出现个朋友。有时候短信聊得投机,感觉更加互相需要,就干脆打电话或者约一块儿去泡吧。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由于短信主体对于对方的认识,是个人借着幻想配合着所得到的信息构筑而成的,其中有许多成份是个人对理想对象幻想的投射,再加上物理与互动距离也使得欺瞒变得可能,所以,许多经由短信构筑的友情和爱情都不大能经得住考验,往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深入下去,而且,不排除亲密关系随意开始、又随意结束的可能。因此,通常恋爱的双方绝不会只满足于在短信空间里发展恋情,关系仍必须在现实世界中继续发展。

实例5-12

(受访者:白女士,29岁,上海某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笔 者:如果只是靠发短信,你觉得维持一段感情可能吗?

白女士:去年有过好几个准男友跟我短信拍拖,想想挺无聊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停留在文字上的关怀,可能小男生小女生需要,我是不需要的了。真正的感情总是要介入现实生活才好有个现实的结果。有个家伙有阵子短信追我追得特紧,感觉非我不娶的样子,忽然有一天短信跟我说他明天结婚了!女的是他大学同学。太厉害了,我都被搞懵了!还请我去参加啥子婚礼!我搞不清他说过的那些话是真是假,真的又有几多水分?我算明白了,短信发上十年,也不如现实中相处一个月来得实在。

【注释】

[1]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90页。

[2]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4]转引自郭忠志、胡桂华:《网络交往亟需道德文化支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10期。

[5]吕玉平:《网络交往:信息时代的新交往观》,《理论观察》2000年第4期。

[6]吕玉平:《网络交往:信息时代的新交往观》,《理论观察》2000年第4期。

[7]李婷玉:《网络中的自我和人际关系》,《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8]黄厚铭:《网路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tst/seminar/seminar3/huang_hou_ming.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