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信成瘾”的成因

“短信成瘾”的成因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短信成瘾”的成因(一)短信的某些特性具有致瘾倾向首先,手机短信是人类创造的最新“玩具”,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其新异性和变化性就像尼古丁和可卡因一样吸引人们沉迷其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信成瘾又可看做是交流成瘾。此外,力图维护自己在短信中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是短信成瘾的一个原因。

四、“短信成瘾”的成因

(一)短信的某些特性具有致瘾倾向

首先,手机短信是人类创造的最新“玩具”,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其新异性和变化性就像尼古丁和可卡因一样吸引人们沉迷其中。其次,手机短信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可充分发挥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控制欲。最后,手机短信交流与现实生活的面对面交流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包括其书面语言特点,匿名性,即时性,范围广,自由度高等。这些特点使得短信交流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从而使人际交流变得更有吸引力。

综合起来看,短信的这些特性突出的表现是短信的“去抑制性”。简单地说,短信的去抑制性就是指在短信的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从而人们的短信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较大差别。短信的去抑制性有助于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从而使得短信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的重负的个体的“心灵的避难所”。与此同时,短信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象征,呼唤着个体的人性的回归。

实例6-13

(受访者:卢先生,28岁,北京某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卢先生:去抑制性……概括得挺好的。仔细想想还就是这么回事,就是随时随地都能接发(短信),这一点电话和网络都不行,电话要说就得出声啊,比如在电影院就不行,网络就更没戏了,总不能上哪儿都随身带着电脑、而且正好都能上网啊。她(指前面提及的女性短信成瘾者)那情况,照你的说法那就是充分而彻底地运用了短信的去抑制性,倒是我们压迫她,她倒是找个“避难所”去玩“个体的人性回归”了,哈哈……开玩笑的,实际上我每天也不少发短信,只要不像她那样用,一般还是挺滋润的,随时随地发,爱回不回,爱啥时候回啥时候回,爱回啥回啥,没想明白也不着急回,这当然好。

(二)人性的原因

首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人际疏离的社会现实使得个体的这些基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个体转向短信的环境寻求满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信成瘾又可看做是交流成瘾。

其次,个体的许多本能欲望(诸如攻击本能和性本能)为正常的社会意识所不容许,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使得个体必须寻找一个去社会抑制的环境来释放潜意识中积聚的张力。

再次,个体天生具有一定的权力欲和控制欲,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因为某些因素而受到阻碍。而个体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短信活动,从而获得一种“主宰一切”的感觉。

最后,个体的消极个性特点和某些生理特征可能引发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社交障碍。短信交流可使人们不受长相和实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约束,并且有机会修订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因此,社交障碍的个体和具有社会分离型(Dissociative)人格的个体更容易对短信成瘾。

实例6-14

(受访者:朱小姐,23岁,北京某知名广告公司业务员)

朱小姐:有我电话的客户太多,平时能给我发短信东扯扯西扯扯的客户少说有80个吧。我经常出差,很多外地客户一年也见不到两回面,北京的也一样,除非彼此比较有好感的之外,别的平时都想不起来对方长什么样子。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一个重庆的客户每天给我发20多条短信,内容还挺感人,有时候晚上一个人在家,收到他短信说实话真挺温暖的。在此之前认识也两三年了,只在最初见过一面,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只是偶尔打打业务电话、发发邮件。我有时候懒得发短信,就给他回个电话过去,他什么也不说,说也说得跟短信上的差不多,感觉还挺深沉厚重的一人。过年后正好我出差去重庆,就去看他,一见面,我的妈呀,悔死我了,他脸上密密麻麻全是红肿的痘痘,额头上长一个大包,还贴着个创可贴,问他是咋整的整成这样了,他说是得了一场什么病弄的那样。说真的,我觉得他那样子挺恶心的。他大概也看出来了,约我去吃西餐,我哪有胃口啊,一犹豫,他就生气了,招呼都没打就走了,后来还发短信、打电话,不分白天黑夜说些特别不着调的话骚扰,有一次还气势汹汹在电话里骂我脑子有问题,气得我只要一看是他电话,就让男同事接,或者回到家让我弟接,警告他几句。

此外,力图维护自己在短信中自我展示、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是短信成瘾的一个原因。

最后,由社会的飞速变迁带来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以及对于残酷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社会责任的恐惧与逃避,也使许多缺乏社会竞争力的个体选择用收发短信的方式来求得暂时的安宁和超脱。

实例6-15

(受访者:林小姐,24岁,暂无业,现居北京)

林小姐:上班那会儿,在单位被头儿欺负,回到家还得接受我爸我妈的洗脑,他们总说我太傻,要给我进行再教育。晚上我还得准备考研呢,周六周日也在家看书,后来就不干了,专门在家学习。我坐久了还爱发胖,还得去跑步,不能吃肉和主食,特辛苦,特烦,家里跟单位一样恐怖。有时候书看不进去,就想上网找人说说话。我手机连着QQ的,电脑不在线也能跟网友聊。他们都比我大,我觉得和他们聊天挺长见识的,心情也松快点儿,哎。不过这回考研考砸了,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三)青年群体自身的特殊性

使用短信的主流群体是青年,成瘾症状也多发于这个群体。青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身体的迅猛发展和性意识的觉醒及社会、家庭地位和角色的改变等,青年的心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将自我分成主体我(I)和客体我(me),即作为观察者的我和被观察者的我。在青年时期,处于观察者地位的理想自我不断观察分析现实的我,这样就发现现实的自我还存在许多不符合理想自我所要求的情况,于是主观与客观自我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引起个体的焦虑与不安,为了摆脱这种不安,在现代社会中,青年个体就借助于手机短信等现代的传媒沟通方式,力图使自我意识中主、客观两方面再统一起来。因为在短信互动中,双方都可以对自己进行掩饰和美化,成为自我希望的理想个体。这样,两个自我就以一种虚拟的形式融为一体了。

2.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

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S.霍林沃斯所说的,青年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一方面,个体进入青年期后逐渐发现,原本和谐的生活变得不协调了,他们往往把父母、师长的教诲和关心理解为难以忍受的压制,心里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与成年人交流,而且与同龄人也产生了隔阂,使自己陷入苦闷与烦恼之中。但是他们又渴望交流和被人理解,由此产生了好交往的特性,于是就转向短信中的虚拟的人际交往。这样,闭锁性和开放性就在青年的心理上统一起来。

3.自我控制的相对薄弱

有研究表明,青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虽有所发展,但其发展程度相对滞后,这是以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两者作为参照系而言的。当外界出现诱因时,青年的抗诱能力较差,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自控力稍差者便不能自已。尤其当诱因持续时间很长时,青年的自控弱点更加明显。“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势力干预的问题上,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的内容,就能改变受传者的行为。”[6]因而,当青年身处流行的短信文化中时,容易上瘾就不足为怪了。笔者对一个上大二的学生进行过为期一周的持续观察,发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只要一看到她,就会发现她总是勾着头,拇指在不停地按着手机键盘,手中的手机在不停地发出各种声音,甚至在吃饭、上街、睡觉前都在发短信,手机从不离手。周围的伙伴都和她开玩笑说,你整天总是手机不离手,你手指头不累呀?她却说:“不累,不发短信,我闹心。”

4.矛盾的消费心理

基于青年以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消费时也体现出与成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片面追求商品的社会象征意义、追求休闲时尚的消费、攀比、张扬个性等。在手机迅速普及的社会中,短信流行已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青年追随流行则有两种相反的心理交织在起:一方面,个体求新求异,追求表现个性,使自己的优越感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从众、认同,追求合乎社会流行的标准。在短信文化的大环境中,如果有人不顺从的话,就会遭到或大或小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对老人和儿童的影响较小,但对青年的影响最大。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在寻求脱离家庭的独立性时,非常注重同伴的关系。格曼曾指出:“青年在自己的圈子具有对传统的反抗性,但也同时具有强烈的从众性。”有研究认为,这种从众大多是由于同伴群体的压力,人们(包括青年)都不愿冒不被社会接纳的危险而过分与众不同。因而青年的从众行为可以理解为是自己需要被接受与保留其个性这两者之间的妥协。这就是当代青年为什么在追求个性消费的同时,又以模仿、从众的行为追求消费时尚,并以此为荣的原因[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