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党报集团的现状
党报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报业集团所属报纸的影响力,还是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代表着我国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32]一方面,在政府既扶持又管制的政策取向下,党报集团的舆论强势效应已经呈现,党报集团经济成为我国报业市场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发展和成熟,传统报业遭受到全面的挑战,党报集团作为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经受着多重压力。
一、党报集团的总体状况和类型
(一)总体状况[33]
截至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共有39家。这39家报业集团按传统的行政级别来分,有中央级的两家、省或直辖市级的24家、市级的13家。分布于25个城市,其中有12个城市拥有两家以上报业集团,两个城市拥有三家报业集团(北京、广州),另有13个城市为单一报业集团所占据。
39家报业集团共拥有报纸271种,平均每家报业集团七种,最多的14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最少的三种(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期刊82种,平均每家报业集团两种,最多的七种(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最少的一种;拥有新闻网站39个,拥有下属子公司225个,平均每家报业集团5﹒8个,最多的16个(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有十家报业集团拥有出版社。39家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期发量占全国所有报纸平均期发量的33﹒6%。
39家报业集团共有员工总数69049人,平均每家报业集团约1771人。从经济状况看,39家报业集团的总资产共计384﹒46亿元,平均每家报业集团9﹒86亿元,最多的37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最少的2﹒3亿(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39家报业集团2002年的营业总额为212﹒37亿元,平均5﹒45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33﹒07亿元,占营业总额的62﹒66%,占当年报业广告总额的70﹒6%。39家报业集团平均广告收入3﹒41亿元。
(二)类型
根据集团的组建方式,党报集团可划分为内生衍发型和并购重组型:
内生衍发型是指母报裂变生出子报,母子报自然联合而形成的报业集团。我国大部分的党报集团都属这种类型;
并购重组型是指具有两个独立法人地位的报纸或报业集团合并组建一个新的报业集团。如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为“报社+报社”型,深圳报业集团,为“集团+报社”型。国外的报业集团多属于并购重组型。
根据集团的经营方式,党报集团可分为一元集团和多元集团:
一元集团是指经营品种单一、产品结构围绕报纸运转、收入来源集中在某一两个产品上的报业集团。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报业集团都是一元集团;
多元集团是指跨媒体经营、产品结构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的报业集团。由于政策的限制,我国的报业集团还不能进行跨媒体运营,报业集团的经营品种限制在报纸、期刊、出版社和网站,广播、电视尚不能涉足,但多元集团将是党报集团的发展方向。
根据集团的经营管理体制,党报集团可分为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是指和一般的企业集团相似,有明确的所有者和股东,有明晰的产权关系。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授权董事会经营和决策集团的一切事宜。英美国家的报业集团大致属于此类;
政府导向型是指产权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社委会或编委会,办报和经营众多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律要由社委会或编委会做出。在改制前,我国的党报集团基本属于此类。
二、党报集团的性质
关于集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中这样规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同时又规定: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也可成为企业集团成员。母公司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控股企业。子公司应当是母公司对其拥有全部股权或者控股的企业法人;企业集团的其他成员应当是公司对其参股或者与母子公司形成生产经营、协作联系的其他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者社会团体法人。
从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企业集团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法人联合体,本身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第二,企业集团联合是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其主体是以资产为纽带的公司和业务为纽带的其他成员,其成员既可以是企业法人,也可以是事业法人,甚至是社团法人;第三,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应当是取得法人资格的控股企业。
依照上述规定,报业集团既然冠以“集团”头衔,则其性质应当为企业集团无异。但是报业的双重属性又决定了不能将党报集团简单地定性为企业集团。因此,长期以来,关于党报集团的定性问题一直是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
有的从集团概念延伸并结合报业特点定义,认为当代中国的报业集团是“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及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体为主体,兼容其他非报业经营实体的报业联合体”。[34]
有的从报业的双重属性角度出发,认为,“报业集团是一种在社会效益约束下追求经济效益的特殊经济组织。报业集团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它应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报业集团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提供良好的社会效益”。[35]
有的则更强调报业集团的产业性质,认为“报业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具体形式”,“报业集团就其属性来说,是一种产业集团。产业是能够创造价值的行业。单家报社,既是喉舌,又是产业。建立报业集团,就是把报社的产业职能分离出来,使之集中化、系统化、有序化。”“报业集团绝不是新闻宣传机构的简单集合,报业集团的主要功能是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规模经营优势,借助现代经营管理体制和手段,发展和壮大以报业为主的各种产业”。
1998年2月,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上发表《关于新闻改革和报业集团的几个问题》讲话中指出:“报业集团是以党报为龙头,以报纸为主体,以国家所有为原则,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的特殊产业集团。”[36]
以上定义,虽然认定了报业集团是“报业联合体”、“特殊经济组织”、“企业集团的一种具体形式”、“特殊产业集团”,但都没对报业集团的性质予以明确,党报集团到底是事业性质还是企业性质一直也没有定论。新闻出版总署在新出办[2002]714号文件中划定“报业集团属事业性质,以中央、省级党报和具备条件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党委机关报为龙头”。虽然政策层面明确了报业集团为事业性质,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报业集团存在三种“户口”:少数报业集团已经转变为企业性质,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企业法人。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全称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报业集团也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改制为企业法人;多法人联合体。大众日报社在组建报业集团以后,既保留了大众日报社的事业单位性质,又通过清产核资,申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法定程序,报山东省政府、省体改委和省国资局批准,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以一亿元人民币作为注册金,成立了大众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以大众报业有限责任公司代替集团运作;身份不明,属性悬而未决。如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一直没能注册,也不知道如何注册。[37]复杂而模糊的性质问题不仅和“集团”的本质概念产生冲突,也成为党报集团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成为党报集团在实际运作中产生诸多问题的源头。
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党报依然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由政府来主导;而经营部门和其他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报纸改制为企业,由市场来配置资源。但是,党报集团中既有肩负舆论引导重任的各级党报,又有市场化程度高、非时政类新闻的各类报纸。如何协调党报集团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是党报集团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党报集团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报业集团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营机制,设置社委会、监事会、编委会和经委会为框架的组织结构,实行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相互制约的领导体制。[38]党报集团是党的思想宣传阵地,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负有重要责任,党报集团必须坚持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因此,党报集团的领导体制首先要体现党委领导。
以大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在整体架构上是以党委为龙头的一个管理中心即社委会和三条垂直的组织指挥体系,分别是党组织系统、宣传业务组织系统、经营业务组织系统。社委会是集团党委下设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执行党委决议。集团党委下还设有集团编委会,是集团党委会新闻宣传决策的执行机构,是集团日常新闻业务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其指令通过各媒体编委会贯彻执行,从而形成集团新闻宣传的组织指挥系统。与宣传组织系统并行的是集团公司的报业经营管理组织系统,设有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党委会)决议,主持集团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党委对经管系统的领导,集团党委会、集团公司董事会是一班人马,两个牌子,集团公司的重大事项由党委会以董事会的名义研究决定。
目前,39家报业集团根据各自编辑业务和经营发展,建立的领导管理体制各有不同。《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报业集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四川日报》、《大众日报》等集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集团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但是,无论哪种领导体制,各个集团的党委都是最高决策机构,集团重大事项由集团党委讨论决定。总编辑或编委会、总经理或社委会都要对党委负责。随着报业集团改革的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要求,报业集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探索建立一种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
国外传媒集团大致有两种组织结构,一种为职能型结构,一种为分部型结构。前者按职能设立部门,形成若干个垂直管理系统,权力、责任集中在集团高层;后者将集团按照事业部设计自治性的单位,各个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两者各有优缺点,职能型结构能将同类专家归在一起产生规模经济,减少人员和设备的重复配置,但也会因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的最佳利益,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对最终结果负全部责任;分部型结构中,每个事业部都是自治的,由分部经理对全面绩效负责,同时拥有充分的战略和运营决策的权利。[39]还有一些超大型跨国集团采用控股公司型结构,即集团公司通过控制有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来经营管理子公司。控股公司不但拥有子公司在财政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享有决定权。这要求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
目前,党报集团的组织结构有的偏重于职能型结构,有的偏重于分部型结构,几乎没有采用控股公司型结构的。集团总部以职能型为主,但带来的问题是不管集团规模大小、需要不需要,机构搭建的架子过于庞大,管理人员过多,管理成本过大;子报子刊实行分部型结构,但对子报子刊放权太少,各子报子刊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经营效率不高,没有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系。其实,职能型结构和分部型结构不是绝对的对立,要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将两者融入集团的组织结构设计之中,以增强内部活力、提高运营效率为原则。
四、党报集团的经营与资本运营
整体而言,党报集团的经营已经由计划经济方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方式,逐步摆脱“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着制度化、科学化的“集约式”迈进,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北京日报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年广告额只有100多万元,2002年达到10亿元。广州日报报业集团1996年广告收入5﹒1亿元,2008年广告收入翻两番达到22﹒06亿元。经营在党报集团中的位置相比报业集团成立初期有了明显提高,集团的组织结构中都设立了类似“经营管理委员会”的机构,与传统的“编辑管理委员会”平起平坐,平分秋色。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党报集团的经营表现出以下特点:
经营业务上,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三大支柱成为党报集团创收主力军。多数党报集团都拥有独立的印务中心,具有强大的承印能力,除接印本集团所办报纸外,都会代印本省、本地区其他报纸的印刷业务,成为当地的印务龙头。而各党报集团旗下的发行中心,随着发行网络的完善和市场的需求,有的演变成了现代物流、配送公司,专事城际快递业务。例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印务中心,投资1﹒5亿元,拥有5台印刷机组,每台机组最高印速每小时七万份,承担《杭州日报》、《都市快报》等多家报纸每天350余万张对开张的印刷任务。发行中心拥有员工千余人,送报汽车二十余辆,2003年5月成立“每日送物流配送公司”,专业经营物流、配送业务。
经营拓展上,开创以报业为龙头的多元化经营。依托党报集团的优势,拓展多元化经营,组建现代化的党报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相关企业就有印务公司、报刊发行公司、连锁店公司、交互式信息网络公司、大洋网络公司、大洋房地产公司等十多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独立核算的二级法人,构成了集团重要的收入来源。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等也各自拥有各类公司二十余家。
部分党报集团成立了企业性质、独立法人的集团公司,由政府授权经营集团所有的国有资产。集团公司作为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对公司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享有包括资产重组、投资收益、产权经营等一系列产权主体权利。目前成立集团公司的有南京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传媒集团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日报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六家。
资本运营的意识初步显现,追逐上市成为潮流。2001年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获得市政府特批的550个报亭。他们将其中的一半以拍卖的方式卖给下岗职工,获得利润1500多万元,将另一半融资5500万元,与天津药业、天士力公司、上海复星合作,成立由媒体创建的最大的物流配送公司。成都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对旗下《成都商报》进行资本运作,成为国内第一家控股上市公司的报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进入2007年后党报集团渴求上市的愿望异常强烈,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进入资本市场:先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借壳“新华传媒”实现上市,后有“粤传媒”(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从三板成功转主板,其他党报报业集团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等也都在积极筹划上市之路。
总体而言,党报集团的资本运营意识开始觉醒,但对于资本运营的认识还停留在上市、融资等单一方式上,还没有将资本运营作为集团多元化扩张的主要战略和手段。
五、党报集团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传媒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报集团在新的环境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2005年上半年,伴随着国内各主要大报广告的普遍下滑和以三家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广告的飞速增长,业界部分人士发出了“报业寒冬到来”的论调。尽管2005年中国报业没有出现严重的寒冬,甚至还在年末逆市上扬,但报业不再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个暴利行业”。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媒体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人一天只接触一种媒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媒体对一个人处于“绝对影响力地位”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受众接受媒体的时间被切割、碎片化,进而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也凌乱而分散。这一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网络广告、户外广告、广播广告、楼宇广告、电梯广告、直投广告等新媒体瓜分、蚕食着报纸的广告份额。在新的媒体结构中,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传统的强势地位正在从根本上被动摇。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2006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迈尔2044年的预言。
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报纸走向消亡的步伐。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1月28日在官方网站刊登消息,宣布将于2009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日报的全国发行报纸;
旗下拥有《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巴尔的摩太阳报》和十多家电视台的美国著名媒体集团——论坛公司于12月份提交了破产申请;
有着150年历史的美国《落基山新闻》2009年2月27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美联社援引这一期纪念刊头版文章报道:我们今天非常悲伤地与你们道别。我们的报纸在丹佛,在科罗拉多,在美国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的历史就此结束了。
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网站公布的1950年以来的统计数字,2008年,美国纸质媒体(包括报纸和杂志)的广告收入首次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高达-17﹒7%),甚至自2004年以来广告一直呈双位数增长的网络媒体在2008年也呈现了1﹒8%的负增长。[4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1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传媒生产和传媒产业也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而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经营不能仅仅限于生产经营、产品经营,而要进入企业经营的高级阶段——资本运营。
报业广告收益的下降、互联网的强势冲击、国外报业的窘困现状以及国内日益市场化的外部环境,都使党报集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来自党报集团自身的挑战则在于,“新闻出版业的行政管理体制、产权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相当部分的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还在沿用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长期依赖行政保护和垄断利润。一些国有新闻出版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陈旧,管理机制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41]
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正式消息。《意见》指出,国家将“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报业将承担起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任,以党报为龙头的综合性报业集团要想获得最具市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打破过度依赖规模、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打破单一资本结构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党报集团的体制机制。
党报集团基本概况一览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综合《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和各报业集团网站的数据,数据截止到2009年6月。
【注释】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
[2]《全国报纸管理工作会议在舟山举行》,《新闻记者》1992年第12期。
[3]陈明森、林达舜:《中国资本运营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4]陆小华:《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新闻记者》2002年第2期。
[5]李良荣:《李良荣自选集——新闻改革的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6]《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7]胡兴荣:《大报纸时代——党报改革80年》,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8]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330~331页。
[9]张敬华:《进入市场 关注读者——论我国报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6期。
[10]董天策:《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11]《中国新闻年鉴》1997卷,《中国新闻年鉴》出版社1997年版,第689页。
[12]《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3页。
[13]辜晓进:《美国报纸的集团化管理》,《新闻记者》2003年第4期。
[14]《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2页。
[15]杨文增:《试论我国报业集团化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3期。
[16]桑荫:《关于报团现象的思考——市场经济与报团现象》,《新闻大学》1994年第4期。
[17]郑保卫主编:《论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18]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19]张裕亮:《大陆报业经营制度改革——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中国大陆研究》2002年第6期。
[20]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21]胡兴荣:《大报纸时代——党报改革80年》,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22]此部分数据综合参考了胡兴荣的《大报纸时代——党报改革80年》、曹鹏的《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和《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
[23]《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24]王建南:《党报资本论》,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69页。
[25]贵州日报报业集团2004年11月挂牌成立,宁夏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7月挂牌成立。
[26]柳斌杰:《新闻出版改革》,搜狐传媒(http://media.sohu.com),2003年12月16日。
[27]李东东:《推进全面创新 加快科学发展——在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的讲话》,http://www.gapp.gov.cn(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28]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4月29日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
[29]范卫平:《新闻出版体制改革30年 今年进入全面铺开阶段》,http://media.people.com.cn,2009年4月29日。
[30]范卫平:《新闻出版体制改革30年 今年进入全面铺开阶段》,http://meida.people.com.cn,2009年4月29日。
[31]人民网:《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谈新闻出版事业发展》,http://www.people.com.cn,2008年7月3日。
[32]王国庆:《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http://media.people.com.cn,2005年8月12日。
[33]以上数据根据《中国新闻年鉴(2003)》、《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和《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综合汇集而成。由于现有资料缺少系统的党报集团数据,因此采用的是截止2003年的数据。
[34]广州日报社务委员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探索新路》,《新闻大学》1996年夏季号。
[35]汪家驷:《组建有中国特色的报业集团》,《新闻战线》1998年第9期。
[36]徐光春:《关于新闻改革和报业集团的几个问题》,《中国报刊月报》1998年第4期。
[37]周鸿铎:《报业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38]张殿元:《中国报业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39]〔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40]杜然:《美国报业的丧钟敲响了吗?》,《经济观察报》2009年4月18日。
[41]《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www.gapp.gov.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