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者海外版在线阅读

读者海外版在线阅读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时俱进 适者生存——参加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8次年会的思考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我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8次年会暨媒体论坛。来自欧美、澳洲、东南亚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中文报业的老总和嘉宾们逾百人出席。中文报纸要想进入海外华人社团,就需要刊登他们社团的新闻。

与时俱进 适者生存——参加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8次年会的思考

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我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8次年会暨媒体论坛。来自欧美、澳洲、东南亚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中文报业的老总和嘉宾们逾百人出席。本报不是协会会员但作为嘉宾与会,了解了不少有价值的情况,对继续推进《人民日报》(海外版)下一步的版面与机制改革大有裨益。出席这次会议得到三点启示:

中国内地中文媒体纷纷进军海外,本报要有危机感

过去,我们往往陶醉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发行海外的唯一权威中文报纸”,实际上,本报这种“海外优势”正在受到挑战,中国内地报纸正纷纷进军海外:上海《新民晚报》于1994年在美国尝试发行,1996年该报在美设立记者站并就地创办美国版,2002年创办了《新民晚报·澳洲版》,2004年以后,《新民晚报》又成功在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落地;1999年,《汕头特区报》与美国华文报《国际日报》合办《国际日报·华夏商务》;2002年3月,天津《今晚报》在美国创办《今晚报·美国版》;2003 年8月,《广州日报》与《星岛日报》联合推出《广州日报·澳洲专版》;2004年,《重庆晚报》和《美国侨报》合作在美出版《重庆晚报·交流》专版;2005年11月《辽宁日报·海外专页韩文版》出版,等等。内地报纸到海外办报的这种态势还在发展。

另外,世界各地华人自办的印刷媒体目前有500多家,其中日报100多家。

由此可见,如果本报不见危思改,那么海外中文报业市场留给本报的份额就会越来越小。

本报要想拥有海外读者,就要有海外读者容易接受的新闻

1.发挥权威优势

与会期间我接触一些华人老报人,他们给海外版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光明日报》执行总编辑刘汉良先生、日本《中和资讯》社长片君先生认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权威的时政新闻和评论是其他中文媒体没法比的,还有海外版对中央重大政策的解读,这些报道也有可读性。“对政策性内容我们引用的只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其他报纸我们不敢引用,以免不准确。”除此以外,还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给海外读者带来更多各方面的资讯。

星岛新闻集团副总裁邝景廉建议,海外版对外报道要注意看对象,对纯指导国内工作的报道要少,不要把以共产党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育性的新闻向海外大量传播,否则这张报纸难以吸引海外读者。

2.加大华人社区新闻

马来西亚报人叶宁说,西马地区华人往往看重当地华人社区的新闻。中文报纸要想进入海外华人社团,就需要刊登他们社团的新闻。与他们生活无关的报纸,他们是不会订阅的。

要研究我们的读者群,要设法抓住青年读者

1.海外中文报纸老年读者减少,“拇指一代”年轻读者要接上

菲律宾《商报》副总裁胡文炳先生说,在菲华人报业界有一句话:“死一个华人,就少了一个报纸订户。”目前,看中文报的大都是老华侨,随着这部分老华侨逐渐去世,能看懂中文的现代华人越来越少。海外中文报业要生存,就要抓住青年读者,就要有青年人喜欢看的新闻;在内容、形式上也要易于接受,建议办中英双语的海外版。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朱立建议:中文报纸在内容上要注意取舍。例如,香港有的报纸容易犯“精神分裂症”,一版的时政评论是带引导性的、严肃的,但编辑副刊时却在犯病,编辑那些连他们的子女都不让看的内容,企图以此取悦读者。

一些老报人认为,当今青年是“拇指一代”,用拇指操纵电视频道、点击全球网站、向朋友或陌生人发短信,但他们的拇指却越来越少用来翻报纸。办海外中文报纸,既要不放弃“老一代”华人读者,同时也要改造我们的版面,以适应年轻读者的阅读喜好。

2.引导读者,开展读者辅导,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媒体

来自欧洲的华人报业的老总们认为,要让读者订阅你的报纸,需要做引导工作。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就专门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深入学校、社区、家庭,广泛开展读报辅导。海外版也应当这样做。

(写于2005年11月23日,原载人民日报社《新闻传播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