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生态学范式建构公共关系学理论

以生态学范式建构公共关系学理论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生态学范式建构公共关系学理论陈先红20世纪80年代的新媒体时期,是公共关系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本文认为,这种权威范式的缺失正是宏观公共关系学理论的缺失,更确切地说,是生态学范式在宏观公共关系学理论建构中的缺失。下文将通过对这两种生态学范式的分析和探究,来试图回答宏观公共关系学不同于微观公共关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生态学范式建构公共关系学理论

陈先红(1)

20世纪80年代的新媒体时期,是公共关系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一时期,一个新的词汇“Public Relationships”取代“Public Relations”进入公共关系学者的研究视野,人们开始发出这样的追问:“个体从哪里结束,关系从哪里开始”、“把关系还给公共关系”、“关系应该成为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领域”。在此之前,传统公共关系理论如管理学派、语艺(修辞)学派和整合营销学派都忽视“关系”的核心概念作用,始终是以传播为中心,将研究重点放在public,即对公众的传播策略的制定,传播效果的评估上。在此之后,研究重点开始从“传播”转向“关系”(relationships),即开始研究如何建立、维持和提高组织-公众关系的质量,关系观点的倡导者玛丽·佛格森(Ferguson Mary)指出,“以关系为研究单位的组织-公众关系为范式的集中提供最多的机会,它将会加速公共关系领域的理论发展”(2),关系管理观点的出现标志着公共关系开始从对民意的操纵转向关系的建立,这是公共关系根本使命的重大变化,也是公共关系理论范式的巨大创新(3)

但是通过文献回顾发现,西方的关系管理范式多是以人际传播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组织-公众关系的维度要素、发展过程、功能作用等,基本上局限在比较微观的关系研究层面,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一致认为,虽然公共关系理论主流研究典范正在向关系范式转移,但是仍然没有出现权威范式(LynneM,etc,2001)(4)。本文认为,这种权威范式的缺失正是宏观公共关系学理论的缺失,更确切地说,是生态学范式在宏观公共关系学理论建构中的缺失。

众所周知,当代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模型都是以公关在组织-环境关系中的意义和角色为基础的,因而具有生态学的特征(JamesL.Everett,1993)。从1952年卡特利普和森特提出的调整与适应模型,到格鲁尼格1984年提出,1992年又修改的公共关系实践的对称模型,都是属于生态观点。另外,在公共关系领域先后出现的系统论管理学派、语艺修辞学派、整合营销学派和关系管理学派,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公共关系研究的生态学意蕴,毫无疑问,借鉴生态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论基石已经奠定。

但事实上,公共关系领域的生态研究成果是比较分散零乱,不成体系的,或者说是比较微观的,这些研究都是从研究单个组织出发,利用个体生态分析方法,研究微观公共关系活动中各有关利益主体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组织公关行为与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互动规律。尽管上述公关研究都从不同侧面涉及生态学思想,但是很少研究是以整个公共关系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生态系统分析法,研究宏观公共关系活动中各利益主体的相互调整与适应,解释一般公共关系原理、概念、范畴、方法等问题,公共关系学一直缺乏一个能够“一以贯之”的理论或典范,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架构(Hallahan,1993;Sallotetal.2003)。

因此,本文提出“运用深层生态学范式来建构宏观公共关系学”这一命题,也就是说,运用深层生态学范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建构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形成该学科的理论传统,并规定其发展方向,这不仅是公共关系学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公共关系学科成熟的标志。这对理清时下混乱不清的公共关系学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主要从宏观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假设、研究对象和基本范畴展开论述。

宏观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假设

公共关系学已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而“宏观公共关系学”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概念,要想从规范角度对宏观公共关系的总体表现作出描述,这完全依赖于对生态学范式的适当选择。

美国社会学家D.贝利认为,库恩提出的“范式”一词用在社会科学中,是观察社会世界的一种视野和参考框架,它由一整套概念和假定所组成。在公共关系学研究领域,对生态思想的运用非常普遍,生态学由于其所主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生态思想,理所当然成为我们建构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假设,这一点已经被广泛证明和认可,但是运用不同的生态学范式,来建构不同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体系,似乎尚未被人们广泛关注和重视。对公共关系理论建设最有影响的学者皮尔森(Pearson R,1990)曾经提出:“生态思想为公共关系理论建构提供了两种方法:伦理方法和策略方法,这是两种不同的系统思维方法,他们能够引导公共关系学进入两个不同的方向,究竟哪一个方向更适合公共关系学?这是公共关系所面对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选择,这个选择会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的自我理解力及其未来的命运”(5)。遗憾的是,这一重大的研究命题因为皮尔森的英年早逝而中断。

本人认为,对于公共关系理论建构来说,策略方法对应的是形而下的浅层生态学范式,它强调功利型伦理观,遵循功利主义,侧重对公众的说服,民意的操纵,偏向于微观层面的公共关系;而伦理方法对应的是形而上的深层生态学范式,它强调义务型伦理观,强调对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强调关系的质量,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偏向于宏观层面的公共关系。下文将通过对这两种生态学范式的分析和探究,来试图回答宏观公共关系学不同于微观公共关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根据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1973)的观点,浅层生态学(shallowecology)和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提倡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价值观(6)

浅层生态学的思想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它主张在不削弱人类利益的前提下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认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本质上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而深层生态学的思想基础则是“生态中心主义”,它是从整体论立场出发,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生态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中。它主张走中间道路,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更倾向于人性化的、对环境有利的技术,它把生态危机归结于制度危机和文化危机,而不是技术危机,因此深层生态学的危机处理主张是集中在个体意识的转变上,要求每一个个体改变态度、价值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举例来说,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浅层生态学通常的做法是,用技术来净化空气和水,缓和污染程度;或者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可范围内;或者干脆把污染工业完全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与此截然相反,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它关注的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两者都是以“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思想为基本假设,但是两者的生态学世界观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并对公共关系学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形而上的“深层生态学范式”强调生态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强调伦理方法,适合于对宏观公共关系学的总体表现进行规范和描述,而形而下的“浅层生态学范式”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强调策略方法,体现了微观公共关系学的生态范式。两者的生态学世界观比较如表1:

表1 两种公共关系学的生态学世界观比较

img1

本文认为,从宏观而言,公共关系学强调“社会组织”这一研究对象的关系论、系统整体论和有机论,组织存在是一个由组织-公众-环境构成的“无缝之网”,组织和公众、环境都是“生物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结”,它们都是一个系统整体,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之分,所有的整体都是由它们的关系所组成的;公共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关系居间者”(7),或者用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一种“主体间性”,公共关系坚持第三方立场的中间道路,采用伦理方法,通过文化影响和制度改造,追求组织利益、公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统一,最终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生态。总之,公共关系的目的是要组织“拥抱世界而非征服世界”,是让组织不断扩大自我认同的范围,从个体自我,逐渐转化为社会自我,最终成为“生态自我”(8),从而“最大化的(长远的、普遍的)自我实现”,达成组织-公众-环境关系的真善美。

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组织-公众-环境关系

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规定了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区别与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开展公共关系实践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从而也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第二,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9)

透过目前的公共关系理论,公共关系学研究对象主要存在以下误区:①模糊性,笼而统之地将“公众”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实际上与社会学发生较大程度的重合,其结果是丧失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难以获得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合理依据。②片面性,将公共关系研究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国际上对“关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公众关系(OPRS)的研究上,缺乏或者忽视对组织-环境关系(OERS)的研究,这导致了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的缺失。③单一性,孤立地从主体层面、客体层面或者目的层面揭示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比如仅仅是把“单一的组织”、“孤立的公众”或者“有效的传播”作为其研究对象,而没有把“关系”,没有把“组织、公众、环境”作为一个关系整体进行研究。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传统公共关系理论只是研究组织与顾客、竞争者、消费者等生命系统的公众变量,而忽视了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非生命系统的环境变量的研究,环境只是作为一种背景出现的,这样就使得公共关系理论限于一种战术层面的微观研究,而无法涵盖宏观层面的战略研究。

最近有研究表明,虽然“环境变量”和公共关系之间的关系很难测量,但是其作为一种战略公众的观点已经被广泛认可,比如,格鲁尼格等人认为,环境对于公共关系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变量的研究上,对其他环境变量的研究关注较少;而Culbertson和Jeffers(1992)提出SPE(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这三个环境变量对公共关系实践极其重要(10);Dejan Vercic则进一步提出了5个影响公共关系实践的环境变量: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指民主化程度)、经济体系(经济体制和发达程度)、激进性水平(组织面对压力集团时活动的程度)、文化属性和媒体系统(媒介体制和舆论环境)。他认为,“环境变量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公共关系知识体系的非常重要的开端,只有当研究超越了对一个国家中公共关系如何实践的描述,把公共关系和其他变量如文化、政治体制、媒介环境等联系起来,真正的理论建构才能够实现”。(11)

识别环境变量有助于提高公共关系研究者的预测能力,也能够帮助从业者制定正确的公共关系战略或技术。但是,如何把环境变量纳入公共关系学的知识体系呢?这又是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将两个研究对象合二为一,或者把组织-环境关系包括在组织-公众关系的概念里,或者把组织-公众关系放在组织-环境关系的框架内,本文认为,无论哪一种表达都是不妥当的,因为从深层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组织、公众、环境之间并不是“人与自然”、“自我-他人”、“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不应该被分成“作为主体的组织”和“作为客体的公众或环境”,而应该是一个由组织-公众-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构成的社会存在物,是组织-公众-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外在的、偶然性的、派生的,而是“内在的,本质的和构成性的”,因为一个社会组织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各种属性的自足的实体,它与较为广阔的社会环境的关系,与更为复杂的各类公众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等,都是组织身份的构成性的东西。社会组织既不是站在组织-公众-环境系统之外,也不是站在组织-公众-环境系统之上,而是在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场景之中去完成公共关系行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生态的评价和选择。

因此,本文提出“组织-公众-环境关系”这一概念,作为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提法并不是主观杜撰的,而是符合以上深层生态学基本假设的,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了关系而不是公众是最基本的分析单元,关系是宏观公共关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二,强调了组织-公众关系是最核心的构成要素,是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部分;第三,强调了组织-环境关系是最广泛的存在,是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按照“组织-公众-环境关系”来理解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纠正一些模糊的、不确切的、片面的说法,既能够较好地体现宏观公共关系学的总的精神和宗旨,又能够贯穿它的全部内容。总而言之,宏观公共关系学就是以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宏观公共关系学就是以组织-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以组织-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宏观公共关系学的基本范畴:织网、造流、占位

作为学科的宏观公共关系学面临的一个理论难题,就是如何将一盘散沙式的研究主题和兴趣,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研究范畴。纵观当今国内外的公共关系教材,其内容就像一个“社会科学的大百科全书”,几乎无所不包,从伦理到法律,从政治到环保,从历史到文化,从媒体到广告,从品牌到礼仪,从策划到演讲,从……到……,说得学术一点,就是“泛传播”和“大文科”的概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大杂烩”、“大拼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对宏观公共关系学基本范畴的界定。

本文提出,应该在生态学范式和关系过程理论的基础上,来建立宏观公共关系学的基本范畴。首先,生态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调整与适应,和谐与均衡,生态网,生态流和生态位等,这些概念可以直接为我们所借用。其次,就关系过程理论而言,布鲁姆和格鲁尼格提出的“关系形成模型”和“关系策略模型”,为我们奠定了宏观公共关系学范畴的基本雏形。如图1、表2所示(12)

img2

图1 布鲁姆的关系形成模型图

表2 格鲁尼格的关系策略模型

img3

续表

img4

在以上两个模型中,布鲁姆用“关系前项”、“关系概念”和“关系后项”来描述组织-公众关系的形成。而格鲁尼格则进一步修正为“情境前项”、“保持战略”和“关系结果”,并强调了关系维持的策略,这两种模型的共同特点都是讨论组织-公众关系结构化的过程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关系资源的特殊结构和在网络中流动的方式。它类似于生态链中从供应原点的前向关系,通过组织活动流向消费终点的后向关系,这两个理论模型只是强调了一维的“流”的概念,缺乏一种整体关照,不能够涵盖所有的关系管理层面,正如生物学家阿伯瑞希特·梵·哈勒所说的那样,“自然以网络而不是链条方式联结万物,然而,由于人类的语言不能同时处理几件事情,所以,人类只能以链条的方式跟随。”

因此,本文对关系发展3个阶段模型进行横向分解,提出“关系资源网、关系传播流和关系生态位”,作为宏观公共关系学的3个基本范畴,从而使关系管理的结构体系更加全面完整。

在组织-公众关系的第一阶段,布鲁姆用“关系前项”定义了构成关系资源的要素,它们是社会和文化规范、集体认知和期待、资源的需要,对不确定环境的认知、合法/自愿的需要。格鲁尼格则用“情境前项”强调了组织-公众关系的6种类型:组织影响公众、公众影响组织、组织-公众联盟影响另一组织、组织-公众联盟影响另一公众、组织影响组织-公众联盟、多样组织影响多样公众等。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他们所讨论的问题都是“网”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员要素和关系结构问题。本文把它称为“关系资源网”。

关系资源网就是“由组织-公众-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具有资源配置功能的关系网络,具体地说,它包括两大子网络,组织-公众关系网和组织-环境关系网,其中:组织-公众关系网主要包括组织-员工关系、组织-持股者关系、组织-消费者关系、组织-社区关系、组织-媒体关系、组织-政府关系、组织-竞争者关系、组织-金融关系等。组织-环境关系网主要指组织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按照生态关系的性质,这两大子系统又可以分为合作者关系网、联盟者关系网、威胁者关系网和制约者关系网。在这一范畴,公共关系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建立与管理关系网络,让各种资源畅其所流,流于其必需之处,止于其当止之地。

在组织-公众关系的第二阶段,布鲁姆认为关系代表了一种信息、能量或资源的交换和转移,具有交换、交易或转移等属性,这些关系属性既描述着系统中的关系,也体现了系统中的结构。格鲁尼格则从关系维持的角度提出了对称性整合战略和不对称性分配战略。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一关系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流”的问题,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在信息传递的引导下流通变化的过程,本文把它称为“关系传播流”。

关系传播流是指传播在组织-公众-环境关系发展中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它在组织内外不断产生、流通和利用,就像一种有源头的“流”。任何一个组织中的关系传播都不是一维流通的,而是多维流通的,因此,作者借鉴人际传播和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个关系传播流的三维框架:目的维度,性质维度和内容维度。目的维度包括由战略性关系和日常性关系构成的连续统一体,性质维度包括由强关系到弱关系的连续体;内容维度包括从信息流向文化,从文化流向情感的连续统一体。目的维度和性质维度构成了4个象限,而内容维度以3个同心圆置于其中,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传播分析框架(见图2)。

从目的维度来看,关系传播流是一个从完全无意识、无计划的日常性传播到完全有意识、有计划的战略性传播的变化连续体;从强弱维度来看,关系传播流就是一个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传播变化连续体,从内容维度来看,关系传播流包括信息流,文化流和情感流。具体地说就是由“社会层面”的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人际层面”的关系所构成的一个传播连续统一体;其中,社会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以社会分工信息为主的角色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以文化信息为主的价值观关系,人际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情感关系。在这一范畴,公共关系主要是从信息、文化和情感3个层面来研究维持强弱关系的日常性传播策略和战略性传播策略,主要的研究议题有:各种关系类型的强弱测量和变化规律;战略性关系和日常性关系的实现和转化策略;战略性信息和日常性信息对关系强弱的影响;内向性信息和外向性信息对关系强弱的影响;强关系与弱关系的信息传播模型;强弱关系的文化传播研究;日常性关系传播中的情感投资模型;战略性关系传播中的情感表达;情感维度与关系结果评估,等等。

img5

图2 立体多维传播分析框架图

在组织-公众关系的最后阶段,布鲁姆的“关系后项”包括目标达成、依赖和丧失自主性以及日常的制度化行为4个结果,格鲁尼格的“关系结果”主要是指所建立的符号关系(如品牌的形成)和行动关系(如相互控制,信任,满意,承诺等)。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结果都是关于“生态位”的问题,即关系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本文把它称为“关系生态位”。

关系生态位是指一个组织的关系要素及其性质的集合,它是组织-公众-环境之间关系的某种定性或定量的表述,它不仅包括空间概念,而且包括时间概念,它反映了一个组织对关系管理的适宜程度和对公众的吸引力程度(陈先红,2006)。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反映组织-公众-环境关系管理的价值,这是一种抽象的性状描述。比如关系管理是一种花费还是一种投资?关系管理的结果是建立了信任还是促进了合作?关系管理是否增强了组织魅力,增加了社会资本?关系管理在形成、维持和改变社会资本方面扮演何种角色等。二是反映组织-公众-环境关系管理的结果,即组织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时空位置。每一种组织在多维生态空间中都有其理想生态位,而每一种环境因素都给组织提供了现实生态位,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之差就产生了生态位势。关系管理的任务就是一方面帮助组织去寻求、占领和竞争良好的生态位,建立声誉,塑造品牌,能动地去改造环境,另一方面也迫使组织不断地适应环境,调节自己的理想生态位,通过议题管理,危机处理,实现组织和环境关系的和谐发展,使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之差最小。所以,从公共关系角度看,可以把声誉、品牌、议题、危机看做是某种生态位的具体体现。从功能性质角度看,品牌体现了组织所处的市场生态位,声誉反映了组织的社会生态位;从时空角度看,危机体现了组织在某一时间点的特殊生态位,议题反映了组织在某一时间段进入的空间生态位。可以说,对关系生态位的管理就是对声誉、品牌、议题、危机的管理(见图3)。

img6

图3 宏观公共关系学三大范畴图

因此,本文提出,关系资源网、关系传播流和关系生态位共同构成了宏观公共关系学的基本范畴,宏观公共关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结网”,“造流”和“占位”。(13)

宏观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建构模型

宏观公共关系学理论往往是大型理论,它为我们解释公共关系的总体表现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根据社会科学的性质,宏观公共关系理论模型共分为4层:最高层是世界观层,第二层是方法层,第三层是核心概念层,第四层是理论观点层。世界观体现了理论建构的基本假设,生态思维所提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世界观是公共关系理论建构的共同基础。在这一世界观指导下,公共关系学者可以采取策略方法和道德方法两种生态方法建构公共关系理论。迄今为止,围绕“传播”和“关系”这两个核心概念,主要理论成果有劝服操纵模型、双向对称模型、调节-适应模型、社区模型和文化调节模型等,如图4(14)

在此模型中,本文把当前的公共关系理论分为3种类型:理性主义的策略型公关、理想主义的对称型公关和社群主义的伦理性公关3种类型。在图的最左侧,是纯粹以传播为中心的劝服操纵型公共关系。即理性主义的策略型公共关系,其特征就是以传播为中心,以劝服为手段,最终达成利己单赢关系状态,关系只是一种被利用的工具,其代表观点为米勒的“劝服说”(15)

在图的最右侧,是纯粹以关系为中心的社区型公共关系,即社群主义的伦理型公共关系,其特征是以“建立社区感”为己任,通过积极主动承担社区责任,来减少社会冲突,提升社会关系。它强调关系质量和承诺;强调社会认同感;强调核心价值和信仰的重要性;强调权力和责任的平衡和市民知情权。其代表观点为克鲁克博格和斯达克的“社区感假设”(16)

在该图中间的上方,是以传播为核心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即理想主义的对称型公关。在双向对称模型中,组织-环境关系主要是一种研究背景,作为传播的外部变量或者干扰变量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传播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伦理也是策略。该模型奠定了公共关系的世界观基础。同时也受到广泛争议和攻击,其代表观点是格鲁尼格的“传播管理说”和“卓越公共关系”。

img7

图4 公共关系理论建构模型图

在该图中间的中部,是调整-适应模型,此模型强调了传播与关系的相关性,在组织-环境关系的适应与协调中,传播的协调作用改善了组织对关系变化的适应性。该模型仍然是以传播策略为重点,组织-环境关系为调节变量的。其代表观点是卡特利普,布鲁姆的“关系管理说”。

在该图中间的底部,或者说整个区域的底部,是文化调节模型。该模型以关系为中心,把原来处于背景地位的组织-环境关系纳入到一个由组织-公众-环境构成的复合关系生态中,从组织的社会文化角色出发,通过对话和研究,达到伦理和谐的关系生态,其代表观点是陈先红提出的“关系生态说”(17)

从以上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宏观公共关系学将公共关系理论的建构从策略方法导向伦理方法,从强调外在的公共关系技术、手段和策略,到强调内在的公共关系理念、文化和哲学,其目的就是要重新建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还原公共关系建立社会信任,追求真善美这一本来价值。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没有一门学科是完全不变的,学科在发展,就要不断地改进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也就是要不断地建构这一学科,正如皮亚杰(Jean Piaget)所说的:“所有学科,包括高度发展了的学科,都是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其特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还总是不完善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之中。”(18)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公共关系学来说,新媒体时代正好是公共关系理论范式转换的良好开端,而不是终结,宏观公共关系学概念和观点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引起更深入的思考,期待更深刻的讨论和更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注释】

(1)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Ferguson M.A.Building Theory in Public Relations: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C].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Gainesville,FL.1984.

(3)陈先红.新媒介推动下公共关系理论范式的创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4:72.

(4)Lynne M.Sallot,Lisa J.Lyon&Carolina Acosta-Alzuru,etc.From Ardvark to Zebra:a New Millennium Analysis of Theory Development in Public Relations Academic Journals[J].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2003,15(1):27-90.

(5)Pearson,R,Ethical Values or Strategic Values?the Two Faces of Systems Theory in Public Relations[R]//L.A.Grunig&L.E.Grunig,eds.Public Relations Annual(Vol.2:219-234).Hillsdale,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0.

(6)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7.

(7)“关系居间者”的概念来自马丁·布帛的关系哲学,他认为人是关系的居间者。在此,本文把公共关系比喻为组织-公众-环境关系的居间者。

(8)“生态自我”的概念来自奈斯,他用生态自我来表达形而上的大写的“我”,表明这种自我是在与人类共同体、与大地共同体的关系中实现的。当我们达到“生态自我”时,便能“在所有存在物中看到自我,并在自我中看到所有的存在物”。

(9)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9.

(10)孟建.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05—2006)[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71.

(11)Dejan Vercic&James E.Grunig:The Origins of Public Relations Theory in Economic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R]//Danny Moss,Dejan Vercic&Warnaby,G.,eds.Perspectives on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London:Routledge,2000:9-58.

(12)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38-140.

(13)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23.

(14)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73.

(15)米勒把公共关系定义为“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的过程”。见Miller.Persuasion and Public Relations:Two“Ps”[J]//a Pod Gerald R.Miller,Carl Botan and Vincent Hazelton,Jr,eds.Public Relations Theor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Hillsdale,NJ,1989.

(16)克鲁克博格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建立社区感的努力。见Kruckberg,D.,Starck,K.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ity:A Reconstructucted Theory[R].New York:Praeger,1988.

(17)陈先红把公共关系定义为“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具体说来,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公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和谐。参见公共关系生态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8)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