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的基本形式
现场报道的导语一般都比较简单、直接,它的主要功能是开门见山地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因为现场报道的解说要在现场完成,记者在录制解说的同时还要关注事件的进展,构思下一步的报道或是采访,短时间内构思较复杂的短语并不切合实际;同时因为广播节目线性传播、不可回复的特性,记者也需要在第一时间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给听众,所以导语部分一般采取直接的介绍方式。
目前国内不少广播新闻采用栏目式编排方式,用主持人的串联来引入记者的现场报道或是录音报道,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每天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就是这样的方式,这种情况下报道的导语部分实际上是在后期编辑时完成,然后由主持人播读出来,而记者的现场报道则通常是直接切入正题:
主持人:昨天是元宵节,学生返校客流高峰开始,与农民工返城叠加,春运客流量仍保持较高水平。铁道部门将在学生客流比较集中的时间和方向组织开行学生专列。请听报道。
【火车站嘈杂背景声】
记者:哈尔滨火车站今天迎来了学生返校流高峰,在哈尔滨火车站候车室里随处可以看到学生的面孔。
【采访录音】
学生:我到南昌,先到北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2月22日首播)
这样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减轻记者在现场的负担,可以使记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新闻事件本身,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整个新闻栏目较统一的风格。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报道的记者不应由此形成对后期编辑的依赖,仍应尽量使现场报道完整。因为有些现场报道节目会出现在新闻资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不同的栏目形式里,如果现场报道本身不够完整就不利于节目资源的反复利用。所以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记者尽量在现场完成完整的报道,包括导语、中段的临场解说、音响、采访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