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对表演学理论的借鉴

试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对表演学理论的借鉴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对表演学理论的借鉴郝晓静近年来,活跃在电视媒体中的综艺娱乐节目大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受到相当一部分受众群体的追捧。

试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对表演学理论的借鉴

郝晓静

近年来,活跃在电视媒体中的综艺娱乐节目大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受到相当一部分受众群体的追捧。作为综艺娱乐节目传播的核心要素——主持人也备受关注。学界和实践一线在对综艺娱乐节目传播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时候,发现大量的表演技巧被主持人运用在节目主持中;一些演员出身或者有过表演经历的主持人在镜头前表现较为轻松自然、从容自如,因而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也表现出较强的职业亲和力。借鉴表演的相关理论和技巧,成为业内探讨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从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出发,参照表演体系中“从自我出发”、“解放天性”、“当众孤独”这三个理论,对节目主持借鉴表演技巧的现象进行分析,并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需要,提出丰富节目主持情态的思路,在寻求理性、恰当的理论工具的同时为综艺娱乐主持人激活正确、灵动的艺术创作心理机制提供一点启发。表演理论和技巧的借鉴不是挪用和照搬,明确他山之石的功用,把握“演为播所用”的尺度和规律,就要注意不能陷入“过分注重自我”和“强制天性”等创作误区。

一、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借鉴表演艺术的必要性

综艺娱乐节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综艺娱乐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功能特殊、地位凸显、个性风格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话语、服装以及对节目的驾驭等方面,也体现在综艺娱乐主持具有一定的表演因素上。

由于传播目标、传播效果和传播环境的多元化追求,从传者的角度看,媒体和节目对主持人的专业能力要求更加具体;从受众的角度看,他们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收视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节目主持人要适应岗位要求、开掘事业发展潜力,势必要熟知综艺娱乐节目的传播特点,根据节目的定位和目标选择恰当、鲜活的主持方式和情态,为提升节目的收视率、美誉度和受众满意度做出自己的努力。与其他节目相比,综艺娱乐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综艺娱乐节目的即兴性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现场性为主持人的即兴发挥提供了现场素材。主持人往往会结合二者,根据节目的进程进行演绎,从而产生节目预设所不能形成的效果。例如《快乐大本营》在节目的编排上会加入很多主持人的表演成分,不仅主持人给嘉宾设置各种各样的情景让嘉宾表演,而且主持人也会跟着“玩”起来。有“快乐精灵”之称的谢娜,所采用的各种搞笑的表演正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主持人为了传播效果,为了适应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殊需要,使自己的语言形体更自然潇洒,更具有审美价值,学习一些表演基本功,借鉴一些表演元素也是必需的。”(1)综艺娱乐节目中,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更近,关系更亲密。李咏曾把这种关系定位为“亲人”关系:“亲人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是没有紧张,没有隔阂,充满亲情、感情,无话不说的一种关系。我们要在荧屏上呈现一种大众化、娱乐化的节目,只有主持人与嘉宾间的这种关系才能让节目充满戏剧性、娱乐性,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2)

娱乐节目正是凭借这些随性而又活脱的表演增加了极大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出现的各种意外起到了转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反而为娱乐节目增色不少。《天天向上》在采访参与国庆阅兵的小学生的那期节目中,曾获得2008年电视榜主持人新人奖的欧弟当场吹起了萨克斯,可是无论怎么尝试他也吹不出声音来,其他搭档则抓住这次机会大肆嘲笑欧弟的“丢脸”表现。顿时,台上台下笑成一片。主持人渲染和夸张的表演化解了这次意外。

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特殊性使其对主持人的才艺能力、把控现场能力以及表现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来源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除了朱军、董卿、李咏等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外,央视综艺主持人汪文华、赵宝乐、德江是曲艺演员,王刚是长篇小说演播员出身,倪萍是电影演员,毕福剑是学导演的……总结这些人的共同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专业背景都与“演”字相关。他们的成功转型给我们的启示是:表演学中的确有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二、综艺娱乐主持人在节目中运用表演成分的问题及分析

越来越多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逐渐认识到,在节目中适当地加入些表演的元素既能调节节目气氛,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娱乐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之一也正是表演成分运用得更多,主持人的表演色彩更浓。表演成分的加入无疑使节目更加生动好看,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度”的把握,运用过分或者不及都不会产生预期的节目效果。以下两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没有把握好“度”:

现象一:过分表演,淡化寓教于乐

戏剧艺术认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生命运的展示最为重要,“故事情节、悬念设置、结构形式、视听语言、动作表现等在戏剧中之所以重要,其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创造和人生命运的展示”。认为“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础,也是‘戏剧性’的根基”。(3)主持艺术同样需要塑造主持人及嘉宾的形象,但并不是以此为最终目的。主持人形象的塑造是作为吸引观众再度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节目的进程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刻意为之。主持人如果认识出现偏差,往往会模糊观众对事情真实性的判断。

在一些娱乐节目中,主持人会讲述一些小故事为节目加料,想以此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如果表演痕迹太浓,即使所讲述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观众也只会当做是笑料听之、笑过即忘之,不会从其中抽身出来,与其保持距离而引发思考,娱乐节目的教育功能也就随之淡化了。

现象二:照本宣科,“不越雷池”,弱化吸引观众再度注意

中国的传统舞台艺术决定了观众“听戏”和“看角”的独特审美方式。因此,观众在观看娱乐节目的同时也在注视着主持人的表现。一个好的节目,观众会随着主持人的情绪而上下波动,进入到主持人所设定的情境当中,贴合节目的节拍。而情境是个体所感知、意识的环境,是被打上主观烙印的。情境作为一种主观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引导作用。环境只有被个体所感知、认识,形成情境后,才能对个体发生作用。(4)因此,观众对主持人所设定的情境只有在注意、感知、认识之后,才会引发一系列的作用。往往刺激程度与观众的注意成正比,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加大音量的方式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加大音量只是浅层次的刺激。同样,形式多样比单一乏味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

“照本宣科,不越雷池”更多地是心理上给自己增加的桎梏。《快乐大本营》中,谢娜和吴昕两个人的表现差距很大,除了性格及经验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因素,谢娜敢于表现,不怕出错,即使出错也能继续错下去进而巧妙地将其转化为笑点。

分析以上两种极端现象,成因很多,追问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主持人对自己在节目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存在含混或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节目主持不是角色塑造。社会上任何人都不是赤裸裸地展现于世人之前,言与行都要受到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制约,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行事。另外,人在社会上的言行总会受到一定目的的支配,并“把它当做规律来规定他的行动的式样和方法,使他的意志从属于这个目的”(马克思语)。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社会角色,并按照一定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行事。从这个角度来说,真实与表演无时无刻不在博弈,无时无刻不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这两种因素孰多孰少的问题。娱乐节目主持人需要的是放开心扉,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的自我。

其次,综艺娱乐主持人与新闻播音员的功能不同。新闻播音员必须以庄重、真实、可信的形象面人,由于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他们要给人以真实可靠的印象。另外,新闻播音员一般都是播读别人的稿子,即使是自己写的,也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此共性的成分更多些,自己个性的展现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也不是直接展现的,要通过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语言技巧间接地表现出来。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一个符号,起着吸引观众再度注意的重要作用。在《天天向上》创建之初,何炅、汪涵拍录宣传片为节目造势,正表现了主持人的影响力。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是通过主持人在节目中张扬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塑造得以实现的。

三、综艺娱乐节目主持对表演理论的恰当借鉴

(一)理论借鉴

1.从自我出发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从自我出发,讲求真实的体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在舞台上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你自己。随时要以人——演员的名义来动作。离开自己绝对不行。如果抛弃自我那就等于失去基础,这是最可怕的,在舞台上失去自我,体验马上就停止,做作马上就开始。”(5)播音主持学科讲求的“我就在”虽与表演学追求的“我就是”存在本质的区别,但真实地塑造角色与通过真实地创作来完成宣传目的存在很大的相通性。“在舞台上所描绘的形象的灵魂是演员用自己活的心灵的各种元素,他自己的情绪的回忆等等配合和组织而成的。”(6)

从主持人的角度来说,“从自我出发”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狭义上,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同样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自己的相关经历或是用别人的经历去补足,从而才能调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受众,使节目更加形象生动。广义上,主持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主持人创作成熟的标志,是在“从自我出发”的基础上形成的。主持人只有准确地认清自己,了解并熟知自己,才会形成符合自己的言行和气质。

2.当众孤独

“当众孤独”是表演学术语,是演员为了更好地入戏而进行的心理训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一个演员忘乎周围的一切,权当周围的人、摄像机不存在,只管进入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另一种情况是指一个忍君子的情况,以大度、包容的情怀,一个人忍受不得已的孤独,本文主要指向第一种情况。除了演员,其他人在生活中也不乏“当众孤独”的训练,举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实例: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坐在人声鼎沸的大街上读书,目的是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这种情景的运用是多元的,并非只是单一的方面。主持人既要注意观众的反馈,对自己的传播方式作及时的调整,同时又要“忘记”观众,专心于自己的创作。当众孤独是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如果主持人总是想着:“面对这么多观众,我说错了该怎么办?我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是不是会有观众不喜欢……”这样必定会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到整个节目的质量。因此,重视观众必须先要忽视乃至“忘记”观众的存在。苏东坡曾说过:“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忽视乃至忘记观众的存在并没有否定受众的中心地位,而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创作,及于受众。

3.解放天性

“天性”,最早是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来的,是表演学术语,指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种规律,以及在这种规律指引下产生的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俗称的人的本能性的天性不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了区别,将其称之为“有机天性”。对于天性,郑雪来的解释是:“‘创造天性’也可以理解为‘创造性的自然’。”这正与本文所探讨的主持人如何表现得更自然、更顺畅相吻合。

在现在的表演学体系中,解放天性的训练是表演学的必修课。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品质,由于生长环境中各种思想观念的束缚,部分天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因此,要把这部分被束缚的天性解放出来。出于表演各种角色的需要,要求演员首先恢复天性,使性格趋于圆满,从而才能选择角色所需要的那部分性格进行演绎。主持人主持各种节目,并不是每个节目风格都适合主持人的性格,但是主持人要在节目中表现得自然、和谐,就必须融进节目之中,将自我风格与节目风格趋于一致。

古时候,人们就有关于人性的论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说的是教育对人性变化的重要性。《淮南子》中也说到“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说的是外因对人性的影响。小孩从出生开始,就要受到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某些方面将自己束缚起来,以便表现得更加理性,这也是成长的过程。主持人解放天性不是按原路返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是将学到的观念常态化、自然化;也好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者将束缚的枷锁打开后,仍然能欢快而有规则地舞蹈,从而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二)主持人对表演学理论的恰当解读

节目创作过程中,主持人要有松弛而集中的良好心态。松弛的心态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放松的心态去感染观众,满足观众放松自我、愉悦心情的需求。二是主持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言行才会更自如,思维才会更活跃。松弛不是松懈,松懈容易使人怠慢。同时,主持人的心态也应该是积极的、集中的。综艺娱乐节目特点就是即兴性强,主持人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节目的进程,才会思接千载,条理清晰,应对自如。主持人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心理状态,去除拘谨与做作,真实、自然地再现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

第一,主持人只有从自我的特点出发,才能克服模式化、程式化倾向,摆脱刻意模仿、虚假做作的嫌疑。“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同样,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人,主持人只有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扬长补短,扩大和美化自己的优点,使之与节目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主持人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节目的内容与风格进行再创作,也不能刻意地模仿他人。要想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的人,必须有不同于他人的风格和气质。这种风格和气质是根据创作依据(节目内容、风格和受众等情况)、创作主体的文化修养与社会经历,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而逐渐形成的。

第二,主持人亦不可缺少当众孤独的训练,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故时,更会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主持人经过这样的训练,便能处变不惊,迅速准确地把握对象感,使自己在节目创作过程中不仅照顾到现场的观众,还兼顾到不在场的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

第三,主持人要敢于并善于解放自己的天性,让自己多面的性格处于一种弹性的状况下,最大限度地美化和强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有效控制有损节目播出效果的那部分自我。我们应该清楚,对表演理论的借鉴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主持人借助这一过程的训练是为了更加收放自如地表现自己。

《半边天》节目主持人张越总会像一位知心大姐一样与嘉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像是在自家的客厅里进行的聊天。她曾说:“节目让我变得更简单了……”这句话体现了张越放松的心态,将节目回归生活的理念。放松的心态在节目创作过程中是非常可贵的,尤其是对于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的综艺娱乐节目,任何突发事件都需要主持人机智敏锐的思维和条理清晰的语言来应对。只有放松的心态才会使思路顺畅,紧张的状态往往会使思路受阻,有时人在紧张时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人的紧张情绪是由陌生的环境引起的,一般在熟悉的环境里并不会紧张,因此,主持人要忘记周围陌生的环境,忘记现场观众以及摄像机的存在,摆脱紧张,回归常态。

(三)借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从自我出发”的分寸

任何语言传播活动的目的都是信息共享、认知共识进而达到愉悦共鸣。大众传播不同于人际传播,不能仅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为目的,更不能以训诫的方式灌输于人,这是注定不会被日益挑剔的受众所接受的。大众传播注重主持人与节目的和谐统一,讲求寓教于乐、寓庄于谐,节目做得生动,才能吸引人。因此,主持人只注重展示吐字清晰,语言连贯顺畅,形象大方是远远不够的,从审美的角度看,主持人的优秀是必须通过节目来表现的。只有二者风格的相容相通才能使节目更加生动可感,才能使主持人更加夺人眼球,进而达到美不胜收的效果。

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追求的境界,借用老子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太上,不知有之”。在播音学中这句话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要“隐退自我”,让观众忘记主持人的存在,但主持人又在节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天性只能加以引导

解放天性,是主持人解放被束缚的性格使之趋于圆满,进而在舞台上表现出自然美、和谐美。这个过程是从有意识到下意识的心理过程,目的是摆脱做作扭捏之态,消除刻意追求的痕迹。如果主持人强制自己的天性,就完全背离了我们借用解放天性理念的初衷。

主持人对表演理论的借鉴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通过“从自我出发”,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特点,打开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束缚,在节目中松弛自如地应对一切,找到“回家”的感觉,在优势共性的基础上确定并发挥独特的个性,以更好地去创作节目、主持节目。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研究生)

【注释】

(1)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97页。

(2)李咏:《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如何面对现场嘉宾》,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3)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197页。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第240页。

(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第280页。

(6)同①,第2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