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作品与《三湘都市报》同类作品比较
本节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6年普利策新闻报道获奖的作品和国内《三湘都市报》的部分同类新闻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奥尔良平民报》对灾民的报道贯穿于整个新闻作品之中,无论是死者、伤者还是受灾害影响的人在新闻作品中都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而《三湘都市报》对这方面的报道表现较弱。
一、卡特里娜与碧利斯灾害背景
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路易斯安娜等五个州,造成1209人死亡。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导致新奥尔良市的堤坝决口,飓风引发的洪水使新奥尔良市百分之八十的城区被淹,迫使美国政府启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市区人口撤退。
2006年4月17日,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公布了2006年度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地方性报纸《新奥尔良平民报》(另译《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在受灾惨重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前线,对“卡特里娜”飓风进行了丰富而多层次的报道,令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媒体连夺最高奖“公共服务奖”和“突发新闻报道奖”。
2006年7月14日,第四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几天之内,“碧利斯”引发南方六省区出现严重暴雨洪涝、山洪和山地灾害,共造成死亡612人,死亡人数为近十年最多,失踪208 人,直接经济损失266亿元。在受灾省份当中,湖南省灾情最为严重。至7月21日,该省6个市33个县(市、区)549个乡(镇)729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8亿元。这次洪灾还造成该省死亡346人,失踪89人。
此时,作为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湖南唯一日刊型的省级都市报、目前湖南省城市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三湘都市报》,以铺天盖地之势报道了省政府和人民抗击“碧利斯”的先进事迹。
由于不同国家的媒体在新闻体制、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在报道自然灾害方面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正是从这点出发,本节选取了代表国外的《新奥尔良平民报》和代表国内的地方性报纸《三湘都市报》进行分析研究,以找出不同的报道特点。从《新奥尔良平民报》中选取的样本是被评选出来的获得2006年普利策“突发新闻奖”的十篇新闻作品。依据等量的原则,从《三湘都市报》对台风“碧利斯”的报道中同样选取了十篇新闻作品。
二、《三湘都市报》与《新奥尔良平民报》内容分析结果
(一)内容分析样本的选取
本节选取《三湘都市报》的部分新闻作品与获得2006年“突发新闻报道奖”的《新奥尔良平民报》的新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假设:(1)《三湘都市报》作为受灾最严重的湖南省当地的报纸,和《新奥尔良平民报》一样,都属于地方性的报纸,在报道洪灾上“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使得两者报道的侧重点更多的应该是当地灾民;(2)《三湘都市报》作为湖南省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能够贴近百姓生活,在报道因台风引发的洪灾上反应快速,时效性较强,同时来自各方面的消息来源会充实报道,这样就会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对洪灾的报道不会像机关报或行业报一样具有很强的官方宣传性质或行业性质。
入选2006年“突发新闻报道奖”《新奥尔良平民报》的十篇新闻作品持续报道的时间是五天,其中8月30日和31日各刊登了三篇报道;9月1日登载了两篇;9月2日和3日各一篇。这十篇新闻作品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市城市的破坏和对灾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其中还有政府采取的一些紧急措施等。
为了便于和《新奥尔良平民报》的十篇新闻作品进行充分的比较,选取的《三湘都市报》的十篇新闻作品也主要集中在受灾时的报道上,并考虑了新闻作品的篇幅。选取的《三湘都市报》的新闻作品持续报道了九天,但并不是每天都有报道,对灾害的报道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7月16日,“碧利斯”登陆湖南省并带来持续强降雨天气引发洪灾,该报即日就对受灾严重的郴州市的情况作了报道,但只刊登了一篇报道;在洪灾到来最严重的7月17日,对洪灾造成的毁坏情况的报道最多,共有三篇;7月19日刊登的两篇报道有一篇报道了省政府领导对抗灾的指示,另一篇报道了洪灾发生的原因;7月21日和22日各一篇,侧重于报道灾后重建。7月24日的两篇报道内容和灾后重建有关。
(二)报道要点分析
依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梅尔文·门彻在其著作《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对风暴、洪水与灾难的报道要点一览表中的分类,笔者将《新奥尔良平民报》和《三湘都市报》的新闻作品的报道也定位在死者、伤者或者处于危险中的灾民、洪水对城市设施的毁坏情况、政府救援或者救济行动、对因灾造成的抢劫等暴力事件或影响城市秩序的行为这四个要点上。需要指出的是,两者的新闻作品并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报道要点上,而是分散于多个要点上。因此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笔者将只要涉及到上面列举出来的四个报道要点的新闻作品就算作了该要点上的报道数量,也就是说,对一篇新闻作品进行了多个统计。
《新奥尔良平民报》的十篇新闻作品中,对死者、伤者、处于危险中的灾民的报道一共有七篇,占总比例的70%。《三湘都市报》的十篇新闻作品中,对这个要点的报道共有四篇,占总比例的40%,远远低于《新奥尔良平民报》在这个要点上的比例,而且对该要点的报道,大多是零碎的、简单的呈现,没有作为系统、运用整个篇幅加以报道,而且是在突出了政府部门救灾行动后才进行了简单的报道。
《新奥尔良平民报》对于洪水对城市设施的毁坏情况的报道一共有四篇,占整个作品的40%;在这个报道要点上,《三湘都市报》一共刊登了五篇消息。通过比较发现,后者在对城市设施的报道没有前者报道深入、详细、具体,而且在报道中都穿插有政府官员的救灾行为。
《新奥尔良平民报》对政府救援或者救济行动的报道共四篇,占总数的40%,报道针对政府的疏散灾民的行为提出了含蓄的批评。《三湘都市报》一共登载了七篇报道,大大高于前者在这个要点上的报道比例,对政府的救援或者社会的救济行动都是以表扬性的基调来进行报道的,多用“重要指示”、“通知要求”、“指导”、“紧急部署”等字眼。
《新奥尔良平民报》对因灾造成的抢劫等暴力事件和影响城市秩序的骚乱事件报道一共有三篇,特别是8月31日的报道对饥饿的灾民哄抢商店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三湘都市报》对这个要点没有报道。
从表5-16中可以发现,作为当地的报纸,两者都把报道范围限于受灾当地,都对洪水对城市设施等造成的毁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不同的是,《新奥尔良平民报》更多的是对在灾害中的死亡者或者灾民进行了报道,而《三湘都市报》把更多的报道重点放在了政府主导的救援或者救济行动上。
表5-16 《新奥尔良平民报》和《三湘都市报》在报道要点上的数量比较
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牵动受众的注意力,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研究发现,《新奥尔良平民报》的报道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人,他们在受灾后的生活和思想状态通过一个个的细节表现了出来,这样就使作品的可读性大大加强了。
《三湘都市报》在报道洪灾上,遵循“正面宣传”的原则,重点报道了省市领导关于抗洪救灾的指示和讲话以及干部群众同洪水进行的顽强斗争。这些报道太多都遵循固定的模式,即运用渲染性的语言、过多的政治术语和过多的述评性语言进行写作,报道中很难见到普通人的故事,缺乏视觉化的细节、具体感人的事实。
对不同的人的报道影响着作品的可读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作为当地的报纸,读者对报道的人的接近性越高,那么就对这一信息的关心程度、注意和兴趣就越大。在绝大多数新闻事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在写新闻报道中,若是抓住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便生动,便“活”,反之,若是舍去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就容易死板。因此从这点来说,获得2006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的《新奥尔良平民报》的十篇新闻作品在报道“人”这个要点上对国内的媒体的同类报道是有指导意义的。
(三)消息源的比较
在《新奥尔良平民报》中,使用政府官员作为消息来源的新闻作品一共有五篇,占总比例的50%,这些信源包括市长、城市官员、警察、消防人员、城市委员会主席等;作为国内都市类的报纸,《三湘都市报》政府新闻来源大大高于前者,占到了70%,其中包括省委、省政府领导、各地市委、市政府领导、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以及省市交通部门的负责人等。
图5-10 《新奥尔良平民报》和《三湘都市报》消息源的比较
灾民是《新奥尔良平民报》最主要的新闻来源,除了在两篇报道中没有受灾人员作为消息源之外,其他八篇都使用了灾民消息源,而且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使用灾民消息源,通过描写他们对于洪灾的具体描述和感受能够直接反映洪灾的危害。在《三湘都市报》中,使用灾民消息源的报道只有一篇,且是反映其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在政府帮助和支持下表现了足够的信心。这表明,前者比后者更多地运用现场受灾的人员作为消息来源来直接报道自然灾害。
《新奥尔良平民报》中,使用气象专家作为消息源的报道只有一篇,《三湘都市报》有两篇。这表明,在对洪灾原因和对灾后天气情况的报道上,作为都市类报纸的《三湘都市报》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它能够发布一些服务性的报道来促使灾民更好地预防灾害,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新奥尔良平民报》在报道中,对气象专家只进行了简略的采访,更多的报道重点是放在灾情上,没有《三湘都市报》报道具体。
《新奥尔良平民报》使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作为消息源的报道有三篇,比《三湘都市报》使用社会团体负责人或个人作为消息源的报道要多一篇。通过比较还发现,《新奥尔良平民报》即使是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也使用多个消息源,既有政府官员,又有灾民,还有红十字会救援人员,且较少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而在《三湘都市报》中,多数作品都是单一地使用同一个消息源,大部分是政府官员,着重报道政府官员的“重要指示”和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介绍,其中匿名消息源居多,这严重影响了作品的可信程度。
研究发现,《新奥尔良平民报》大多数作品都有来自对灾民在现场的采访,面访居多,基本上没有电话采访或引用政府部门的有关通知,而对《三湘都市报》的新闻作品的分析发现,其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政府会议和政府发布的通知,以及对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采访,静态采访居多,现场采访和面访都较少。
(四)新闻写作手法比较
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分析,一方面是比较这两部分作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的作品数量,这是看作品是否具有可读性的重要指标。衡量是否采用了讲故事方式报道新闻则主要是看作品中是否出现了个人化的故事,因为报道运用个人化的故事可以使报道人性化,富有人情味。
研究发现,《新奥尔良平民报》的十篇新闻作品中就有六篇报道穿插了个人化的故事,其中有四篇是运用“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手法,在导语中就直接引入故事中人。而《三湘都市报》只有一篇作品运用了个人化的故事来报道灾后重建。
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分析,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比较使用直接引语作品的数量。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报道中直接引用原话已经成为现代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西方新闻教科书把它成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奥尔良平民报》采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作品共有九篇,且每篇作品采用直接引语的数量都在6条以上,最多的达到了17条,而《三湘都市报》只有四篇新闻作品采用了直接引语,且每篇作品的直接引语的数量只有1~2条,大大少于《新奥尔良平民报》,即便是现场感很强的新闻也没有直接引语,有的作品全文用了很多“某某说,某某严肃指示,某某指出,某某强调”这样的句式。
在美国的报纸上,几乎是没有直接引语就不成新闻报道。而在中国的报纸上,却很难找到直接引语。有学者把中国新闻报道不使用直接引语称之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
对直接引语的使用,是《新奥尔良平民报》和《三湘都市报》在新闻写作中表现出很明显的差异。前者基本上都能较多地使用现场当事人的话来直接、客观地呈现灾难的原貌,这样不仅使报道具体生动,还能使报道富有现场感,加深读者的印象。而后者采用概括式的书面语言则使得报道呆板,不够生动具体,另一方面也反映不出当时灾民的受灾情况,让读者对灾民的认识显得很模糊。
三、两家报纸对比分析的结果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新奥尔良平民报》对灾民的报道贯穿于整个新闻作品之中,无论是死者、伤者还是受灾害影响的人在新闻作品中都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对人的关注凸显了美国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而《三湘都市报》对这方面的报道表现很弱,往往把侧重点放在了政府官员身上,这就淡化了读者对于灾害的最直接的视觉感受,使得报道不能把灾难的危害性展现出来。而且这样本身人情味不浓、全篇充斥政府救灾的作品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过这两份报纸的对比分析,在对突发灾难的报道时,我们应该得出如下启示:
(1)在灾难报道中,更多的报道重点应该放在受灾的人身上。这样读者才能直观地感受灾难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人”,特别是灾民,在突发新闻报道中,往往是读者最感兴趣的。事实上,如果新闻报道中有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有了他们的动作、语言、行为、表情,尤其是有对他们感情与生活状态的报道,那么就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兴趣。
(2)对“人”的报道,应该一事一报,一人一报。特别是要用能够视觉化的细节、具体感人的事实,不要使用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尽量舍弃晦涩的政治术语、行话、套话和空洞的词语。同时在对“人”的报道中,应该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从对一个受灾个体的影响反映到整个城市的受灾情况。
(3)要多采用不同的消息来源来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和全面。中国的新闻平面媒体应该尽可能地跳出依靠政府消息源的套路,多用现场目击者作为消息源以保证对现场最直观的报道。
(4)必须运用生动、简练的直接引语来表现不同的人对于灾难的描述和感受,来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表5-17 《新奥尔良平民报》的十篇新闻作品概述
续表
表5-18 《三湘都市报》的十篇新闻作品概述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