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第二步 运营团队系统
•高智商、高学历、高职称,是具备职业运营团队的起码条件。
•传媒业迫切需要一套立足于传媒运营的行业规范。
•传媒呼唤运营传媒的专门人才,呼唤职业经理人。
•电视传媒导入运营管理系统、注重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才是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近十年,中国的传媒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传媒业不同,中国的传媒业有着自己的明显特征,那就是“它是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耳目喉舌”。所以,中国的传媒业和国际传媒业接轨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转换过程。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新闻媒体在尝试着各种改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除了在新闻采访、编辑方法上的改革外,还在版面、节目形式、内容创新中,做了更为深入的改革,特别可喜的是,一些媒体引领中国传媒业向更深层次进行改革。如西部一些媒体,不论是报刊杂志,还是广播电视,都纷纷寻找和借助东部的传媒人才和经济实力,尝试着“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吸引外部的资金人才”,采用“请进来”的办法,换取全新的办报思路、创新电视栏目,甚至按照现代传媒理论,委托专业的“运营管理公司”来管理整个媒体。这是中国传媒业向国际大传媒业挺进的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媒业逐步陷入内容、形式都同质化的漩涡中,受众在享受新闻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传媒业所面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不可避免。传媒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逐渐由新闻版面数量、频道数量的竞争,转为版面质量、节目质量的竞争;同时,版面广告和频道广告的价格竞争、名专栏的品牌竞争走向传媒业核心运营管理能力的竞争。传媒业之间的关键差异也必将从“以新闻生产过程为主导”转变为“以综合运营管理和决策为主导”,如何全面提升传媒业综合运营管理绩效,将是打造当前传媒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传媒业必然要经过传统管理建设与现代化管理脱胎换骨的艰难过程,也就是说传媒业都要经过从“生产支撑”向“管理支撑”转变的过程。在众多传媒业的实践中,早期经过“以面向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及质量控制为主”的MRP、ERP或相关新闻采访、编辑制作、质量控制实施和大批量的排版印刷硬件及制作播控网络平台的过渡后,传媒业的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初具规模,传媒业面向采访、编辑制作层面的管理绩效,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然而,基于核心内容质量控制,完成了对媒体采访、编辑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发行、传播及财务管理,是否就能充分体现类似同行顶级传媒的竞争优势了呢?我认为,业务层面的控制能力毕竟只能体现传媒短期的优势,未来传媒业的综合运营能力,才是传媒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未来的现代化传媒建设路在何方?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传媒业的CEO。
面对中国传媒业内容发展及资源扩张的压力,越来越多的CEO开始思考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建设的重点,开始不断审视传媒业自身整体的架构,现有系统的调动、应用整合以及如何适应传媒业快速成长所面临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升的问题。我认为,当前中国传媒业的建设已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期,已经进入到了必须面向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传媒业建设的重心必然转向综合的运营管理上来。
我认为,时已止,事已此。继续以往的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扑火队员”或者“黑洞项目”式的媒体传统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传媒业迫切需要一套立足于传媒运营全局,实现传媒的受众市场、品牌营销、智囊决策、执行团队、绩效协同、知识更新等关键要素全面的精细规划和管理。导入传媒业运营管理系统,注重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才是中国传媒业建设的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