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关系

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关系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关系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构成因素,就像不同的建筑物需要不同的建筑材料一样。新闻评论的要素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的要素实际上是论说文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项,但具体要求与一般论说文有所不同。任何一则新闻评论,不论篇幅长短,都必须具备这三项构成因素,否则就不合乎论说体制,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关系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构成因素,就像不同的建筑物需要不同的建筑材料一样。那么,一则完整的新闻评论,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新闻评论的要素

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的要素实际上是论说文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项,但具体要求与一般论说文有所不同。

任何一则新闻评论,不论篇幅长短,都必须具备这三项构成因素,否则就不合乎论说体制,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福建日报》有篇题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的社论,连同标点符号只有163字,全文如下:

今天本报又公布了两个重要案件,坏人受到揭露处理,这很好。

有些问题群众看得很清楚,干部也有很多议论,问题的性质已经非常明白,但是就是处理不下去,而且长期处理不下去。为什么?

一是自己屁股上有屎;

二是派性作怪;

三是软弱无能。

还有什么?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主要是这三条。

你这个单位的问题长期处理不下去,是什么原因,算哪一条,不妨想一想。(1)

就是这么短的一篇社论,也同样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它的论点,就是对于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有些问题已经弄清楚、性质已经确定的案件长期处理不下去,根子在于领导……。这个论点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但十分确定,异常鲜明,任何一个读者都能确切无误地理解。论据则是社论列举的三个可能的原因,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说明为什么根子在领导,而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贯穿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则类似于形式逻辑所讲的或然论证;它通过论据提供可能的原因,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单位的领导自己去“对号入座”。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因为三要素俱全,而且表达得相当干脆利落,所以文章虽短,却显现出令人不能不信服、不能置若罔闻的雄辩逻辑力量。

反之,如果三要素不完备、不完善,那就不成其为评论,或者不是人们所能确切理解的评论。比如,没有形成明确的论点,等于没有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当然说不上是评论;论点表述不准确、不鲜明,则可能导致歧义、引起误解,甚至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没有必要的论据,论点得不到证明或说明,则势必削弱以至丧失说服力,给人以强词夺理、强加于人的感觉;论据不充分或同论点榫卯不相应,也难以收到使人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说服效果。论证不恰当,不能揭示论点与论据的必然联系,其结果不是材料与观点分家,就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当然也难以获得预期的说服效果。所以,对于新闻评论来说,三要素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力求完善。

正确理解特殊的论说现象

不过,在论说尤其在新闻评论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仿佛三要素不全的现象。比如,有的融论点于论述之中,有的好像没有必要的论据,有的省略某些论证环节,等等。究竟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类现象?这里先就在论点、论据处理方面的特殊现象作些分析。

在报纸、广播和电视评论中,的确经常可以接触到某些好像没有论据、却又不影响人们准确理解的评论。例如:

这是《福建日报》的一篇社论。社论针对社会上流传的对打击经济犯罪政策的疑虑、误解以至于蓄意攻击,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作了深刻的论述和批评。文风活泼、清新,引人入胜。特予转载。(2)

这是《人民日报》在转载《福建日报》的社论《论“老虎”与“苍蝇”》时所加的“编者按”,本身也是一则评论。这个“编者按”共四句话,其中第二、三句,既可以理解为说明为什么“特予转载”的理由,即论据;也可以理解为论点,分别对福建日报社论的内容和形式作肯定的评价。但如果推敲一下《人民日报》转载这篇社论为什么非加这个按语不可,那就只能认为它主要是表述论点,而且是同社论有所不同的论点。《福建日报》的社论把社会上的“你们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议论,统统称之为“攻击”;《人民日报》在按语中则把这种议论区分为“疑虑、误解以至蓄意攻击”,这显然是为了纠正原社论缺乏具体分析的缺陷。然而,这么重要的论点却没有直接提供的论据,这是否意味着论据可有可无呢?当然不是。“编者按”是一种依附于其他文章的评论形式,它的论据其实存在于它所依附的文章中;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本身可以只作论断,而不必陈述论据。《人民日报》这个“编者按”的两个论点,就是以所转载的社论为论据的。人们只要认真读读这篇社论,就能理解“编者按”的论断,接受它对社论的评价,包括接受它对社论失误之处的矫正。所以,即使是“编者按”之类的评论,也同样需要论据,只是它不像那些可以独立存在的评论那样一定要在本文中陈述罢了。

那么,是不是任何论点或论断都非有论据不可呢?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论点本身具有明白性,或者已经被证明、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再用一大堆论据来证明或说明它,那岂止是累赘,而且是绝大的浪费。但是,如果一篇新闻评论所有的论点或论断都无须证明或说明,那等于通篇都是套话、废话,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任何一篇有存在价值的评论,都需要论据;至于具体论点或论断是否需要论据,则取决于论点或论断本身是否具有明白性,而不是作者是否掌握所需的论据。如果该有的没有,那就不能说服人,就不能使人明白所以然;不该有的却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则等于饶舌,同样惹人生厌。司马迁很懂得这个道理,他在《报任安(少卿)书》中有一段话: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3)

“人固有一死”,是一个论断;“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是一个论断。前一个论断——人总是要死,人人明白,无须证明或说明;后一个论断——死的价值不同,就不是人人都能明白、都能接受的了,所以司马迁紧接着列举了“太上不辱先”等十条,说明在他看来什么样的死比泰山还重,什么样的死比鸿毛还轻。“论断”与“论点”,都属于主观认知,有的论断本身就是论点,有的则是论点的必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两个论断,前者是共识性论断,后者是引申性论断,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既有确定前提、又有自己独到认识的完整论点。司马迁集中在论证后一论断上调动论据,申论自己对于“死”的见解。他对“死”的价值标准和当代的社会价值观当然有所不同,但他的另一个标准——哪里需要论据,哪里不需要,却是可以给我们以启发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这段话,也是在后一个论断上发挥的,他说: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4)

司马迁的论点在这里成了据以展开新论述的理论性论据。毛泽东不仅据以阐述纪念张思德的意义,而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样根据论点或论断需要灵活运用论据,是值得认真琢磨的。当然,灵活绝非随心所欲、草率从事。那种在人们需要弄清楚“所以然”的地方语焉不详,而在尽人皆知的问题上却絮絮叨叨之类的做法,显然与灵活处理论据完全背道而驰。

要素间的关系

在新闻评论中,论点、论据、论证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血肉和骨骼一样。如果说论点是评论的中枢神经,那么论据、论证就如同评论的血肉和骨骼了。它们虽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却都是同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具体理解评论三要素的关系,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论点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论据提供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它们都是有形的存在,是可以确指的。而论证表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它贯穿于整个论述过程之中,属于无形的存在。所以,人们构思评论,主要琢磨论点、论据和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检验评论作品,则通常以论点是否完备、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恰当为准绳。

第二,论点和论据虽然都是有形的,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却判然有别。论点表述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属于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论据不论是事实还是理由,都是处于评论作者之外的客观存在,而且都是具体的甚至形象、生动的陈述。论点与论据既以各自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相互区别,又因之相互为用。明确这层关系,是恰当调动各种手段,得体地处理和表现论点、论据的前提条件。这对于在广播、电视评论中恰当地运用实况音响和图像尤为重要。实况音响和图像都直接同所表现的客体——人、事、物联系在一起,拥有强大的再现能力;善于运用音响和图像表现论据,不仅可以支持论点,帮助人们理解抽象内容,而且可以增强评论的可听性和可视性。但是它们的作用也仅仅在于表现论据,假如用来表现论点那就非但不恰当,而且还可能混淆论点和论据的界限。有的广播、电视评论所以通篇只有别人怎么说,唯独没有评论作者自己对于事物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过分依赖音响和图像的结果。

第三,三要素尽管有上述种种区别,但都是评论的必要构成因素。论点作为评论的中枢神经,固然处于支配地位,但也依赖于论据和论证;如果没有富于说服力的论据和恰当而严密的论证支持,再中肯的论点也是苍白无力的。反之,论据一旦脱离论点,论证一旦背离论点和论据固有的逻辑联系,则不仅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甚至还可能弄巧成拙,沦于“以叙代论”、前后矛盾,以至于诡辩的泥坑。某报曾经发表了一篇题为《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评论员文章。标题中的这个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判断,把“中华民族”和“共产主义理想”这两个时间和适用范围相去甚远的概念,不加分析地硬扯在一起。由于论点本身存在着严重的逻辑错误,作者为了自圆其说,在论述过程中甚至不惜“偷换概念”,以“伟大的理想”取代“共产主义理想”,结果越走越远,终至于堕入荒谬。有篇批评文章指出:

……文章提出和说明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如何,但在整个论述过程中大量说的却是“伟大的理想”如何如何,把“共产主义理想”与“伟大的理想”等量齐观,混为一谈。正因为如此,最初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一命题,在论述过程中变成了“伟大的理想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并由此出发,断言:“在黑暗的旧中国,曾经有无数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为了伟大理想而英勇献身,艰苦奋斗”。人们不禁要问:黑暗的旧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是至少应该包括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等等吗?他们无疑是具有伟大理想的,但他们的伟大理想能与共产主义理想同日而语吗?(5)

这篇失败的评论员文章,从反面说明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也是三要素关系的本质所在。忽视这一本质,片面强调或漠视某一要素,不是损害评论的品格、削弱评论的说服力,便是使评论不成其为评论。

明确三要素及其关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三要素不全的评论,当然没有说服力,甚至不能称为评论;三要素俱全是不是就一定有说服力,就是好评论呢?那也未必,正如一个人五官完整未必就漂亮一样。如果不善于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论点形圆,论据形方,论证枘凿,怎能使人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呢?又哪来说服力呢?所以,必须把要素及其关系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来理解和对待。

思考题:

1.阐述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关系。

2.如何理解有的新闻评论似乎没有论据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