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字化与媒介形态的变迁
每一次重大的媒介技术革命都会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这是已被历史发展所证实的命题。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媒介形态变迁,即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印刷技术催生印刷媒介,电子技术催生电子媒介。而在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数字媒介应运而生。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新的媒介形态的诞生,而且在于数字媒介的变迁将引发整个媒介领域全方位的变革。
媒介形态是媒介研究中的本体性问题。“媒介形态即媒介的形态构成(包括媒介的外部形态和作为内部结构的传播符号)、媒介的传播状态、媒介的传播过程和方式(包括受众接受媒介信息的形式和途径)以及由此而展示的媒介功能、特征与发展趋势。”(27)
媒介形态理论的代表学者有三位,分别是马歇尔·麦克卢汉、杰克·富勒、罗杰·菲德勒。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媒介技术主义代表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成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开篇,简明而精辟地谈到了媒介的形态变化,即“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28)杰克·富勒以一种动态的、比较性的视角论述媒介形态的变化。他指出:“每一种媒介都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它也会将这些强加在所携带的讯息上。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他们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29)罗杰·菲德勒基于“媒介形态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的想法,深入地对媒介形态变化进行了宏观研究。他指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30)他还提出媒介形态变化的六个基本原则:①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的原则;②形态变化的原则;③增殖的原则;④生存的原则;⑤机遇和需要的原则;⑥延时采用的原则。此外,美国传播学家保罗·利文森还提出“窗户理论”,他指出媒介形态的变化是“补救性媒介进化”的结果,即每一次媒介形态的改变都是修正前一次媒介形态的缺陷。(31)
我国学者邵培仁对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即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和网络传播革命进行了反思,得出结论:“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即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随之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又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之中。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似乎不遵循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法则,好像更符合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原理。例如,文字传播并未淘汰语言传播,电子传播并不排斥印刷传播,而网络传播也未对抗电子传播,它们的发展似乎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32)
那么,数字化技术究竟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数字化媒介形态?数字媒介的形态构成、传播状态、传播特征以及媒介形态的变化趋势,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上几位学者的媒介形态变化理论,是学者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鉴于后文专门要对数字化与媒介传播形态的变迁进行综述,此处我们的综述主要集中于数字媒介形态构成、数字媒介形态变化及趋势研究。
1.数字化与媒介形态构成与变化
关于未来的数字化媒介形态,南加州大学“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The USC Annenberg School Centre for the Digital Future)发表的关于“数字化未来报告2007”,将之描述为“无时无刻不在的交互式数字化媒体”。以“联网交互性”、“多媒体性”为特征的未来的数字化媒体采用的宽带传播系统和数字化终端将覆盖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33)
报纸媒介形态的构成,根本上取决于数字化的接收终端的变化。“数字报纸的媒介形态变化,在当前的探索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手机报;②网络报纸;③二维码方式;④阅读器及电子纸方式;⑤电子纸网络报亭;⑥无线微波传输阅读器。”(34)英尼斯认为,媒介时空偏向性的取向实际主要依靠媒介技术的物理特性。来向武、赵战花使用英尼斯“媒介的偏向”理论,分析出这几种新形态的数字报纸的共同特点是强化了传统报纸的空间偏向性。
伴随数字化技术兴起的新媒介具有以个人性为指向的分众特点。在个人为本的理念下,Rss、博客(blog)、维客(wiki)、播客(podcasting)等新的媒介形态诞生了。刘瑞生认为,播客是Web 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播客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4年2月英国《卫报》一篇题为《听觉革命:在线广播遍地开花》的文章中。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音频节目。播客具备Web 2.0时代传媒形态的一些典型特征,如自主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音视频为主的信息传播内容,与其他传媒形态的交融性等。(35)
在电视领域,学者们的普遍观点是:数字电视是一次媒介形态上的革新,是电视传媒业在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变革。刘雪颖(36)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罗杰·菲德勒的媒介形态构成理论,认为在传输方式、受众参与方式、传媒功能和传播内容四个方面,数字电视是对传统模拟电视的大变革。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描绘了未来电视媒介的形态。未来电视机是一个具有高分辨率的、挂在墙上的数字屏幕。它有一个小巧的数字装置叫电视代理器,能帮助用户从上千个节目中过滤出感兴趣的节目。未来会出现平面可携带电视,兼容了电视、电脑和广播的特性。交互式电视功能强大,突出体现在其互动性上。通过与交互式电视电缆连接,可以发挥电子邮件的功能;其频道空间可用于对数字式产品诸如报纸、书籍和音乐电视的综合快递,以供其离线消费,从而很好地服务于电视会议和远程教学;电视和电影的界限将会逐步消弭,新一代数字成像技术和大制式、高分辨率、全平面显示器,将会促进电视和电影的高度融合。(37)
网络电视也是一种顺应数字技术而生的新媒介形态,它是网络和电视的合二为一。肖盼章认为:网络电视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变革,更是电视传媒业在内容生产、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上的变革,引发了“形态融合”的媒介生态变革。在媒介融合时代,网络电视成为一个“巨无霸”的媒介发布平台。(38)
2.数字媒介形态发展趋势
张立勤对20年后媒介形态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电子媒体”(电子报、电子杂志、电子书)是未来文献领域的媒介形态,“手机媒体”是最具普及性的贴身媒介形态,数字交互电视将引领电视的黄金时代,“播客”是基于个性化的典型媒介形态。(39)
徐沁在其关于媒介融合的论文中专门研究了媒体科技融合下呈现的新媒体形态,如手机报纸、手机电视、IPTV、车载广告、网络电台,等等。她总结了这些新媒体形态的新特征:交叉多元性、娱乐体验性、整合互动性。她认为随着Web 3.0、IPTV等技术的出现,下一代媒体形态将具备的初步特征表现为基于融合网络的IPTV所标榜的“互动性、时移性”。(40)
朱建伟分析了数字时代不同形态的媒介共存的生存景观:①媒体间的补偿性生存。新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弥补原有媒介的不足,并不是完全替代旧媒体。②新旧媒介间的连接性生存。新旧媒介之间存在着传承关系,新媒介并不是自发独立产生,而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③媒介形态的适应性生存。不同媒介会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以寻求自己生存发展。④媒介形态的共生性生存。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各种媒介进行优势互补,形成竞合关系。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41)
关于数字化与媒介形态变迁的研究,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宏观笼统的研究多,而对不同类型媒介形态的变迁的研究偏少,尤其是对交叉媒介形态的研究更少;二是研究中理论框架缺位,导致经验描述论文多,预测的随意性强,理论深度仍需要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