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等互动的媒介
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第二媒介时代”这个概念。所谓的“第一媒介时代”,波斯特称之为“播放模式”,即极少数人说,大多数人听,比如电视、广播和电影。这种大功率的和无所不在的传播中,媒体与受众的地位相差悬殊,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受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单向度传播,即使借助一定的反馈手段。这种以传播主体为中心的传受互动还是不能满足受众对多维度信息的需求。相对于播放模式的“第一媒介时代”,第二媒介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13]
(一)去中心化
亚马逊网站前首席科学家韦思岸曾经指出Web2.0的本质是去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指的是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它没有一个中央权力指挥机构,其网络式结构允许个体随时随地与他人联系。去中心化导致现实中的等级制度瓦解,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表信息,与他人进行自由交流。
去中心化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种传受平等的媒介发展新趋势。例如以前,网络的信息发布者和受众是上下层次非常分明的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门户网站的存在,类似于现实社会里的媒体,它们掌握着信息的源头,信息从它们那里出发,向周围辐射,是一个单向传递链。而Web2.0的去中心化使得信息形成一个多向流动的回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回路上的每个节点,只有流量大小之分,没有优先级之分。
去中心化最典型的技术就是P2P技术。近些年来,几个经典P2P技术与产品的出现,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风暴。首先是Nepster,这是一个P2P的音乐交换平台;第二次是Skype,其本质是一个P2P语音网络;第三个典型的案例是BT技术,即P2P多源并发式数据同步技术;第四个重要的P2P技术是P2P流媒体组播技术。
去中心化本质上并不是没有中心,而是中心动态化,或称之为“中心流动性”。由于个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和传播者,使媒体变成分布式,信息如同流淌的河水,时而聚合形成漩涡,时而又分散形成乱流。虽然貌似一种无中心化,但是这种分布式聚合好像是河流中的湍流,时而围绕一个中心聚合,时而分散与其他个体又重新聚合,因此有时又会以多中心化的面貌出现。
(二)交互性
所谓交互性,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也包括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电联ITU将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概括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客户友好的设备和服务,以非常低的成本方便地交换和共享大量信息。网络的发展将无处不在,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而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则涉及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技术,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目前,人机交互正朝着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和用户界面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建设人机和谐的信息基础设施。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种新媒体从诞生之初就开始强调自身的交互性,不论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互联网,还是被叫做继电视与电脑之后的“第三屏幕”的手机,都把互动作为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通过技术升级来增强自身的互动性。例如数字电视的出现,使得电视不再仅限于提供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是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服务综合体系,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例如政府信息发布、远程教育、家庭银行、远程医疗、股市信息、电视购物、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等。
技术的发展为媒介提供了更多双向互动的传播手段,对此,麦克米兰(Mc‐Millan)和唐尼斯(Downes)曾对互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将互动的要素分为六个指标来考察,这六个指标是:双向沟通(包括回馈)、控制、地域归属感、即时性、搜寻链接的动作和信息说服性。根据这六个指标,麦克米兰将互动的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虚拟社区,[14]其中虚拟社区的交互性表现最为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