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的道路——记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
1981年5月19日黄昏,一架波音707客机飞抵我国国境上空,方向:往北,往北……
坐在机舱靠窗地方的,是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此刻,他那张黝黑的脸孔贴近窗玻璃,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眺望着色彩斑斓的晚霞,不时俯视着机下祖国的大地,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是他第三次出国工作回来。下午,他刚刚离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他要赶回北京去。
袁隆平原来是湖南省黔阳农业学校的教师。从一个中专的教师,成长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他走过了多少路程呢?……渐渐地,夜幕拉开了。他清清楚楚地看到地上闪耀的灯光,就像黑色绒布上镶嵌的一块块宝石一样:那是江上的点点渔火,那是山间小径上的火把,那是城市、乡村……他熟悉那里的一切,那里有过他的足迹,也曾流下他跋涉的汗水。现在,他记不清自己走过了多少公里的路程。他只知道,他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又是在这片土地上呼啸着前进的!
从零开始
湖南省黔阳农校坐落在安江镇上。四周是被雪峰山脉环抱的一个小平原,后面有一条轻轻地唱着歌儿的沅水流过。这是一个现实和幻想巧妙结合、幽静而又美丽的地方。
50年代初期,23岁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生袁隆平,被分配到农校教书。他很快就爱上了这个山村学校。他虽生长在城市,但从小就爱山、爱水、爱农村。在重庆解放前夕,他自愿报考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他希望大学毕业之后,投入到他孩童时代日思夜盼的山林田园中去,为祖国和人民做一些贡献。
袁隆平脚踏在扎实的大地上,开始了教学和科研的生活。
在农校里,他教过俄语、植物学,不久又教遗传学。变化万千的自然界繁衍着千奇百怪的植物,它们是怎样传宗接代的呢?玄妙的遗传学深深地吸引着这位年轻人。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开始纠缠着他:在我国南方,几乎都种植水稻。大米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能不能找到一个水稻品种,使水稻大幅度地增产呢?他思考着,探索着,就像摸着黑走路一般。
1960年春天,他开始早稻常规育种的试验,希望培育出一种高产的水稻品种来。有一天,他发现一棵性状优异、穗大粒饱的水稻植株。他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发现上。第二年春天,他仔细地把收藏的种子播在试验田里。不久,秧苗绿了,长高了,但是高矮参差不齐;后来,稻苗扬花、灌浆、抽穗了,但是没有一棵植株的性状能超过它们的前代。
看到这种情况,袁隆平明白了:从遗传学的观点来讲,纯种的水稻,它的第二代几乎和第一代相似;只有杂种的水稻,它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和退化的现象。他所发现的那棵特别优异的植株,原来是一棵水稻的天然杂种啊!
这一发现,给袁隆平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既然天然杂交水稻具有第一代的优势,我们应该让这一优势为生产服务啊!
这在当时是个“标新立异”的念头,袁隆平却相信这个念头有科学的道理:我们在生产中已经成功地利用了玉米和高粱的杂交优势,现在水稻也表现出这一优势,那杂交优势就是禾本作物的共同的规律。水稻杂交优势的规律,我们迟早要发现它。科学研究之所以宝贵,全在于探索。是的,我国现在还没有人研究杂交水稻。他决心从自己开始,从零开始……
科学的预言
水稻是雌雄同花的植物。同一朵花上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受孕后,一朵花只结一粒谷子。扬花季节,一亩稻田里盛开着千万朵淡黄色的花儿,如果你想用人工使水稻杂交,那么就必须一朵花一朵花地进行。该有多么困难。
袁隆平想,绝对不能走这条路子。这时,他的想象展开了欢乐的翅膀:
第一步,应该找到水稻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稻种;
第二步,要找到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它们的后代也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这就是保持系稻种;
第三步,还要寻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种稻种叫做恢复系稻种。
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的后代,恢复了自交生育能力,人们就可以利用它们的第一代优势了。
从念头变为现实,这中间有着十分遥远的距离。不愿意从零开始的人,永远在原地踏步。决心从零开始的袁隆平,却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1964年6月,农校周围的地里,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沉醉在稻海之中。每天上午10点钟左右,他头戴草帽,手握放大镜,一朵花一朵花地给水稻“检查身体”,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要检查数以万计的花,他往往要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有时都忘记吃午饭。
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稻芒刺得他两臂发疼,时间一天又一天地流逝着。
第一天,他没有发现雄性不育株;
第二天,照旧;
第三天……
7月5日,这是他坚持工作的第14个日子。在波浪起伏的稻海之中,他惊喜地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他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栽到试验盆里,并用别的稻花和它杂交,使它留下种子,成功地繁殖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稻种。
第二年,他已经对水稻雄性不育的性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不十分费劲就又发现了四株雄性不育株。
他把这些收获视为宝贝,在试验地里繁殖了两代。他亲自耕田,播种,亲手给它们浇水灌溉,经常给它们做观察记录。果然,他有了收获。这一年冬天,他把实验的数据整理成文章《水稻雄性不孕性》,寄给了《科学通报》。在1966年的第4期上,他的文章被刊登了。他用科学的实践证明,水稻具有雄性不育性,同时预言,利用杂交水稻的第一代优势,将给水稻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长。
他的预言,引起了国家科委一个局的领导同志的重视。一封信寄到了湖南省科委,要求支持袁隆平的工作!“零”已经被打破了,袁隆平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祸”从天降
当十年动乱开始的那阵急风暴雨袭击这个小镇的时候,袁隆平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了。第二年春天,他的研究才得到重视。领导拨给他四百元科研经费,还允许他聘请两名学生当助手。
以往积存的雄性不育种子又被翻了出来,已经荒芜的试验田重新被整理出四分多的地面。3月下旬,袁隆平和李必湖、尹华奇师生三人脚踩烂泥播种;4月底,他们顶着烈日插秧;每天,他们都要轮番到地里去看上几遍。那时候,袁隆平刚刚结婚不久,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男孩。他的爱人邓哲在距学校10多里的县城工作,每个星期六他才能回去看望一次。他的心挂在稻田里,他对稻苗的感情似乎比对自己的儿子还亲。
5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黄昏,日落西山,鸦雀归林。袁隆平荷锄来到试验地边,再一次察看水情。把一切都安排利索以后,他才骑上自行车赶回家去。草草地吃罢晚饭,他就掏出那本早已把四边磨烂了的笔记本,一页一页地翻阅试验记录,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妻子温存地对丈夫说:“你啊,快把这个家当过路的客店了,什么事都不顾了!”他嘿嘿地笑了两声又只管干自己的事。
第二天清晨天刚微亮,袁隆平就赶回了农校。他先来到试验田边,面对眼前的景象,他惊呆了:
试验田里布满狼藉的脚印,秧苗全被拔光了。天呀,这可怎么办呢?
他要哭!然而,他没有眼泪,他一向是个倔强的人。他要控诉!但是他喊不出声来,只有愤怒的火焰烧红他的眼睛。
袁隆平一声不吭地蹲在试验田边上。他望着这块被破坏的地面想开了:现在,关键不是抓到肇事者,而是要找到那些秧苗。如果及时发现的话,兴许还能让它们活转过来呢。在试验田里,他一垄一垄地进行检查。他发现,在田埂边上的污泥里,埋着五株试验秧苗。他心疼地把它们扶起,洗净,插在试验盆里。
那是事后的第四天早晨,袁隆平照例出去找他的秧苗。当他朝离校不远的一口古井里投以一瞥的时候,他高兴得差点儿叫了起来。水面上正漂着几棵秧苗!也许那就是试验用的秧苗呢……
他从小喜爱游泳,这一回派上了用场。他脱去外衣,扑到冰凉的井水里去,把这几株秧苗捞起,一看,果然是试验秧苗。后来,学校领导派来了抽水机,把井水抽干。袁隆平痛心地看到,试验秧苗全被扔到井底了,已经沤烂了。
袁隆平心里说:这位肇事者的心多毒啊!他不喜欢我们的试验,把秧苗扔进井底,想狠狠地挫败我们。我偏不屈服!我相信我们的科研方向是正确的。这件坏事反而鼓起了他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点燃新的希望
袁隆平说,狡兔还有三窟呢!意外的曲折和磨难使他聪明了起来。在党的支持下,他被调到了湖南省农科院工作。他合理地运用科研经费,不仅在黔阳、长沙,而且还和他的学生到海南、云南去育种。那里可以一年种三季,有利于加速种子的繁殖。
从1969年起到1977年,他每年10月中旬都要带着助手到外地育种。春节,大都是在外地度过的。有一次,正当他二儿子刚出世两天,爱人还在月子里,他又要去云南了。爱人也是农业技术干部,她热爱丈夫的事业,支持他努力去工作。临别的时候,爱人说:“家里有姥姥和奶奶照顾我,你放心走吧,别记挂家事。”袁隆平点了点头,背起简单的行李,毫无牵挂地走了。那里,有工作在召唤他呢!
不巧得很,这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到云南元江县育种,恰恰碰上了地震。他们被从屋子里赶了出来。师生三人只好把一张塑料布搭在篮球架上,草草地支起了一个小棚户作为新居。他们白天在试验田里工作,晚上就钻进棚里写观察记录,研究工作。
从播种、插秧到扬花、抽穗,他们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但是成果却不理想……
籼稻不育型种子和籼稻杂交,第二代不能很好地保持不育的性状……
粳稻不育型种子和粳稻杂交,仍不理想……
籼稻不育型种子和粳稻杂交,虽然结果也不很理想,但比前两种要强一点……
培育水稻不育系的工作,碰到了严重的困难。为什么呢?
在地震威胁、烈日炙烤、蚊虫袭击的120个日日夜夜里,袁隆平每天都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袁隆平从籼稻和粳稻杂交效果较好这一事实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远缘杂交具有遗传优势!也许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效果会好些呢。一个新的希望在他的心头点燃:寻找野生稻!
广阔的田野,小小的棚户,成为袁隆平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堂。他向两个身边的学生详尽地讲解野生稻的特性,以及远缘杂交的道理……
第二年的10月,在海南南红农场,他的希望迅速变成了现实。看来是个偶然的发现,却包含在他们长期研究的必然结果之中。
有一天,他的学生李必湖遇上了农场的一位技术员。
李必湖问:“你上哪儿去?这里有野生稻吗?”
技术员说:“野生稻可多啦!我带你去看看。”
“你等等,我就来!”李必湖从屋里抓过一顶草帽,跑来跳上这位技术员赶的牛车。
到了一条小河的边上,李必湖看到了一大片野生稻。在他的身边,还有一棵雄蕊败育的普通野生稻哩!他兴高采烈地把这棵野生稻移植到试验田里。
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一起精心地管理这株野生稻。第二年开春,野生稻分蘖了。他们又把它分成48株,并且成功地收下了种子。袁隆平给它取名叫做“野败”。
他们获得了水稻不育系的种子,希望的火花迅速地燃成了燎原的烈火!
呼啸着前进
袁隆平知道:要取得杂交水稻试验的成功,必须寻找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等稻种,使“三系”配套起来。这是一项重大的试验,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一定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靠大协作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这一试验的“轮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呼啸着前进。
人们不会忘记,在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发现“野败”不育植株的头一两年里,他是怎样热心地帮助大家的事实:
在海南育种。江西萍乡市农科所的同志来了,广西农科院的同志也来了,还有福建农科院的同志……
十几个单位,30多人到袁隆平他们住处的附近学习来了。
袁隆平每天挤出时间给大家讲课,还带着大家到地里做杂交试验。
他把当时还十分珍贵的“野败”植株分给江西萍乡的同志做试验,使他们收获了“野败”第二代的杂交种子。
广西农学院的张先程向他要一斤不育系种子,袁隆平大大方方地交给他两斤。
福建同志碰到了难题,袁隆平心急如焚。他把自己仅有的一株“野败”第二代不育株从田里挖出一半,用塑料布包好以后,亲自送到福建科研组的住地。
收种以后,各省的同志纷纷奔回所在的单位。不久,从四面八方传来了喜讯:
江西育出“珍汕九七”等不育系和保持系。
湖南育出“二九南一号”等不育系和保持系。
福建育出“威四一”保持系。
广西、湖南先后找到了恢复系。
“三系”找到以后,袁隆平又和大家一起,互相鼓励着开展大面积试种工作。
头一回,他和广西的张先程相约,一起试种。袁隆平种中稻,张先程种晚稻。张先程对他说:“你中稻种得好,一定要通知我来看看。”
春天里,袁隆平在湖南农科院种了一亩多的试验田。这个试验田,后来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播种、插秧以后,袁隆平出差了。他把工作交给自己的助手。不久,他的助手也出差了。试验田就这样荒了一个月。等到袁隆平回来时,地里东歪西倒地长着许多杂草。他心里想,这一次也许会砸锅了。出乎意料,经过田间管理之后,杂交水稻长势越来越旺。他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给张先程去了一封信。
张先程在广西农学院也已播种了。当时他担心产量上不去,特地把杂交水稻种在试验田里不显眼的地方。当收到袁隆平的信以后,他立即赶往长沙。到田里一看,他的心豁亮了。原来张先程计划在长沙待三天,这下子坐不住了。第二天清晨,他就赶回南宁,去给他的杂交水稻施肥和管理。
这一年,袁隆平试种的一亩多杂交水稻亩产千斤。老农说:“这块田冒(没)费劲就得了千把斤,我就愿意种这个品种。”张先程也取得了成功,他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二百多斤。
他们的成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从农科院院长、地县委书记到省里的领导人,都在高度关注着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第一年,湖南省就抽调一万多人的农业大军到海南试种。从此,大面积试种的工作,从湖南起,在祖国各地风风火火地展开了。杂交水稻,以它强大的生长优势,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在农村安家落户了!
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近几年来,袁隆平去美国一次,转让杂交水稻种子和技术,还去过菲律宾两次,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每次,他都载誉回国,为祖国争得光荣。6月6日下午,他代表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走上京西宾馆会议室的主席台,领取国家颁发的特等发明奖,他本人还荣获特等发明奖章。在热烈的气氛中,他是兴奋的,也是冷静的。他仿佛感到,这掌声,是从遥远的农村来的,是万顷稻海波浪起伏的欢呼声。他正是从那些田间小路上走到这里来的。当然,这里并不是他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的面前铺展着一条宽广的,洒满党的阳光的大路……他还要从这里出发!
(写于1981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