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资源一样把它利用得如此充分

五资源一样把它利用得如此充分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资源策略——“借来主义”所谓“借来主义”,即借来为自己充分利用,不是不负责任的用、蛮横无理的拿,而是通过“巧妙”的形式回报给社会。在股市一度低迷的状态下,凤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新节目形态是凤凰“借机”的一大特点。“借机造势”是凤凰的另一亮点,一方面是借助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炒作,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加以突破,做出规模和气势。

五、资源策略——“借来主义”

所谓“借来主义”,即借来为自己充分利用,不是不负责任的用、蛮横无理的拿,而是通过“巧妙”的形式回报给社会。

稀缺往往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一方面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绝对稀缺),另一方面人类的欲望又表现无限性的倾向。正是这种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此表现为相对稀缺),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各种已有的资源进行最优的选择、配置、以及最节省的利用。而凤凰本身,受地域、环境、资金、资源和媒体空间的有限性,这就决定了凤凰不能直接与其他媒体直接对抗,而只能用“巧”取胜,以智取胜,有选择性地充分利用资源。

在凤凰流传一个说法,起初凤凰是拿相应的钱做相应的事,到后来做节目时成了拿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而进化到今天则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还要赚别人的钱,在凤凰的经营理念里,一切的想法都围绕着不花钱要办事还要办出点儿名堂的思维,很明显体现了凤凰的“借来主义”。

(一)借“资”创新

当今传媒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成了资本市场投资的新亮点,企业的上市有利于融资、资本运作,也意味着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得到市场的认可。伴随着这股东风,在2000年的6月30日,凤凰卫视宣布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号为:8002,(8002是通过向公益金捐助100万取得的,刘长乐本人也喜欢2,电话、手机都是2,在家里排行老2,更希望的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以此来开发频道、提高节目制作能力、互联网业务、发展凤凰周刊、策略性投资及营运资金。

在上市的时候,刘长乐曾经打过一个关于飞机和降落伞的比喻:“以前更多的是在设计飞机,上市后,降落伞的力度要加强了,在法律上,企策程序上,发展论证上更加专业,才能更好地飞行。”在股市一度低迷的状态下,凤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05年3月10日,公布了2004财政年度业绩:自2000年上市以来首次大幅盈利,纯利润突破亿元大关,达1.5亿港元,11亿港元的收入也较去年上升56.9%,并在前两年亏损之后扭亏为盈,通过数据显示,凤凰股票已成了传媒股市当中的一匹黑马,将国内的竞争者抛离在资本市场之外,无法与其进行竞争。

对于一个新节目的开发,凤凰会先分析受众及广告商需求,进而拿出节目策划书,然后找目标广告客户洽谈。通过这样的方式,根据市场来做节目,大市场,大节目;小市场,小节目;没市场,就不做节目。

因此,凤凰卫视的很多节目在面世之前,其广告时段早已经被广告商买断。亮眼凤凰,节目里边的广告多数将赞助单位的名称放在节目名称的前面,比如“太太乐,美女私房菜”、“海信,名人面对面”等等。这种广告方式别具一格,特别能吸引广告商的投放,来扩大凤凰的资本和实力。

(二)借机创新

机会对每个人而言也许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如果把握不好机会,再好的机遇也会丧失。凤凰则抓住了上天给予的一切机会,但是这里面也包含着凤凰人的职业精神和洞察力,毕竟,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并不是每一家电视台都能够像凤凰一样,把它利用得如此充分。

凤凰首先抓住的是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机会。灾难、战争等重大事件,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为传媒提供巨大机遇,它们往往能够成就一个传媒。在凤凰诞生的几年内,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世界各地大事频频发生,凤凰抓住了这些非常难得的机遇,如1997香港回归、2001年“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报道、对罗马教皇在梵蒂冈的葬礼做了现场直播,2005年曾荫权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英国大选、“2005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等重大事件进行广泛翔实的报道。

凤凰一直强调与其他台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种媒体联动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一种建立在双方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同作战的关系,最终达到的是“双赢效果”。它的合作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媒体,还注重于国外的媒体。

创新节目形态是凤凰“借机”的一大特点。在伊拉克战争期间,造就了《军情观察室》和《时事辩论会》诞生;凤凰为了帮助观众及时了解战况,还特意设计了“普通人看得懂的专门军事节目”——《军情观察室》,主持人董佳耀与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先生一起对武器等进行介绍、分析,以配合对战争的报道;同时开设的还有《时事辩论会》,它特意从大陆、香港或者海外邀请嘉宾参与节目,通过辩论的形式来探讨这场战争,因为立场的多元和激烈的交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其功能的广泛应用,凤凰则借助这一时机,推出网络世界的信息节目《网罗天下》,它向观众呈现鲜活丰富的内容,将应接不暇的网络信息重新整理,让观众放眼四海,潇潇洒洒融入信息网络新世代。主持人梁文道通过浏览网页及网友的留言进行评论,赢得了网友的支持和观众的青睐。这些节目投入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却延伸到了有上亿网友的网络市场,扩大了节目的收视群。

“借机造势”是凤凰的另一亮点,一方面是借助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炒作,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加以突破,做出规模和气势。比如香港回归是全世界瞩目的重大新闻事件,凤凰很好地借助了这个时机,采用了60小时播不停的超常规方式,在气势上压倒了其他竞争者。

(三)借“名”创新

名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他们对公众所产生的影响深刻而迅速。因为传媒的发达,名人拥有很高的曝光率和号召力,有着广泛的追随者,形成了独特的“名人效应”,起着“吸引链”的作用。

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凤凰也借助名人的效应进行造势。不过凤凰所借助的,多为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学者,如余秋雨、徐刚、葛剑雄等,或者两岸三地演艺界颇受人尊敬的艺人,如刘德华、李玟、老狼等。

在凤凰的栏目中,对名人与学者的邀约也一直不断,比如《世纪大讲堂》、《鲁豫有约》、《名人面对面》等栏目。另外如凤凰一网收尽台湾的“三大才子”(李敖、赵少康、陈文茜),利用他们的名声,相继开办了《李敖有话说》、《新闻骇客赵少康》《解码陈文茜》,在两岸三地极具轰动效应。特别是李敖,在凤凰行政总裁刘长乐的邀请下,于2005年的9月19日踏上阔别56年的故土,进行“神州文化之旅”。有篇文章则言简意赅地评价“李敖震荡神州”,当李敖神州文化之旅进行一周之后,大陆各种文字报道达到了800多篇,台湾几家最大的报纸发稿136篇,另外像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国外媒体,也刊登了十几篇稿件,可见李敖这一路风风火火,凤凰这张年轻的媒体品牌也可以间接地得到了宣传和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