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派格太合环球传媒的“十字经”
2004年10月,孙健君接待《荧屏内外》记者汪继芳、李幸,谈到了派格太合环球传媒的“十字经”:
“一”是我们公司叫派格,派格(Pegas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匹飞马,所以我们叫一匹飞马。
“二”是指我们的两次飞跃,因为我们刚开始是组建的合资公司,是我代表美方和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合资公司,那是我们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前年年底、去年年初和太合合作,进行资源重组,我们现在叫派格太合了。太合也是很有实力的公司,与王中军的华谊兄弟合作,他们和旅游卫视还有一些合作。
“三”就是三种业务模式。我们与一般的民营影视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不限于做电视节目。
第一块业务是电视节目。和各个电视台合作,为电视台制作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不限于做某一类的电视节目,像欢乐传媒是做大型的综艺节目的,做得很好,王长田那里是做资讯类节目的,做得非常好。像我们除了也做这两类节目之外,也做室内剧,就是电视连续剧、大型纪录片和大型电视晚会。我们现在电视节目制作的量很大,有15档节目,和不同的电视台合作。
第二块是大型活动。大型活动有政府交给我们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政治任务,比如一些大型的庆典,包括华表奖,也包括文化部在不同的几个国家的文化节的开幕式、闭幕式,把中国文化推出去。
第三块是我们的大型演出。大型演出,我们过去商业演出做的少,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那时没有演出资质。我们做的多半都是像《为中国喝彩》这样的系列,这样的系列多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是贴钱做的。它的目的有两方面,当然一方面从私心上来讲,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形象,有自己的对外合作的一个桥梁。
“四”是指我们的四大资源。
第一大资源就是我们的政府资源。我们和国家五个部委有比较亲密的工作关系。我们分别为外交部、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办、文化部做过一些事情,还即将做一些事情。我们并不是和某些官员有个人关系,确实没有。我们只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遵纪守法地做一些事情,得到他们的认可,觉得民营公司也能为政府做事,也容易领导,事做得也很不错。既不捅经济娄子也不捅政治娄子,我们没有违过规、犯过任何错误。这是我们和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二是我们有很好的媒体资源。我们和媒体,包括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与全国100多家电视台有各种各样的合作,节目合作、栏目合作、晚会合作、纪录片合作等等。
第三是我们的客户资源。我们公司联合电视台制作的这些节目,尤其《环球影视》,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国际大品牌。在我们《联想环球影视》8年当中投放的广告,我们能够读得出来的大品牌,都在这儿做过广告投放。它是选择的收视率,做你的代言人。
第四是行业内的关系资源。影、视、歌、模、体、主持这些人,由于你以前跟他们合作取信于他们,所以他们很愿意和你合作。
“五”是五子登科。第一个子是“样子”,因为我们中国电视的发展毕竟是落后于国外,所以我们采取鲁迅先生所说的“取法国外”,从节目样式方面我们不做创新,我们做学习改造,所以“样子”就特别重要。我们在样子上面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在世界有7个办事处,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收录优秀的节目,写评估报告往国内寄。现在我们和欧洲最大的三家公司签了合同,其中有一家就是节目样式调查公司,它为我收集72个国家每周收视率最高的20个节目,所以我们的样片来源是非常丰富的。
然后是“料子”,料子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就是我们有2万小时的节目素材,而且这个节目素材不是无序的、无法再利用地躺在那里,而是非常严谨地用电脑编了程、编了目,便于查询,随时可以利用的,而且是同期声原始画面。我们的素材全都是保留原始素材版的,打比方说,要随便做哪个专题,对我们来讲我素材库里的素材足够做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不用出门找任何素材。这是直接的料子。间接的料子就是社会的明星资源。我们8年当中跟将近四五百位一线的和第二线的明星,影、视、歌、模、体、主持人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工作关系。我们的明星资源是非常充足的,我们请谁,很少有请不到的。
第三个是“点子”。你光有别人的样子、别人的料子,还得有办法把它本土化,要把它适应中国的国情、适应中国的政策、适应中国老百姓的收视需求、适应中国电视台的播出标准。这个“适应”实际上是要靠你的点子来消化。我们有自己专门的研发部门,天天收看、收录、做研究、做场记,分析哪好哪行,分门别类地学人家的。比如学人家的包装,学人家的舞美灯光、主持人风格、服装搭配,你要有点子的来学。看了人家的样子、拿了人家的料子,你要想出点子来把它做出适合中国化的东西来。
第四个我们还得有“路子”。你光把好作品做出来还没有用,还得和客户来沟通,让他来接受你,投你的广告;你要让电视台接受你,播出你的作品。这些都要有你的沟通,沟通的路子,所以你要有发行的网络、客户的网络,跟一切相关的人员,包括跟社会的沟通,使你的节目能够做好。
最后就是“镜子”。你必须要有反馈系统,不能自以为是,做得好不好,要接受质的方面的检验。首先是政府政策方面、导向方面有没有问题,要接受它的监督和反馈。第二是媒体、电视台,虽然你东西好,政策上没有问题,你还有适不适合这个台的定位?台里其他节目是不是和你重复了?你还有这方面的监督。第三方面是客户,它投放广告要选择它的消费群,和你的收视群是否吻合?收视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它才会接受你,它会提意见。第四是观众,人家看得不满意,你就不行。人家说服侍“二老”,我们是有四座大山,我们做媒体的人、做电视节目的人头上有四座大山,我讲四面镜子或者四座大山。每一座大山都能把你压垮,你做得不行,零收视率,你前面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你广告也跟不上来啊,对不对?
“六”是我们的六大精品。就是我们在不同的节目中,在过去的8年中,我们打造了一些精品,像《环球影视》。我们《环球影视》过去的收视比现在更高,因为那时候的竞争比现在要少,没有太多人做这类节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在同类节目中还是更精细一点。这是我们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
从纪录片来讲,《共和国风云录》,在行内、圈内,包括在外交界都有很好的口碑,包括钱其琛副总理有很好的评价,他是总顾问。这个也算是我们纪录片当中的品牌。
从大型演出上讲,我们有《为中国喝彩》这个品牌系列,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希腊、南非、日本、法国等7个国家演出,获得一致好评,包括江泽民主席在内的国内最高领导人都多次看过这样的节目的录像,并作过批示。这个是样板,也获得了文化部的认可。文化部去年10月份颁发的第一张民营公司的A级演出证是给我们的。文化作为一个产业被正式列入文化部,列入国家的国策当中,就是要发展文化产业。民营公司必须要有参与,它也是逐步的、分批的。这个A级演出证,现在还可能是唯一的一张,而且是文化部主动找我们,说由于我们做了大量的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大型演出活动,而不像有些公司拼命地引进,纯为了赚钱,甚至有些人引进了也没有挣钱,而我们是在做推出的事情,所以就给了我们一张A级演出证,有权经营跨国的引进和输出的文化艺术演出。
我们还有其他的样板,比如每年的明星大聚会,连续两年了,每年都要做一次。先是千禧年做了一次,羊年我们又做了一次,都有将近500位在北京的全国最一流的影、视、歌、模、体、主持人参与。这证明我们在行业中的凝聚能力还是不错的。
我们不同的方面,都有我们的品牌的建立。中国很多年来文化演出拼盘多、作品少。我们最近和杨丽萍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中国歌舞集《香格里拉》,准备在全球巡演。这肯定会成为不但是我们公司而且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品牌。
“七”是我们的七大部门。我们公司有7个中心,其中包括我们有节目制作、大型晚会、大型活动、技术部门、广告、全国发行和行政管理,这七大中心是负责我们公司全面业务的协调。
“八”就是“八字方针”。这听起来像个政治口号,但这是实实在在地使我们公司在北京从生存到发展的方针,这八字方针就是“利国利民利己利人”。
“九”是九年。我们九年的业绩,九二年开始跑,九三年才正式成立公司,公司开始的时候起伏跌宕。刚开始,我们规模很大,当时我刚从国外回来,对国内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而且我以前没有在北京念过书,也没有住过,我当时九二、九三年来到北京的时候真是举目无亲,无朋无友。现在圈里面该认识的人我不敢说都认识,基本上也认识得差不多了,都有一些间接、直接的合作。就是说九年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也有低谷、非常低谷的时候,我们现在也不敢说就是在高峰上面,而是在半山腰里,向着很高的方向爬,爬的速度还比较快、也比较稳,不冒进,就是认认真真地打基础。统而言之,九年来的基础使我们有能力做很多现在还没有做的事情。机会确实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以内,我们是有能力等待好的机会给我们的,我们能立刻开始做。
“十”当然是我们有十年的展望。十年的展望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特别希望,首先是完成我们的品牌系列,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具体目标。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大、不够多。既然做就要做品牌,文化要做精品。
孙健君认为这个十字经相当于他们的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是成立他们自己的产业链,再创新、创品牌系列。就是利用一切外部环境,一切政策的空间,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派格太合都要围绕着如何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的战略发展。这个产业链条包括策划、制作、发行、广告和延伸文化产品、艺术产品的开发。这里面有做不完的事情。
孙健君现在和国际上的一流大公司都有高层面对面的沟通,知道外国在做什么,也知道外国人成功的历程是怎样的。他乐观地认为国外的这些经验和资源将来都会被借鉴、引进到中国来。将来文化、娱乐、影视产业是极大规模的,至少是现在400到500倍的发展空间。就是说影视制作本身,还有100倍的空间,那么跟它相关的产业,如果是产业链形成的空间,那么产业的规模会是400到500倍都不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