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鲜事实在新闻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新鲜事实在新闻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新鲜事实的存在和发生,新闻活动无从展开。虽然当时受“四人帮”控制的新闻传媒加以极力封锁和掩盖,并把人民群众的正义之举污蔑为反革命事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由于这一事件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很大,有关这一事实的真实消息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二、新鲜事实在新闻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一)新鲜事实是新闻活动的源头和起点

新鲜事实作为客体和报道对象,是不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新闻活动的传播内容及其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先有新鲜事实,后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鲜事实的存在和发生,新闻活动无从展开。

(二)新鲜事实反馈和制约新闻活动

新鲜事实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事态,是新闻报道的对象。新闻活动主体对新鲜事实的认识和反映,以尊重新鲜事实为前提。新闻活动主体一旦违背如实报道和客观公正的原则,发生了报道与客体不符的过错,特别是在报道伤害了客体的权益时,客体是不会默认和无动于衷的。近些年,我国新闻官司猛增,其中多数是被报道者状告媒体的侵权行为。这证明,事实一旦被歪曲,会有人站出来为事实说话的。这就是说,报道客观事实不能随意行事,不能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在阶级对立和利益多元的社会里,掩盖事实真相、拒绝媒体曝光,是团体或个体常有的心理。媒体一旦揭露了他们身上不便公开或羞于见人的事实和动机,对报道者的报复性反馈就会立即发生。如有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对邪教组织的“法轮大法”进行揭露,就招来了该组织以“护法”为名的围攻。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在本国实行“战时新闻管制”,同时用武力摧毁对方国家的电台和电视台,千方百计地封锁声讨他们的声音,掩盖他们造成的铁证如山的灾难真相。

(三)新鲜事实靠自身的冲击力激发新闻活动

新鲜事实的发生和出现对人们的生活现状一般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容易引起社会公众以及报道者的注意。有关它的传闻会以难以封锁的势头自发向四周扩散。常言说的“纸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1976年清明节前后,北京和其他城市的人民群众自发集结,悼念周恩来总理,声讨“四人帮”的罪行。虽然当时受“四人帮”控制的新闻传媒加以极力封锁和掩盖,并把人民群众的正义之举污蔑为反革命事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由于这一事件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很大,有关这一事实的真实消息不胫而走,家喻户晓。这说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那些显著的变化,由于能吸引社会公众和报道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激发新闻活动。

(四)新鲜事实本身的逻辑性制约着对它的解释和报道

新闻活动主体必须按照新鲜事实内在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事实。在这一方面,尽管不同的新闻机构为了各自的宣传需要对事实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和报道,但历史地看,只有那些正确地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性来做的解释和报道,才会最终赢得人民的信赖,而对事实做出歪曲解释和报道的,最后必将受到历史的嘲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